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結構工程師:愛德華多·托羅哈 Eduardo Torroja y Miret
愛德華多·托羅哈(Eduardo Torroja y Miret,1899年8月27日-1961年6月15日)
簡介
愛德華多·托羅哈是西班牙結構工程師,被譽為混凝土薄殼結構設計的先驅之一。他在20世紀上半葉以創新結構形式與工程方法聞名,結合結構力學與建築美學,對西班牙與國際的工程界影響深遠。他的代表作包括阿爾赫西拉斯市場(Mercado de Algeciras)、馬德里薩蘇埃拉賽馬場(La Zarzuela Racetrack)薄殼屋頂與摩洛哥費達拉水塔等。
早年與教育
1899年出生於馬德里,畢業於馬德里土木工程學院(Escuela Técnica Superior de Ingenieros de Caminos, Canales y Puertos)。1923年加入由工程師何塞·埃赫尼奧·里韋拉(José Eugenio Ribera)領導的 Hidrocivil 公司,參與橋樑基礎、供水與排水設施、以及多種市政建築工程。
職業生涯與重要合作
1928年成立個人事務所。1929年,受馬德里大學城(Ciudad Universitaria de Madrid)總監莫德斯托·洛佩斯·奧特羅(Modesto López Otero)邀請,與建築師曼努埃爾·桑切斯·阿爾卡斯(Manuel Sánchez Arcas)合作,推動突破傳統形式的建築實驗。他們的代表作包括:
-
阿爾赫西拉斯市場(1932):9公分厚的混凝土穹頂,跨度47.5公尺,由八根柱子支撐,被視為托羅哈的工程傑作。
-
馬德里大學城建築委員會展館、中央熱力廠、臨床醫院等項目。
技術與研究推動
1934年與桑切斯·阿爾卡斯等人創辦《混凝土與鋼》(Hormigón y Acero)期刊及建築與建造技術研究所(ITCE),推廣工程創新與新材料應用。1952年,他與歐洲多位工程師共同創立「歐洲混凝土委員會」(Comité Européen du Béton,後為國際混凝土聯盟 FIB),以協調戰後歐洲的結構混凝土研究。
代表作品與創新結構
-
阿爾赫西拉斯市場(Mercado de Algeciras, 1932):超薄殼穹頂結構。
-
費達拉水塔(Fedala Water Tower):以薄殼結構達成輕巧與穩定。
-
馬德里薩蘇埃拉賽馬場(La Zarzuela Racetrack)屋頂:雙曲面薄殼造型。
-
巴塞隆納足球場屋頂(1943):展現鋼結構的動態美感。
-
多項在摩洛哥與拉丁美洲的創新工程。
著作
-
《結構的哲學》(Philosophy of Structures, 1958)
-
《愛德華多·托羅哈的結構》(The Structures of Eduardo Torroja, 1958)
理念與影響
托羅哈認為結構應反映設計者的個性,並在技術與美學間取得平衡。他常在經濟與材料限制下尋找創新方案,例如在鋼材短缺的年代,致力發展鋼筋混凝土與替代建材的潛力。他的結構思想與形式探索,對後來的西班牙及國際工程師與建築師影響深遠,包括費利克斯·坎德拉(Félix Candela)等薄殼結構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