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街屋建築的消失
作者:楊政樺
農曆五月十三日即將到來,這是個年長那代所遺忘而年輕那代所不熟悉日子,這天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慶日,幾乎全台各地的民眾都會前來參與盛會,這曾是台北最熱鬧的一天,有句俗語:「農曆五月十三日,人看人」就是用來形容當時此地的繁盛景況,而這天是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典活動最高潮的一天,城隍爺於此日出巡,沿著大稻埕各主要街道遊行繞境以去除邪氣而保佑家戶平安,而迪化街兩側街屋的立面或天井均佈置華麗以展現主人的社會地位,主人並於騎樓下擺設牲品而用以謝神與宴客,大稻埕當地商人甚至運用騎樓來進行大拍賣,當地商業與宗教活動遂於街屋前的騎樓產生呼應,換言之,大稻埕街屋建築實與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有著極密切的關聯。
街屋建築消失的危機
台灣光復以後,大稻埕的社經條件每況愈下,都市快速發展迫使大稻埕漸趨沒落,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也難現過往榮景,大規模遊街繞境與騎樓下的活動也已不復當年;民國六十六年,政府公佈實施迪化街拓寬計畫,道路拓寬將迫使迪化街從前可親的街道尺度與兩側的街屋建築面臨即將消失的危機,所幸民國七十七年的迪化街保存運動喚起群眾對迪化街保存的意識,迫使政府得必須暫停道路拓寬計畫,民國八十九年政府始公布實施「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以下簡稱大稻埕特定區計畫)」,計畫將街屋分為歷史性建築與非歷史性建築來保存,街屋於是具有明確法令依據而免於被拆除重建的命運,然而,大稻埕街屋真因都市計畫實施而免於消失的命運嗎?
由南京西路與迪化街口進入迪化街南段,首當其衝的便是永樂市場前的「屈臣氏大藥房」,民國八十五年曾發生火災,該棟街屋付之一炬,內部全毀,僅立面保存完好,政府與民間遂積極投入該街屋之重建工作,但在歷經近十年的努力,卻始終未能如願重建完成;再向北行過歸綏街與迪化街口,進入了迪化街北段,更可明顯感受出迪化街的沒落,荒廢破敗的街屋比比皆是,甚至是一棟又一棟的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但令人諷刺的是街屋建築雖因都市計畫實施而保留住建築軀殼,但卻抵擋不住建築物理年限而逐漸崩解;回顧大稻埕特定區計畫,現行保存制度主要從建築角度來思考街屋保存為何與如何保存,當地居民的意願與期望反而被制度摒除在外,政府重視街屋建築立面留存與整體街道景觀形塑,居民卻重視街屋能否滿足現代化的使用需求,因此,當居民對街屋未來改建為現代化大廈的期望便往往形成保存工作推動的阻力,然而,人與建築究竟是孰重孰輕呢?將誰保存才幫助大稻埕再發展呢?
居民對保存產生認同
從大稻埕發展歷程可知,大稻埕街屋之形成變遷實乃因人存在而生,因人離棄而亡,街屋存在與使用者活動密切關聯,人的重要性應大於建築才是。華盛頓憲章也曾明白揭示:「居民參與是維護計畫成功的必要條件,應該被加以鼓勵,歷史城鎮與都市地區之維護必須先關心它們的居民」,故居民應為保存工作推動首要考量的因素;另外,借鏡新加坡中國城的保存經驗來看,歷史街區保存不只是重視建築設計,還包涵了需保存恢復中國城內歷史文化特色、尊重當地社會生活延續以及實質環境改善等內容,規劃理念在於將人與建築保存的衝突降至最低,義大利波隆尼亞保存同樣也考量到人文環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性而予以整合性保存,因此,不難發現國際對於城市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並非先從建築物,反而先從解決人的問題做考量,政府須先設法建立居民對保存產生認同來延續建築與街區的生命力與活力,增進居民自發性從事保存的意識,京都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一千兩百年的城市歷史遺留下了大量的古蹟與歷史建築,民眾均有意識的認同城市的文化資產並積極投入保存,一棟歷史建築所有人即曾表示:「這棟建築並非我個人的,我只是這棟屋子在歷史過程中的一位管理者而已」
擺盪於理想與現實兩端
回到大稻埕特定區現況來看,地方居民對街區保存的看法始終未有共識,政府態度也始終未能展現出積極推動迪化街保存的決心與魄力,故大稻埕特定區計畫落實以來,街區發展仍舊是停滯不前,實質環境未有明顯改善,當地產業型態也沒有太大改變,人口仍逐年持續的流失,僅有零星建築在居民自發性的行動下而逐步維修起來,但卻始終未有大規模的保存再發展行動來為地方注入一記強心針,許多具有歷史價值街屋更由於荒廢以久而直接面臨倒塌崩解的命運,究竟保存所要展現的歷史風貌為何?究竟保存所要完成成果為何?政府究竟有沒有從居民角度來做細緻深入的規劃?面對以上諸多提問,大稻埕特定區計畫始終無法描述出一個清楚明確的願景,迪化街未來似仍舊擺盪於理想與現實的兩端。
建築如同人的面貌一般,我們可以藉由面貌來觀察一個人內在的身體素質究竟如何,換言之,一個人臉的飽滿紅潤並富滿生氣,健康強壯的體質是其必要因素,將建築比喻為面貌的話,建築下的居民就是體質,若體質不佳,面貌就會面黃肌瘦,若體質強健,面貌自然是容光煥發,然而,大稻埕特定區計畫卻未對迪化街漸趨虛弱的體質對症下藥,那又要如何恢復街屋過去華麗繁榮的樣貌呢?因此,大稻埕特定區計畫應先從產業與人下手思考如何將其留下,唯有將人留下,街屋建築能留存,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典也才有機會能重獲新生。
(作者為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研究生)
農曆五月十三日即將到來,這是個年長那代所遺忘而年輕那代所不熟悉日子,這天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慶日,幾乎全台各地的民眾都會前來參與盛會,這曾是台北最熱鬧的一天,有句俗語:「農曆五月十三日,人看人」就是用來形容當時此地的繁盛景況,而這天是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典活動最高潮的一天,城隍爺於此日出巡,沿著大稻埕各主要街道遊行繞境以去除邪氣而保佑家戶平安,而迪化街兩側街屋的立面或天井均佈置華麗以展現主人的社會地位,主人並於騎樓下擺設牲品而用以謝神與宴客,大稻埕當地商人甚至運用騎樓來進行大拍賣,當地商業與宗教活動遂於街屋前的騎樓產生呼應,換言之,大稻埕街屋建築實與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有著極密切的關聯。
街屋建築消失的危機
台灣光復以後,大稻埕的社經條件每況愈下,都市快速發展迫使大稻埕漸趨沒落,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也難現過往榮景,大規模遊街繞境與騎樓下的活動也已不復當年;民國六十六年,政府公佈實施迪化街拓寬計畫,道路拓寬將迫使迪化街從前可親的街道尺度與兩側的街屋建築面臨即將消失的危機,所幸民國七十七年的迪化街保存運動喚起群眾對迪化街保存的意識,迫使政府得必須暫停道路拓寬計畫,民國八十九年政府始公布實施「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以下簡稱大稻埕特定區計畫)」,計畫將街屋分為歷史性建築與非歷史性建築來保存,街屋於是具有明確法令依據而免於被拆除重建的命運,然而,大稻埕街屋真因都市計畫實施而免於消失的命運嗎?
由南京西路與迪化街口進入迪化街南段,首當其衝的便是永樂市場前的「屈臣氏大藥房」,民國八十五年曾發生火災,該棟街屋付之一炬,內部全毀,僅立面保存完好,政府與民間遂積極投入該街屋之重建工作,但在歷經近十年的努力,卻始終未能如願重建完成;再向北行過歸綏街與迪化街口,進入了迪化街北段,更可明顯感受出迪化街的沒落,荒廢破敗的街屋比比皆是,甚至是一棟又一棟的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但令人諷刺的是街屋建築雖因都市計畫實施而保留住建築軀殼,但卻抵擋不住建築物理年限而逐漸崩解;回顧大稻埕特定區計畫,現行保存制度主要從建築角度來思考街屋保存為何與如何保存,當地居民的意願與期望反而被制度摒除在外,政府重視街屋建築立面留存與整體街道景觀形塑,居民卻重視街屋能否滿足現代化的使用需求,因此,當居民對街屋未來改建為現代化大廈的期望便往往形成保存工作推動的阻力,然而,人與建築究竟是孰重孰輕呢?將誰保存才幫助大稻埕再發展呢?
居民對保存產生認同
從大稻埕發展歷程可知,大稻埕街屋之形成變遷實乃因人存在而生,因人離棄而亡,街屋存在與使用者活動密切關聯,人的重要性應大於建築才是。華盛頓憲章也曾明白揭示:「居民參與是維護計畫成功的必要條件,應該被加以鼓勵,歷史城鎮與都市地區之維護必須先關心它們的居民」,故居民應為保存工作推動首要考量的因素;另外,借鏡新加坡中國城的保存經驗來看,歷史街區保存不只是重視建築設計,還包涵了需保存恢復中國城內歷史文化特色、尊重當地社會生活延續以及實質環境改善等內容,規劃理念在於將人與建築保存的衝突降至最低,義大利波隆尼亞保存同樣也考量到人文環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性而予以整合性保存,因此,不難發現國際對於城市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並非先從建築物,反而先從解決人的問題做考量,政府須先設法建立居民對保存產生認同來延續建築與街區的生命力與活力,增進居民自發性從事保存的意識,京都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一千兩百年的城市歷史遺留下了大量的古蹟與歷史建築,民眾均有意識的認同城市的文化資產並積極投入保存,一棟歷史建築所有人即曾表示:「這棟建築並非我個人的,我只是這棟屋子在歷史過程中的一位管理者而已」
擺盪於理想與現實兩端
回到大稻埕特定區現況來看,地方居民對街區保存的看法始終未有共識,政府態度也始終未能展現出積極推動迪化街保存的決心與魄力,故大稻埕特定區計畫落實以來,街區發展仍舊是停滯不前,實質環境未有明顯改善,當地產業型態也沒有太大改變,人口仍逐年持續的流失,僅有零星建築在居民自發性的行動下而逐步維修起來,但卻始終未有大規模的保存再發展行動來為地方注入一記強心針,許多具有歷史價值街屋更由於荒廢以久而直接面臨倒塌崩解的命運,究竟保存所要展現的歷史風貌為何?究竟保存所要完成成果為何?政府究竟有沒有從居民角度來做細緻深入的規劃?面對以上諸多提問,大稻埕特定區計畫始終無法描述出一個清楚明確的願景,迪化街未來似仍舊擺盪於理想與現實的兩端。
建築如同人的面貌一般,我們可以藉由面貌來觀察一個人內在的身體素質究竟如何,換言之,一個人臉的飽滿紅潤並富滿生氣,健康強壯的體質是其必要因素,將建築比喻為面貌的話,建築下的居民就是體質,若體質不佳,面貌就會面黃肌瘦,若體質強健,面貌自然是容光煥發,然而,大稻埕特定區計畫卻未對迪化街漸趨虛弱的體質對症下藥,那又要如何恢復街屋過去華麗繁榮的樣貌呢?因此,大稻埕特定區計畫應先從產業與人下手思考如何將其留下,唯有將人留下,街屋建築能留存,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典也才有機會能重獲新生。
(作者為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