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裔英美藝術家:約翰·麥克黑爾 John McHale
約翰·麥克黑爾(John McHale,1922 年8 月 19 日–1978 年11 月 2 日)
簡介
約翰·麥克黑爾是蘇格蘭裔英美藝術家、社會學家與未來學者,也是「獨立派」(Independent Group)核心成員,該團體於二戰後英國藝評界倡導將美國大眾文化與科技元素引進藝術,並孕育出普普藝術(Pop Art)的早期論述與實踐。麥克黑爾在藝術、圖像設計、展覽規劃及跨領域研究上,開拓了大眾媒體、未來學與社會變遷的理論視野。
早年與教育
-
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Maryhill區,其父為工程師,其母為教師。
-
1940年代先後於英國與美國求學,修習藝術、設計與社會學。
-
1950 年代中期獲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設計系獎助金,1955–56 年赴美研習,1950–60 年代獲社會學博士學位。
獨立派與普普藝術先聲
-
1950 年代初加入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ICA)「獨立派」,與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雷納·班翰(Reyner Banham)、勞倫斯·阿洛威(Lawrence Alloway)並肩探討大眾媒體與日常圖像。
-
1951 年與獨立派共同策劃「Growth and Form」展覽。
-
1954 年與阿洛威合辦「Collages and Objects」,麥克黑爾首度公開其以美國彩色雜誌剪貼的早期普普藝術拼貼(Transistor 系列)。
-
1956 年參與「This Is Tomorrow」展,引入投影機、留聲機、電影海報等流行元素,其視覺拼貼標誌了普普藝術在美術館中的初現。
未來研究與跨界實踐
-
1962 年返美,與建築師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共組「整合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ive Studies,CIS),聚焦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與環境的長期影響。
-
任教於南伊利諾大學卡本戴爾分校(SIU Carbondale)設計系,並協助富勒推動「世界資源調查」與「世界設計科學十年」(World Design Science Decade)計畫。
主要著作與理論貢獻
-
期刊論文:「Gropius and the Bauhaus」(1955)、「The Fine Arts and Mass Media」(1959)、「Telefuture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s」(1977)等,多論科技與大眾文化對藝術的衝擊。
-
專書:《The Future of the Future》(1968)、《The Ecological Context》(1970)、《World Facts and Trends》(1972)、《The Futures Directory》(1977,合著)等,奠定文化社會與未來學交叉研究的基礎。
榮譽與晚年
-
擔任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WAAS)、皇家藝術學會(RSA)、美國科學院(NYAS)等多項國際學會會員。
-
1966 年獲法國進步協會銀質榮譽獎章(Médaille d’Honneur en Vermeil);1974 年受封聖丹尼斯騎士勳章(Knight Commander’s Cross of the Order of St Denis)。
-
1978 年逝世於美國,享年56歲,其跨媒體與未來學遺產持續影響大眾文化研究與當代藝術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