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巨獸的心臟再生 在美國賓州費城(Philadelphia)的Fishtown地區,德拉瓦河畔的工業巨響雖已遠去,但德拉瓦發電廠(Delaware Power Station)宏偉的身影依舊矗立。如今,這座建於20世紀初、服務城市近百年的能源心臟,在建築事務所Strada的主導下,已轉型為名為「The Battery」的住商複合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造,莫過於由在地知名的Good City Studio與Hexagon Studio Architects共同操刀,將昔日渦輪機大廳化為名為Ballers的頂級運動俱樂部。這項計畫不僅是單純的空間活化,更是對城市工業遺產價值的一次深刻挖掘,展現歷史建物在當代都市生活中的全新可能性。 挑高天穹下的運動殿堂 Ballers運動俱樂部選址於發電廠過去的渦輪機大廳(turbine hall),此處為一道介於入口門廳與濱水側之間的水平長廊空間,現今建築物的背面則已改建為公寓住宅,甚至在已停止運作的巨大煙囪之間,巧妙地安插了一座屋頂泳池。整個大廳擁有高達75英尺(約23公尺)的驚人挑高,陽光從天窗傾瀉而下,創造出一種近乎神聖的空間氛圍。設計團隊慧眼獨具,看中了這種無梁柱的開闊格局,認為它為需要寬廣場域的球場運動,提供無可比擬的先天條件,堪稱是為運動而生的工業聖堂。 廢墟美學與街頭靈魂的碰撞 主導設計的Good City Studio創辦人,同時身兼Ballers創意總監的Amanda Potter坦言,空間的整體美學深受其廢棄時期的狀態所啟發,當時此地「被氣候、破壞者,以及一些才華橫溢的塗鴉藝術家所佔據」。與其抹除這些歲月痕跡,團隊選擇逆向操作,將這種粗獷、未經修飾的廢墟感(Abandoned State Aesthetic)視為設計的核心。他們甚至主動聘請了包含Tiff Urquehart在內的費城在地塗鴉藝術家,在斑駁的牆面上進行二次創作,讓街頭藝術的原始能量,成為室內最鮮活的表情。這種保留歷史印記的手法,使得新舊元素產生強烈對話,營造出獨樹一幟的空間張力。 巧心獨運的空間配置 在廣闊的廳堂內,多元化的運動設施被巧妙地分佈於地面層與增設的夾層之上。從時下最流行的匹克球(pickleball)、室內足球到壁球(squash)場,各類場地錯落有致。Amand...
當城市尋求人性的回歸:首爾建築雙年展的溫柔革命 在9月26日的秋日陽光下,亞洲規模最盛大的公共建築慶典——第五屆首爾建築都市雙年展(The 5th Seoul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於首爾市中心的松峴綠地廣場(Songhyeon Green Plaza)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雙年展特別邀請了以倫敦奧運聖火台、紐約Vessel等地標聞名於世的英國設計鬼才湯瑪斯·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擔任總監,並圍繞著一個極具時代性的策展主題:「一座城市,如何才能變得『極度地人性化』(radically more human)」。這場將持續至11月18日的盛會,不僅匯集了國際級的展覽、論壇與公民自發的參與計畫,更像是一場溫柔的革命,試圖在全球都市化的浪潮中,重新探尋建築在形塑更具包容性與永續性的都市環境時,所應扮演的核心角色。 鋼鐵的宣言:90公尺長的「人性化之牆」 甫踏入展場,參觀者首先會被一座宏偉的裝置所震撼——長達90公尺、高達四層樓的「人性化之牆」(Humanize Wall)。這座巨大的戶外展覽結構,是由1428塊鋼瓦所構成,每一塊鋼瓦上都銘刻著來自全球各地市民、科學家與設計師的貢獻與智慧。整座裝置匯集了來自38個國家、110位建築師所設計的400件作品,它不僅是一面牆,更構成了一道蜿蜒曲折的門戶,框景出一份倡導建築與都市生活新視角的生動宣言。其開放式的設計,邀請著所有到訪者,能以不同的距離與角度,細細品味牆上豐富的圖像與文本,形成一場多層次的深度對話。 24面生命之壁:關於建築表皮的全球對話 在「人性化之-牆」的周邊,錯落著24面「公共生活之壁」(Walls of Public Life)。每一面牆都是一個寬2.4公尺、高4.8公尺的巨型建築片段,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隊所設計。這些片段猶如從真實建築上剝離下來的皮膚,生動地闡述了對於建築物外部——這個介於私人領域與公共生活之間的關鍵界面——的多元思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作品的創作者橫跨了多個學科與文化背景,其中不僅有建築師與工程師,更包含了廚師、工匠等非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塑造者,他們來自韓國、布吉納法ソ、印度、中國、日本、美國與英國等地,共同譜寫出一曲關於城市面容的全球變奏。 情感城市的腦力激盪 雙年展...
2025年度的歐洲建築獎,史無前例地將桂冠同時授予了兩位風格與理念南轅北轍的建築巨匠:巴勒斯坦的建築學者蘇瓦德·阿米里與德國理論家派崔克·舒馬赫。此獎項由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與設計博物館及歐洲建築藝術設計與都市研究中心共同頒發,旨在表彰阿米里數十年來以建築保存作為文化抵抗的卓越貢獻,以及舒馬赫在領導國際級事務所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期間,對建築理論的深遠影響。 冰與火的建築桂冠:2025歐洲建築獎為何同時頒給巴勒斯坦的記憶守護者與札哈·哈蒂的前衛理論繼承人? 建築桂冠下的雙重鏡像:一場關於記憶與未來的辯證 本年度的歐洲建築獎(European Prize for Architecture)在雅典的璀璨星空下,做出了一個極具張力的決定,將桂冠同時授予了巴勒斯坦建築師、學者暨社會運動家蘇瓦德·阿米里(Suad Amiry),以及德國建築師暨理論家派崔克·舒馬赫(Patrik Schumacher)。這項由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與設計博物館(The Chicago Athenaeum)及歐洲建築藝術設計與都市研究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共同頒布的榮譽,同時肯定了兩位貢獻卓著但路徑迥異的建築人:阿米里數十年如一日,致力於守護瀕危的巴勒斯坦建築遺產;而舒馬赫則憑藉先進的理論體系與領導全球頂尖的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持續塑造著未來建築的樣貌。此刻,兩場名為「蘇瓦德·阿米里」與「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的平行特展,正在雅典的歐洲中心展出,為這場建築界的哲學思辨提供了最鮮明的註腳。 以修復對抗遺忘:阿米里的文化抵抗築基術 自1991年在拉馬拉(Ramallah)創立里瓦克建築保護中心(Riwaq Centre for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以來,身兼小說家、散文家與建築師多重身分的蘇瓦德·阿米里,便將職業生涯奉獻給一項艱鉅的使命:將記錄並修復巴勒斯坦的建築遺產,視為一種深刻的文化抵抗形式。里瓦克中心所編纂的「歷史建築名錄」鉅細靡遺地登錄了超過五萬棟遍布西岸與加薩的建物;而諸如「五十個村莊修復計畫」及「救生衣計畫」等項目,更是將古蹟保護與提升在地社經韌性緊密結合的典範。芝加哥雅典娜博物館館長克里斯蒂安·納基維茨-萊恩(Christian Narkiewicz-Laine)指出:「三十多年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