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裔紐西蘭現代主義建築師:恩斯特·安東·普利施克 Ernst Anton Plischke
恩斯特·安東·普利施克(Ernst Anton Plischke,1903年6月26日-1992年5月23日)
簡介
恩斯特·普利施克是奧地利裔紐西蘭現代主義建築師、都市規劃師與家具設計師,其作品在歐洲與紐西蘭皆具有高度影響力。他的設計語彙融合了歐洲現代主義的理性結構與對人性尺度的關注,代表作包括威靈頓的梅西大廈(Massey House)、台哈佩的聖瑪利亞教堂,以及黃金灣的阿貝爾·塔斯曼紀念碑。
早年生活與教育
普利施克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近郊的克洛斯特新堡(Klosterneuburg),父親是建築師,母親出身於木匠世家,從小浸淫於工作坊與設計環境中。16歲進入維也納應用藝術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Crafts)學習室內與家具設計,20歲時受父親鼓勵進入知名建築師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主持的大師班深造。1926年畢業後進入貝倫斯事務所工作,1929年赴紐約發展,惟大蕭條爆發使計畫中斷。
奧地利時期的成就
1930年,奧地利政府委託他設計利辛勞工交流大樓(Labour Exchange, Liesing),於1931年竣工後奠定其國內現代主義先鋒地位。他加入奧地利工藝聯盟(Werkbund),並為著名的維也納工藝住宅實驗計畫(Werkbundsiedlung)設計住宅。1935年與安娜·朗-施維策(Anna Lang-Schwizer)結婚,同年獲奧地利國家建築獎。
移居紐西蘭
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後,因妻子為猶太人且納粹禁建現代主義建築,普利施克無法加入納粹的「帝國文化院」,遂於1939年移居紐西蘭威靈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與家人雖被列為「敵國僑民」,但未遭拘禁,1946年歸化為紐西蘭公民。
在紐西蘭的建築與規劃工作
-
住宅與公共建築
-
弗蘭克爾住宅(Frankel House, 基督城,1940年代,現為紐西蘭二級登錄歷史建築)
-
阿貝爾·塔斯曼紀念碑(Abel Tasman Monument, 黃金灣,1942)
-
聖瑪利亞教堂(St Mary’s Church, Taihape,1951)
-
梅西大廈(Massey House, 威靈頓,1957)
-
-
都市規劃
-
在內埃內(Naenae)、特倫森(Trentham)、塔瑪基(Tāmaki)、曼加基諾(Mangakino)等地參與戰後社區規劃。
-
他在紐西蘭建築界雖具國際聲望,卻因拒絕補考加入紐西蘭建築師學會(NZIA)而受到排斥。1948年與塞德里克·費爾斯(Cedric Firth)合夥成立「普利施克與費爾斯建築事務所」(Plischke & Firth),完成了梅西大廈等重要作品。
回歸奧地利與晚年
1963年,普利施克返回維也納,擔任維也納美術學院建築系教授,專注於教學與著作。其出版作品包括《現代建築中的人性面》(Vom Menschlichen im neuen Bauen)與自傳《與建築共生的一生》(Ein Leben mit Architektur)。
榮譽
-
奧地利科學與藝術一等十字勳章(1973)
-
奧地利科學與藝術金質勳章(1988)
-
維也納美術學院榮譽會員(1983)
-
美國建築師學會榮譽會員(1987)
-
奧地利建築協會榮譽會員(1988)
1992年5月23日,普利施克於維也納辭世,享壽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