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建築師:維托里奧·格雷戈蒂 Vittorio Gregotti
維托里奧·格雷戈蒂(Vittorio Gregotti,1927年8月10日-2020年3月15日)
簡介
維托里奧·格雷戈蒂是義大利重要的建築師、城市規劃師與理論家,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兼具實踐與學術影響力。他早期受BBPR工作室及恩斯特·羅傑斯(Ernesto Nathan Rogers)啟發,後來致力於「地景脈絡式」建築,強調建築應根植於歷史與在地文化。他曾擔任《Casabella》雜誌主編(1982–1996),並於1974–1976年出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視覺藝術總監。
教育與教學
• 1947年赴巴黎短期跟隨佩雷兄弟(Perret兄弟)工作室學習繪圖與結構。
• 1952年自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畢業,師從BBPR的恩斯特·羅傑斯。
• 1953–1968年與洛多維科·梅內蓋蒂(Lodovico Meneghetti)、焦托·斯托皮諾(Giotto Stoppino)合夥執業。
• 1982–1996年任《Casabella》主編,推動義大利建築界思潮交流。
• 1974–1976年出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視覺藝術總監。
• 曾在威尼斯、米蘭、巴勒莫與全球多所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舉行演講與課程。
主要作品
• 1960年 — 諾瓦拉辦公大樓(Office Building, Novara)
• 1969年 — 巴勒莫ZEN居住區(Quartiere ZEN, Palermo)
• 1969年 — 巴勒莫大學理科系館(Department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Palermo)
• 1973年 — 卡拉布里亞大學校園(Campus, University of Calabria)
• 1974年 — 費爾特里內利基金會總部(Fondazione Feltrinelli, Milan)
• 1984年 — 巴塞羅那奧運運動場(Olympic Sporting Facilities, Barcelona)
• 1988年 — 里斯本貝倫文化中心(Centro Culturale di Belém, Lisbon)
• 1990年 — 熱那亞路易吉·費拉里斯體育場(Stadio Luigi Ferraris, Genoa)
• 1997年 — 米蘭阿爾奇姆博爾迪劇院(Teatro degli Arcimboldi, Milan)
• 2001年 — 北京國家大劇院概念方案(National Grand Theater, Beijing)
城市規劃與大型場域
• 1985年 — 米蘭比可卡再開發(Bicocca Masterplan, Milan)
• 1991年 — 柏林波茨坦廣場規劃(Potsdamer Platz, Berlin)
• 2000年 — 濱海尼察新市鎮(Municipality and New Town, Nice)
• 2001年 — 上海江灣新城(Jiangwan New Town, Shanghai)
風格與理論
• 地景脈絡:建築設計必須回應場域的歷史、文化與地理;拒絕現代主義的普遍化樣式。
• 形式語彙:善用清晰樸素的大量體塊與簡潔幾何,強調建築與城市空間之間的連續。
• 新理性主義:結合Jane Jacobs、Venturi、Aldo Rossi等後現代理論,關注城市生命力與公共空間。
• 理論著作:《當現代不再是一種風格》(2018)、《領域與建築》(2008)、《歐洲建築的認同與危機》(1999)等,以語言、結構主義與現象學為基礎,構建對建築與城市的批判性思考。
格雷戈蒂一生橫跨70年建築實踐與理論寫作,他的作品遍及歐洲、亞洲、非洲與美洲,深遠影響了全球城市空間的更新與文脈式建築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