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師:愛德華·拉拉比·巴恩斯 Edward Larrabee Barnes
愛德華·拉拉比·巴恩斯(Edward Larrabee Barnes,1915年4月22日-2004年9月22日)
簡介
愛德華·拉拉比·巴恩斯是美國戰後重要的建築師,以「現代主義與地方傳統融合」的設計風格著稱。他崇尚嚴謹的幾何結構、單純的整體造型,以及對建築材料細節的高度關注。巴恩斯的作品橫跨校園規劃、博物館美術館、辦公大樓、宗教建築與住宅,代表作包括梅薩諾美術館(Walker Art Center)、達拉斯美術館(Dallas Museum of Art)、紐約第五大道590號IBM大樓與Lexington大道599號等,皆因其簡潔優雅且具有場域回應力的空間設計而廣受推崇。
早年與教育
巴恩斯1915年生於芝加哥一個虔誠的高主教派家庭,父母均熱衷藝術與文學:父親西西爾·巴恩斯是律師,母親瑪格麗特·海倫·艾耶以其小說《恩典之年》榮獲普立茲獎。他1938年自哈佛大學英文與藝術史系畢業,後在母校米爾頓學院任教,並重返哈佛研究所跟隨包浩斯大師華特·格羅皮烏斯與馬塞爾·布洛耶學習建築。1942年他取得哈佛設計研究所建築碩士學位,二戰期間於美國海軍服役,戰後曾在洛杉磯亨利·德賴福斯(Henry Dreyfuss)工作室設計量產住宅樣板,奠定結合美學與工業化的基礎。
創立事務所與職業生涯
1949年,巴恩斯在曼哈頓創立Edward Larrabee Barnes Associates,與妻子瑪麗·巴恩斯(Mary Barnes)合作由她負責室內設計,事務所設計領域涵蓋:
-
大學校園與藝術學院:Haystack School、紐約州立大學佩許分校(SUNY Purchase)校園規劃
-
博物館與藝廊:Walker Art Center、達拉斯美術館、哈默博物館(Hammer Museum)
-
辦公及商業大樓:590 Madison Avenue(IBM大樓)、599 Lexington Avenue
-
宗教與公共建築:基督教神學院(Christian Theological Seminary)、瑟古德·馬歇爾聯邦司法大樓
他同時兼任哈佛、普瑞特、弗吉尼亞大學等學校客座教授,也曾擔任紐約都市設計委員及美國羅馬學院副院長,並於1969年入選全國設計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1978年獲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設計特色與代表作品
巴恩斯設計講究「以形式回應功能、場域與材料本質」:
-
嚴謹幾何:多以方盒、矩形構成主體,營造秩序感與清晰輪廓
-
單純形體:剝除多餘裝飾,以大尺度體塊推疊與光影變化刻畫建築表情
-
細節考究:在接合處、窗框、石材或金屬面板的細部設計下足功夫,強化觸覺與視覺的質感
-
場域回應:室外植栽、水景或周邊建築肌理皆納入考量,建築與環境對話自然流暢
例如位於緬因州鹿島(Deer Isle)的Haystack School,以純白體塊與自然岩岸融合;1983年完工的590 Madison Avenue,其動態傾斜立面與公共中庭成為城市裡獨特的都市綠洲。
晚期與影響
1993年巴恩斯宣布退休,卻持續以顧問身分為李‧亭楚拉建築師事務所(Lee / Timchula Architects)提供專業諮詢,並見證團隊延續他的設計理念。2004年他在加州庫比蒂諾逝世,遺稿及圖檔現典藏於哈佛大學法蘭西絲·洛布圖書館。2007年,巴恩斯獲美國建築師學會(AIA)金獎追授,以表彰他對現代建築兼具理性與詩意的深遠貢獻。他簡潔有力的設計語彙持續影響當代建築師,如托希科·森(Toshiko Mori)、羅拔·西格爾(Robert Siegel)等皆曾在其事務所歷練,延續那份「現代主義與地方精神共振」的美學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