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奪幕─南瀛綠都心之太陽能廣場
位於台南縣政府對街的五號公園,原為運動場,荒蕪多年,目前整建重新規劃為地下停車場,地上則為市民遊憩休閒的社區公園,名為「南瀛綠都心」。
位於五號公園北側,南向為大草坪,作為地下停車場的出口廣場,通向綠光咖啡屋,建築師葉世宗 以太陽能為主題,運用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建築整合型太陽電池模板)的觀念,設計一座光電頂罩,及太陽星系教育廣場。南向終日陽光,傾斜23.5度適合台灣設置光電模板的方位。配合由地下室走上 來的北向出口,順勢將頂罩南傾,取得最佳日照角度,東西向雙斜切面,讓整體空間形式以公共藝術雕塑的姿態展現。
↗ 公園全區配置圖
太 陽能既潔淨又用之不竭,且大家共享免付費,最重要的效益更在於減少大量消耗地球資源的發電設施的成本。但我們要使用太陽能源,必須透過「光電系統」的轉 化,太陽能光電科技因應而生。近年來,更將光電科技與建築結合,成為光電建築﹙BIPV建築光電一體設計﹚-新的建築類型。建築師作為場域的塑造者,於 BIPV的設計,應跳脫「裝置光電板」的思維,而正視它為一種會發電的「建築材料」,運用新科技活化周遭環境,融入地景。
↗ 太陽能廣場配置圖
光電建築的通風、降溫及採光設計
太陽能的發電原理來自「光電效應」,簡言之,電子必須被光輻射「踢」出材料表面,才能產生電流而發電,靠的是光的能量強度,而非照射在材料上的熱度。
太陽電池的發電效率會受溫度升高而降低,尤其是單晶矽及多晶矽模板﹙一般實驗室標準測試溫度為25℃,日照強度為1000w/m2﹚。換言之,光電板只要光不要熱,因此,通風及降溫的設計在BIPV的建築類型益形重要。
本案位於公園內,運用四周淺池及流瀑來降低周遭溫度,亦可適度阻隔遊客直接碰觸光電模板,池邊矮墩也成為民眾喜愛的休憩及拍照地點。建築體呈開口向上的造形,具有大量納風的功用,底部與基座脫開15公分,讓氣流得以貫通,不僅疏緩風昇力,也帶走滯留的熱氣。
↗ 通風、降溫、遮陽、採光示意圖
台灣BIPV技術上的突破
台 灣近年來由經濟部能源局大力推廣及補助太陽能的設置,但多為簡易的屋頂架設,並無BIPV的實例可參考。筆者數度赴德國取經,深受刺激與感動,原來國際上 已經發展出相當成熟的技術,與建築的結合更已視為一整體的空間設計。第一次的BIPV設計嘗試,在91年為整建有27年歷史的台南縣政府的南向正立面,考 慮其辦公空間的視覺穿透性及通風採光,我們採取遮陽板的形式操作,運用 double-skin 的自然排風效應,塑造縣政大樓大方簡捷效率的企業形象。而當時即想將光電遮陽板以「結構玻璃」的方式呈現,卻因台灣尚未有實作的前例技術可循,知易行難而 放棄。隔年(92年),機會來了,經費與時間尚充裕,遂埋首於太陽電池與結構玻璃的結合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台灣的廠商要有能力施作!須計可行的施作的構法 大致有兩種:﹙一﹚複層玻璃BIPV模板﹙二﹚無框式雙層玻璃BIPV模板。
與專業廠商溝通之下,採取他們較有把握的第二種方式。即使如 此,等在光電板與結構玻璃的膠合過程,仍是困難重重,起泡、脫膠、結構性…等問題;再加上鋼構架本身非一般的方體,而是放射狀的鋼管結構,與連繫結構玻璃 的鋼纜系統(cable system)支撐背擋加上光電板的垂直水平配置,三種系統重疊,構成施作上的高技術要求,種種難題急待克服。多虧專業廠商的堅毅及嘗試錯誤改進的精神, 台灣終於真正有第一座整體的BIPV建築,也證明台灣的鋼構及光電建築技術的實力。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市電併聯
BIPV的設計,基本上在於光電系統與建築物的整體結合,因此與市電負載併聯發電是最佳的選擇。換言之,白天由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與市電負載併聯發電,共同供應使用者負載,不足的部份由市電補充供電,夜間則完全恢復由市電供電。
↗ 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光電頂罩,為進入地下停車場的北面出入口;半透明隱約如薄紗的屏幕,成為透視公園的有趣場景
光彩奪幕的空間啟示
BIPV 的建築類型在國際間已是設計界競技的另一嶄新的舞台,遍及住家、辦公空間、車站、運動場…等,而本案在各項技術層面的嘗試或許未臻成熟,但由此作品可以提供業界從事BIPV設計的幾點參考:
1.空間設計與發電效率的思考
光 電板作為建築材料的特性在於它可以發電,而不應視為裝飾物件,相對地在配置上就要注意方位及角度,但發電效率並非BIPV 的唯一考量因素,否則就擺設在屋頂即可;更重要的評價標準應視光電板取代外墻板、屋頂板或遮陽板…等建築元素時的空間審美品質。因此,建築師們可以放手大 膽發揮創意與國際好手同台競技。
2.給大眾新的空間體驗與光電教育
潔淨能源日漸普及在各個領域,尤其是汽車工業、發電廠…等需要石油的產業。目前台灣尚未普遍的太陽光電系統,透過本案位於公園內光電建築的介紹,提供一個嶄新有趣的空間經驗,配合太陽能廣場的設計,於遊逛休憩中,達到認識太陽能應用的教育意義。
3.模矩化精準施工的重要性
不 同於容許誤差度較高之RC造建築,光電建築更適合採用的乾式構造方式(如鋼構造及木構造),對於構材的模矩化,現場組構的精準度均有較高的技術性要求。因 為鋼構造的組件,必須在工廠內完成。晶片取得後,光電板的封裝製程,更需在適度的溫控、潔淨的實驗室中完成封裝的各項程序,一旦送到工地現場,稍有誤差也 不太能強迫按裝的情況下,若鋼構件亦無法調適,就得花至少半個月重新製作。再加上光彩奪幕的類1/4圓平面及弧面的形式,更增添整體施工的難度。 本案的完成,也給了鋼構專業廠商相當大的鼓舞,甚而將其經營方向轉入光電建築的領域。
4、完全的「台灣製造」
本案由建築設計、光 電發電系統規劃、整合光電板於建築構造、太陽能晶片的生產、光電板的封裝,鋼構及光電板膠合結構玻璃的施作,現場結構體的組構及光電系統設備的按裝,皆出 自國人的手筆,乃光電建築領域首次完整台灣製造的作品。我們相信在地的專業廠商技術水平均足以應付高科技建築,但必須要再提昇營造業的整體營建管理制度及 房屋工業自動化的支援,才能紮實地讓台灣的建築界在光電建築的領域,開創一片新天地。
>>相關圖片
↗ 最適合光電效應的南向,配置主要的光電板;量體如雕塑般的切面,成為大草坪上的公共藝術
↗ 太陽能廣場的夜景。鋪面光點秀出九大行星及十二星相的教育意義圖像
↗ 太燈光由扇形節點射出,隱喻太陽光的能量放射
↗ 光彩奪幕與太陽能廣場的燈光秀
↗ 夜間如發光體的光電薄紗
↗ 顯現光電板與鋼結構兩套系統的編織紋理,太陽能板、水景、光與電,構成夜間公園的特殊景緻與浪漫氛圍秀
↗ 太陽能廣場的夜景
↗ 太陽能廣場的夜景
↗ 草坪、淺池、由地底昇起的東向立面,南向陽光照在弧面光電板上,讓自然與科技融入人為的地景裡
↗ 透過光電板欣賞夕陽西下的光彩絢爛
↗ 地下停車場直上旋轉梯,望向鋼構(放射狀)、纜索(X-Y軸)及光電板構成的紋理
↗ 由地下層望向懸挑而出的玻璃旋轉梯,與光電頂罩
↗ 如天幕般的光電板陣列,仍然隱約可見背後公園的樹林及天空
↗ 開幕三重奏。光彩奪幕的夜景,恰好成為太陽能廣場戶外表演的最佳背景,圖為開幕時的音樂表演
↗ 站在地下層旋轉梯的中心,抬頭看向光電頂罩
位於五號公園北側,南向為大草坪,作為地下停車場的出口廣場,通向綠光咖啡屋,建築師葉世宗 以太陽能為主題,運用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建築整合型太陽電池模板)的觀念,設計一座光電頂罩,及太陽星系教育廣場。南向終日陽光,傾斜23.5度適合台灣設置光電模板的方位。配合由地下室走上 來的北向出口,順勢將頂罩南傾,取得最佳日照角度,東西向雙斜切面,讓整體空間形式以公共藝術雕塑的姿態展現。
↗ 公園全區配置圖
太 陽能既潔淨又用之不竭,且大家共享免付費,最重要的效益更在於減少大量消耗地球資源的發電設施的成本。但我們要使用太陽能源,必須透過「光電系統」的轉 化,太陽能光電科技因應而生。近年來,更將光電科技與建築結合,成為光電建築﹙BIPV建築光電一體設計﹚-新的建築類型。建築師作為場域的塑造者,於 BIPV的設計,應跳脫「裝置光電板」的思維,而正視它為一種會發電的「建築材料」,運用新科技活化周遭環境,融入地景。
↗ 太陽能廣場配置圖
光電建築的通風、降溫及採光設計
太陽能的發電原理來自「光電效應」,簡言之,電子必須被光輻射「踢」出材料表面,才能產生電流而發電,靠的是光的能量強度,而非照射在材料上的熱度。
太陽電池的發電效率會受溫度升高而降低,尤其是單晶矽及多晶矽模板﹙一般實驗室標準測試溫度為25℃,日照強度為1000w/m2﹚。換言之,光電板只要光不要熱,因此,通風及降溫的設計在BIPV的建築類型益形重要。
本案位於公園內,運用四周淺池及流瀑來降低周遭溫度,亦可適度阻隔遊客直接碰觸光電模板,池邊矮墩也成為民眾喜愛的休憩及拍照地點。建築體呈開口向上的造形,具有大量納風的功用,底部與基座脫開15公分,讓氣流得以貫通,不僅疏緩風昇力,也帶走滯留的熱氣。
↗ 通風、降溫、遮陽、採光示意圖
台灣BIPV技術上的突破
台 灣近年來由經濟部能源局大力推廣及補助太陽能的設置,但多為簡易的屋頂架設,並無BIPV的實例可參考。筆者數度赴德國取經,深受刺激與感動,原來國際上 已經發展出相當成熟的技術,與建築的結合更已視為一整體的空間設計。第一次的BIPV設計嘗試,在91年為整建有27年歷史的台南縣政府的南向正立面,考 慮其辦公空間的視覺穿透性及通風採光,我們採取遮陽板的形式操作,運用 double-skin 的自然排風效應,塑造縣政大樓大方簡捷效率的企業形象。而當時即想將光電遮陽板以「結構玻璃」的方式呈現,卻因台灣尚未有實作的前例技術可循,知易行難而 放棄。隔年(92年),機會來了,經費與時間尚充裕,遂埋首於太陽電池與結構玻璃的結合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台灣的廠商要有能力施作!須計可行的施作的構法 大致有兩種:﹙一﹚複層玻璃BIPV模板﹙二﹚無框式雙層玻璃BIPV模板。
與專業廠商溝通之下,採取他們較有把握的第二種方式。即使如 此,等在光電板與結構玻璃的膠合過程,仍是困難重重,起泡、脫膠、結構性…等問題;再加上鋼構架本身非一般的方體,而是放射狀的鋼管結構,與連繫結構玻璃 的鋼纜系統(cable system)支撐背擋加上光電板的垂直水平配置,三種系統重疊,構成施作上的高技術要求,種種難題急待克服。多虧專業廠商的堅毅及嘗試錯誤改進的精神, 台灣終於真正有第一座整體的BIPV建築,也證明台灣的鋼構及光電建築技術的實力。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市電併聯
BIPV的設計,基本上在於光電系統與建築物的整體結合,因此與市電負載併聯發電是最佳的選擇。換言之,白天由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與市電負載併聯發電,共同供應使用者負載,不足的部份由市電補充供電,夜間則完全恢復由市電供電。
↗ 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光電頂罩,為進入地下停車場的北面出入口;半透明隱約如薄紗的屏幕,成為透視公園的有趣場景
光彩奪幕的空間啟示
BIPV 的建築類型在國際間已是設計界競技的另一嶄新的舞台,遍及住家、辦公空間、車站、運動場…等,而本案在各項技術層面的嘗試或許未臻成熟,但由此作品可以提供業界從事BIPV設計的幾點參考:
1.空間設計與發電效率的思考
光 電板作為建築材料的特性在於它可以發電,而不應視為裝飾物件,相對地在配置上就要注意方位及角度,但發電效率並非BIPV 的唯一考量因素,否則就擺設在屋頂即可;更重要的評價標準應視光電板取代外墻板、屋頂板或遮陽板…等建築元素時的空間審美品質。因此,建築師們可以放手大 膽發揮創意與國際好手同台競技。
2.給大眾新的空間體驗與光電教育
潔淨能源日漸普及在各個領域,尤其是汽車工業、發電廠…等需要石油的產業。目前台灣尚未普遍的太陽光電系統,透過本案位於公園內光電建築的介紹,提供一個嶄新有趣的空間經驗,配合太陽能廣場的設計,於遊逛休憩中,達到認識太陽能應用的教育意義。
3.模矩化精準施工的重要性
不 同於容許誤差度較高之RC造建築,光電建築更適合採用的乾式構造方式(如鋼構造及木構造),對於構材的模矩化,現場組構的精準度均有較高的技術性要求。因 為鋼構造的組件,必須在工廠內完成。晶片取得後,光電板的封裝製程,更需在適度的溫控、潔淨的實驗室中完成封裝的各項程序,一旦送到工地現場,稍有誤差也 不太能強迫按裝的情況下,若鋼構件亦無法調適,就得花至少半個月重新製作。再加上光彩奪幕的類1/4圓平面及弧面的形式,更增添整體施工的難度。 本案的完成,也給了鋼構專業廠商相當大的鼓舞,甚而將其經營方向轉入光電建築的領域。
4、完全的「台灣製造」
本案由建築設計、光 電發電系統規劃、整合光電板於建築構造、太陽能晶片的生產、光電板的封裝,鋼構及光電板膠合結構玻璃的施作,現場結構體的組構及光電系統設備的按裝,皆出 自國人的手筆,乃光電建築領域首次完整台灣製造的作品。我們相信在地的專業廠商技術水平均足以應付高科技建築,但必須要再提昇營造業的整體營建管理制度及 房屋工業自動化的支援,才能紮實地讓台灣的建築界在光電建築的領域,開創一片新天地。
>>相關圖片
↗ 最適合光電效應的南向,配置主要的光電板;量體如雕塑般的切面,成為大草坪上的公共藝術
↗ 太陽能廣場的夜景。鋪面光點秀出九大行星及十二星相的教育意義圖像
↗ 太燈光由扇形節點射出,隱喻太陽光的能量放射
↗ 光彩奪幕與太陽能廣場的燈光秀
↗ 夜間如發光體的光電薄紗
↗ 顯現光電板與鋼結構兩套系統的編織紋理,太陽能板、水景、光與電,構成夜間公園的特殊景緻與浪漫氛圍秀
↗ 太陽能廣場的夜景
↗ 太陽能廣場的夜景
↗ 草坪、淺池、由地底昇起的東向立面,南向陽光照在弧面光電板上,讓自然與科技融入人為的地景裡
↗ 透過光電板欣賞夕陽西下的光彩絢爛
↗ 地下停車場直上旋轉梯,望向鋼構(放射狀)、纜索(X-Y軸)及光電板構成的紋理
↗ 由地下層望向懸挑而出的玻璃旋轉梯,與光電頂罩
↗ 如天幕般的光電板陣列,仍然隱約可見背後公園的樹林及天空
↗ 開幕三重奏。光彩奪幕的夜景,恰好成為太陽能廣場戶外表演的最佳背景,圖為開幕時的音樂表演
↗ 站在地下層旋轉梯的中心,抬頭看向光電頂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