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派出所熄燈 居民聲聲盼保留
【記者楊正敏、陳鴻偉/台北報導】
台北市前蘭州派出所昨天(2005.07.02)熄燈,數十位大龍峒居民依依不捨地聚集門前,暢談半年來這幢建築物帶來的改變,希望市府聽到居民心聲,不要拆除這棟建築物。
蘭州派出所因市政府的北大同文化園區計畫遷移,原派出所建築物初步規畫拆除改為「六藝廣場」。
面對蘭州所將被拆除,曾在該所服務38年,現在82歲的退休巡佐謝有山看在眼裡相當感慨,謝在這裡經歷過二二八事變,還記起以前派出所旁有座貞節牌坊,上頭還有道光皇帝的聖旨,後來拆掉,裡面的石牌、石獅都被偷兒摸走了。
謝有山是光復時期,看過日本人移交派出所的台籍警察,當年他才22歲,「以前地上用榻榻米鋪的,辦公桌是靠募款買的,警察制服沒有內裡,還是用雨傘布縫的。」謝說,當年蘭州所一共3個員警,他一個月薪水是60塊錢,有時為要「共體時艱」,甚至還領不到。
謝說,大龍峒以前是有名的「流氓窟」,碼頭周遭有不少的賭場、私娼館,全盛時期每晚都是車水馬龍、燈紅酒綠,警察也忙得不可開交,大小事都得處理。
早年的警察權力很大,派出所當然也充滿威嚴,張先生回憶年輕時他無照騎機車,行經蘭州所被人攔下,警察後來把他叫進去,他擔心會被毒打,還要逼他背案,緊張地半死,後來進去一看,卻發現他的兩個同學也在裡面,排隊被一個警察拿剪刀理光頭「以示懲戒」。
許先生則說,小時候念大龍國小,其中一面圍牆是和蘭州所共用,有一次他蹺課,落跑時爬錯後牆,沒想到一跳下來,就撞見一位在停腳踏車的警察,後來被警察臭罵一頓還罰站2個鐘頭,眾人言談間充滿懷念和不捨。
今年4月,文化局第二屆公共藝術節深入北大同舊社區,借用蘭州派出所,藝術家江洋輝以「我們同一國」為名,幫蘭州派出所換上新裝,並更名為「無憂國藝術派出所」,成為社區藝術工作站。
無憂國藝術派出所為當地帶來了「化學變化」,卻是市政府始料未及。大龍峒老師府後代陳聰淑女士,世居大龍峒60多年,從來沒對在地產生感情,昨天在熄燈論壇上真情流落,希望這幢建築物能夠繼續留給居民使用。
許多參與公共藝術的民眾,對蘭州派出所這幢建築物產生認同與向心力,漸漸被邊緣化的大龍峒,似乎開始一次文藝復興;也有許多抱著過客心態的民眾,也因參與活動而產生感情。
希望留下蘭州派出所,居民沒有悲情,也沒有白布條。當地保安里里長周乃庚說,希望台北市長馬英九選完黨主席後能來看看,聽聽民眾的心聲。
【2005/07/03 聯合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