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 之6 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1970
王俊雄文 徐明松圖及圖說 1970年由貝聿銘帶領彭蔭宣與李祖原設計的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大概是那個時代最異質的台灣建築之一。 大 阪博覽會是日本首次擁有舉辦萬國博覽會的機會,也是萬國博覽會首次在亞洲舉行,當時被日本視為繼1964年舉辦東京奧運後,另一個向世人證示日本已躋身先 進大國的重要場合。然而,和1964年時相比,1970年時日本政經情勢已大不相同。雖然大阪博覽會的主題為「人類的進步與協調」,但由於戰後資本主義不 均衡發展帶來的社會動盪和價值體系解體,以及國族主義、安保條約和美國駐軍等問題相互糾葛,活躍於1960與1970年代的日本社會運動,在1970年前 後達到了最高峰。1969年一月,在東京大學發生了「安田學堂」事件,為1960年代日本學運的最高潮,其結果是學生轉向更加暴力路線,以組織武裝化的 「赤軍聯」,策動各種暴動衝突來表述其訴求;1970年在萬國博覽會期間,發生的震驚全世界的日航劫機事件,即為其代表作。而以描寫社會邊緣掙紮著稱的小 說家三島由紀夫,在1970年十二月悲劇式的自殺,則為當時瀰漫的硝煙蒙上了更深沈的陰影。 日本的這些動亂,與當時世界各地的社會運動 潮,其實是相互呼應著。雖然如此,大阪博覽會還是吸引了破紀錄的近6500萬人參觀,其中大多數是日本人,享受著戰後奇蹟式復興下的奇觀消費。博覽會中除 了丹下健三擔任規劃設計總監的園區空間帶來的進步景象外,最受歡迎的展覽物是在美國館裡,前一年美國太空人帶回來的月球隕石。 ↗ 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by Atelier Cambridge 剖面,陳邁先生提供,國台博掃瞄 ↗ 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by Atelier Cambridge 地面層,陳邁先生提供,國台博掃瞄 ↗ 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by Atelier Cambridge 模型,陳邁先生提供,國台博掃瞄 相 對於日本的繁榮進步與變化動盪的交織,1960年代的台灣表面上則要平靜與祥和許多。在白色恐怖與造神運動的雙重控制下,台灣人必須透過黨國之眼才能窺見 窗外的「進步」,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在此假象之外另有真相。比較起現在,這是一個真假還較容易分清楚的時代。鑑於之前幾次台灣參加萬國博覽會的「中華民國 館」,都是使用採中國宮殿式的佈景式建築,而遭來台灣有識之士的譏為落伍(如漢寶德主編的建築雙月刊就曾提出異議),主辦單位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