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簷展書讀 「綠」道照顏色 GREEN綠雜誌2009年10月創刊!
這是你以前沒看過 的【綠】
是關於 設計/生活/人文 的綠,
不只是 建築 的綠,
2009年10月,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隆重推出「GREEN 綠雜誌」第一期,讓我們從各個角度重新檢視地球與人類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是衝突還是和諧,和解的時候到了嗎?
走遠路,我們有獨行準備
綠雜誌社長 歐陽駿
有些人不免納悶,如今創辦雜誌已到了「日暮掩柴扉」的困境,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卻還要再創一本綠雜誌,難道真的有利可圖?究竟所為何來?
對於浸淫雜誌業二十六、七年,庸碌一生,卻始終仍想闖出個名堂的我來說,綠雜誌所呈現的內容乃時勢所趨,再加上一種時不我予、廉頗猶能與役否的焦慮感,最終促使我大膽劈腿,踏上了雜誌的另一條不歸路。
關 於「綠」雜誌的定位,我想它應該是一份兼顧知識性而又容易閱讀的刊物。我們無意經營一本太大眾化的雜誌,因為那隻意謂著讀過之後船過水無痕,淪為隨看隨丟 的下場。我期盼「綠」能成為一本有份量的雜誌。所謂有份量,倒不是指它的厚重,也不是指它的發行量有多大;我從來都沒指望這本雜誌會飆出何等高的銷售量 (雖然我們極力追求),倒是的確很在乎它是否受到大家的重視。
至此,我也要感謝我的長期夥伴黃長美建築師,她對「台建」編務曾辛苦付出,卻絕少干涉雜誌社的經營,即使在過往一段勞苦若不謀夕的日子裡,依然無怨無悔支持我,讓我一無牽絆奮力拚搏,以迄至今。
走遠路,我們有獨行的經驗和準備,但若有您的相伴和扶持,一路自當更為順遂。感謝您!
>>相關討論
::推薦一種新刊物:【GREEN 綠雜誌】::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之 嘉義溪口鄉文化生活館::
>>GREEN綠雜誌10月2009第1期 內文樣頁

↗ 1 COVER STORY 房子與水的特輯。10個錯誤的水觀念破解

↗ 2 COVER STORY 國外案例︰把地還給河流

↗ 3 COVER STORY 都會區中難得的自然生態景觀高雄世運主場館生態公園

↗ 4 COVER STORY 不用空調卻自然涼的綠建築─嘉義縣溪口鄉文化生活館新建工程

↗ 5 MARKETING 為台灣依舊美好的事物「掌生榖粒」!

↗ 6 DESIGN 2009台灣設計師週

↗ 7 DESIGN 2009台灣設計師週
是關於 設計/生活/人文 的綠,
不只是 建築 的綠,
2009年10月,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隆重推出「GREEN 綠雜誌」第一期,讓我們從各個角度重新檢視地球與人類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是衝突還是和諧,和解的時候到了嗎?
走遠路,我們有獨行準備
綠雜誌社長 歐陽駿
有些人不免納悶,如今創辦雜誌已到了「日暮掩柴扉」的困境,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卻還要再創一本綠雜誌,難道真的有利可圖?究竟所為何來?
對於浸淫雜誌業二十六、七年,庸碌一生,卻始終仍想闖出個名堂的我來說,綠雜誌所呈現的內容乃時勢所趨,再加上一種時不我予、廉頗猶能與役否的焦慮感,最終促使我大膽劈腿,踏上了雜誌的另一條不歸路。
關 於「綠」雜誌的定位,我想它應該是一份兼顧知識性而又容易閱讀的刊物。我們無意經營一本太大眾化的雜誌,因為那隻意謂著讀過之後船過水無痕,淪為隨看隨丟 的下場。我期盼「綠」能成為一本有份量的雜誌。所謂有份量,倒不是指它的厚重,也不是指它的發行量有多大;我從來都沒指望這本雜誌會飆出何等高的銷售量 (雖然我們極力追求),倒是的確很在乎它是否受到大家的重視。
至此,我也要感謝我的長期夥伴黃長美建築師,她對「台建」編務曾辛苦付出,卻絕少干涉雜誌社的經營,即使在過往一段勞苦若不謀夕的日子裡,依然無怨無悔支持我,讓我一無牽絆奮力拚搏,以迄至今。
走遠路,我們有獨行的經驗和準備,但若有您的相伴和扶持,一路自當更為順遂。感謝您!
>>相關討論
::推薦一種新刊物:【GREEN 綠雜誌】::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之 嘉義溪口鄉文化生活館::
>>GREEN綠雜誌10月2009第1期 內文樣頁
↗ 1 COVER STORY 房子與水的特輯。10個錯誤的水觀念破解
↗ 2 COVER STORY 國外案例︰把地還給河流
↗ 3 COVER STORY 都會區中難得的自然生態景觀高雄世運主場館生態公園
↗ 4 COVER STORY 不用空調卻自然涼的綠建築─嘉義縣溪口鄉文化生活館新建工程
↗ 5 MARKETING 為台灣依舊美好的事物「掌生榖粒」!
↗ 6 DESIGN 2009台灣設計師週
↗ 7 DESIGN 2009台灣設計師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