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建築師:彼得·布坎南 Peter Buchanan
彼得·布坎南(Peter Buchanan,1942年10月16日-2023年8月28日)
簡介
彼得·布坎南(Peter Buchanan)是英國建築師、都市規劃師、作家、評論家、講師與策展人,以其深具批判性與前瞻性的建築評論著稱,尤其是《建築評論》(The Architectural Review)發表的系列專欄《大重思》(The Big Rethink)而廣為人知。他的職業生涯橫跨非洲、歐洲與中東,既有建築實務經驗,也投入大量寫作、策展與教學工作,致力於推動建築師在全球經濟與環境危機中重新思考專業角色。他同時出版多部專書,包括五卷本《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全集》(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Complete Works)及《綠色十面向》(Ten Shades of Green)等,對建築文化與永續設計的討論具有重要影響。
早年與教育
布坎南在南部非洲的辛巴威受教育,之後進入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攻讀建築學,1968年取得學位。畢業後,他先在加布里埃爾·法根(Gabriel Fagan)事務所工作,隨後加入雷弗爾·福克斯(Revel Fox)事務所,直至1971年。這段經歷讓他熟悉南非的在地建築語境與都市設計需求,也奠定了其後關注社會與環境脈絡的專業立場。
職業生涯與策展工作
1970年代後期,布坎南的職業軌跡逐漸轉向國際舞台。1979年,他開始為《建築師期刊》(The Architects’ Journal)與《建築評論》撰稿,1982年成為《建築評論》副主編,負責編輯與評論國際建築趨勢。自1992年起,他成為獨立作者與顧問,策劃多項巡迴展覽,包括《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精選作品》(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Selected Projects)及《綠色十面向》(Ten Shades of Green),並出版同名專書。
其著作領域橫跨建築計畫專書(如《新國會大廈》、《大英博物館大庭院》)、建築師專輯(如倫佐·皮亞諾、諾曼·福斯特、埃米利奧·安巴斯)及城市研究(如《巴塞隆納,城市與建築》)。他同時擔任都市設計顧問,參與國際規劃與出版專案。
《大重思》專欄與理念
2011年底,《建築評論》推出《大重思》計畫,由布坎南每月撰寫評論文章,探討全球經濟與環境危機下建築師應如何重新定位專業角色與設計方法。專欄涵蓋多個主題:
-
建築教育改革(Rethinking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
向過去學習並整合(Transcend And Include The Past)
-
建築的目的(The Purposes of Architecture)
-
從現代主義告別到尋找更完整的建築(Farewell to Modernism, Towards a Complete Architecture)
-
文化、場所與活力(Place and Aliveness)
-
從大師經驗汲取靈感(Lessons from Living Masters)
這些文章不僅是建築評論,也是對整個行業在面對氣候變遷、資源稀缺與社會不平等時的自省與行動呼籲。
其他專業活動
布坎南曾在全球多所大學舉辦講座、暑期學校與大師班,包括建築設計、城市規劃、永續設計等領域。他的評論文章與研究成果被多國專業期刊刊登,影響跨文化的專業討論。他策展的《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巡展與《綠色十面向》展覽在國際間巡迴,推動了對建築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的關注。
晚年與逝世
布坎南晚年持續以自由身作者與顧問身分活動,直至2023年8月23日因肺癌逝世,享壽80歲。其思想與評論在建築界與學術界持續產生迴響。
評價與觀察
楊恩達認為,彼得·布坎南最大的貢獻在於他跨越建築實務與理論評論之間的界限,既有深厚的專業設計背景,又能以敏銳的文化與社會視角審視建築的價值與使命。他在《大重思》中的論述,對當代建築師如何在全球危機中保持批判性與創造性,提出了清晰且具啟發性的路徑,值得後輩長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