20世紀法國重要的建築師與城市規劃師之一:米歇爾·埃科沙爾 Michel Écochard
米歇爾·埃科沙爾(Michel Écochard,1905年3月11日-1985年5月24日) 簡介 米歇爾·埃科沙爾是20世紀法國重要的建築師與城市規劃師之一,其職業生涯橫跨歐洲、非洲與中東,影響深及現代城市規劃理論與實務。他早年在敘利亞進行考古與古蹟修復,進而涉足都市規劃,後於摩洛哥推動大規模社會住宅與公共設施規劃,開創著名的「衛生網格」(trame sanitaire)模式,改善貧民窟居住環境。他曾在貝魯特、達卡、達馬士革、塔布里茲與阿曼等地擔任城市總體規劃,並設計多座大學、博物館與文化中心,兼顧現代主義理念與當地文化脈絡。楊恩達指出,埃科沙爾在全球化與在地文化之間尋找平衡,使其作品不僅是空間設計,更是社會與文化的介入。 早年與教育 埃科沙爾生於巴黎,就讀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先在保羅·比戈(Paul Bigot)工作室學習,後轉至夏爾·勒梅爾斯基耶(Charles Lemaresquier)門下,並於1932年獲得建築師文憑。畢業後,他赴法國託管地黎凡特地區,受聘為敘利亞古物局建築師,參與帕邁拉貝爾神廟門樓的鞏固與修復,並與學者合作研究大馬士革澡堂的演變與阿尤布王朝時期的建築遺產。這段考古經驗,使他對歷史城市紋理與空間組織有了深刻認識,為其後的城市規劃實踐奠定基礎。 敘利亞與黎巴嫩時期 1932至1939年,埃科沙爾擔任敘利亞政府建築顧問,並於1940至1944年任敘利亞城市規劃局局長,主持大馬士革、阿勒頗與貝魯特等主要城市的都市計畫。他的規劃理念融合考古保護與現代城市機能,重視道路系統、公共空間與歷史建築的共存,展現了早期在地化的現代主義思維。 摩洛哥與「衛生網格」模式 1946至1953年,埃科沙爾出任法屬摩洛哥城市規劃局局長,重點工作在卡薩布蘭卡。他針對快速擴張的貧民窟問題,提出「衛生網格」方案,以8公尺×8公尺的模組劃分住宅用地,保留未來加建樓層的可能性,並配套基礎衛生與基礎設施系統。該模式兼顧經濟可行性與文化習慣,被視為「現代摩洛哥住宅」的雛形。他活躍於國際現代建築大會(CIAM),與年輕建築師如喬治·坎迪利斯(Georges Candilis)合作,推動比柯比意理論更貼近地方文化的設計路線。 國際規劃與建築實踐 1955年後,埃科沙爾在巴黎成立事務所,與皮埃爾·里布萊(Pierre Riboulet)、傑哈·圖諾爾(Gé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