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9 迪化污水處理廠旁的人行步橋
大地重現
運用原有天橋結構,在視覺上轉化為隱喻大地延續、轉折、沉降的構成,於面對淡水河的端點豁然開朗,以喚醒潛藏於大龍峒記憶底層,曾經存在的人文步調與生活美學。
設計者
林龍如+熊宜一
理念與過程
(一)、聚落領域的切割窄化大龍峒以聚落形式的發展始自大隆同時期,清嘉慶至道光年間以大隆同街(四十四坎頂街與下街)與港仔墘陳悅記宅為東西兩處發展核心;到了清咸豐年間,因郊拼械鬥與文風科名促使地方心理與空間的融合;這個時期的聚落成長採取遠離淡水河與背朝基隆河的姿勢,顯示大龍峒並不是以河港為聚落模式開始發展的。直到大稻埕興起為倚賴淡水河運輸的茶葉商貿中心,大龍峒提供茶葉所需的茉莉花薰香素材,依附大稻埕經濟由盛而衰,才與淡水河有了間接互動的淵源。
日據時期大龍峒被劃分為河合町(大約是延平北路以西地區)、大龍峒町(大約是延平北路與承德路之間地區),其餘以東被歸為圓山町一部份;成為地域空間段落化的濫觴;延續至近年來陸續興建的淡水河河堤、環河快速道路與迪化污水處理廠等公共設施,更嚴峻的將大龍峒地區切割窄化為今日所認知的範圍。
(二)、地景記憶的失落昔日淡水河畔是大龍峒居民養鴨撈拾文蛤之處,迪化污水處理廠所在位置延續至高速公路下方昔稱番仔溝一帶是綿延的農地與花田;開闊的地景映照著氣象變化,可由座向淡水河的老師府廳堂對句窺見當時的生活意境:
曉露花 午竹風 晚山霞 夜江月 都于無字句處寓大文章
三頓飯 數杯茗 一爐香 萬卷書 何必向塵寰外求真仙佛
大龍峒聚落對於淡水河的利用是退讓而謙遜的,以農地融合市街與大自然之兩端,自摩肩擦踵的大隆同街延續至河畔田園地景,牽引出屬於大龍峒的生活序列與環境張力;這樣的地景記憶隨著都市開發的進程被阻隔、切割,終至不復存在。
(三)、重現大地的延續「橋」對於昔日大龍峒的生活地景而言不是必要的元素;一直到迪化污水處理廠興建後,為了使民眾能安全地穿越快速道路,到達污水處理廠休閒運動公園以及河堤外的河濱公園,才有了跨越延平北路與環河快速道路這兩段天橋。這裡的天橋因為缺乏熱絡的活動聯繫而顯得「善意回饋」的意義大於「通行銜接」的價值。
對應於大龍峒聚落領域的切割窄化與地景記憶的失落,天橋在跨越城市基礎建設等障礙物的同時也帶著修補現代化傷痕的任務。天橋若仍停留於「橋」的意象,是否切割兩端的斷裂依然存在?天橋在視覺上若轉化為大地的延續、轉折、沉降,是否能喚醒潛藏於大龍峒記憶底層,曾經存在的人文步調與生活美學?大地以乍現至消逝的過程,修補了我們心理上對於大龍峒認知的斷裂。
以下相片乃2005.07.09 攝於迪化污水處理廠旁的人行步橋上,可以看到台北市被封閉的水岸空間,站立於斯,淡水河的污臭只會叫人難堪,城市發展的不堪與慘烈仍能透過高高的堤防傳遞至毫無水岸空間可言的水畔,台北人真是沒處躲哪!
運用原有天橋結構,在視覺上轉化為隱喻大地延續、轉折、沉降的構成,於面對淡水河的端點豁然開朗,以喚醒潛藏於大龍峒記憶底層,曾經存在的人文步調與生活美學。
設計者
林龍如+熊宜一
理念與過程
(一)、聚落領域的切割窄化大龍峒以聚落形式的發展始自大隆同時期,清嘉慶至道光年間以大隆同街(四十四坎頂街與下街)與港仔墘陳悅記宅為東西兩處發展核心;到了清咸豐年間,因郊拼械鬥與文風科名促使地方心理與空間的融合;這個時期的聚落成長採取遠離淡水河與背朝基隆河的姿勢,顯示大龍峒並不是以河港為聚落模式開始發展的。直到大稻埕興起為倚賴淡水河運輸的茶葉商貿中心,大龍峒提供茶葉所需的茉莉花薰香素材,依附大稻埕經濟由盛而衰,才與淡水河有了間接互動的淵源。
日據時期大龍峒被劃分為河合町(大約是延平北路以西地區)、大龍峒町(大約是延平北路與承德路之間地區),其餘以東被歸為圓山町一部份;成為地域空間段落化的濫觴;延續至近年來陸續興建的淡水河河堤、環河快速道路與迪化污水處理廠等公共設施,更嚴峻的將大龍峒地區切割窄化為今日所認知的範圍。
(二)、地景記憶的失落昔日淡水河畔是大龍峒居民養鴨撈拾文蛤之處,迪化污水處理廠所在位置延續至高速公路下方昔稱番仔溝一帶是綿延的農地與花田;開闊的地景映照著氣象變化,可由座向淡水河的老師府廳堂對句窺見當時的生活意境:
曉露花 午竹風 晚山霞 夜江月 都于無字句處寓大文章
三頓飯 數杯茗 一爐香 萬卷書 何必向塵寰外求真仙佛
大龍峒聚落對於淡水河的利用是退讓而謙遜的,以農地融合市街與大自然之兩端,自摩肩擦踵的大隆同街延續至河畔田園地景,牽引出屬於大龍峒的生活序列與環境張力;這樣的地景記憶隨著都市開發的進程被阻隔、切割,終至不復存在。
(三)、重現大地的延續「橋」對於昔日大龍峒的生活地景而言不是必要的元素;一直到迪化污水處理廠興建後,為了使民眾能安全地穿越快速道路,到達污水處理廠休閒運動公園以及河堤外的河濱公園,才有了跨越延平北路與環河快速道路這兩段天橋。這裡的天橋因為缺乏熱絡的活動聯繫而顯得「善意回饋」的意義大於「通行銜接」的價值。
對應於大龍峒聚落領域的切割窄化與地景記憶的失落,天橋在跨越城市基礎建設等障礙物的同時也帶著修補現代化傷痕的任務。天橋若仍停留於「橋」的意象,是否切割兩端的斷裂依然存在?天橋在視覺上若轉化為大地的延續、轉折、沉降,是否能喚醒潛藏於大龍峒記憶底層,曾經存在的人文步調與生活美學?大地以乍現至消逝的過程,修補了我們心理上對於大龍峒認知的斷裂。
以下相片乃2005.07.09 攝於迪化污水處理廠旁的人行步橋上,可以看到台北市被封閉的水岸空間,站立於斯,淡水河的污臭只會叫人難堪,城市發展的不堪與慘烈仍能透過高高的堤防傳遞至毫無水岸空間可言的水畔,台北人真是沒處躲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