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設計師夫妻檔:查爾斯與蕾·伊姆斯(Charles & Ray Eames)
查爾斯與蕾·伊姆斯(Charles & Ray Eames)
簡介
查爾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 Jr., 1907–1978)與蕾·伊姆斯(Ray-Bernice Eames, 1912–1988)是美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夫妻檔,透過「伊姆斯工作室」(Eames Office)在現代建築、家具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攝影與電影領域留下深遠足跡。他們的設計理念兼具創新與人文關懷,強調「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代表作包括經典的伊姆斯休閒椅(Eames Lounge Chair, 1956)、各式模壓膠合板與玻璃纖維椅,以及以科普與教育為目的的展覽與短片。他們的合作跨越四十餘年,塑造了中期現代設計的美學標竿,並以大量的跨領域實驗推動了材料與製造技術的革新。
早年與相識
查爾斯出生於密蘇里州聖路易,原就讀華盛頓大學建築系,但因堅持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設計理念而與學校師長衝突,中途退學。他曾在阿肯色州與聖路易從事無執照的建築設計,之後赴密西根州的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進修,並成為教員。蕾出生於加州沙加緬度,原本是抽象畫家,曾在紐約跟隨漢斯·霍夫曼(Hans Hofmann)學習,1940年入讀克蘭布魯克學院修習多門課程。兩人於1940年相識於學院,當時查爾斯正與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合作參加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家具設計競賽。蕾協助該案的平面設計,奠定了日後的合作關係。1941年,查爾斯離婚並與蕾結婚,兩人以公路旅行展開洛杉磯新生活。
伊姆斯工作室與膠合板實驗
二戰期間,查爾斯與蕾在威尼斯(Venice, Los Angeles)的公寓內自製「Kazam!」烤箱,展開模壓膠合板研究。他們為美國海軍設計了輕量、防血液循環阻塞的腿部夾板(Leg Splint),取代金屬製牽引支架,並成功量產。戰爭結束後,工作室將這些技術轉用於家具製作,誕生了膠合板餐椅(DCW、DCM)等經典設計。此後,他們還引入玻璃纖維、鋁材、網格金屬等新材質,並開創工業化家具的美學範式。
經典家具與辦公設計
1940至1970年代,伊姆斯工作室為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設計了大量家具,包括伊姆斯休閒椅與腳凳(1956)、鋁製系列(Aluminum Group, 1958)、躺椅(Eames Chaise, 1968)等。這些作品不僅造型優美,也在人體工學與製造技術上具有開創性。赫曼米勒與歐洲的維特拉(Vitra)至今仍是唯一授權生產伊姆斯產品的品牌。蕾同時以紡織設計聞名,作品如《Sea Things》(1947)與《Dot Pattern》(1947)已成經典。
建築與案例研究住宅計畫
1945年,兩人受《Arts & Architecture》雜誌邀請,參與「案例研究住宅計畫」(Case Study House Program),與沙里寧合作設計第8號(伊姆斯自宅)與第9號住宅(約翰·恩騰薩之家)。最終的伊姆斯之家於1949年聖誕前夕完工,依山而建、保留原生桉樹林,成為現代建築地標與他們一生的住所。除此之外,他們還設計了赫曼米勒洛杉磯展示廳(1950)與未建成的比利·懷德住宅、Kwikset 預製屋等專案。
影像與展覽設計
查爾斯與蕾拍攝超過125部短片,涵蓋設計紀錄、藝術觀察與科普教育,其中《十的冪次方》(Powers of Ten, 1977)以縮放鏡頭展現宇宙與微觀世界的尺度變化,成為經典的科學視覺化範例。他們策劃的展覽如《Mathematica: A World of Numbers... and Beyond》(1961)、《The World of Franklin and Jefferson》(1975–77)影響深遠,至今仍被視為科學與文化展覽的典範。
晚年與遺產
查爾斯於1978年辭世,蕾在1988年同日(8月21日)去世。其女露西婭(Lucia Eames)成立「伊姆斯基金會」(Eames Foundation)維護與開放伊姆斯之家,並由家族經營的伊姆斯工作室(Eames Office)持續推廣其理念與重新發表未量產的設計。2008年,美國郵政發行「伊姆斯紀念郵票」以表彰其貢獻,他們也獲頒多項國際設計大獎,包括1979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獎與IDSA評選的「20世紀最具影響力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