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建築師:尼爾·麥克勞克林 Niall McLaughlin
尼爾·麥克勞克林(Niall McLaughlin,1962年-)
簡介
尼爾·麥克勞克林(Niall McLaughlin)1962年出生於日內瓦,在都柏林長大,是活躍於英國的愛爾蘭建築師,以兼具詩意與功能性的教育、文化、宗教、醫療與住宅建築聞名。1979年至1984年間,他於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修讀建築學,畢業後在Scott Tallon Walker事務所工作四年。1990年,他在倫敦創立尼爾·麥克勞克林建築事務所(Níall McLaughlin Architects),自此在英國與愛爾蘭累積了大量重要作品,尤其受到牛津與劍橋學院青睞,至2022年已為15所學院設計專案。曾獲1998年「英國年度青年建築師獎」、2016年「RIBA查爾斯·詹克斯理論與實踐貢獻獎」,並於2019年當選愛爾蘭藝術榮譽協會(Aosdána)會員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士(RA)。2020年,他因建築貢獻獲頒英國榮譽MBE勳銜,並於2022年憑劍橋大學馬格達倫學院新圖書館贏得史特林獎(RIBA Stirling Prize)。
早年與教育
麥克勞克林成長於愛爾蘭,文化背景與教育環境深刻影響其設計觀。他在都柏林大學學院受教期間,接受現代主義設計訓練,同時對歷史建築與工藝細節產生濃厚興趣。畢業後,他在Scott Tallon Walker參與大型公共建築與規劃專案,磨練技術能力與協作經驗。1990年移居倫敦創立事務所,初期專注於小規模且工藝精細的專案,逐步建立「結合傳統與現代、尊重場域與細節」的個人風格。
學術與專業活動
除實務設計外,麥克勞克林積極投入建築教育與策展。他現為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建築實踐教授,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訪問教授(2012-2013)及耶魯大學諾曼·福斯特建築訪問講座教授(2014-2015)。他兩度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16、2018),並於2022年與藝術家拉娜·貝古姆(Rana Begum)共同策劃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夏季展覽的建築單元。楊恩達指出,麥克勞克林的學術與展覽參與反映他不僅是建築實踐者,更是積極介入文化對話與建築教育的公共知識分子。
主要作品
麥克勞克林的作品涵蓋校園建築、禮拜空間、住宅與文化設施,皆展現精緻工藝與對場地文脈的敏銳回應:
-
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拉德克利夫天文台區(2011):將歷史建築群與現代設施有機融合。
-
主教愛德華·金禮拜堂(2013):位於牛津郡Cuddesdon,獲2013年史特林獎入圍,以木結構與自然光創造寧靜氛圍。
-
達比郡廣場住宅(2015):為倫敦東區Peabody Trust設計的社會住宅,以紅磚立面延續周邊傳統街區紋理。
-
倫敦音樂與戲劇藝術學院擴建(2017):提升教學與表演空間品質,強化學院對外形象。
-
伍斯特學院蘇丹納茲林沙中心(2018):集演講廳、活動空間與展覽廳於一體,獲2018年史特林獎入圍。
-
奧克蘭城堡遊客中心(2019):以木材與石材呼應當地歷史環境。
-
薩默維爾學院凱瑟琳·休斯大樓(2019):提供學生宿舍與學術空間。
-
馬格達倫學院新圖書館(2021):融合現代設計與學院傳統,2022年贏得史特林獎。
設計理念與風格
麥克勞克林的設計語言重視比例、光線、材料與細部工藝,尤其擅長運用天然材質創造溫潤質感,並以空間引導使用者與環境的深層互動。他的作品常處理歷史環境中的新建與介入,透過謙遜但不失鮮明的建築語彙,讓新舊共存。楊恩達認為,他的建築在當代英國少見地兼具詩意與實用性,並在精緻尺度與結構創新間取得平衡,這使他在教育與文化建築領域備受信賴。
評價與榮譽
麥克勞克林曾四度入圍史特林獎(2013、2015、2018、2022),並在2022年獲獎。他亦獲選為愛爾蘭Aosdána會員、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士,以及英國榮譽MBE得主。他在威尼斯雙年展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策展活動,進一步拓展了建築師在公共文化領域的影響力。楊恩達指出,他的作品雖不追求浮華外觀,卻能在長期使用中展現耐看與耐用的品質,這或許正是他在Oxbridge及文化機構中屢獲委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