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師:查爾斯·格瓦斯梅 Charles Gwathmey
查爾斯·格瓦斯梅(Charles Gwathmey,1938 年6 月 19 日 – 2009年8月3日)
簡介
查爾斯·格瓦斯梅是20 世紀美國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推手,1969 年以「紐約五人組」成員身份崛起,與艾森曼、米爾、葛雷夫斯和懷特海德並列當代建築革新者。他以嚴謹的幾何手法和極簡潔白的立面著稱,代表作包括改造古根漢美術館(1992)以及多座私人住宅與公共建築。
早年與教育
-
成長背景:1938 年出生於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父親羅伯特·格瓦斯梅(Robert Gwathmey)為畫家,母親羅莎莉·格瓦斯梅(Rosalie Gwathmey)為攝影師,自幼即浸潤在藝術氛圍中。
-
學術歷程:1956 年自紐約音樂與藝術高中畢業後,先後就讀賓州大學建築系,1962 年於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獲建築碩士。期間師承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獲溫徹斯特優異畢業獎學金與富布萊特獎助。
職業發展與教學
-
突破之作:1965 年,28 歲的他為父母設計位於紐約阿馬根塞特的海濱別墅及工作室,以白色盒體與落地窗重新定義海岸住宅,成為建築圈傳奇。
-
事務所與大案:1970 年與羅伯特·席格爾(Robert Siegel)合夥成立 Gwathmey Siegel & Associates,承攬博物館、辦公塔、住宅與學校等,代表作有北邁阿密當代美術館(1995)、Astor Place Tower(2005)等。
-
教學貢獻:1965 年至1991 年間,先後在普瑞特學院、Cooper Union、普林斯頓、哥大、賓大、德州大學與UCLA授課,兼任耶魯 Davenport 與 Bishop 教席,以及哈佛艾略特·諾伊斯訪問教授(1985)與羅馬美院賓諾迪駐校建築師(2005)。
建築風格與設計特色
-
幾何純粹:格瓦斯梅偏愛簡潔純白的幾何體塊,常以盒形、矩柱與大面玻璃呈現空間體量。
-
光影對話:作品立面強調光影律動,透過深窗、水平線條與懸挑構件,賦予建築層次感。
-
功能融入形式:在符合現代功能需求之餘,透過比例、節奏與簡約細節,塑造優雅而具人性尺度的空間。
-
傳承與創新:改造古根漢美術館時,他既保留萊特的渦輪狀核心,又以現代材料與技術補強舊有結構,達成新舊對話。
代表作品
-
羅伯特·格瓦斯梅別墅/工作室(1965,阿馬根塞特):大膽白色盒體與漫天落地窗,書寫海濱住宅新範式。
-
古根漢美術館改造(1992,紐約):在保有旋轉坡道的同時,增設光井與後方增建,平衡展覽需求與原作精神。
-
北邁阿密當代美術館(1995,佛羅里達):方正純淨的體量融入熱帶光影,展廳靈活可變。
-
Astor Place Tower(2005,曼哈頓東村):21 層共管公寓,以鋼筋混凝土結構外露節奏化水平帶,回應街區比例。
-
韋恩·巴克特大樓(Ron Brown Building,2011,聯合國美國代表團):完成後奉名表彰,簡潔與尊嚴並重。
格瓦斯梅以嚴謹的理性形式與人性尺度,將白色立方體與大面玻璃發揮到極致,既是現代主義的延續,也是對當代都市與展示空間的深刻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