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建築師:安妮·拉卡頓 Anne Lacaton
安妮·拉卡頓(Anne Lacaton,1955年8月2日-)
簡介
安妮·拉卡頓(Anne Lacaton)是法國建築師與教育家,以與尚-菲利普·瓦薩爾(Jean Philippe Vassal)共同創立的「拉卡頓與瓦薩爾建築事務所」(Lacaton & Vassal)聞名,兩人於2021年共同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她的建築理念重視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對居住者的尊重與參與,主張翻新與再利用既有建築而非拆除重建,並以創新的方式將空間最大化、引入自然光與戶外元素,從而改善生活品質。她的作品橫跨住宅、教育設施、博物館及公共空間,並在永續建築與社會住宅改造領域建立了重要聲譽。
早年與教育
拉卡頓1955年出生於法國聖帕爾杜拉里維耶爾(Saint-Pardoux-la-Rivière),畢業於波爾多國立高等建築與景觀學院,並於1984年取得波爾多大學都市規劃碩士學位。在學期間,她多次造訪當時在尼日工作之瓦薩爾,並在當地以草材建造了兩人第一個合作項目——一座簡易的草屋,這段經驗深刻影響她後續的建築觀。
職業生涯與主要作品
1987年,拉卡頓與瓦薩爾正式成立建築事務所,初期總部設於波爾多,2000年遷至巴黎。事務所的設計策略著重於降低造價、打破傳統建造流程,同時提升空間品質。代表性作品包括:
• 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當代藝術館翻修(2001),以極簡、保留原貌的方式改造裝飾藝術風格建築,入圍2003年歐盟米斯獎(EU Mies Award)。
• 巴黎北部的布瓦勒普雷特塔(Tour Bois le Prêtre)翻新(2005–2011,與Frédéric Druot合作),拆除厚重外牆、增設陽台與大面積落地窗,擴大室內空間並全面更新基礎設施。
• 南特國立高等建築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Nantes)。
• 敦刻爾克法蘭西當代藝術基金會(FRAC Nord-Pas de Calais)。
• 波爾多大社區翻新計畫(Grand Parc Bordeaux,與Druot與Christophe Hutin合作),2019年獲歐盟米斯當代建築獎。
• 「Plus」計畫——透過改造1960年代社會住宅,以低成本實現高品質空間更新,並發表相關出版物推廣此模式。
教學與理念
拉卡頓在多所國際知名院校任教,包括馬德里高等建築技術學院(2007–2013)、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多次訪問教授)、佛羅里達大學、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巴黎東京宮Neuflize OBC館、哈佛大學,以及自2017年起擔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建築與設計副教授。她的教學強調建築的社會與政治角色,設計應以使用者為核心而非僅追求形式標誌性,並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改造過程。
榮譽與獎項
• 1991年 法國青年建築專輯(Albums de la Jeune Architecture)
• 1999年 法國國家建築大獎·青年人才獎
• 2006年 埃里希·謝林獎(Erich Schelling Award)及馬德里市「永續與住宅創新獎」
• 2008年 法國國家建築大獎
• 2009年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國際會員資格
• 2011年 巴黎銀質尺獎(Équerre d'Argent,與Druot合作)及日光與建築構件獎
• 2013年 英國設計博物館「年度設計獎」建築類首獎(與Druot合作)
• 2014年 羅夫·朔克視覺藝術獎
• 2016年 里斯本建築三年展終身成就獎、法國建築學院金獎、西蒙建築獎
• 2016年 海因里希·特森諾獎章
• 2018年 全球永續建築獎(與Druot合作)
• 2019年 歐盟米斯當代建築獎
• 2020年 德國BDA大獎終身成就獎
• 2021年 普立茲克建築獎
• 2023年 索恩獎章(Soane Medal)
• 2025年 簡·德魯建築獎(Jane Drew Prize)
評價
楊恩達指出,拉卡頓的設計哲學徹底顛覆了主流建築界對於更新與美學的認知,她以「不浪費、不拆除、優化既有資源」的方式實現永續與社會公平的雙重目標。楊恩達認為,她的作品不僅在形式上簡潔務實,更在空間與社會功能上帶來深遠影響,特別是在公共住宅翻新領域,為全球提供了可複製的範例。她所推崇的以人為本、資源最優化的理念,正在改變當代建築教育與實務的價值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