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建築師:金壽根 Kim Swoo-geun
金壽根(Kim Swoo-geun,김수근 |건축가,1931年2月20日-1986年6月14日)
簡介
金壽根出生於1931年咸鏡北道清津,與金中業並列韓國現代建築第一代大師。他不僅是傑出的建築師,更是教育家、雜誌《空間》創辦人與藝術贊助人;1977年《時代》雜誌曾將他比作「韓國的洛倫佐·梅迪奇」,肯定他對全國文化藝術多面向的支持與推廣。他的代表作品涵蓋首爾自由中心、世運主競技場、空間大樓、《空間》雜誌社等,深刻影響韓國戰後都市景觀與文化生活。
早年背景與建築啟蒙
金壽根1931年生於清津新壓洞,父親金龍煥為當地礦務官員,母親金偶秀達出身教師家族。
-
1938-1947|南北輾轉:小學階段自清津轉學至首爾橋洞國小,續讀京畿公立中學。中二時與一位美軍士兵學習英語會話,受到對方建築背景啟發,立志從事建築。
-
1950|首爾大學建築系:以優異成績考入,期間曾受教於金中業教授,初嘗國際視野。
戰亂流亡與日本留學
韓戰爆發後,金壽根在釜山因休假未歸被視為逃兵,輾轉偷渡日本。
-
1954-1958|東京藝術大學:師從吉村俊造,並於松田平田建築事務所實習,深研日本戰後現代主義與本土傳統融合。
-
1958|東京大學碩士:畢業後與磯崎新結為至交,奠定其後建築理論與實踐的國際脈絡。
回國創辦與教育貢獻
1961年返韓,成立「金壽根建築研究所」,後改制為「空間建築事務所」。同步受聘弘益大學建築系講師,開啟新一代韓國建築師培育之路。
-
1966|《空間》雜誌創刊:集建築、藝術、設計於一體,成為70年代韓國文化風潮的風向球。
-
1971|空間大樓落成:自設事務所與雜誌社的綜合據點,並開闢「空間愛樂劇場」,提供前衛戲劇、舞蹈與傳統藝能展演空間。
-
1974-1979|國民大學塑形學部:首創跨系整合,將建築、服裝、裝飾美術與生活美術合併,任首任院長。
政府專案與爭議設計
藉由與金鍾弼的深厚交誼,金壽根在朴正熙與全斗煥時代主導多項國家級重大建設,包括:
-
自由中心(1963)、沃克希爾飯店塔樓(1969)
-
世運主競技場、體操、游泳館(1977-1986)
-
首爾地方法院、世運綜合開發、蔚山綜合計畫等
最具爭議者為南營洞大公分室(1976),他耗費鉅資設計精密拷問空間,為民主運動人士心中恐怖象徵,至今仍引發道德譴責。
代表建築作品
-
自由中心(1963,首爾):混凝土框架與玻璃幕牆結合,象徵民主訴求。
-
沃克希爾·希爾塔吧(1963,首爾):現代主義與自然景觀對話。
-
國立扶餘博物館(1967,忠清南道):新古典主義語彙融入韓方屋頂輪廓。
-
世運商場(1968,首爾):連續曲面與人流動線的實驗。
-
空間大樓/雜誌社(1971,首爾):多功能大樓典範,集合編輯、展演、社交空間。
-
世運主競技場(1977,首爾):大型拱形屋頂與鋼索結構創舉。
-
青州國立博物館(1979,忠清北道)
-
新村天主堂(1985,首爾):後現代與韓瓦元素對話。
獎項與紀念
-
1977|《時代》雜誌「亞洲文化贊助人」比擬
-
1962|韓國建築學會金獎
-
1970|韓國文化勳章
1985年診斷出肝癌,1986年6月14日在首爾大學醫院辭世,享年55歲。其事務所與《空間》雜誌亦延續其理念,持續影響後世韓國當代建築與文化。
金壽根的一生橫跨創作、教育與文化推廣,堪稱「韓國戰後都市與文化的催生者」,至今仍為研究韓國現代建築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