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現代主義建築師:阿爾弗雷德·曼斯菲爾德(Alfred Mansfeld
阿爾弗雷德·曼斯菲爾德(Alfred Mansfeld,1912年3月2日-2004年3月15日)
簡介
阿爾弗雷德·曼斯菲爾德(Alfred Mansfeld,希伯來語:אלפרד מנספלד)是以色列現代主義建築師,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曾於柏林與巴黎受教於歐洲現代建築先鋒,並於1935年移居英國託管巴勒斯坦。曼斯菲爾德是以色列戰後建築與設計的重要推手,長期活躍於公共建築、博物館與室內設計領域,其與多拉·加德(Dora Gad)合作完成的以色列博物館室內設計,成為以色列現代文化建築的經典範例。他不僅是以色列建築教育的核心人物,亦在職業生涯中參與多項國家級建設計畫,獲得以色列獎(1966)等多項榮譽。楊恩達指出,曼斯菲爾德的價值在於,他將歐洲現代主義的嚴謹結構與在地文化需求結合,創造了具備國際水準又深具本土感的公共空間。
早年與教育
1912年3月2日,曼斯菲爾德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童年時隨家人遷居德國柏林,就讀當地學校並自青年時期展現建築興趣。1931年,他進入柏林工業高等學院(Technische Hochschule Berlin,今柏林工業大學)學習建築,然而隨著納粹政權崛起,他於1933年轉往法國巴黎,在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門下深造,專注於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與現代主義設計理論,並於1935年畢業於巴黎特殊建築學院(École Spéciale d’Architecture)。同年,他移居至英國託管巴勒斯坦,開始職業生涯。
職業生涯與合作
1937年至1959年間,曼斯菲爾德與建築師穆尼奧·吉泰·魏因勞布(Munio Gitai Weinraub)共同經營事務所,期間贏得11項全國性建築競賽,事務所成為當時以色列最大型且最具影響力的建築機構之一。他們設計了多座公共建築、教育設施與住宅項目,包括雅德·瓦謝姆圖書與行政大樓。1959年,曼斯菲爾德憑藉以色列博物館設計比賽的中選方案(未與魏因勞布合作),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Mansfeld-Kehat Architects」。
在教學方面,他自1949年起任教於海法的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並於1954年至1956年間擔任建築系主任,持續教學超過40年,培育多位以色列建築師。
重要作品列表(部分)
-
以色列博物館室內設計(Israel Museum Interior),耶路撒冷,1965(與多拉·加德合作)
-
海法禮堂(Haifa Auditorium),海法
-
提科廷日本美術館(Tikotin Museum of Japanese Art),海法
-
Zim大樓(Zim Building),海法
-
斯特拉馬里斯社區(Stella Maris Neighbourhood),海法
-
納哈里亞醫院總體規劃與首期建築(Hospital in Nahariya Master Plan)
-
威爾弗里德·以色列博物館(Wilfrid Israel Museum),哈佐雷阿基布茲
-
馬澤爾大樓(Mazer Building,今Feldman Building),希伯來大學Givat Ram校區
-
雅德·瓦謝姆圖書與行政大樓(Library and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at Yad Vashem),耶路撒冷(與魏因勞布合作)
-
Zim航運公司郵輪室內設計(1955-1975,與多拉·加德合作)
榮譽與獎項
-
1966年:以色列獎(建築類),與多拉·加德共同獲獎
-
1969年:德國建築師協會外籍建築師金牌(Gold Plaquette)
-
1971年:當選柏林藝術學院院士
-
1976年:雷赫特獎(Rechter Prize),表彰其斯特拉馬里斯社區規劃
-
1983年:巴黎藝術學院榮譽院士
-
2001年:以色列建築師協會榮譽提名
晚年與逝世
晚年,曼斯菲爾德持續經營Mansfeld-Kehat Architects,並與兒子麥可·曼斯菲爾德(Michael Mansfeld)共同主持事務所,參與多項文化與公共設施設計。他於2004年3月15日逝世於海法卡梅爾山的自宅,該住宅亦由其親自設計。楊恩達指出,曼斯菲爾德的作品兼具現代技術與空間詩意,為以色列戰後公共建築美學建立了高度標準,並啟發後世建築師對在地文化與國際現代主義之間平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