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裔美國建築師:艾羅·薩里寧 Eero Saarinen
艾羅·薩里寧(Eero Saarinen,1910年8月20日—1961年9月1日)
簡介
艾羅·薩里寧是芬蘭裔美國建築師與工業設計師,擅長以流動而富表現力的曲面與結構體量,詮釋「為工作而造」(“style for the job”)的設計精神。他的代表作橫跨企業總部、機場航廈、表演劇院及紀念碑:通用汽車研發中心、杜勒斯國際機場旅客航廈、TWA航站樓(今TWA Hotel)、林肯中心薇薇安·博蒙劇院,以及聖路易斯的拱門紀念碑。薩里寧不僅延續了父親艾里爾·薩里寧的學術與實踐脈絡,更開創了20世紀中葉美國建築的多元表現。
早年與師承
薩里寧1910年生於芬蘭西部的赫維特拉斯克(Hvitträsk),1923年隨家移居美國密西根州布魯姆菲爾德希爾斯,父親艾里爾在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任教並擔任院長。年輕的薩里寧曾赴巴黎大夏米耶畫院學習雕塑,並於1934年自耶魯大學建築系畢業。隨後他遠遊歐洲與北非,短暫在赫爾辛基從事劇院改造,1936年回到克蘭布魯克,在父親工作室任職,同時與查爾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等設計先驅建立深厚友誼。
家具與早期競圖
在父親事務所任職期間,薩里寧即顯露設計天分:
-
1940年與查爾斯‧伊姆斯合作的「有機家居設計」椅獲紐約現代美術館大獎;
-
1948年他舉棋不定地各自獨立參賽,最終以「拱門紀念碑」(Gateway Arch)方案奪魁,卻誤寄獎狀給艾里爾。
此後他與克諾爾(Knoll)家具公司合作,推出「草蜢椅」、「子宮椅」(Womb Chair)與「郁金香」系列(Tulip Chair),成為北美現代家具經典。
企業總部與校園建築
薩里寧的首部大型專案為1956年完工的通用汽車技術中心(GM Technical Center),採用鋼骨與彩色玻璃幕牆,以理性主義結構結合色彩點綴。此成功奠定他受到各大企業與學府的青睞:
-
CBS廣播大樓(1965)、**IBM羅徹斯特總部(1957)**等企業總部;
-
**耶魯大學MIT教堂與克雷斯基禮堂(1955–1956)**展現薄殼混凝土藝術;
-
**林肯中心薇薇安·博蒙劇院(1965)與康科迪亞學院柏修華樓(1957)**等表演空間;
-
**杜勒斯國際機場主航廈(1962)**以優雅曲面與懸挑屋頂書寫飛行意象;
-
**肯尼迪機場TWA航站樓(1962)**透過流線型柱樑與有機曲面,成為「航站樓是時間膨脹的空間」的經典典範。
拱門與遺產
薩里寧1948年贏得的聖路易斯拱門紀念碑,直到1965年才完工,採用不鏽鋼雙曲拱面,以純粹幾何致敬西部拓荒精神。此外,他1961年為美國駐倫敦與奧斯陸大使館所設計的外交館舍,也在當地成為地標。薩里寧生前僅51歲,1961年因腦腫瘤逝世,為建築界震驚。其生平與作品由耶魯大學、人文藝術博物館與芬蘭建築博物館等多所機構出版與展覽,並於21世紀受到復興式關注:他因應各案「量身打造」的多樣風格,正與當代追求場域主義與多元樣貌的趨勢不謀而合,持續啟發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