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緬因州波特蘭美術館擴建計畫掀古蹟存廢戰:法院裁決放行百年建築拆除,地方文資團體扼腕憂心街區完整性
美國緬因州波特蘭美術館(PMA)擴建計畫引發爭議,其擁有的十九世紀建築 142 Free Street 經法院 2024
年裁決,確認市議會移除其位於國會廣場歷史區(Congress Square Historic
District)保護身份的決定。儘管大波特蘭地標協會(GPL)等團體激烈反對並上訴,但法院最終支持美術館方,為 LEVER
建築事務所設計的新館方案(包含拆除舊樓)掃清了障礙。此案涉及新舊建築共存、歷史街區完整性維護,以及博物館因應訪客增長與館藏擴充的空間需求等多重議題,備受各界矚目。
美國緬因州波特蘭美術館擴建計畫掀古蹟存廢戰:法院裁決放行百年建築拆除,地方文資團體扼腕憂心街區完整性
緬因州古蹟存廢戰落幕:法院裁決支持博物館擴建,百年建築面臨拆除
美國緬因州最大城波特蘭(Portland)近期一項法院裁決,為當地一棟十九世紀建築的命運劃下句點。位於自由街142號(142 Free Street)的這處房產,原受國會廣場歷史區(Congress Square Historic District)的法規保護,然波特蘭市議會於2024年初投票決議將其歷史建築身份除名,等同撤銷了保護傘。此舉引發了地方文資團體「大波特蘭地標協會」(Greater Portland Landmarks,簡稱GPL)的強烈反彈,該協會隨即向坎伯蘭郡高等法院提起上訴。然而,最新判決駁回了GPL的上訴,維持市議會決定,實質上為擁有該建築產權的波特蘭美術館(PMA)拆除舊樓、執行擴建計畫鋪平了道路。這場新舊價值衝突的法律攻防戰,在美國東北岸這座小型濱海城市掀起了不小的漣漪,對於其他面臨類似開發壓力的歷史城鎮,亦具有指標性的觀察意義,堪稱木已成舟。新舊融合或扞格不入?歷史街區完整性與建築改造的論辯
大波特蘭地標協會執行董事凱特·勒莫斯·麥克海爾(Kate Lemos McHale)在判決後向《緬因公共廣播》(Maine Public)表示,這不必然是新舊二選一的零和遊戲,歷史街區的劃設本意即是為了引導變革,而非阻止一切改變。早在市議會表決前,包含歷史保存委員會、都市計畫委員會及GPL在內的多方機構,均曾建議不應剝奪自由街142號的地標資格。市議會最終以六票對三票的結果決定除名,支持者主要論點在於該建築內部已歷經重大變更,喪失了原始格局。然而,反對除名與拆除的一方,特別是建築史學者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則強調由知名建築師約翰·卡爾文·史蒂文斯(John Calvin Stevens)於1920年代改造的柱列式立面,對於維護鄰近其他「貢獻性」歷史建築(contributing structures)所構成的街區整體性,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立面作為建築的「臉面」,其風格、材料與比例,直接影響街道景觀的連續性與歷史氛圍,一旦移除,恐將對街區紋理造成難以彌補的斷裂。見證城市變遷的歷史印記:從教堂到美術館資產的流轉軌跡
自由街142號建築本身,就是一部濃縮的波特蘭城市發展史。在其漫長的歲月中,它曾是自由街浸信會教堂的莊嚴殿堂,見證了社區的宗教生活;也曾是波特蘭前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的辦公處所,參與了城市的商業脈動;更一度是熱鬧的劇院,承載著市民的娛樂記憶。在波特蘭美術館於2019年購入之前,這裡的住客是緬因州兒童博物館與劇院(Children’s Museum & Theatre of Maine),後者為了尋求更寬敞的空間,遷往位於湯普森角開發區(Thompson Point Development)的濱水新址。PMA此次收購與計畫拆除,乃是其龐大擴建藍圖的一環。這也是自從由貝聿銘合夥人亨利·科布(Henry Cobb)設計的佩森大樓(Payson Building)於1983年啟用以來,該美術館首次進行實質性的館舍擴增,相隔近四十年,反映了機構發展的新階段需求與城市文化地景的持續演化。回應時代需求:美術館百萬美元擴建藍圖與 LEVER Architecture 雀屏中選
波特蘭美術館啟動這項耗資一億美元的擴建計畫,源於近年來博物館參觀人數的指數級增長,以及館藏質量的同步提升與多元化發展。為此,這家擁有140年歷史的機構自2022年起展開了名為「PMA藍圖:為未來建造一座地標」(PMA Blueprint: Building A Landmark For The Future)的募款活動(初期目標為八千五百萬美元)。擴建計畫旨在將現有約四萬平方英尺的館舍面積翻倍,以容納更多樣的展覽、教育活動與公共服務空間,回應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了遴選出最能實現此願景的設計方案,PMA舉辦了國際設計競圖,最終由一個評審委員會選定由LEVER建築事務所(LEVER Architecture)領銜的團隊來負責擘劃。LEVER建築事務所以其在木構造創新應用方面的卓越表現而聞名,其獲選意味著新館設計可能在材料與永續性方面有突出表現。新舊交織的建築願景:LEVER 的「自由街概念」與未來展望
根據 LEVER 建築事務所提出的擴建構想,未來在自由街142號原址上拔地而起的新建築,將包含一個位於地面層、可供大眾使用的開放空間,以及教室、藝廊和一座嶄新的禮堂等多功能區域。更重要的是,這個新量體將融入 LEVER 事務所更宏大的「自由街概念」(Free Street concept)之中。此概念試圖將面向自由街的建築立面,作為一個統一性的元素,串聯起新建的木構造部分與現存的四棟歷史建築,形成一個既能彰顯各自特色又能彼此對話的有機整體。隨著法院駁回GPL的上訴,法律上的障礙已被清除,LEVER 建築事務所與波特蘭美術館如今已取得拆除現有建築的許可權,得以著手實現其擴建藍圖。然而,如何在拆除爭議的背景下,真正落實新舊建築的和諧共生,並贏回地方社區的部分信任,將是其未來面臨的重要課題,猶待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