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S

LINKS

FATKAKCPRMRCGEDLBGFG

美國建築師 Frank Gehry 新作 - 加拿大多倫多 Art Gallery of Ontario (AGO) 開幕

美國建築師 Frank O. Gehry 有又新作,加拿大多倫多 Art Gallery of Ontario (簡稱 AGO)於2008年11月14開幕。

















以下轉貼自聯合書報攤

安大略美術館展新貌‧湯姆森收藏獻明珠
‧典藏古美術 2008/11/14
【文/鄭又嘉;圖/Sue Bond公關公司】 

歷史超過一世紀、擁有近七萬件收藏的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Art Gallery of Ontario),於2002年在加拿大政府、安大略省和安大略文化魅力基金支持下啟動改造工程。此項費時六年、耗資2億5,400萬美元的工程,由甫獲 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生成就金獅獎、出生於多倫多後移居美國加州的國際知名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操刀。美術館的新面貌訂於11月14日向大眾展現。

重新面世的美術館將與城市結合,新建築具標誌性的元素有:美術館內不規則下降的螺旋樓梯,獨特的雕塑畫廊──以戲劇性的玻璃設計和成排道格拉斯冷 杉延伸至城市街區的「義大利畫廊」,以及可眺望城市景致的鈦金屬高塔,觀眾將置身於110間光線充足的展廳中欣賞超過四千件作品。改建後的美術館觀賞空間 將新增約50%。

美術館重新開放的另一個焦點,落在加拿大首富──傳媒巨擘肯恩‧湯姆森(Ken Roy Thomson,1923~2008)累積半世紀的藝術收藏。此批收藏為數甚豐,高達兩千餘件,包括從早期基督教與中世紀藝術、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巴洛克 時期工藝品、18與19世紀英國藝術、船舶模型、19與20世紀加拿大繪畫到中國鼻煙壺等。代表藏品有數件魯本斯成熟初期的傑作,如國際知名的〈屠殺無辜 者(The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12世紀馬姆斯伯里骨灰盒、中世紀象牙雕刻等數一數二的九百餘件歐洲藝術收藏,收藏主軸則為750餘件加拿大藝術,包括湯姆‧湯 姆森(Tom Thomson)的七人社(Group of Seven)、加拿大大師科爾內留斯‧克里格霍夫(Cornelius Krieghoff)和大衛‧米爾納(David Milne)等人作品,內容豐富,展現收藏家廣泛的文化好奇心與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質,其收藏質量俱佳,頗受博物館研究人員推崇。此批收藏將以30個展廳呈 現。除了捐贈收藏,湯姆森另捐贈超過上億美元予美術館改造工程,其中包括2,000萬美元的常態營運費用。

在湯姆森的一片歐美藝術收藏中,中國鼻煙壺看似另類,實符合其對精巧工藝的偏好,也具體而微地展現出中國藝術的精緻、傳奇、神話和民間傳說。倫敦 古董商Robert Hall助其建立了約三百件的鼻煙壺收藏,其中115件將常態展出。湯姆森談到鼻煙壺時曾感性的說:「觸感很好。當你發現某項你愛的東西,你一定要觸摸 它,持握它,過程中你會越來越接近並瞭解製作者。如果當你非常接近地感受和注視某件東西時,它讓你心跳加速,你就會知道它是為你而做的。」

湯姆森第一件購藏的鼻煙壺為具乾隆款的1736~1795年清乾隆〈象牙雕佛道人物鼻煙壺〉(6.3×5.1×2.5厘米),另一件出自北京造辦 處的為清乾隆〈黃料雕仿古夔龍紋鼻煙壺〉(5.4×4.1×2.8厘米)。由於對擁有宮廷物件有興趣,此類鼻煙壺便成為收藏中的特色之一。他對自然的愛好 也反映在有機材質的鼻煙壺藏品上,他認為琥珀是最可親的材質,加上因琥珀可吸納老虎靈魂而象徵勇氣的傳說,故琥珀鼻煙壺有14件之多,其中 1780~1850年〈琥珀刻詩人孟浩然鼻煙壺〉(5.9×5.1×2.8厘米)十分可愛。另外一種是婆羅洲的犀鳥鳥喙,組織類似象牙但較軟 (hornbill ivory),中心呈金色,邊緣則為紅色,十分珍罕,少見於鼻煙壺。湯姆森收有數件,包括1821~1850年清道光〈犀鳥喙刻老者與攜琴童子鼻煙壺〉 (6.3×5.4×1.8厘米)和1800~1850年〈犀鳥喙素面龍紋鼻煙壺〉(6.3×5.3×1.7厘米)。

瓷製鼻煙壺則有1780~1820年〈粉彩瓷塑躺臥少女〉(3.8×8.6×3厘米)及〈粉彩瓷塑孩童〉(5.8×2.2×2.3厘米),皆十分 俏皮可愛。玉和翡翠鼻煙壺有1780~1850年〈紫翡翠刻籃紋鼻煙壺〉(6×5×3.3厘米)及〈翡翠鼻煙壺〉(6.2×4×1.9厘米),同時期還有 具迷人天然紋理的〈布丁石鼻煙壺〉(5.3×4.6×2.7厘米)。19世紀開始而於百年後達到巔峰的料器和水晶鼻煙壺,則有1780~1850年製、 1910年葉仲三後繪〈水晶內繪魚藻紋鼻煙壺〉(6×3.4×1.6厘米)和約1910年馬少宣繪〈透明料內繪英雄(鷹熊)圖鼻煙壺〉(6.3×4× 1.9厘米)。上述面貌豐富的鼻煙壺亦將於改建完成的美術館中展出。

肯恩‧湯姆森是1953年在英國南方小鎮伯恩茅斯(Bournemouth)度假時與藝術結緣,他當時受到維多利亞時期雕刻家班傑明‧薛佛頓 (Benjamin Cheverton)刻的一對胸像所吸引,自此踏上藝術收藏之路直到生命終點。如長期為其服務的倫敦知名古董商Sam Fogg所言,不論歷史意義深重、高價值或不起眼的作品,肯恩‧湯姆森皆十分寶愛。周遭的親友和藝術顧問皆表示,在把玩或欣賞收藏時,他總是神采煥發,對 於高超的技巧總是給予最大的敬意,不論是中世紀的象牙雕刻或拿破崙戰俘所做的船舶模型。肯恩‧湯姆森曾說,把玩藝術品讓他對藝術家創作過程感同身受。他亦 對瞭解每件作品的歷史深感興趣,花費很大精神去追溯流傳過程,甚至遠溯至作品剛離開藝術家手中的時刻。

肯恩‧湯姆森是艦隊街湯姆森男爵一世(1st Baron Thomson of Fleet)洛依‧赫伯特‧湯姆森(Roy Herbert Thomson)與艾德娜夫婦(Edna Thomson)的獨子,出生於多倫多並於安大略北灣和多倫多長大,二次世界大戰時服役於皇家加拿大空軍,之後於英國劍橋大學取得經濟與法律學位,畢業後 參與其父在南安大略剛起步的報業。其父於1954年移居蘇格蘭並買下《蘇格蘭人報》(Scotsman newspaper),肯恩成為加拿大的湯姆森報系總裁,然而英國報業迅速擴張,使他不得不舉家移居倫敦。1966年成為泰晤士報系副主席,1968年升 為主席,1971年再升為總裁,直到1981年出售報社。1976年其父過世,他繼承家族事業和艦隊街湯姆森男爵二世的頭銜,然而行事十分低調,從不曾出 席英國上議院,亦未曾在加拿大使用頭銜。

在肯恩的領導下,湯姆森報系在加拿大和美國迅速擴張,成為北美地區擁有最多日報的報業集團,其最自豪的成績為1980年取得加拿大《環球郵報》 (Globe and Mail),因這是20多年前其父併購失敗的報紙。出版業之外,湯姆森事業還包括總部位在英國的旅遊公司、北海原油、加拿大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零售商 ──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2000年撤出英國和北美報紙前(《環球郵報》除外),肯恩一直是全世界領先的資訊提供者。其父過世時,家族財產約5億美元,30年後 肯恩過世,家族財產已高達210億美元,為加拿大首富且名列世界前十大富豪。

以下轉貼自 NYTimes

Gehry Puts a Very Different Signature on His Old Hometown’s Museum
By NICOLAI OUROUSSOFF
Published: November 14, 2008

TORONTO — Frank Gehry has often said that he likes to forge deep emotional bonds with his architecture projects.

But the commission to renovate the Art Gallery of Ontario here must have been especially fraught for him. Mr. Gehry grew up on a windy, tree-lined street in a working-class neighborhood not far from the museum. His grandmother lived around the corner, where she kept live carp handy in the bathtub for making her gefilte fish.

Given that this is Mr. Gehry’s first commission in his native city, you might expect the building to be a surreal kind of self-reckoning, a voyage through the architect’s subconscious.

So the new Art Gallery of Ontario, which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Friday, may catch some fans of the architect off guard. Rather than a tumultuous creation, this may be one of Mr. Gehry’s most gentle and self-possessed designs. It is not a perfect building, yet its billowing glass facade, which evokes a crystal ship drifting through the city, is a masterly example of how to breathe life into a staid old structure.

And its interiors underscore one of the most underrated dimensions of Mr. Gehry’s immense talent: a supple feel for context and an ability to balance exuberance with delicious moments of restraint.

Instead of tearing apart the old museum, Mr. Gehry carefully threaded new ramps, walkways and stairs through the original. As you step from one area to the next, it is as if you were engaging in a playful dance between old and new.

The original building, an imposing stone Beaux-Arts structure completed in 1918, grew in fits and starts over nearly a century. A wing designed to match the original style was added to the main building in the 1920s; a modern sculpture center and gallery shop, clad in precast concrete, were built in 1974.

The most damaging addition, however, was a two-story structure that the architect Barton Myers grafted onto the front of the old building on Dundas Street in the early 1990s. The addition’s low brick form was intended to make the museum more accessible but ended up looking cheap and tawdry. The central entrance was also moved off to one side, which meant that visitors had to pass through a labyrinth of spaces before reaching the heart of the museum.

Mr. Gehry’s first task was to clean up this mess. He tore away that addition, restoring a grand, central point of entry. He consolidated all of the museum’s commercial functions — bookstore, cafe, restaurant, theater — at one end of the building, reasserting the primacy of the museum and its art while creating a vibrant communal enclave at that street corner.

The new glass facade, swelling out one story above the sidewalk, seems to wrap the building and embrace passers-by below. Its faceted glass panels, supported by rows of curved wood beams, evoke the skeleton of a ship’s hull or the ribs of a corset. At either end of the building, the glass peels back to reveal powerful crisscrossing steel and wood structural beams.

The unpretentious materials bring to mind one of Mr. Gehry’s most powerful early works: his own 1978 house in Santa Monica, Calif., which he described as “a dumb box” wrapped in a skin of chain link, galvanized metal and plywood.

Yet an even greater strength of the museum design is how it suggests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art and the city. The bottom portion of the glass overhanging the street angles back slightly to reflect the facades of the pretty Victorian and Georgian houses across the way; the upper section tilts back to reflect the sky. Just above the glass facade, you glimpse the top of the new big, blue box that houses the contemporary-art galleries, its blocky form balanced on top of the old building.

The results are refreshing. Mr. Gehry doesn’t put art on a pedestal; he asserts its importance while wedding it to everyday life. The rest of the design unfolds in a meandering, almost childlike narrative. An exposed stud wall frames the entrance, blending into the classical stone shell while adding a touch of warmth. From here, a long sinuous ramp snakes its way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lobby. The ramp, which provides wheelchair access but can be used by anyone, is an odd conceit. Yet it serves the purpose of slowing your pace as you move toward the galleries, prodding you to leave outside distractions behind.

As you travel deeper into the building, you experience a delightful tension between old and new. From the lobby you enter a court framed on four sides by the original museum’s classical arcades. A glass roof supported on steel trusses has been cleaned up, and on a sunny day a heavenly light pours into the space from two stories above.

At the far end of the court, a spectacular new spiraling wood staircase rises from the second floor, punching through the glass roof and connecting to the contemporary gallery floors in the rear of the building. The staircase leans drunkenly to one side as it rises, and the tilt of the form sets the whole room in motion. When you reach the first landing, the stair rail keeps rising rather than becoming level with the floor, so that your view back across the court temporarily disappears and then returns. It’s as if you were riding a wave.

This is a textbook example of how architecture can be respectful of the past without being docile. All the old spaces and the memories they house are brought lovingly back to life.

Mr. Gehry shows the most restraint in the galleries. Some have been left completely untouched, and others, like the Thomson Canadian gallery, have been subtly tweaked. Big wooden baseboards have been added to keep the eye upward, focused on the art. Doors are cut into the corners of some of the galleries so that you enter them diagonally, which preserves wall space. (One flaw is a series of rails at waist level that were designed to allow you to lean to view smaller paintings; they cast a distracting shadow on the wall, and the effect is fussy.)

Mr. Gehry seems to have had more fun with the contemporary galleries. Big wood-frame windows offer views onto the park at the back, and skylights funnel sunlight into the upper-floor spaces. The galleries are conceived as big white cubes with a few smaller, boxy spaces arranged inside, shifts in scale that give curators more display choices. They also add an element of surprise: you’re not always sure what to expect when you round a corner.

The climax arrives in the Gallery Italia, a long, narrow sculpture corridor just behind the new glass facade. The entire composition snaps into place. The facade’s gorgeous curved surface cleaves you close to the old building. Gazing toward the ends of the hall, where the glass curls over and then peels back, you think of the gills of a fish opening up to let in air.

As you watch the figures jostling outside and then turn to the sculptures, urban life and art seem in perfect balance.

And suddenly you grasp what’s so moving about this place, despite its flaws. The exuberance is here, of course. But something else tugs at you: the architect’s humility in addressing the past.

去年最多人瀏覽文章

台北未來地標「劍潭站TOD大樓」闕河彬建築師改採柔化流線造型

公車亭變身藝術品!臺鐵柳營站「蜻蜓, 輕亭」設計背後的3個創新故事

第九屆建築改革社大會選出新任理監事,何震寰擔任社長

新北市板橋區農村公園大改造 重塑城市新風貌

文化深耕與政治合作 建築專家力挺賴清德與吳思瑤:文化立國,台灣的未來

教育 : 張基義老師 - 給有志於唸學士後建築碩士朋友們

2024 Japan Best Hotels 不只是服務,是藝術 日本旅宿「おもてなし」的全新解讀

競+ 獎 : 台灣塔設計概念國際競圖獲獎者公布! Taiwan Tower Conceptual Design Competition Winners

「第一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初選結果出爐!

EMERGENT Architecture 設計 貴陽花溪城市中心大廈 Huaxi Urban Centre Tower

POSTS

精彩回顧

BG 由傳統到現代:波哥大Universidad EAN大學新教育設施,Heatherwick Studio展現哥倫比亞手工藝之美
Bruno Mars聯名設計「The Pinky Ring」酒吧重新定義拉斯維加斯奢華夜生活
台灣建築師的美學探索:2024年第九屆台灣住宅建築獎獲獎者公布!
時光倒流看林口:30年房價大揭秘
MVRDV設計、策展「過去、現在、未來:荷蘭館的三重時空旅程」:透過台北國際書展荷蘭主題館的三個圓形空間,漫遊荷蘭與台灣交織的歷史與未來願景
16億大改造!國父紀念館2024年2月26日起閉館整修 2027年再見!
高雄小港運動中心春節後動工,為民眾打造全方位運動空間,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
建築與環境對話:「Kalyon Karapınar 1.350 MWp SPP」太陽能發電廠,展現土耳其在永續能源領域的領導力
一次過六科,台中青年陳顥仁躍登建築師榜單:跨界才華照亮建築與文學之路
美國華盛頓州名建築師Moritz Kundig辭世,享耆壽98歲
Richard Meier在韓國的傑作——Sorol Art Museum 美術館:融合自然與現代建築的詩篇
台南市溪東里活動中心2024年2月18日動土 顏夷伯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系輝煌獲獎!美國建築大師獎見證符馨、鍾頤萱、廖季淳、趙昱優秀作品 鄧建國、林俊良、長友大輔啟發未來設計師
「地形作為建築」講座:周防貴之談建築設計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024年3月6日
春天的承諾:中友百貨彰化店2024年3月底開工,為彰化帶來新希望與活力
屏東「藝起趣宜居潮州」喜訊 獲法國設計獎建築設計類金獎
尋找建築與人心之間的橋樑:林彥穎的建築哲學
台灣公共建設經常被終止,何震寰提出對策促進公共利益與專業價值平衡
探索執業新天地 台灣建築師的國際之路「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論壇 2024年3月16日
將鰻魚的流動之美融入建築中 鰻魚加工工廠「S-Lab4th」隈研吾在橋本町的環保創新
台南南區集會新據點:台南文南里活動中心動土 境謙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
勤美達精密機械 大中華區鑄造巨擘的綠色轉身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傑作
2024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入圍決選名單公布 打造居住藝術新高峰!
臺南的記憶重現:文化部補助老屋展 2024年1月24日至2月6日中西區公園路8號
疫情中的堅持與轉變:嘉義聖荷西商務大飯店的危老重建,開啟植物人長照新篇章
台北田徑場驚艷蛻變:2年策劃下的智慧型運動空間,運動熱潮在此重燃!台灣設計研究院揭示未來體育新里程
東京「學習、學習舍」:VUILD與Explayground計畫合作成果,將3D加工技術應用於教育空間
臺北北門新生:建城140週年慶典揭幕,楊仁江建築師主導修復計劃,凸顯文化傳承
基隆田徑場設計違約將更換監造 直域建築師事務所提送第二次變更設計仍延宕造成損失 決先由建築師公會協助推薦新事務所
新竹縣竹北市文興國小校舍動土 融合綠建築打造環保教育環境 大同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
日本最高木造大樓在東京日本橋動土 預計2026年竣工
Swarovski Optik與Marc Newson聯手 AI望遠鏡「AX Visio」帶來觀鳥革命
台中巨蛋工程簽約 預計2024年3月正式動工 2030年啟用
碳中和先行者 新北市2024年6月啟動建築碳排量申報制度
台中市社宅再邁新里程碑 豐原安康二期好宅上梁 興亞營造承造 開務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
設計改變世界 石巻工房的創意之旅「石巻工房の仕事」展在東京代官山 2024年1月5日〜 1月28日
台南首座智能全民運動中心2024年1月2日啟用 開放2周免費試營運
AK
2024年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揭曉: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新竹謝宅」、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璞園貴象」分獲單棟及集合住宅首獎,無名樹設計「小大之間」獲特別獎肯定
2024年台灣住宅建築獎,台灣建築師將傳統與創新融合於每磚每瓦
2023雙北逆勢房價案例曝光 住展雜誌深度解析
台南九份子房市爆發:泰嘉開發引領區段新高潮 泰嘉一字寬成交驚見39.4萬元實登
國泰建設砸10.45億 收購北屯四期重劃區718坪透天
嘉義轉型序幕:「Ai世界城」開工,南台灣房市迎來新紀元!三大巨頭聯手造鎮,城市面貌即將改寫
單元二新篇章:打造台中豪宅新地標,頂級生活藝術聚落成形
百億黃金國有地 台中七期地上權 重啟招商
打造台中成為「盛典城市」!3大重大建設齊鳴 台中巨蛋、市政路延伸將開工
2023年底房貸餘額首破10兆元:央行公布歷史新高,房市熱度未退
2023年Q4台灣房市分析:國泰指數顯示「價穩量增」,台北季漲居冠
南二都房市魅力:台南中西區與高雄鹽埕區房價分析
台灣建築面對低溫挑戰:台中建商以新建材與工法應對
2024年7月「囤房稅2.0」上路 台北自住客面臨衝擊
中國春節返鄉置業 市場活躍度的新希望
櫻花建設2024年營運大躍進 新案爆發帶動業績飆升
台南九份子新築話題作「泰嘉一字寬」,開啟綠建築新篇章
FG
歐米茄攜手ORBIS國際慈善創佳績:超霸專業登月系列新面孔
宇舶錶2024新作亮相,瑞士精湛工藝再創高峰
2024年值得期待的18款電動車
遠方思鄉與音樂啟蒙:Michael Bublé的夏日回憶
英國政經未來趨勢 脫歐與消費衝擊
李小龍傳奇再現!SEIKO限量聯名腕錶 跨時代的時尚對話
為什麼台灣吸引不了日本觀光客?疫情結束後,台日觀光逆差放大超過5倍
10個奢華腕錶品牌背後的故事:藝術與時尚的交織
傳統建築的現代詮釋 探訪Aesop Seochon首爾旗艦店 韓國美學與香氛結合
日本鰻魚的古老傳統與現代變遷 夏季必吃「土用丑日」的鰻魚文化
Hermès H08腕錶 時尚界新星 Philippe Delhotal打造的愛馬仕鐘錶傳奇
Casio手錶的蒂芙尼風采,「Casio Tiffany」湖水藍手錶大熱
TK
探索生活與設計的無限可能:2024年第九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揭曉
日本平田晃久建築師拜會竹市府 邱副市長:圖書館新總館展現「台日設計」新面貌
從高雄到亞洲 曾瑞宏領軍綠色實驗室 尋找氣候建築新解方
以陶淵明為靈感作品參賽 台師大師生團隊獲美國建築大師獎
作為地形的建築:周防貴之在東京港區的深度對話 2024年3月6日
彰化中友百貨為何遲遲未開工?背後的原因將讓你重新評估地方發展
紅牆綠瓦的史博館曾經很「日本」? 改建關鍵是測繪紫禁城的他
隈研吾來台現勘「聯聚中維」 打造亞洲新地標
復古控必看! 台南低調神秘的「文資建材銀行」
台灣建築學會主辦「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論壇 2024年3月16日在臺灣科技大學登場
【顛覆認知】您知道鰻魚加工廠也能成為藝術品嗎?隈研吾在茨城縣橋本町的創新之作
台灣住居創意新高峰!「2024第九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入圍決選名單公布
城市記憶的重現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老屋展
FA
240片太陽能電池板一次到位 奧地利公司發明「Solarcontainer」移動發電站,太陽能電廠進駐你家!
探索生活與設計的無限可能:2024年第九屆台灣住宅建築獎揭曉「新竹謝宅」及「貴象」分獲單棟及集合住宅首獎, 「小大之間」獲特別獎肯定
投入大自然懷抱:輕井澤森林書店「Karuizawa Commongrounds/軽井沢コモングラウンズ」複合設施/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平田晃久建築團隊訪新竹市府 邱副市長期待新竹市圖書館新總館「知識峽谷」成新地標
荷蘭住居風情融入鄉土:果園綠建築住宅Orchard House/Earthbound architecture and Namelok
從舊宅到現代辦公:巴西律師事務所總部創新轉型/BLOCO Arquitetos + Renata Dutra Arquitetura
探索內在平靜的熱帶避風港,巴西當代住居Serena House/Módulo 4 Arquitetura
山本理顯獲頒2024普利茲克建築獎,融合公私空間,重塑日常生活的建築哲學
超越停車場的設計:穆哈拉格立體停車場,Christian Kerez如何重新定義公共空間?
荷蘭森林中的隱秘鳥巢:Buitenverblijf Nest為自然愛好者打造終極休憩地/NAMO Architecture + i29 architects
遠離塵囂的心靈避隱地:巴西綠意日式料理Ikigai Cozinha Afetiva/Hiero Arc
與大地對話:土耳其潔淨能源願景,Kalyon Karapınar 1.350 MWp SPP太陽能發電廠/Bilgin Architects
深夜食堂新選擇:「ザ・銀皿」居酒屋,東京目黒區的隱藏寶藏
慈湖上的建築詩篇:清遠慈湖書院的靜謐與孤寂,在自然中尋找心靈歸宿
文化地標再進化!台北國父紀念館大變身2024年2月26日起閉館整修打造進化版場館 預計2026年第4季完工
台中舊城區走讀:探索老屋改造的無限可能
北京內城瑰寶!「小堂12號」四合院重生,IARA再現老建築歷史風華
轉型美學:從五變二的奧地利度假公寓改造House Sutter/firm Architekten
大稻埕新風貌:「台灣日和」與3+2 Design Studio聯手,展現島嶼記憶選物店
竹構與花藝的絢麗交織:2024花在彰化「繁境」系列地景裝置,亼光工作室的創意國度
新莊泰山區的都市綠洲!工業區中的生態接待中心「積木之森」/術刻建築師事務所
不只品酒與美食,還有感官旅程:在西班牙「Bodegas LAN」葡萄園中與自然共餐
新春快樂,大年初六開工大吉 台中市都發局迎接工作的第一天
MVRDV 改造百年水泥廠「GATE M 西岸夢中心」立體步行網路 從工業遺產到上海新地標的華麗蛻變
從海洋生物到建築靈感,馬爾地夫悅榕度假村Madi Hiyaa/Atelier Nomadic
樹木啟發的建築藝術,印度建築師總部大樓ATREY DESIGN STUDIO Office/ATREY & ASSOCIATES
日本福島自然共生住宅「柱群の家」:IGArchitects打造雙家庭安寧棲所
共創低碳生活環境,崔懋森理事長: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助推台灣2050淨零路徑
重構結構曲線之美,西班牙餐廳La terraza del Museo Marítimo del Cantábrico/Zooco Estudio
現代與傳統的交錯詩篇:耶魯大學拜內克古籍善本圖書館/Gordon Bunshaft
FAM@INSTAGRAM
美加建築師Frank Gehry為Louis Vuitton設計一系列限量版手袋
加拿大國家大屠殺紀念碑National Holocaust Monument,Daniel Libeskind設計
OMA住宅作品「耑岫」David Gianotten與林家如、大陸建設共同設計
英國2023年RIBA住宅年度獎頒發給倫敦「綠色住宅」(Green House)。由Hayhurst & Co設計
阿布達比(Abu Dhabi)法希德島Fahid Island 藝術家Jim Denevan大型地面裝置藝術「自相似」(Self Similar)
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煉計畫】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受邀參鋼結構創新
日本建築師夫妻檔藤貴彰和藤悠子 自宅兼辦公
拉斯維加斯Stadium Swim水上樂園,位於Circa Resort&Casino
Apple Piazza Liberty 米蘭市中心蘋果專賣店
新加坡建築師團隊WOHA打造的烏節泛太平洋酒店結合城市、建築、景觀和室內設計的元素
FAM@FACEBOOK
透視拜內克古籍圖書館 耶魯大學現代主義建築經典揚名世 Gordon Bunshaft建築美學體現同理心
韓國成南市「Pangyo Two Courtyards House」住宅光影交織,June Architects設計
西班牙La terraza del Museo Marítimo del Cantábrico博物館餐廳,方形和三角形元素結構融合,Zooco Estudio設計
Christian Kerez巧思:巴林立體停車場,不只停車的空間藝術
反射大地之美:土耳其「Kalyon Karapınar 1.350 MWp SPP」太陽能發電廠展現環境融合藝術,Bilgin Architects設計
光與影的交織之美,江陵「索羅爾美術館(Sorol Art Museum,韓語:솔올미술관)」揭幕:理查德·邁爾(Richard Meier)的純白哲學在韓國展新篇
歐洲第一個野生河流國家公園的地景建築 從岩石到板塊:CEBRA在阿爾巴尼亞Vjosa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創新設計
花蓮「白羽岸pahanhannan」榮獲2023美國建築大師獎:王識源、盛郁庭完美結合原民智慧與現代科技
山東日照如詩美術館,石上純也以水為墨:「在水美術館」的設計哲學與實踐
學生學習與交流的微型城市!日本「神奈川大學栗田谷アカデメイア」國際學生宿舍

好文回顧

台北未來地標「劍潭站TOD大樓」闕河彬建築師改採柔化流線造型

逾75年成就!《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於東京盛大展覽 2022.12.21-2023.05.28

櫻花台中霧峰新廠預計2023年首季動工 搶攻整體廚房市場

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台灣竹構設計新場域 New Field of Taiwanese Bamboo Architecture

台中舊城百年歷史建築「台中市役所」再現風華,義式餐廳Narratore、展演空間開幕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Japan Best Hotels 不只是服務,是藝術 日本旅宿「おもてなし」的全新解讀

教育 : 張基義老師 - 給有志於唸學士後建築碩士朋友們

金點沙龍成為亞洲設計交流重要平台,台灣、泰國、馬來西亞設計師共探設計文化與創新

Tezuka Architects 日本建築師手塚貴晴、手塚由比 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演講談童年影響與建築實踐

EMERGENT Architecture 設計 貴陽花溪城市中心大廈 Huaxi Urban Centre Tower

台灣青年建築師的創意賽場!2024第七屆ADA新銳建築獎等你來挑戰

光學玻璃牆創造的都市住宅風景,日本廣島私人住宅Optical Glass House/中村拓志 & NAP建築設計事務所

競+ 獎 : 台灣塔設計概念國際競圖獲獎者公布! Taiwan Tower Conceptual Design Competition Winners

「跨界合作,開創未來」金門大學建築系學生展覽揭幕:從理論到實踐的創新跳躍

AI TWINS智繪双子星:顛覆台灣建築設計的革命性力量!

SPONSORS

TAGS

動土OMA幼兒園日本住宅工程競圖台北新竹台中台北美國酒店東京手錶

最近30天熱門文章

台北未來地標「劍潭站TOD大樓」闕河彬建築師改採柔化流線造型

公車亭變身藝術品!臺鐵柳營站「蜻蜓, 輕亭」設計背後的3個創新故事

第九屆建築改革社大會選出新任理監事,何震寰擔任社長

新北市板橋區農村公園大改造 重塑城市新風貌

文化深耕與政治合作 建築專家力挺賴清德與吳思瑤:文化立國,台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