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 之2 公東高工,1960
作者:王俊雄 / 攝影:徐明松
公東高工位於台東市區西北部,1960年由天主教白冷會錫質平神父創校。
白冷會全名「白 冷外方傳教會」,為一由神父與修士等神職人員自主組成之國際性傳教組織,1921年成立,會員以瑞士籍教士為主,尙包括德國、荷蘭等國人士;傳教地區則包 括非洲、哥倫比亞、日本、美國、中國等地。白冷會在台灣之活動,為二次戰前中國傳教事業之延續。白冷會在中國的宣教工作始於1920年夏,中國東北嫩江省 為白冷會的宣教起始點。
然而,1947年中國共產黨佔領東北,白冷會被驅逐出東北,也中止了白冷會好不容易在中國建立起的基礎。1952 年巴黎外方傳教會費聲遠主教訪台,意外地為白冷會創造了來台傳教的契機。在歸返法國途中經羅馬教廷時,他建議羅馬當局在台灣東部成立新的教區。由於白冷會 的立會宗旨秉持著「盡可能在貧窮、受剝削、受輕視的及失去人權的人們中」展開傳教工作,因此願意投入當時最偏遠落後的台東,作為在台灣傳教的開端。隔年, 亦即1953年,白冷會正式進駐台東,派遣錫質平神父擔任白冷會台灣區會長,同行還有姚秉彝神父。
錫質平神父來台後,篳路藍縷地開拓花東 地區的傳教事業,前後投入的人力物力極為可觀。到1970年代初期,白冷會在花東已興建了超過100座教堂,當地居民歸化天主教者亦超過二萬人之眾。在花 東教區極為著名的瑞士籍教堂建築師傅義修士,即在此歷史背景下來到花東,開展了台灣教堂建築史上傳奇的一頁。而1950年代至1970年代,亦是天主教在 台灣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二十餘年間,全台天主教友人數從二次戰後初期的一萬多人,遽增至超過三十萬人。白冷會在台東最早興建的教堂為鹿野和平堂 (1954)。大約1960年之前,白冷會所興建的教會建築,多採簡單且低造價之水泥木料混合營建方式。隨著1960年之後傳教事業的日漸穩固,白冷會似 乎較願意投注更多經費在教會建築上,因而開始採用鋼筋混凝土作為教會建築的主要建材。鋼筋混凝土在當日台灣仍屬昂貴建材,帶有時新性,相關建築知識也還不 普遍,在偏遠的東台灣地區尤其少見。白冷會興建的這些鋼筋混凝土教會建築,因此帶有宣揚西方現代性的意義,其中尤以公東高工最受注目。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外觀
建 立公東高工是白冷會來台宣教初期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因為除了傳教之外,白冷會教士還希望藉由他們的協助,讓邊緣社群能進入主流社會,故其建築事業除教堂之 外,還包括學校、醫院、職訓中心、宿舍等。設立公東高工之目的,主要在協助處於偏遠地區之花東青年,能藉由職業教育尋得更好的人生發展起點,同時亦可替台 灣社會培育發展產業所需之人力。公東高工建校經費來自瑞士天主教青年團之募款,其教學許多來自瑞士天主教技師公會的捐助和支援,而瑞士原就以成功的職業教 育聞名全世界。建校之初,公東高工教學目標設定清晰,以技藝操作為主,一般學理為輔,每週之工廠實習時數高達36小時。學生則專收初中畢業生,開設的科系 也僅有機工、家具木工兩科;到了1969年才增設建築製圖科,1970年再增機械製圖科。除此之外,也附設技藝訓練中心(日後改制為東區職業訓練中心,為 傅義修士之作品),免費招收台東當地清寒子弟授以技藝訓練。公東高工教學非常嚴謹,最初十年之教學主要由15位瑞士籍技師擔任,其所使用的教材與教學方法 也都自歐洲引進;設校的第二年,還曾為提高教學品質而蓄意減半招生,可見其對教育之審慎態度。也因此造就了公東高工為台灣技職教育界非常著名的學府之一, 為台灣培育了許多學有專精的人才,並屢獲國際獎項。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廊道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
而 白冷會對公東高工創建之重視與謹慎,也反映在建築師的選擇上。白冷會排除萬難地特地從瑞士聘請建築師,而聘請的達興登(Dr. Justurs Dahinden),雖然我們迄今對他仍所知不多,但從設計結果來看,達興登顯然並非俗手。達興登除了對現代主義建築理想與原則相當熟悉外,在實務操作上 亦相當熟練,其設計簡白易懂,與相關專業如結構技師Dr. Schubiger之間也合作無間,如此才能創造出公東高工這座台灣建築史上極為獨特的校舍建築。比如,整體校園配置簡要有力卻又不落俗套。在近乎方整的 基地上,達興登使用斜45度的配置方式來呼應與都市之關係,並避開東南角地不屬於校園基地一部份的缺點,將北邊入口經過三合院空間連續到南邊工廠區之關係 處理地極為流暢,又有足夠的空間變化。尤其由東邊聖堂大樓、南邊辦公大樓與西邊教室大樓共同圍塑的三合院空間,創造了校園空間該有的自我辨識性與人文意 涵。而此合院空間又非呆滯封閉的靜態空間,利用校門口軸線與往工廠區軸線之相互錯開關係,與合院角落部分的鬆開與動線介入,將合院空間營造成積極動感的校 園中心空間。又比如,其獨特的板結構設計,不但非常傑出,而且與建築設計充分協調的結果,讓其鋼筋用量只有一般建築的一半,而且只需使用小斷面的鋼筋即 可,這在當日建材缺乏又極為昂貴的年代裡,也是極有見識的作法。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屋頂採光
而 在這三棟校園建築中,聖堂大樓尤其值得一提。在樓高四層的聖堂大樓設計中,達興登同時運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現代建築論述。在處理一至三層實習工廠、教室及 宿舍等世俗空間時,達興登運用的是現代建築主流的功能論概念。由於工廠、教室與宿舍各有不同尺寸與需求,達興登所大膽使用的「板構造」,不但可以用最經濟 的方法將需要不同的各式空間整合,而由此具現為清水混凝土直接裸露的粗獷造型,最終還達到結構、空間與形式三者明晰合一的現代建築理想。然而在面對教室大 樓頂層的小教堂,可能是為了反映其宗教性格,達興登一反下面三層的理性原則,而以情感性的象徵主義手法來設計。他充分運用斜面屋頂、噴上粗面水泥的牆面、 微明而戲劇地貫穿教堂主軸向的天光和牆面鑲彩色玻璃等方式,製造出一種厚重、幽暗、充滿宗教象徵性、沈思靜謐的聖堂空間,一如柯比意1950年代運用在廊 香教堂與拉圖黑修道院的空間手法。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彩繪玻璃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鐵雕耶穌基督
公 東高工完成後不久,其理性爽直中兼帶著神秘優美的建築論述,立刻成為台灣本地建築師的關注焦點,尤其對於當時有志於追求現代建築、但苦於只能從為數不多的 書本和雜誌中吸取養分、難以親見現代建築典例的年輕一輩建築師而言。藉由吳明修在當日台灣唯一專業雜誌《建築》(雙月刊)的介紹,公東高工的影響力跨出了 偏遠台東的侷限,對當時有志追求現代建築的建築師產生相當影響。公東高工同時也能與台灣那時方興未艾的、屬於現代主義路線的教會建築空間新美學相呼應;雖 然這些平行案例並不如公東高工教堂那般直接顯露柯比意的影響,而是各有其論述的脈絡。當時這些案例中,如公東高工般由外國建築師所設計者,包括台北中山北 路的聖多福教堂(Anthony Stoner,1957)、台南後壁鄉菁寮聖十字堂(Gottfried Böhm,1961)、台北八里聖心女中(丹下健三,1967)和影響力最為廣泛的東海大學校園(貝聿銘、張肇康與陳其寬1963)。至於台灣本地建築師 的迴響方面,則包括台南大學路天主教大專學生活動中心(陳邁與朱鈞,1962)、宜蘭羅東長老教會(劉明國,1965)和台中衛道中學教堂(修澤蘭, 1967)等。
>>相關報導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 之2 公東高工,1960::
>>相關討論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 之2 公東高工,1960::
>>相關圖片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樓梯與垂直遮陽板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樓梯邊的承重牆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背後脫開的垂直遮陽板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背面的垂直遮陽板
↗ 公東高工-舊影像,入口大門
↗ 公東高工-舊影像,教室大樓(原綜合大樓)
↗ 公東高工-舊影像,教室大樓遙望大門
↗ 公東高工-舊影像,聖堂大樓正面
↗ 公東高工-舊影像,聖堂大樓背面
↗ 公東高工-舊影像,辦公大樓(原廚房餐廳與圖書館的複合大樓)遮陽
↗ 公東高工-舊影像,辦公大樓(對面)與教室大樓(右側)
公東高工位於台東市區西北部,1960年由天主教白冷會錫質平神父創校。
白冷會全名「白 冷外方傳教會」,為一由神父與修士等神職人員自主組成之國際性傳教組織,1921年成立,會員以瑞士籍教士為主,尙包括德國、荷蘭等國人士;傳教地區則包 括非洲、哥倫比亞、日本、美國、中國等地。白冷會在台灣之活動,為二次戰前中國傳教事業之延續。白冷會在中國的宣教工作始於1920年夏,中國東北嫩江省 為白冷會的宣教起始點。
然而,1947年中國共產黨佔領東北,白冷會被驅逐出東北,也中止了白冷會好不容易在中國建立起的基礎。1952 年巴黎外方傳教會費聲遠主教訪台,意外地為白冷會創造了來台傳教的契機。在歸返法國途中經羅馬教廷時,他建議羅馬當局在台灣東部成立新的教區。由於白冷會 的立會宗旨秉持著「盡可能在貧窮、受剝削、受輕視的及失去人權的人們中」展開傳教工作,因此願意投入當時最偏遠落後的台東,作為在台灣傳教的開端。隔年, 亦即1953年,白冷會正式進駐台東,派遣錫質平神父擔任白冷會台灣區會長,同行還有姚秉彝神父。
錫質平神父來台後,篳路藍縷地開拓花東 地區的傳教事業,前後投入的人力物力極為可觀。到1970年代初期,白冷會在花東已興建了超過100座教堂,當地居民歸化天主教者亦超過二萬人之眾。在花 東教區極為著名的瑞士籍教堂建築師傅義修士,即在此歷史背景下來到花東,開展了台灣教堂建築史上傳奇的一頁。而1950年代至1970年代,亦是天主教在 台灣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二十餘年間,全台天主教友人數從二次戰後初期的一萬多人,遽增至超過三十萬人。白冷會在台東最早興建的教堂為鹿野和平堂 (1954)。大約1960年之前,白冷會所興建的教會建築,多採簡單且低造價之水泥木料混合營建方式。隨著1960年之後傳教事業的日漸穩固,白冷會似 乎較願意投注更多經費在教會建築上,因而開始採用鋼筋混凝土作為教會建築的主要建材。鋼筋混凝土在當日台灣仍屬昂貴建材,帶有時新性,相關建築知識也還不 普遍,在偏遠的東台灣地區尤其少見。白冷會興建的這些鋼筋混凝土教會建築,因此帶有宣揚西方現代性的意義,其中尤以公東高工最受注目。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外觀
建 立公東高工是白冷會來台宣教初期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因為除了傳教之外,白冷會教士還希望藉由他們的協助,讓邊緣社群能進入主流社會,故其建築事業除教堂之 外,還包括學校、醫院、職訓中心、宿舍等。設立公東高工之目的,主要在協助處於偏遠地區之花東青年,能藉由職業教育尋得更好的人生發展起點,同時亦可替台 灣社會培育發展產業所需之人力。公東高工建校經費來自瑞士天主教青年團之募款,其教學許多來自瑞士天主教技師公會的捐助和支援,而瑞士原就以成功的職業教 育聞名全世界。建校之初,公東高工教學目標設定清晰,以技藝操作為主,一般學理為輔,每週之工廠實習時數高達36小時。學生則專收初中畢業生,開設的科系 也僅有機工、家具木工兩科;到了1969年才增設建築製圖科,1970年再增機械製圖科。除此之外,也附設技藝訓練中心(日後改制為東區職業訓練中心,為 傅義修士之作品),免費招收台東當地清寒子弟授以技藝訓練。公東高工教學非常嚴謹,最初十年之教學主要由15位瑞士籍技師擔任,其所使用的教材與教學方法 也都自歐洲引進;設校的第二年,還曾為提高教學品質而蓄意減半招生,可見其對教育之審慎態度。也因此造就了公東高工為台灣技職教育界非常著名的學府之一, 為台灣培育了許多學有專精的人才,並屢獲國際獎項。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廊道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
而 白冷會對公東高工創建之重視與謹慎,也反映在建築師的選擇上。白冷會排除萬難地特地從瑞士聘請建築師,而聘請的達興登(Dr. Justurs Dahinden),雖然我們迄今對他仍所知不多,但從設計結果來看,達興登顯然並非俗手。達興登除了對現代主義建築理想與原則相當熟悉外,在實務操作上 亦相當熟練,其設計簡白易懂,與相關專業如結構技師Dr. Schubiger之間也合作無間,如此才能創造出公東高工這座台灣建築史上極為獨特的校舍建築。比如,整體校園配置簡要有力卻又不落俗套。在近乎方整的 基地上,達興登使用斜45度的配置方式來呼應與都市之關係,並避開東南角地不屬於校園基地一部份的缺點,將北邊入口經過三合院空間連續到南邊工廠區之關係 處理地極為流暢,又有足夠的空間變化。尤其由東邊聖堂大樓、南邊辦公大樓與西邊教室大樓共同圍塑的三合院空間,創造了校園空間該有的自我辨識性與人文意 涵。而此合院空間又非呆滯封閉的靜態空間,利用校門口軸線與往工廠區軸線之相互錯開關係,與合院角落部分的鬆開與動線介入,將合院空間營造成積極動感的校 園中心空間。又比如,其獨特的板結構設計,不但非常傑出,而且與建築設計充分協調的結果,讓其鋼筋用量只有一般建築的一半,而且只需使用小斷面的鋼筋即 可,這在當日建材缺乏又極為昂貴的年代裡,也是極有見識的作法。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屋頂採光
而 在這三棟校園建築中,聖堂大樓尤其值得一提。在樓高四層的聖堂大樓設計中,達興登同時運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現代建築論述。在處理一至三層實習工廠、教室及 宿舍等世俗空間時,達興登運用的是現代建築主流的功能論概念。由於工廠、教室與宿舍各有不同尺寸與需求,達興登所大膽使用的「板構造」,不但可以用最經濟 的方法將需要不同的各式空間整合,而由此具現為清水混凝土直接裸露的粗獷造型,最終還達到結構、空間與形式三者明晰合一的現代建築理想。然而在面對教室大 樓頂層的小教堂,可能是為了反映其宗教性格,達興登一反下面三層的理性原則,而以情感性的象徵主義手法來設計。他充分運用斜面屋頂、噴上粗面水泥的牆面、 微明而戲劇地貫穿教堂主軸向的天光和牆面鑲彩色玻璃等方式,製造出一種厚重、幽暗、充滿宗教象徵性、沈思靜謐的聖堂空間,一如柯比意1950年代運用在廊 香教堂與拉圖黑修道院的空間手法。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彩繪玻璃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鐵雕耶穌基督
公 東高工完成後不久,其理性爽直中兼帶著神秘優美的建築論述,立刻成為台灣本地建築師的關注焦點,尤其對於當時有志於追求現代建築、但苦於只能從為數不多的 書本和雜誌中吸取養分、難以親見現代建築典例的年輕一輩建築師而言。藉由吳明修在當日台灣唯一專業雜誌《建築》(雙月刊)的介紹,公東高工的影響力跨出了 偏遠台東的侷限,對當時有志追求現代建築的建築師產生相當影響。公東高工同時也能與台灣那時方興未艾的、屬於現代主義路線的教會建築空間新美學相呼應;雖 然這些平行案例並不如公東高工教堂那般直接顯露柯比意的影響,而是各有其論述的脈絡。當時這些案例中,如公東高工般由外國建築師所設計者,包括台北中山北 路的聖多福教堂(Anthony Stoner,1957)、台南後壁鄉菁寮聖十字堂(Gottfried Böhm,1961)、台北八里聖心女中(丹下健三,1967)和影響力最為廣泛的東海大學校園(貝聿銘、張肇康與陳其寬1963)。至於台灣本地建築師 的迴響方面,則包括台南大學路天主教大專學生活動中心(陳邁與朱鈞,1962)、宜蘭羅東長老教會(劉明國,1965)和台中衛道中學教堂(修澤蘭, 1967)等。
>>相關報導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 之2 公東高工,1960::
>>相關討論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 之2 公東高工,1960::
>>相關圖片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樓梯與垂直遮陽板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樓梯邊的承重牆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背後脫開的垂直遮陽板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背面的垂直遮陽板
↗ 公東高工-舊影像,入口大門
↗ 公東高工-舊影像,教室大樓(原綜合大樓)
↗ 公東高工-舊影像,教室大樓遙望大門
↗ 公東高工-舊影像,聖堂大樓正面
↗ 公東高工-舊影像,聖堂大樓背面
↗ 公東高工-舊影像,辦公大樓(原廚房餐廳與圖書館的複合大樓)遮陽
↗ 公東高工-舊影像,辦公大樓(對面)與教室大樓(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