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建築師:赫伯特·奧爾 Herbert Ohl
赫伯特·奧爾(Herbert Ohl,1926年8月26日-2012年3月1日)
簡介
赫伯特·奧爾是德國建築師、工業設計師與教育家,以跨足建築、產品設計與交通工具研究而聞名。他早年活躍於戰後現代主義建築與設計教育領域,曾任烏爾姆造型學院(HfG Ulm)校長,並在義大利與德國設計多款極具影響力的家具與系統產品,其模組化辦公系統「Serie 45°」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他的設計理念強調功能性、模組化與技術創新,涉獵從汽車安全研究到家具設計的廣泛領域,並長期參與國際設計組織與教育工作。
早年與教育
奧爾1926年出生於德國曼海姆,二戰結束後自1947年至1949年在卡爾斯魯厄造型藝術學院學習繪畫與平面設計,之後轉入建築領域,並於1952年獲得卡爾斯魯厄建築系文憑。他的建築教育背景結合藝術基礎,使其設計語言兼具空間感與形式控制力。
職業生涯與建築設計
畢業後,他於1952至1954年間在德國現代建築代表人物埃貢·艾爾曼(Egon Eiermann)事務所工作,隨後成為薩爾布呂肯大學醫院的委託建築師(1954-1956)。1956年起,他在烏爾姆定居並展開自由設計與建築實務,同時受聘於烏爾姆造型學院任教,專注於設計教育與實驗。
烏爾姆造型學院與教育改革
1959年起,奧爾成為烏爾姆造型學院校務委員會成員,並於1966年接任校長。當時學院的經費來源——舒爾兄妹基金會財務惡化,最終導致1968年停辦。奧爾在學院關閉後移居義大利米蘭,與建築師吉諾·瓦萊(Gino Valle)合作完成米蘭知名百貨公司La Rinascente的全面翻新工程,這段經驗讓他深入義大利設計圈。
產品設計與國際合作
1968年之後,奧爾以設計顧問與產品開發者的身份活躍於義大利與德國。他為菲亞特(Fiat)進行汽車安全研究,並與Fantoni合作推出模組化辦公系統「Serie 45°」,該作品後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與Brionvega合作電子產品外觀設計;與Arflex共同開發以張力網為結構的扶手椅(1974-1979),並於1982年重新改良設計給德國Wilkhahn推出的「O-Line」系列。此外,他也為Rosenthal設計「Swing」懸臂椅,後由Lübke生產販售。
組織與學術參與
1974年至1982年間,奧爾擔任德國設計理事會(Rat für Formgebung)技術主管,並於1975至1979年擔任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理事會成員。1984年至1991年間,他在普福爾茨海姆大學擔任汽車設計教授,1988年起兼任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工業設計教授,推動跨國設計教育交流。
設計理念與影響
奧爾的設計關注結構創新、模組化靈活性與技術應用,作品跨越建築、家具、交通與電子產品,並在量產設計與高品質製造之間取得平衡。他的辦公系統、懸臂椅與室內裝置設計對後世工業設計師影響深遠,也讓他成為戰後德國設計史與國際現代設計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