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建築師:佩德羅·拉米雷斯·瓦斯奎茲 Pedro Ramírez Vázquez
佩德羅·拉米雷斯·瓦斯奎茲(Pedro Ramírez Vázquez,1919年4月16日-2013年4月16日)
簡介
墨西哥建築師、都市規劃師、教育家與文化推廣者,被譽為墨西哥現代建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結合歐洲現代主義、拉丁美洲現代建築及前哥倫布時期文化元素,擅長運用混凝土創造宏偉而具有民族象徵性的公共建築。除建築設計外,他也是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與1970年世界盃的籌備主席,致力於透過建築與大型活動推動國際文化交流。
教育與早年經歷
1943年畢業於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建築系。在詩人卡洛斯·佩利塞爾(Carlos Pellicer)的鼓勵下投身建築。早年即關注都市計畫與公共基礎建設,畢業論文即為瓜斯曼市的城市研究,成為該校首份以都市主題獲得建築師資格的論文。
建築風格與理念
-
將歐洲現代主義與墨西哥本土文化融合,尤其引用前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圖騰與形制。
-
強調公共建築的社會功能,主張建築應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
擅長大尺度的混凝土結構,結合雕塑性與紀念性。
-
開創鄉村學校的標準化建造系統(UNICEF採用),在墨西哥及海外興建數千所學校。
代表性建築
-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1964,墨西哥城)
-
現代藝術博物館(1964,墨西哥城)
-
阿茲特克體育場(1966,墨西哥城,與拉斐爾·米哈雷斯合作)
-
瓜達盧佩聖母新大殿(1976,與Gabriel Chávez de la Mora、José Luis Benllioure合作)
-
聖拉薩羅立法宮(1980,墨西哥城)
-
蒂華納文化中心(1982,蒂華納)
-
聖殿博物館(1987,墨西哥城)
-
努比亞博物館(1984,埃及)
-
國際奧委會總部與博物館(1986、1988,洛桑)
-
塞維亞世界博覽會墨西哥館(1992,西班牙)
-
會展中心(1997,梅里達)
-
西格洛二十一世禮堂(2004,普埃布拉)
都市計畫與國際專案
-
制定與推動《墨西哥國家城市發展計畫》(1978)
-
主導庫奧蒂特蘭·伊斯卡利(Cuautitlán Izcalli)新城開發
-
坦尚尼亞新首都多多馬(Dodoma)都市設計(1975)
-
歷史中心修復工程(1977–1982,墨西哥城)
-
參與耶路撒冷國際都市計畫委員會(1970)
文化與奧運事務
-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籌委會主席,創造以幾何與色彩融合民族圖像的視覺識別系統
-
推動「友誼之路」(Ruta de la Amistad)大型戶外雕塑計畫(與馬提亞斯·戈里茲合作)
-
堅持讓女性首次擔任奧運聖火傳遞終點點燃者
-
倡議奧運休戰與國際文化交流營
主要榮譽與獎項(節選)
-
1965 聖保羅藝術雙年展金獎(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
1969 國際建築師聯盟Jean Tschumi獎
-
1973 墨西哥國家藝術獎
-
1978 法國建築學院金牌
-
1988 FIFA金牌(阿茲特克體育場)
-
1994 墨西哥國家建築獎
-
1999 UIA美洲建築師榮譽
-
2003 CEMEX終身成就獎
-
2011 普利策級的Praemium Imperiale(相當於建築界諾貝爾獎)
影響與遺產
佩德羅·拉米雷斯·瓦斯奎茲不僅塑造了墨西哥戰後的現代建築形象,也透過教育、城市規劃與大型活動組織推動跨文化對話。他的作品既是建築實體,也是社會與文化的象徵,影響了包括Ricardo Legorreta等墨西哥新生代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