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景觀建築師:科妮莉亞·奧伯蘭德 Cornelia Oberlander
科妮莉亞·奧伯蘭德(Cornelia Oberlander,1921年6月20日-2021年5月22日)
簡介
科妮莉亞·漢恩·奧伯蘭德(Cornelia Hahn Oberlander)是德裔加拿大景觀建築師,被譽為加拿大景觀設計領域的先驅與長青人物,其職業生涯長達七十餘年,作品跨越住宅庭園、公共空間、城市綠地與文化地標。1953年定居溫哥華並創立「Cornelia Hahn Oberlander Landscape Architects」,她與多位國際知名建築師合作,包括亞瑟·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等,完成溫哥華羅布森廣場(Robson Square)、加拿大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溫哥華公共圖書館廣場(Vancouver Public Library)、加拿大駐華盛頓大使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景觀等重要項目。她以將生態永續、社會責任與美學融合於景觀設計聞名,並在2021年於溫哥華辭世,享耆壽99歲。
早年與教育
奧伯蘭德1921年出生於德國米爾海姆安德魯爾(Mülheim-Ruhr),母親貝亞特·漢恩(Beate Hahn)為園藝家與兒童園藝書作者,自幼引領她接觸植物與園藝。四歲時,她便在自家花圃種下豌豆與玉米;11歲時,一幅描繪萊茵河與綠地的壁畫啟發她立志成為公園設計師。1938年「水晶之夜」後,因猶太身分與母親、姊姊逃離納粹德國,先赴英國,翌年移居美國。戰時在新罕布夏州經營農場,並持續追求景觀建築教育。1944年取得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學士,1947年成為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首屆女性景觀建築畢業生之一,師從現代景觀與城市設計的重要人物。
職業生涯與主要作品
奧伯蘭德初期曾在路易·康(Louis Kahn)、奧斯卡·斯托諾羅夫(Oscar Stonorov)事務所及丹·凱利(Dan Kiley)事務所工作,1953年與建築師彼得·奧伯蘭德(Peter Oberlander)結婚並移居溫哥華,成立個人景觀建築事務所。早期作品專注於低收入住宅與兒童遊樂場,如1951年為路易·康設計的公共住宅附設菜園與果樹,及1967年蒙特婁世博加拿大館兒童創意中心。
隨後,她參與大型公共與文化項目,包括:
-
溫哥華羅布森廣場與卑詩省高等法院(1974–1983)
-
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景觀(1988、2018改造)
-
溫哥華公共圖書館廣場(1995)
-
加拿大駐華盛頓大使館景觀(1989)
-
黃刀鎮西北地區議會大樓(1995)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反射水池與景觀(1976、2003)
-
紐約時報大樓室內庭園(2002)
-
溫哥華范度森植物園遊客中心(2011)
她共設計超過70座兒童遊樂場,推動全國遊戲空間規劃,並以「與土地契合」(Achieving a fit)為設計信條,強調建築、景觀與自然的共生。
學術、公益與國際參與
奧伯蘭德積極參與國際景觀建築論壇與環境倡議,1962年隨國際景觀建築師聯盟(IFLA)赴以色列考察水利,並長期支持希伯來大學的校園綠化與社區規劃計畫,推動加拿大與以色列的學術交流。她也為低收入社區與公共機構設計具生態與教育意義的景觀空間,並在多所大學擔任榮譽講座與顧問。
榮譽與獎項
奧伯蘭德的榮譽橫跨加拿大、北美與國際專業界,包括:
-
加拿大勳章成員(1990)、軍官(2009)、同伴(2017)
-
英屬哥倫比亞勳章(2016)
-
加拿大景觀建築師協會院士(1981)、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院士(1992)
-
國際景觀建築師聯盟傑弗里·傑利科獎(2011)
-
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獎章(2012)
-
加拿大總督景觀建築獎(2016)
-
瑪格利斯全國生活設計獎(2015)
此外,2021年美國文化景觀基金會(TCLF)設立「科妮莉亞·漢恩·奧伯蘭德國際景觀建築獎」,每兩年頒發一次,獎金10萬美元,以表彰其在社會、環境與生態議題上的持續影響。
晚年與評價
奧伯蘭德一直工作至高齡,2018年仍完成加拿大國家美術館庭園改造。她的設計哲學將自然視為設計的核心,追求永續性、美感與公共利益的平衡,被譽為「綠色城市夢想家」。評論者認為,她的作品不僅塑造了加拿大現代景觀的面貌,也啟發了全球景觀建築師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2021年,她因 COVID-19 於溫哥華辭世,距百歲生日僅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