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理論家:查爾斯·亞歷山大·詹克斯 Charles Alexander Jencks
查爾斯·亞歷山大·詹克斯(Charles Alexander Jencks,1939年6月21日 - 2019年10月13日)
簡介
查爾斯·詹克斯是美國文化理論家、建築史學者、景觀設計師與癌症關懷中心創辦人之一,1980年代因闡述後現代主義而聞名,著作超過三十本。他後半生專注「地貌建築」(landform architecture),在蘇格蘭創作多座大型地景,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宇宙奇想花園」(Garden of Cosmic Speculation)及愛丁堡近郊的Jupiter Artland地貌雕塑,2015年完成的Crawick Multiverse更被譽為當代景觀大作。
早年與家庭生活
詹克斯生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父親是作曲家Gardner Jencks,母親Ruth Pearl。他先後就讀麻州Brooks School,1961年於哈佛大學獲英美文學學士,1965年於哈佛設計研究所(GSD)獲建築碩士。1965年移居英國,先後在蘇格蘭與倫敦定居;1970年於倫敦大學大學學院(UCL)師從雷納·班漢姆(Reyner Banham)取得建築史博士,論文成書為1973年發行的《建築現代運動》(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 1961年與Pamela Balding結婚,育有兩子;1973年離異後,1975年娶Maggie Keswick Jencks,共育一子一女;2006年迎娶Louisa Lane Fox,成為Henry與Martha Lane Fox的繼父。
建築與即興主義設計
早期作品多以「即興主義」(Adhocism)為理念,強調廉價、現成材料的創新利用:
• 1971年與Nathan Silver合著《Adhocism – 即興的論證》,倡導在建築中即興拼湊的自由精神。
• 自宅「Thematic House」與Maggie Keswick及後現代大師Farrell、Graves合力改造倫敦住宅,呈現主題化設計語彙。
• 1995年妻Maggie逝世後,協助推動Maggie’s Cancer Care Centres,以人文設計為癌症患者與照護者營造尊嚴環境。
景觀建築與地貌藝術
詹克斯於1988年起在蘇格蘭Portrack House開闢私人花園,建構「宇宙奇想花園」,以DNA、分形、彗星等科學意象為主題,區分DNA花園、分形露臺、彗星橋等20大區。其後作品遍布全球:
• Jupiter Artland(愛丁堡郊外)「生命細胞」地貌雕塑(2003–2010)
• Portello公園(米蘭)「時間之花園」(2004–2007)
• Crawick Multiverse(Sanquhar近郊,2010–2015)——55英畝大型宇宙多元宇宙地景,融合星系形態與石列。
• 北部石行(North–South Line)→紀念多元宇宙石列;
• 其他: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無極·黑洞」、凱爾蒂亞「蘇格蘭世界」等。
他主張地貌建築是「園藝、景觀、城市學、建築、雕塑與文字」的混合體,作品常見詩意銘文與複雜符號,邀請訪客在宏觀與微觀間解讀自然與宇宙。
建築理論與著述
詹克斯在建築理論領域同樣成就斐然:
• 1977年出版代表作《後現代主義語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首創以符號學檢視建築的語義轉折,七版迭新版。
• 1977年他戲謔地宣稱「現代建築死於1972年7月15日15:32」(Pruitt–Igoe拆除時刻),象徵現代主義的終結。
• 1980年代至2000年代,陸續發表《何謂後現代主義?》(What Is Post-Modernism?)、《後現代主義:新古典主義》(Post-Modernism: The New Classicism)、《經典建築》(Critical Modernism)、《符號建築》(Towards a Symbolic Architecture)、《標誌性建築》(The Iconic Building)等,探討建築與文化、經濟、象徵的交互影響。
• 2007年《關鍵現代主義》(Critical Modernism)與朋友辯論後續走向;2011年《後現代主義的故事》(The Story of Post-Modernism),回顧五十年動態。
遺產與影響
詹克斯不僅在建築與景觀領域留下深刻足跡,也投身社會公益,創立Maggie’s Centre用建築療癒身心。他的跨領域視野將科學、文學、符號引入空間創作,啟發後現代與當代景觀設計,持續影響全球建築師與景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