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閉幕後的地標何去何從?巨大木造大屋頂的未來,在完整拆除與永久存續的兩極擺盪後,最終塵埃落定於部分保留的折衷方案
圍繞著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Osaka-Kansai Expo)閉幕後的巨大地標「大屋根リング」(Grand Roof Ring)存廢爭議,在歷經數度峰迴路轉的議論後,終由大阪市府拍板定案。這座由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設計、周長達二公里的壯麗木造結構,原定將功成身退、全數拆解,然最終決定留下東北側二百公尺的區段,轉化為市營公園綠地。對此,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向媒體表示,若能以接近原始的形態存續,將成為極具份量的硬體遺產(Hard Legacy),為這場國際盛會留下具體的歷史見證。 2025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閉幕後的地標何去何從?巨大木造大屋頂的未來,在完整拆除與永久存續的兩極擺盪後,最終塵埃落定於部分保留的折衷方案 一波三折,遺產的量價爭議 2025大阪世博大屋頂的未來之路可謂一波三折。起初,這座臨時性建築的宿命便是展期結束後的完全消失。然而,由於建物本身廣受參訪者好評,輿論聲浪高漲,促使大阪知事吉村洋文率先倡議部分保留,從而啟動了正式的檢討議程。 過程中,曾一度浮現保留南側三百五十公尺的方案,但府市雙方最終仍將焦點鎖定在緊鄰大阪地下鐵夢洲(ゆめしま)站、交通更為便捷的東北側二百公尺區塊。地點選擇顯然考量到與夢洲島未來整體開發的聯動性,企圖讓這段殘跡發揮最大的都市機能價值。 公私易手,風險下的政策轉舵 大阪府市的原始構想,是將這片土地連同大屋頂的保存工作,一併交由民間開發商處理。然而,此計畫很快便觸礁。 一方面,保留並長期維護這段巨大木構的費用極其高昂,令潛在投資者望而卻步;另一方面,一個致命的技術問題浮現,即木材的劣化狀況必須等到閉幕後進行部分解體才能精確檢測,這為開發商帶來了無法預估的巨大風險。 考慮到公開招標極可能以流標收場,行政單位果斷轉向,決定由政府主導保存,並將大屋根周邊三點三公頃的土地從原定的開發公募範圍中排除。 財政懸絲,寄望未來的世專營餘 儘管確立了「市營公園」的定位,經費負擔的難題卻依舊懸而未決。為了迴避直接動用龐大稅金可能引發的民怨,大阪府與市政府將目光投向了本屆世博會的營運賸餘款,意圖以此作為保存計畫的資金來源。 然而,根據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的保守估計,營運收支能否產生足夠黑字,最快也得等到2028年中期方能最終確定並動用。這意味著在未來數年間,整個計畫的財務狀況將處於一種不確定的飄搖狀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