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師:史蒂文·艾澤努爾 Steve Izenour
史蒂文·艾澤努爾(Steve Izenour,1940年7月16日-2001年8月21日)
簡介
史蒂文·艾澤努爾是美國建築師、都市規劃師與理論家,最為人知的身分是與羅伯·文丘里(Robert Venturi)、丹妮絲·史考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共同執筆的《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該書於二十世紀建築理論界引起巨大迴響,奠定後現代主義在建築符號學上的重要地位。艾澤努爾同時也是費城Venturi, Scott Brown & Associates事務所的合夥人,參與多項理論與實務項目。
早年與教育
艾澤努爾生於康乃狄克州紐黑文,父親喬治·艾澤努爾(George Izenour)為耶魯大學舞台燈光設計教授,母親希爾德加德·希爾特(Hildegard Hilt)則在家中營造藝術氛圍。
• 1962年畢業於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藝術史系,隨後赴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攻讀建築學。
• 1969年於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取得環境設計碩士(Master of Environmental Design),並在讀書期間即協助文丘里主持「向拉斯維加斯學習」研究工作坊。
主要事業與教學
完成碩士後,艾澤努爾曾短暫在查爾斯·摩爾(Charles Moore)事務所工作,深入美國本土後現代思潮。1970年代初,他攜家返回費城,與文丘里、史考特·布朗及約翰·勞赫(John Rauch)重聚,並共同創立Venturi, Scott Brown & Associates事務所。
他除了在耶魯大學任教,也先後於賓州大學與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擔任建築與都市規劃講師,以「設計即研究」為教學宗旨,強調實地考察與符號分析。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1968年,艾澤努爾隨文丘里與史考特·布朗帶領學生前往拉斯維加斯,實地觀察「條狀發展」(strip development)與大型廣告招牌對城市意義的影響,書中提出:
• 「鴨子」(Duck)──建築本體即符號,自身結構即承載意義;
• 「裝飾棚」(Decorated Shed)──以簡潔建築結構為底,透過外部標誌、圖像與燈光傳達訊息。
該書首次嚴肅探討大眾文化與消費景觀對建築的啟示,挑戰當時正統現代主義的「無裝飾」立場,並促成建築界分裂為擁抱傳統語彙的「灰派」(The Greys)與堅守功能純淨的「白派」(The Whites)。
「野生之地學習」與晚期工作
1979年,艾澤努爾與保羅·赫許恩(Paul Hirshorn)合作出版《向白塔漢堡學習》(Learning from the White Tower Hamburgers),以快餐連鎖店建築形態探究企業文化與連鎖經濟。1990年代,他又發起「向野生之地學習」(Learning from the Wildwoods)課程,與賓大、耶魯、肯特州立大學合作,為紐澤西野生之地(Wildwoods)規劃保存方案,推動50年代「Doo Wop」風格建築的再生。
遺產與影響
艾澤努爾以其勇於挑戰主流的「現場研究」方法,將大眾文化、標誌系統納入建築思考,豐富後現代主義理論。他的教學與著作,至今仍是建築院校設計研究課程的重要教材,並啟發一代又一代建築師關注城市符碼與文化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