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建築師:路易斯·加西亞·帕多 Luis García Pardo
路易斯·加西亞·帕多(Luis García Pardo,1910年8月29日-2006年7月3日) 簡介 路易斯·加西亞·帕多是20世紀烏拉圭現代建築的重要推動者之一,橫跨住宅、宗教建築、公共設施與都市規劃等領域,同時在建築教育、藝術整合與結構創新上有深刻貢獻。他的職業生涯兼具建築師、教育家、研究者與藝術推廣者的多重身份,作品與理念深受國際現代主義影響,並結合自身的宗教背景與跨領域興趣,形成獨具特色的創作觀。 早年與教育 加西亞·帕多出身於蒙得維的亞中產階級的西班牙裔家庭,童年在科隆區度過。早期接受多元教育,學習繪畫、平版印刷、雕刻、氣象與天文,曾任氣象學家與天文學家,並在中學教授天文、地理與幾何。1930年代進入烏拉圭共和大學建築學院(UdelaR)就讀,與勞爾·西切羅(Raúl Sichero)、伊爾德豐索·阿羅斯特吉(Ildefonso Aroztegui)、馬里奧·佩塞·雷耶斯(Mario Payssé Reyes)等同屬一代,為將國際現代建築語彙引入烏拉圭的重要力量。1941年取得建築師資格,並以「高等文化研究院」設計贏得大型建築設計獎。 建築理念與創作特色 加西亞·帕多的作品注重結構與空間的整合,並強調藝術在建築中的角色。他尤其關注住宅經濟性與結構創新,致力於探索新型結構系統以應對不同使用需求。在宗教建築方面,代表作包括聖哈辛托教堂(1943)、天主教行動會館(1948)、聖拉斐爾學院(1949)與聖胡安·博斯科堂(1966)等,體現了他虔誠的宗教背景與空間營造能力。 專業合作與代表作品 他的職業生涯中多次與其他建築師合作,尤其在住宅與商業項目中成果豐碩: 1940年代與恩里克·麥金農(Enrique MacKinnon)合作多項住宅與商業建築。 與弟弟費德里科·加西亞·帕多(Federico García Pardo)合力完成多座宗教與休閒設施,如阿雷基塔度假屋(1947)。 1950年代與阿道夫·索梅爾·史密斯(Adolfo Sommer Smith)合作,完成地標性高層住宅,如埃爾皮拉爾大樓(1957)與波西塔諾大樓(1957)。 1960年代與阿爾弗雷多·內貝爾·法里尼(Alfredo Nebel Farini)合作,設計普塔德爾埃斯特的高端住宅大樓,如L’Hirondelle(1960)與Ruca Ma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