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廢棄發電廠變身家庭水上樂園:建築鬼才 Bjarke Ingels,將紐約市郊的工業遺跡,改造為一座「後工業時代的大教堂」
紐約市郊一座廢棄的燃煤發電廠,即將迎來驚人的轉變。根據最新公布的設計圖,在建築鬼才比亞克・英格斯集團(BIG)的操刀下,這座位於康乃狄克州曼雷薩島(Manresa
Island)的工業遺跡,將被改造為一座擁有多層滑水道、游泳池與餐廳的家庭引力中心。此計畫是佔地125英畝的全新濱水公園「Manresa
Wilds」的核心,旨在將這片因污染而被封閉75年的土地,轉變為一個融合自然、歷史與想像力的嶄新目的地,預計於2030年開幕。BIG創辦人比亞克・英格斯更將這些廢棄的鍋爐室與渦輪機房,譽為等待被重新詮釋的「後工業時代大教堂」。
一座後工業時代大教堂的重生
在距離紐約市不遠的康乃狄克州海岸,一座曾是燃煤巨獸的廢棄發電廠,正準備上演一場超乎想像的變身記。根據2025年7月29日發布的最新設計圖,這座象徵著20世紀工業力量的龐然大物,即將被改造為一座充滿陽光、水聲與歡笑的家庭引力中心。由全球知名的比亞克・英格斯集團(Bjarke Ingels Group, BIG)領銜的這項改造計畫,將為這座工業遺跡裝上玻璃帷幕,並在其中置入滑水道、游泳池與各式餐廳,使其成為全新濱水生態公園「Manresa Wilds」的跳動心臟。從靈修聖地到污染傷疤的百年流轉
這座被稱為曼雷薩島(Manresa Island)的半島,有著一段曲折的歷史。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這裡曾是一處名為「曼雷薩學院」的靈修聖地。然而,1950年代燃煤發電廠的進駐,徹底改變了島嶼的命運。1969年嚴重的燃油洩漏事件,重創了周邊的潮汐灘地,隨後數十年的水質污染,更讓此地成為環保團體抗議的焦點,昔日的聖地,淪為一道醜陋的工業傷疤,讓公眾長達75年無法靠近。
颶風珊迪的意外贈禮:毀滅後的生態奇蹟
諷刺的是,一場毀滅性的天災,卻成為小島新生的契機。2012年,颶風珊迪(Hurricane Sandy)重創了發電廠設施,使其最終在2013年永久關閉。卸下工業重擔後,大自然以驚人的速度,開始自我療癒這片土地。環保人士欣喜地發現,一度消失的魚鷹族群,再度於島上翱翔。這場意外的休養生息,為紐約景觀建築事務所SCAPE與BIG集團的進駐,鋪平了最完美的道路。BIG的建築魔法:在鍋爐室裡游泳,在渦輪機房辦派對
BIG的創辦人比亞克・英格斯(Bjarke Ingels)形容,這些廢棄的鍋爐、筒倉與渦輪機房,是「等待被重新探索和詮釋的後工業時代大教堂」。他的團隊將秉持「編輯而非增添」的理念,不大興土木,而是巧妙地打開、清理現有空間。樓高八層的鍋爐房,將變身為擁有多個泳池與餐飲區的室內水上樂園;巨大的渦輪機大廳,則會被改造成多功能活動空間與一間時髦的「秘密酒吧」(speakeasy);一旁的辦公樓,將成為海洋生態學習的實驗室。SCAPE的景觀療癒:解鎖75年的濱水秘境
與BIG的建築改造同步,景觀事務所SCAPE則負責療癒整座島嶼的生態系統。他們將規劃一條長達1.75英里的濱水步道,並修復曾遭破壞的濕地與鹽沼,種植大量樹冠以減緩極端氣候的影響。一座廣闊的草坪、公共海灘,以及能讓遊客靜觀野生動物的步道橋,將共同構成這片佔地125英畝的「Manresa Wilds」公園。這不僅是建築的重生,更是整個生態系的復育。從能源設施到社會設施:一座島嶼的未來
這個預計在2030年開幕的宏大計畫,旨在將過去的「能源基礎設施」,轉變為凝聚社群的「社會基礎設施」。它將歷史的傷痕、工業的記憶,與自然的韌性巧妙編織,創造出一個前所未見的目的地。屆時,當家庭的歡笑聲,取代了鍋爐的轟鳴聲,這座曾被遺忘的島嶼,將真正迎來它的新生,成為一個證明「療癒」與「想像力」可以戰勝一切的永恆見證。閱讀完整圖文:從工業鏽帶到生態樂園:BIG、SCAPE 攜手擘劃,將康乃狄克州曼雷薩島的汙染電廠,變身為結合生態教育與休閒娛樂的「Manresa Wilds 曼雷薩荒野公園」多功能園區
#BIG #BjarkeIngels #ManresaWilds #Connecticut
#AdaptiveReuse #UrbanRenewal
#SCAPE #PowerPlant #Sustainability #Norwalk
#美國 #公園 #公共空間 #開放空間 #景觀設計
#工業遺產活化 #永續建築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