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台灣憂質建築厚里豆獎 座談評審會影片 - 3月 11, 2007 第二屆台灣憂質建築厚里豆獎 座談評審會影片(2007.03.03),地點在 EGG 雜誌,請參考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10869 閱讀完整文章 »
台北未來地標「劍潭站TOD大樓」闕河彬建築師改採柔化流線造型 - 10月 20, 2023 避免毀龍骨 劍潭站TOD大樓改流線型 台北捷運劍潭站多目標TOD大樓工程案2023年10月19日簽約,預計2027年底完工,下個目標是劍南站。先前 建築界連署反對興建,擔心TOD(大眾運輸導向的開發)拉高捷運站周邊的容積 、做高強度開發的大樓,會影響劍潭站特殊的龍骨造型屋頂景觀,衝擊圓山和北藝視野。負責的建築師闕河彬說,建築採柔化流線型降低視覺壓迫感,並調降高度、向南退縮。 北捷表示,大樓將利用劍潭站東側平面停車場土地,興建地下3層、地上16層複合式大樓,用途包含商場、教保中心、 辦公大樓 、景觀 餐廳 等。不過,先前建築界連署反對,認為大樓高度拉高後會破壞周邊景致,增加的人流還會衝擊中山北路交通,特別是劍潭站的龍骨造型懸吊屋頂,曾被選為全球十大設計最酷地鐵站,蓋了大樓會遮蔽視野、破壞附近天際線。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林靜娟 就認為,北市府應珍惜地理環境,不該為填補北捷虧損,犧牲市民擁有的公共財,破壞城市重要的人文脈絡。 大樓建築師 闕河彬 說,已參考各界意見後更新設計,建築物改採柔化流線造型、向南側退縮,連通道採輕量設計,預留更大開放空間。北捷董事長趙紹廉說,北捷從1996年通車後,不曾調漲票價,本業依舊虧損,才會以聯合開發 TOD 模式活化捷運周遭環境土地,一併改善人行空間及街景,下個目標是捷運劍南站。 北捷新事業開發處長馮兆興補充,TOD案的宗旨在於大眾運輸交通導向,希望前來的民眾都搭乘大眾運輸,現行的停車空間有135格,建物完工後再增175格,數量不多,避免衝擊交通。 市長 蔣萬安 說,考察 新加坡 、 上海 、 韓國 首爾 等千萬人口的都市,都利用交通場站優勢帶動整體區域發展,這棟多目標大樓在中山北路及承德路,是台北市南北交通運輸主要動線,緊鄰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及士林夜市,可望成為地區指標性商辦大樓。 FAM MEDIA 被當掉的保送生,出軌的捷運劍潭TOD開發案!!!請加入連署! 全球10大最酷地鐵站 北捷劍潭站將興建TOD大樓遭建築師反對 一週回顧 BG 跨世紀的認可 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獲頒賓大建築學位 桃園長庚轉運站BOT案大成功! 長庚國際會議中心閃耀亮相 99.98億預算下,台中巨蛋的投標之困 保留工業風貌的屏東美術館 石昭永從奧賽美術館獲取靈感融合歷史與現代 吳聲明規劃「放樣 at the beginning」新北建築設計... 閱讀完整文章 »
逾75年成就!《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於東京盛大展覽 2022.12.21-2023.05.28 - 4月 07, 2023 逾75年成就!《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於 東京 盛大展覽 2022.12.21-2023.05.28 2017年,「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 展 覽於 巴黎 裝飾藝術 博物館 盛大開幕,以品牌創始人 Christian Dior 帶領觀眾穿越時間的視覺饗宴,吸引了大批觀眾,成為 巴黎 史上參觀人數最多的時尚展覽。而這個展覽隨即在 倫敦 V&A 博物館 、 紐約 布魯克林 博物館 等城市展出,深受好評。而即將在2023年上半年來到 東京都 現代 美術館 (MOT)的「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展覽,由策展人 Florence Müller 與 知名建築事務所OMA主持建築師之一重松象平攜手合作,以建築的設計視野為基礎,帶領觀眾進入全新的敘事角度,透過沉浸式的場景與多樣化的技術與主題,將 日本 文化與 Christian Dior 品牌歷史作品巧妙結合,為2023年上半年帶來最大、最夢幻的時尚展覽。 《Christian Dior : Designer of Dreams》展覽於 東京都 現代 美術館 (MOT)舉辦,展覽日期從2022年12月21日至2023年5月28日。展覽時間每日10:00-18:00(17:30 最後入場),週一休館。如果你熱愛時尚和藝術,那麼這個展覽不容錯過,期待你能在其中感受Christian Dior品牌的魅力與精神。注意: 請記得先在線上預約看展 。 現代設計新詮釋,展現傳統美學 在 巴黎 舉辦的「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展覽中,共有22個主題展覽空間,其中,設計師以 日本 文化與視覺元素為靈感,重新詮釋傳統建築元素,以現代的設計語彙呈現出豐富的視覺效果。透過沉浸式的展覽空間,觀眾能夠深入感受展覽的故事核心與張力,探索 Dior 的歷史、品牌故事與文化內涵。而在即將於 東京 舉辦的展覽中,策展人與建築師的合作,更是期待能夠給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透過多元的技術與主題,展現傳統美學與現代設計的巧妙結合,為觀眾打造一場充滿驚奇與美感的視覺饗宴。 「迪奧和 日本 」的淵源 品牌和 日本 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關聯,迪奧... 閱讀完整文章 »
櫻花台中霧峰新廠預計2023年首季動工 搶攻整體廚房市場 - 1月 14, 2023 台灣廚衛電領導品牌-櫻花(9911)因應逐年成長的整體廚房市場需求,以及未來幾年的交屋潮,將砸下六億元重金打造 台中 霧峰新廠,預計農曆春節過後動工興建,最快2024年投產,年產能可望提高到五萬套,年產值上看30億元以上,助攻集團未來的營收表現。 櫻花表示,台中霧峰新廠基地面積廣達6,650坪,由於目前櫻花外租倉庫的年租金達780萬元,未來在霧峰新廠完工啟用後,可望省下這筆高額租金支出,提高新廠的經濟效益。 櫻花整體廚房生產線設在台中烏日,近兩年受惠房市買氣夯,烏日廠產能供不應求,2021年整體廚房銷售量2.94萬台,其中新建案占約七成,占集團整體營收約25%;2022年整體廚房在新購、換購市場齊揚下,年營收成長15%,無論新建案市場或是生活館皆呈雙位數成長,營收占比進一步提高。 法人表示,近兩年因全台房市交易熱絡、帶動建照申請量創新高,代表未來幾年將進入交屋潮,櫻花的整體廚房在新建案市場看旺可期。 櫻花受惠整體廚房及廚電配備逐年穩健成長,加上近幾年布局的三項新事業-淨水產品、家居事業、越南子公司,同樣開始挹注營收,帶動2022年合併營收達到82.13億元,續創歷年新高,年增8.35%,營收連續12年穩健成長;2022年前三季稅後純益7.5億元,年增4.5%,EPS達3.47元,獲利續創歷史同期新高。 櫻花在新產品布局方面,淨水產品在積極布點淨水專櫃及持續推出新品的雙重效益下,2022年整機及濾心銷售業績大幅成長41%,預期淨水產品在產品創新速度快及通路滲透率高帶動下,2023年可望持續呈現價量雙成長。 閱讀完整文章 »
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台灣竹構設計新場域 New Field of Taiwanese Bamboo Architecture - 11月 18, 2022 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台灣竹構設計新場域 昔日,竹子和台灣先民的生活密切不分,生活器物、建築、竹筏⋯⋯,曾幾何時,竹子幾乎從現代生活消失⋯⋯,看著滿山遍野荒廢的竹林,台灣有何機會在竹木建築的想望之中?在臺灣竹產業屬於相對傳統的產業,從事者多為年紀稍長的工藝人士,相關的工藝和技術,在過去現代化的進展進程中,已流失不少,竹子領域存在一個傳承與永續發展的迫切危機。 構築於林鐵之中 探尋竹子的蹤跡 也因此2021年林務局開始支持臺灣竹會辦理 竹構造 人才培育計畫,驚喜地得到很多專業者的響應和熱情參與,策展人 陳冠帆 結構技師帶領去年六位建築設計師的創作展現在阿里山林業藝術園區與竹崎車站,得到許多民眾的驚艷與關注,可以看到竹建築在台灣人內心的情感與對永續資源利用的寄望。臺灣竹會理事長甘銘源表示,在重建竹產業的同時,我們要練兵,選擇手作程度高的原竹讓設計者練練手感,讓有心的專業者熟悉竹子,打好工業化的基礎。竹子仍要走進現代建築,不是鄉土建築的附庸;竹子做為建材,長遠目標要工業化,曾經輝煌、但已式微的竹產業也待產官學界共同努力才能重新建立。原竹桀驁不馴的個性恰也要讓年輕的建築設計師磨練,讓設計者有邊界感、接地氣,來日運用起竹集成材方能恰如其分,扎實的工藝文化才是產業發展的靈魂。 而2022年第二屆構築林鐵新銳展,臺灣竹會同樣找來結構技師陳冠帆擔任策展人,延伸第一屆想探索竹子採用新結構手法的可能(New Dimension),2022年依然朝向此目標,但是將焦點放在重新看待竹構中的接頭,並計畫讓竹構與林鐵場域的特性更加結合,以帶來全新的空間體驗(New Field)。第一屆展覽場地在嘉義製材所與竹崎車站,今年則移到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的車站,策展人 陳冠帆 表示,這7組新銳建築設計師將會發掘阿里山林鐵環繞著嘉義城市與山林的特色,同時基地以嘉義林鐵環繞城市山林,希望打造出與當地文化、紋理相呼應之地景構造物。延續第一屆構竹林鐵之目標,希望能藉由新的竹構造物進而帶動林業鐵路周邊之活化可能,藉此拉開“新”竹構的序幕,亦作為竹構城市的藍圖。 如果山不能來,不如我們往山裡走去 這次設計的場域拉到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車站,從海拔127公尺的竹崎車站,一路爬升至1534公尺的十字路車站,這些車站平日一天行駛一班次,錯過班次想要再上山就得自行開車繞遠路;此外,建... 閱讀完整文章 »
台中舊城百年歷史建築「台中市役所」再現風華,義式餐廳Narratore、展演空間開幕 - 2月 10, 2023 台中著名地標及歷史建築「台中市役所」,歷經兩年的重新招商、室內裝修與設備更新,2023年2月10日舉行開幕式,副市長黃國榮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表示,台中市役所重新營運,可結合台中州廳、大屯郡役所、台中刑務所演武場等官舍群及台中文學館,加上市府近年舉辦多場藝文活動,將有區域活化的加乘效果,對於復興台中市中區、西區充滿期待。 黃副市長今日在營運團隊好役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穎華的帶領介紹下,仔細巡看台中市役所的內部整體狀況。黃副市長表示,他個人認為台中市役所是所有歷史古蹟中最漂亮的建物,該所建於1911年,民國初年與日治時期作為辦公廳舍,到民國9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當作市府文化局的文化展場,後委外古典玫瑰園營運五年多。 黃副市長強調,近年再重新整修,現委由好役思公司經營,隨文化保存觀念提升,建築利用方式也越來越進步,一樓是藝文空間,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二樓是義大利餐廳,由米其林級主廚料理,歡迎大家來台中市役所參觀體驗。感謝市議員、民間團體單位等支持,一同努力恢復往日光華。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好役思股份有限公司」將以藝文展演、歷史傳承為經營理念,融入飲食文化、生活美學等元素,打造別具特色的藝文交流平台。未來也將串聯台中州廳、刑務所官舍群等周邊文化資產場域力量,打造老時光、新潮流的文化聚落,形塑獨特新舊共榮的聚落氛圍,再現台中歷史風華,重現屬於舊城區的集體記憶。 營運團隊好役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穎華指出,未來將以「有役思、說故事」為主題,一樓「有役思藝文空間」規劃主題常設展覽,並集結文化與生活選書、特色風格選物等;二樓義式餐廳「Narratore」,取自義大利文「說故事的人」、「作家」,邀請曾任職於義大利米其林一星餐廳Trattoria Zappatori的台灣主廚林耀輝(Lance),結合人生旅程與各地文化,融合為有故事性的料理,以故事入菜,為顧客端上一道道美味故事料理;三樓保留開放空間,供民眾參觀,可見陽光從古典巴洛克式建築圓頂投射而下,照映刻滿歷史印記的牆面。 文化局說明,台中市役所創建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為台中首見鐵筋混凝土建築,也是舊城區指標建物,更是日治時期全台最華麗的市役所。最初作為「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後曾作為台中市行政官署、台中市政資料館、新聞室、交通局辦公室等空間使用。市府積極推動文化資產的保存和活化,重新開幕後的... 閱讀完整文章 »
明日博物館24小時不打烊 首推 theFLOWmarket (含展場相片、影片) - 1月 09, 2007 全 台首創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免費博物館─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2007年1月4日開展;這項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等規劃,利用閑置空間推出的新型態博物館概念,開幕第一檔將引進丹麥大師 Mads Hagstrom 裝置藝術展「theFLOWmarket」。 「明日博物館」其實是一個新型博物館的概念,可以在城市上任何一個地點游走,展出各類不同藝術展覽;明日博物館的第一檔展覽地點選擇在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建國北路口一塊都市更新土地上的閑置倉庫中。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忠泰長虹建設與PPAPER生活雙週刊希望,能以這種新型態的博物館概念,創造出親近生活且知性的藝術形式,藉由創意、文化、環境、美學的連結,將「A Better Tomorrow(更好的明天)」像種子一樣種在這個城市裡。 首展引進丹麥大師 Mads Hagstrom 創造出的話題性超市「 theFLOWmarket 」來台展覽。「 theFLOWmarket 」在丹麥屬於專賣心靈補給品的設計時尚品牌,是極具話題的人類心靈超市。 這 種心靈超市以「個人」、「社會」、「環境」為全系列三十八種商品設計的主要類別,推出如「Identity finders (身份確認)」、「Collectiveconsciousness(集體意識)」、「clean tap water(乾淨的水)」等風格低調、設計簡單的瓶罐,販售現代人最缺乏的心靈補給品,給予生活更多思考、樂趣和平衡的新空間。 在「theFLOWmarket」裡,你可以買四加侖的道德勇氣或是一瓶五十毫升的的好感,消費的是一種認同的概念,不論是自己、人與人,甚至是整個息息相關的地球。 丹麥設計師Mad Hagstrom創造的這個世界巡迴展覽的話題性超市theFLOWmarket,用包裝低調簡單卻精緻的想像商品,販賣著一種消費者覺醒意識。對展覽有興趣者可前往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一百八十號參觀。 >>相關資訊 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 展覽時間:2007年1月4日至5月17日 展演地點: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180號(建國北路與市民大道口附近) >>相關網站 :: theFLOWmarket :: :: 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 :: >... 閱讀完整文章 »
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設計中醫大美術館,2025年5月3日舉行動工典禮,國際級不銹鋼外牆將閃耀台中 - 5月 01, 2025 普利茲克建築獎 大師 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 為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打造的美術館終於動工!這座位於 台中 水湳經貿園區的「中醫大美術館」,不但即將成為東亞地區唯一一座蓋瑞作品,更是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的建築。蔡長海董事長繼成功邀請安藤忠雄設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後,再度延攬國際巨匠,展現其對建築藝術的高度重視。從2015年邀請,到2019年90歲的蓋瑞親自來台定案,再到2025年動工,這段長達十年的等待歷程,也可以看出蔡董事長的堅持與遠見。然而因為不銹鋼外牆需要尖端數位營建技術,全球僅有三家營造公司具備施作能力,使得招標過程耗時三年。《紐約時報》已經搶先報導這座「如水彩畫」般的建築,將與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迪士尼歌劇院、巴黎LV基金會美術館並列為蓋瑞的世界級地標作品。 中國醫藥大學水湳國際健康產學園區醫學創新館新建工程在2025年4月終於順利發包,5月3日舉行動工典禮。Frank Gehry 以建築物、樹木、和天空一起反射在水池及不銹鋼板上的倒影為想像。搭配適合的樹種,期望本建築成為有色彩的交響曲一樣、像一幅有生命的印象派畫作,城市中的藝術品:傳達創新、技術、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築使命,坐落於具歷史記憶的水湳機場,本案將以創新的精神打造台灣第一座以醫學及美學推廣教育的展場式建築,機能包括咖啡廳、餐廳、多功能展演廳,在對稱如雕塑的量體設計下,以起伏且不對稱的動態帷幕輔以精密度極高的金屬細節,除了為台中這個城市帶來一座由外而內都如藝術品一般的雕塑建築,也為水湳經貿園區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金屬水彩畫般的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遠見雜誌 www.gvm.com.tw 作者: 劉育東 (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讓我們一起倒數揭幕台灣第一座安藤忠雄建築,5、4、3、2、1,」司儀說著,在蔡長海創辦人、林增連共同創辦人夫人、馬總統、安藤先生和750位貴賓的見證下,12年前,「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在大家苦等6年半後,正式開館。 10年前,同時身為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的蔡長海先生,為中醫大的全球布局,在寸土寸金的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推動「中醫大生醫產學研發園區」,邀請在20世紀建築史教科書上名作頻頻的紐約SOM公司規劃,16公頃土地中的核心建築,又是一座美術館。 雖然許多人問我,蔡董事長在「大學教育」和「... 閱讀完整文章 »
呼應外埔田園印象,台中公共圖書館外埔分館/蔡顯恭建築師事務所 - 1月 07, 2022 台中市立 圖書館 外埔分館自1993年落成以來,既有樓地板面積及設備已不敷使用,導致室內書籍排列擁擠,無法再配置適當的閱讀傢俱與器材,也難以提供不同族群與年齡層更完善之閱讀服務,有鑑於此,依照 教育部的「圖書館設立及營運標準」 規定直轄市立 圖書館 分館必須有1800平方公尺以上,此 圖書館 符合其增建需求與急迫性,於2018年動工擴建, 圖書館 總樓地板面積從168坪增加至689坪,擴增為4倍;不僅閱覽空間變大、可容納的館藏增多, 圖書館 的設計並與緊鄰的外埔國小結合,方便學童到 圖書館 等候家長接送。 外埔分館外觀建築採用垂直分割錯落設計呼應外埔的田園印象,大面積玻璃幃幕納入遼闊的綠景與遠方火燄山及鐵砧山,使民眾充分體驗與山伴讀的悠閒。 鳥瞰建築及周遭環境,透過2、3樓整面玻璃幃幕,可眺望遠方的鐵砧山及火炎山 基地位於台中市外埔區外埔國小的西南角臨甲後路,與外埔國小有區隔可獨立管理,原 圖書館 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層的建築物,面積為553平方公尺,本案申請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基地範圍約為2100平方公尺,但整體校園30000平方公尺的7%面積。 主要的規劃設計特色共有三個層面,由外而內,首先是增建 圖書館 與校園間的關係,其次是增建後所經營出的 圖書館 都市空間,最後則是新館與舊館間的全面整合。 此 圖書館 是全台灣第一個在學校範圍內重新以增建型式整合校園空間跟公共 圖書館 空間的規劃設計案,在規劃設計上必須可慮到公共 圖書館 的獨立性,也必須考量到與校園空間的連通關係。 本案位於學校運動場旁的駁坎平台上,且正好位於北面,無遮蔽物的狀況下,設計團隊在二、三樓設計一整面的玻璃帷幕,可俯瞰整個運動場,讓動與靜之間有不同的交流,遠方則是山峰綿延的鐵鑽山,把窗戶給填滿,讀者不自覺的感覺在大自然裡閱讀。 蔡顯恭 建築師將增建量體集中於基地後方,保留較大的空地給入口空間,形成一個如同「埕」一樣的空間,讓讀者及學童都有個良好可以停留的半戶外活動空間,重新利用圓形的幼兒園遊戲場整合與校園之間的空間,讓學校與 圖書館 間產生有趣且方便的通路。 圖書館 1樓樂齡區特別布置沙發、閱讀長桌、高度適宜的書架營造出家中客廳氛圍,讓長者舒適自在的閱讀;兒童閱讀區運用巧思與色塊,架構出一處歡樂的閱讀天地。沿著書牆樓梯迴旋而上,2、3樓簡... 閱讀完整文章 »
劉偉彥「山里時晴」宏銓建設向異托邦的永續理想致敬 - 4月 24, 2023 宏銓建設「山里時晴」與城市共生 劉偉彥回歸自然、致敬文化 宏銓 建設成立36年,是台中地區知名建商,近期推出了小坪數 住宅 「山里時晴」,並請來綠建築大師 劉偉彥 合作, 建案 位於 台中 市八期南屯文心秀泰特區,擁有8萬平方米的綠地。它採用360度環繞式垂直綠化等特色,打造出一個「都會里山院落」,以重新定義永續宜居建築。它的設計反映了宏銓建設的永續理念,強調自然、文化的重要性,並回應全球的ESG議題。 宏銓建設致力於製作細膩、獨特的建築作品 宏銓 建設以製作細膩、獨特的建築作品而聞名。每件建築作品都是經過細膩精緻的設計,且外觀不會重複。他們秉持「做自己的建築」的理念,回歸自然、致敬文化。這個理念不只受到購屋者的熱烈迴響,也為他們贏得了建築獎項的殊榮。例如,「緣溪行」獲得了第10屆台中市都市空間大獎的「建築空間卓越獎」和「年度空間設計大獎」兩項大獎。宏銓建設在設計建築作品時,也將永續理念納入其中。 宏銓建設的建築風格充滿辨識度。他們的建築作品以綠建築為主創起點,並以文化反思為核心價值,致力於詩意棲居的文化實踐。觀察它們的過往作品,我們可以發現,「緣溪行」回歸了文化和自然,並以流線型錯層陽台和戶戶三面綠意環繞的設計讓住戶感受到自然,宏銓建設的建築理念強調以自然、文化為主創起點,並致力於詩意棲居的文化實踐。這一理念是宏銓建設在36年的歷史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也是品牌成功的關鍵所在。 觀察宏銓建設的過往作品,可以發現這一理念的貫穿始終。例如,「緣溪行」的設計靈感來自當地的文化與自然景觀,流線型錯層陽台及戶戶三面綠意環繞,呈現出對文化與自然的回歸與致敬;「述森林」則以特殊三翼風車造型結構,達到戶戶三面採光與360度視野,讓居民能夠享受自然景觀的美好;「入深林」則將建築物隱身在茶園、樹海和天空之橋中,充分詮釋王維在〈鹿柴〉詩中「返景入深林」的意境。 宏銓建設的建築理念不僅讓其作品成為建築獎項常勝軍,也獲得了購屋者的熱烈迴響。這種以自然、文化為主創起點的建築設計,不僅是對當地文化的尊重,更是回應了人們對永續、生態友好 住宅 的追求。 與建築師劉偉彥合作——打造辨識度超高的建築作品 宏銓建設在近年多與建築師 劉偉彥 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座座辨識度超高的建築作品。這些作品以綠建築為主創起點,以文化反思為核心價值,致力於詩意棲居的文化實踐。 宏銓建設... 閱讀完整文章 »
當文創情懷遇上營建現實的挑戰!「小國生活」建築師林憲慶揮軍台中,「賣房子也賣生活」的獨特訴求,在引發市場關注後,為何會深陷購屋糾紛與可能爛尾的泥淖? - 8月 12, 2025 已付50萬卻等不到開工 知名民宿建築師集資推案爆爭議 house.ettoday.net 台中報導 位於台中14期重劃區,在2020年左右,出現「小眾集資」蓋樓的銷售模式,一名由宜蘭民宿起家的建築師,以「賣房子,也賣生活」簡單、自然且有型的設計,為城市居民打造理想居所為訴求,不過近期該公司與民眾出現購屋糾紛,更引爆建商爛尾、落跑疑慮,對此該建築師也出面強調:「絕對不會爛尾!」 近期在網路上出現一樁不動產爭議,有購屋族支付50萬元後,苦等1年卻遲遲等不到開工。而這建案則是由生活制造建設、在網路上以《阿慶歐妹建築小學》為名推出的「集資」建案。 觀察《阿慶歐妹建築小學》的臉書歷程,不乏強調賣生活,定義自家為制造生活容器的模式,吸引不少想住在獨特性高建案的民眾,據知情人士透露,阿慶即為建築師林憲慶,是知名民宿「小國生活Neverland」的建築師及經營管理者。而在台中以14期為根基,目前手上宣傳的個案共6塊土地。 實際查找,目前共有4塊土地已經請領建照,為5、6樓透天格局,但由於建築師背景,訴求特殊性產品,產品包含1房、2房,部分個案主打14期「最低總」。據實登揭露,4案已出售20戶,總價從1300萬元~3530萬元都有。 面對消費糾紛在網路上發酵,記者聯繫上林憲慶,他說:「我們大概是5年前來到台中,希望用建築師角度,讓選擇住在台中的人有另一種居住選擇,針對糾紛,消費者不開心,是我們不好,目前已經跟對方取得退款共識。」 對於個案出現糾紛,林憲慶也強調:「我講的話我負責,6案都有進入信託、完全不會爛尾,現在最主要是要先把消費者照顧好。」 林憲慶進一步解釋:「目前公司共有6個案子進行中,第一案為獨棟VILLA,全案已取得使用執照,預計本月取得權狀,會與表定交屋時間有落差,係因缺工嚴重而延誤,作為相對弱勢的建商,我們仍為理想持續創作。」 「第二案採新加坡式公寓,坪數68、78坪,近期將申請使用執照,第三案興建中,預計年底前完成結構體、第四案推出小坪數個案,鎖定迷你生活與頂客族市場,提供一大房等不同產品,第五案與第六案也就是此次糾紛的B、C棟,目前即將開工。」 林憲慶說:「雖房市趨勢偏弱、消費者信心低,我們仍全力處理各環節。」針對公司更換負責人的部分,林憲慶解釋:「因手上個案變多,目前土建融貸款環境不佳,我們討論後決定導入具強大背景的股東,以利銀行貸款。」針對糾紛,林憲慶也說:「謝... 閱讀完整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