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建築師:理查·羅傑斯 Richard Rogers
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1933 – 2021) 英國—義大利建築師,高技術建築(High‑Tech Architecture)代表人物,創辦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2022年更名為 RSHP)。 早年與教育 1933年生於佛羅倫斯,父親威廉(William Nino Rogers)家族為猶太裔建築師世家。 1938年全家移居英國,羅傑斯畢業於萊德黑德聖約翰學校(St John’s School),早期因閱讀障礙曾飽受挫敗。 1954–59年於倫敦建築協會學校(AA)研讀建築,1962年以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赴耶魯大學建築系獲碩士學位,並結識同窗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職業生涯 1963年與福斯特、蘇·布魯姆威爾(Su Brumwell)等組「Team 4」;1967年團隊解散後自立門戶。 1971年與義大利建築師藍佐·皮亞諾(Renzo Piano)合組團隊,擊敗強敵贏得巴黎龐畢度中心(Pompidou Centre)競圖,躍居國際舞台。 1977年創立「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2007年更名為「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2022年簡稱 RSHP,全球設有倫敦、上海、雪梨辦公室。 代表作品 龐畢度中心 (Paris, 1971–77):管線外露、機械美學的典範。 勞合社大樓 (Lloyd’s Building, London, 1978–84):「建築機器」概念,將服務核心外置。 千禧圓頂 (Millennium Dome, London, 1996–99):大型展館與結構創新並駕。 威爾士議會大樓(Senedd) (Cardiff, 1999–2005):可持續設計與城市地標。 歐洲人權法院 (Strasbourg, 1995):法庭建築的新典範。 希思羅機場5號航廈 (Heathrow T5, London, 1989–2008):極致旅客體驗。 三號世貿大樓 (3 WTC, New York, 2006–2018):世貿重建標誌。 城市與可持續觀點 1986年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London As It Could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