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建築師:卡洛·斯卡帕 Carlo Scarpa
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1906 年6 月 2 日 – 1978年11月28日)
簡介
卡洛·斯卡帕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義大利建築師與工業設計師之一,他以對細部工藝和歷史脈絡的深刻理解聞名,擅長在古蹟修復與新建築之間尋求詩意對話,其作品遍及威尼斯、維羅納、特雷維索等地,為當代建築文化留下經典範本。
早年與啟蒙
-
家世與教育
-
1906 年生於威尼斯,童年在維琴察度過,1919 年返威尼斯入讀美術學院。
-
1926 年於建築素描科取得資格,1931 年晉升為美術學院助教,師承安科尼建築師圭多·西里利。
-
-
威尼斯工藝實踐
-
1927–30 年加入卡波利尼玻璃工坊(Cappellin & Co.)任設計師,1932 年起擔任保利·威尼玻璃(Venini)藝術總監,期間創新花器造型與吹製技法。
-
職業里程碑與代表作
-
卡‧福斯卡里大學修復(1935–37;1955–57)
-
首度嘗試古蹟與現代介入結合:引入現代彩色玻璃落地窗,重塑典禮廳木質看台。
-
-
威尼斯雙年展書館館舍(1950)
-
以清水木構與鋼索懸臂,打造開放展閱空間,展現對賴特式飛簷與日式空間連續性的興趣。
-
-
維羅納卡斯特爾維奇奧博物館改造(1957–64)
-
透過斜梯、鏤空橋廊、分層展區,引導觀者與中世古堡結構對話,被視為當代博物館展陳典範。
-
-
布里翁家族紀念墓園(1969–78)
-
在聖維托‧達爾蒂沃勒山谷中,結合混凝土、石材與水景,以簡練卻富情感的幾何構成,成為斯卡帕晚期代表作。
-
建築風格與思想
-
細部與材質詩學
-
拒絕「萌芽式」現代機能主義,強調材料本質──混凝土、石材、銅、玻璃等皆具獨特質感。
-
-
光與影的雕塑
-
精心配置採光天窗、方格落地窗,讓自然光成為「可塑」元素,凸顯構件與空間的立體感。
-
-
時空對話的場域
-
擅長古蹟修復,於歷史框架中嵌入當代語彙,既尊重原貌又注入新意,建構「當下即永恆」的建築經驗。
-
晚年、榮譽與影響
-
學術與榮譽
-
1972 年獲聘威尼斯建築大學校長,1978 年獲威尼斯大學名譽博士;曾獲義大利總統建築獎、Olivetti 獎、IN/ARCH 獎等多項殊榮。
-
-
國際展覽
-
1966 年普立茲克莫瑟古根漢美術館個展、1968 年威尼斯雙年展個展、1978 年巴塞隆納展出。
-
-
傳世與啟示
-
斯卡帕將手工工藝、材料敏感度與歷史空間融合,開啟「意匠現代主義」先河,影響從義大利到日本、北歐乃至全球一代又一代建築師。
-
延伸閱讀
-
“Carlo Scarpa: The Architect as Craftsman,” MAK Vienna 展覽圖錄
-
Christian Norberg‑Schulz等,《Carlo Scarpa: Works, Projects, Writings 1928–1978》
-
Henry Moore Institute (利茲)Carol Bove / Carlo Scarpa 展覽
以上概述,盼能彰顯斯卡帕對於材料、光影、古蹟與當代的深刻貢獻,以及他在建築史上獨樹一幟的詩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