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建築師:查爾斯·柯雷亞 Charles Correa
查爾斯·柯雷亞(Charles Correa,1930年9月1日-2015年6月16日) 簡介 查爾斯·馬克·柯雷亞是印度後獨立時期現代建築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同時也是都市規劃師與公共知識分子。他的作品以關注城市貧民需求、融合印度傳統空間形式與在地材料聞名,並拒絕單純複製西方玻璃鋼架的現代主義。他透過院落、露台、半開放空間等手法,將現代結構與印度氣候、文化語境結合,創造出既功能性強、又具有文化認同感的建築語言。他一生設計近百個項目,涵蓋低成本住宅、文化中心、宗教建築與大型都市計畫,被譽為能以建築具象化國家認同、文化精神與社會價值的少數建築師之一。 早年與教育 1930年出生於印度賽康德拉巴德(Secunderabad)的羅馬天主教果阿裔家庭,柯雷亞在孟買聖薩維爾學院完成初期高等教育,隨後赴美國密西根大學(1949-1953)學習建築,其間受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影響甚深。之後,他在麻省理工學院(1953-1955)取得碩士學位,進一步接受現代建築與城市規劃理論訓練。 職業生涯與代表作品 1958年,柯雷亞於孟買成立個人事務所,其首個重要作品為艾哈邁達巴德薩巴瑪蒂修道院的「聖雄甘地紀念館」(1958-1963),以簡潔而富精神性的空間回應甘地思想。隨後,他設計了博帕爾的中央邦議會大廈(1967)、孟買Sonmarg公寓(1961-1966)等早期高層住宅,並在德里國家工藝博物館(1975-1990)中發展「開向天空的房間」院落概念。齋浦爾的賈瓦哈爾藝術中心(1986-1992)則以城市幾何規劃向齋·辛格二世致敬,而德里英國文化協會(1987-1992)則與英國藝術家霍華德·霍奇金合作外立面設計。 除了建築設計,他在1970-1975年間擔任新孟買(Navi Mumbai)總建築師,主持大規模都市規劃;1984年創立孟買城市設計研究院(UDRI),致力保護建築環境與提升城市社群生活;1985年受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委任為國家城市化委員會主席,推動低成本住房與第三世界城市發展議題。其海外作品包括加拿大多倫多的伊斯邁里中心(與槇文彬設計的阿迦汗博物館同址)、葡萄牙里斯本的尚帕利莫基金會中心(2010),以及他最後的設計——浦那的跨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中心二期(IUCAA-2),雖於他過世八年後才動工(2023-2025)。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