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20世紀重要的建築師與城市規劃師:康斯坦丁諾斯·多克夏迪斯 Constantinos Doxiadis
康斯坦丁諾斯·多克夏迪斯(Constantinos Doxiadis,1913年5月14日-1975年6月28日)
簡介
康斯坦丁諾斯·多克夏迪斯(Constantinos Apostolos Doxiadis)是希臘20世紀重要的建築師與城市規劃師,被視為「生態城市學」(Ekistics)理論的開創者之一。他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的總體規劃而聞名,並推動與鄰城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的線性融合,提出「世界城市」(Ecumenopolis)構想,試圖以科學化、系統化的都市計畫應對全球化時代的城市問題。多克夏迪斯的規劃理念融合高端現代主義與人本關懷,強調功能分區、交通效率與公共空間的有機配置,其足跡遍及40多個國家,對國際都市規劃實務與理論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早年與教育
多克夏迪斯1913年出生於當時屬於保加利亞王國的阿塞諾夫格勒(Asenovgrad,舊稱Stanimaka),父親阿波斯托洛斯(Apostolos Doxiadis)曾任希臘政府的難民、社會保障與公共衛生部長,專注推動兒童福利與醫療改革。母親則出身於希臘知識家庭。他1935年畢業於希臘國立雅典工業大學(現雅典國立技術大學),主修建築與工程,隔年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這段跨國教育經歷使他早期即具備國際視野,並為日後的跨文化城市規劃工作奠定基礎。
職業生涯與主要貢獻
1937年,多克夏迪斯擔任雅典都會區城市規劃辦公室主任,負責都市設計與基礎設施規劃。二戰期間,他任希臘公共工程部地區與都市規劃部門主管,同時在希臘軍隊服役,並領導名為「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的國家抵抗運動。他還在納粹佔領下創辦《區域、城市與生態城市學規劃》雜誌,成為全球唯一在被佔領區秘密出版的技術刊物。
戰後,他代表希臘出席多場國際會議,包括1945年舊金山和平會議,並在1945年至1951年間主導希臘戰後重建,先後出任住房與重建部副部長、總幹事及社會協調部副部長,參與聯合國有關住房與都市規劃的政策制定。1953年,他成立「多克夏迪斯建築與工程顧問公司」(Doxiadis Associates),迅速發展為跨洲營運的規劃機構,承接逾40國的都市計畫與建築專案。
理論與國際計畫
多克夏迪斯提出的「生態城市學」是一種跨學科的都市科學,涵蓋建築、工程、社會學、地理學與經濟學,核心在於城市作為「人類聚落」的最佳化發展。他主張以分層級系統分析都市,從住宅單元到全球網絡,皆應有相互關聯的規劃邏輯。「世界城市」(Ecumenopolis)概念則預測未來人類聚落將連綿成為全球性都市網絡。
在實務上,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巴基斯坦伊斯蘭馬巴德的總體規劃,融合幾何秩序與自然景觀保護,並保留與拉瓦爾品第的功能互補。其他重要計畫包括:
-
希臘與中東多個新城鎮規劃
-
巴西瓜納巴拉州(今里約熱內盧市轄區)「多克夏迪斯計畫」
-
在美國、英國、非洲與亞洲的城市發展研究與顧問服務
晚年與影響
1960至1970年代,多克夏迪斯在全球各地推廣生態城市學,並在1963年創立雅典生態城市學中心(Athens Center of Ekistics),成為國際都市規劃交流的重要平台。1964年,他受巴西委託制定瓜納巴拉州首都區的都市發展藍圖。晚年,他不幸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歷經三年漸進性癱瘓,但仍持續寫作並記錄病程,希望協助醫學研究。他於1975年在雅典辭世,享年62歲。
評價與爭議
多克夏迪斯被譽為將科學方法引入都市規劃的先驅,尤其在跨國文化背景下的規劃統整能力備受肯定。他的伊斯蘭馬巴德設計至今仍被視為功能與美學兼具的典範。然而,也有批評指出,他的規劃模式雖宏觀且具前瞻性,但在社會動態變化與地方參與方面相對不足。楊恩達認為,多克夏迪斯的貢獻在於,他不僅是理論家與設計師,更是能將跨領域知識轉化為實際城市形態的實踐者,其生態城市學思想至今仍影響全球都市政策與可持續發展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