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隆(Hans Scharoun)經典作品 柏林愛樂廳 Berlin Philharmonic
柏林愛樂廳(Berlin Philarmonic) 乃德國建築師夏隆(Hans Scharoun) 於 1963年完成之經典作品,該案位於德國柏林。 柏林愛樂音樂廳(Berlin Philharmonie)配置面臨交通量大的方向以退縮的方式而將活動趨向柏林愛樂的方向結合彼此的活動創造出更活絡的音樂歡樂氣氛,事實上此一設計案 是柏林愛樂廳的增建,因此Scharoun 延續了原本有機的形態,同時加入新的想法,尤其強調「in the round」這個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相互參與的概念,聽眾環繞在指揮者的四周,摒棄以往傳統長向排列式的演奏空間,利用懸挑的聽眾平台,滲入演奏者的空間互 相交融。 整個平面以六角形作為發展的基本架構,而周遭加入相似元素的破碎平台、清晰的幾何形態,更加強調in the round的概念,同時更有利於音響的效果。六角形的平面概念組織了動線,出入口的位置與附屬機能空間的配置。 整個演奏空間由一組三根斜向的柱子所支撐,包括入口空間與周邊的等候空間、動線系統而置於演奏廳下的斜面空間,由外部向內斜下作為內外空間的緩 衝,空間內利用動線創造了許多的停留平台,做為聽眾的等待、交誼、停留的空間,大面的斜面玻璃聯繫外部空間的活動參與,至少在視覺上。外部形體創造了許多 戶外平台提供外部活動的可能性,不同的量體尺度表達了內在的機能需求。 平面規畫的概念並沒有一個清楚的軸線,而是多面形體,四周為挑空的緩衝空間避免聽眾、表演者、行政人員的動線不會互相干擾。大量體如有機般生長, 外部亦有突出的形體表演台如山谷的最深處,觀眾平台則以疊砌出挑的方式圍繞,雖然為2200席次的表演堂,但是他創造出極佳的音響效果,同時拉近了彼此的 親密度;為避免聲音的餘響過長與反射,在整形體上作了適度的回應而非只是量體的玩弄。整個設計不只技術層次的配合,同時有許的藝術作品巧妙地安排於各個空 間,如鑲嵌玻璃,陽光透過不同顏色的玻璃彷彿是豐富的音符跳躍其中,在此Hans Scharoun 重新定義了人、音樂、空間的相互關係。 「音樂源自音樂廳的中央」是夏隆設計柏林愛樂音樂廳最主要的訴求,他認為將樂團置於大廳一端的布局阻礙了觀眾及樂師之間自由且強烈的交流...,於是他將舞臺移到音樂廳的中央,而觀眾席則分區分佈在舞臺四週,呈“梯田式”排列。 柏林愛樂音樂廳共有 2,215 個觀眾席,另有 120 個座位在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