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憲慶建築師設計 位於台北縣某山某地的「樹梢餐廳」 - 8月 31, 2010 曾經設計過宜蘭浮線私人住宅的林憲慶建築師,這次在台北縣某個地方的山坡上設計了一間「樹梢餐廳」,確切的地點我暫時不講,想知道的人可以自行去 google 看看,就會有答案。↗ 從山坡下眺望樹梢餐廳↗ 通往樹梢餐廳的小徑>>相關討論::林憲慶建築師設計 位於台北縣某山某地的「樹梢餐廳」::
明日博物館24小時不打烊 首推 theFLOWmarket (含展場相片、影片) - 1月 09, 2007 全 台首創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免費博物館─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2007年1月4日開展;這項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等規劃,利用閑置空間推出的新型態博物館概念,開幕第一檔將引進丹麥大師 Mads Hagstrom 裝置藝術展「theFLOWmarket」。 「明日博物館」其實是一個新型博物館的概念,可以在城市上任何一個地點游走,展出各類不同藝術展覽;明日博物館的第一檔展覽地點選擇在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建國北路口一塊都市更新土地上的閑置倉庫中。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忠泰長虹建設與PPAPER生活雙週刊希望,能以這種新型態的博物館概念,創造出親近生活且知性的藝術形式,藉由創意、文化、環境、美學的連結,將「A Better Tomorrow(更好的明天)」像種子一樣種在這個城市裡。 首展引進丹麥大師 Mads Hagstrom 創造出的話題性超市「 theFLOWmarket 」來台展覽。「 theFLOWmarket 」在丹麥屬於專賣心靈補給品的設計時尚品牌,是極具話題的人類心靈超市。 這 種心靈超市以「個人」、「社會」、「環境」為全系列三十八種商品設計的主要類別,推出如「Identity finders (身份確認)」、「Collectiveconsciousness(集體意識)」、「clean tap water(乾淨的水)」等風格低調、設計簡單的瓶罐,販售現代人最缺乏的心靈補給品,給予生活更多思考、樂趣和平衡的新空間。 在「theFLOWmarket」裡,你可以買四加侖的道德勇氣或是一瓶五十毫升的的好感,消費的是一種認同的概念,不論是自己、人與人,甚至是整個息息相關的地球。 丹麥設計師Mad Hagstrom創造的這個世界巡迴展覽的話題性超市theFLOWmarket,用包裝低調簡單卻精緻的想像商品,販賣著一種消費者覺醒意識。對展覽有興趣者可前往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一百八十號參觀。 >>相關資訊 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 展覽時間:2007年1月4日至5月17日 展演地點: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180號(建國北路與市民大道口附近) >>相關網站 :: theFLOWmarket :: :: 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 :: >... 閱讀完整文章 »
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設計中醫大美術館,2025年5月3日舉行動工典禮,國際級不銹鋼外牆將閃耀台中 - 5月 01, 2025 普利茲克建築獎 大師 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 為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打造的美術館終於動工!這座位於 台中 水湳經貿園區的「中醫大美術館」,不但即將成為東亞地區唯一一座蓋瑞作品,更是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的建築。蔡長海董事長繼成功邀請安藤忠雄設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後,再度延攬國際巨匠,展現其對建築藝術的高度重視。從2015年邀請,到2019年90歲的蓋瑞親自來台定案,再到2025年動工,這段長達十年的等待歷程,也可以看出蔡董事長的堅持與遠見。然而因為不銹鋼外牆需要尖端數位營建技術,全球僅有三家營造公司具備施作能力,使得招標過程耗時三年。《紐約時報》已經搶先報導這座「如水彩畫」般的建築,將與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迪士尼歌劇院、巴黎LV基金會美術館並列為蓋瑞的世界級地標作品。 中國醫藥大學水湳國際健康產學園區醫學創新館新建工程在2025年4月終於順利發包,5月3日舉行動工典禮。Frank Gehry 以建築物、樹木、和天空一起反射在水池及不銹鋼板上的倒影為想像。搭配適合的樹種,期望本建築成為有色彩的交響曲一樣、像一幅有生命的印象派畫作,城市中的藝術品:傳達創新、技術、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築使命,坐落於具歷史記憶的水湳機場,本案將以創新的精神打造台灣第一座以醫學及美學推廣教育的展場式建築,機能包括咖啡廳、餐廳、多功能展演廳,在對稱如雕塑的量體設計下,以起伏且不對稱的動態帷幕輔以精密度極高的金屬細節,除了為台中這個城市帶來一座由外而內都如藝術品一般的雕塑建築,也為水湳經貿園區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金屬水彩畫般的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遠見雜誌 www.gvm.com.tw 作者: 劉育東 (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讓我們一起倒數揭幕台灣第一座安藤忠雄建築,5、4、3、2、1,」司儀說著,在蔡長海創辦人、林增連共同創辦人夫人、馬總統、安藤先生和750位貴賓的見證下,12年前,「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在大家苦等6年半後,正式開館。 10年前,同時身為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的蔡長海先生,為中醫大的全球布局,在寸土寸金的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推動「中醫大生醫產學研發園區」,邀請在20世紀建築史教科書上名作頻頻的紐約SOM公司規劃,16公頃土地中的核心建築,又是一座美術館。 雖然許多人問我,蔡董事長在「大學教育」和「... 閱讀完整文章 »
當文創情懷遇上營建現實的挑戰!「小國生活」建築師林憲慶揮軍台中,「賣房子也賣生活」的獨特訴求,在引發市場關注後,為何會深陷購屋糾紛與可能爛尾的泥淖? - 8月 12, 2025 已付50萬卻等不到開工 知名民宿建築師集資推案爆爭議 house.ettoday.net 台中報導 位於台中14期重劃區,在2020年左右,出現「小眾集資」蓋樓的銷售模式,一名由宜蘭民宿起家的建築師,以「賣房子,也賣生活」簡單、自然且有型的設計,為城市居民打造理想居所為訴求,不過近期該公司與民眾出現購屋糾紛,更引爆建商爛尾、落跑疑慮,對此該建築師也出面強調:「絕對不會爛尾!」 近期在網路上出現一樁不動產爭議,有購屋族支付50萬元後,苦等1年卻遲遲等不到開工。而這建案則是由生活制造建設、在網路上以《阿慶歐妹建築小學》為名推出的「集資」建案。 觀察《阿慶歐妹建築小學》的臉書歷程,不乏強調賣生活,定義自家為制造生活容器的模式,吸引不少想住在獨特性高建案的民眾,據知情人士透露,阿慶即為建築師林憲慶,是知名民宿「小國生活Neverland」的建築師及經營管理者。而在台中以14期為根基,目前手上宣傳的個案共6塊土地。 實際查找,目前共有4塊土地已經請領建照,為5、6樓透天格局,但由於建築師背景,訴求特殊性產品,產品包含1房、2房,部分個案主打14期「最低總」。據實登揭露,4案已出售20戶,總價從1300萬元~3530萬元都有。 面對消費糾紛在網路上發酵,記者聯繫上林憲慶,他說:「我們大概是5年前來到台中,希望用建築師角度,讓選擇住在台中的人有另一種居住選擇,針對糾紛,消費者不開心,是我們不好,目前已經跟對方取得退款共識。」 對於個案出現糾紛,林憲慶也強調:「我講的話我負責,6案都有進入信託、完全不會爛尾,現在最主要是要先把消費者照顧好。」 林憲慶進一步解釋:「目前公司共有6個案子進行中,第一案為獨棟VILLA,全案已取得使用執照,預計本月取得權狀,會與表定交屋時間有落差,係因缺工嚴重而延誤,作為相對弱勢的建商,我們仍為理想持續創作。」 「第二案採新加坡式公寓,坪數68、78坪,近期將申請使用執照,第三案興建中,預計年底前完成結構體、第四案推出小坪數個案,鎖定迷你生活與頂客族市場,提供一大房等不同產品,第五案與第六案也就是此次糾紛的B、C棟,目前即將開工。」 林憲慶說:「雖房市趨勢偏弱、消費者信心低,我們仍全力處理各環節。」針對公司更換負責人的部分,林憲慶解釋:「因手上個案變多,目前土建融貸款環境不佳,我們討論後決定導入具強大背景的股東,以利銀行貸款。」針對糾紛,林憲慶也說:「謝... 閱讀完整文章 »
台鐵桃園新站開工,Mecanoo攜手中興工程顧問,重塑桃園都市軸心,迎接未來交通挑戰 - 7月 11, 2024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的重要里程碑 2024年7月10日, 台鐵 地下化 桃園 新站的開工典禮標誌著 桃園 交通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台鐵 桃園 新站地上三層、地下二層,設置兩座島式月台、三處出入口, 工程 金額約新台幣119億元,預計2030年底完工。 桃園 車站 每日旅運量達5萬3,000人次,是台鐵全線運量第二名的 車站 。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ecanoo與中興 工程 顧問合作設計的新站不僅將重塑城市地景,更將帶來交通便利。 桃園 市新站興建的歷史背景與未來展望 桃園 市,作為 台灣 西北部的大都會區,不僅擁有全國最大的機場,更是 台灣 的主要門戶。在過去的二十年中, 台灣 逐步將地面鐵路系統轉變為地下交通網絡。然而, 桃園 市中心的發展因鐵路軌道的存在受到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 桃園 市政府與交通部共同推動了鐵路地下化計畫,連接城市的南北區域,並改變城市面貌。 Mecanoo的設計概念與機能配置 作為兩階段總體規劃的重要部分,位於 桃園 舊城區的新 桃園 車站 即將成為城市的中心軸心。新站包括商業空間、地鐵、巴士站和地下鐵路,屋頂遮蓋三個建築量體和兩個大空間。重型結構柱被分割成更細的柱子,營造出輕盈的感覺,彷彿屋頂懸浮在空中。 桃園 有「航空城」的稱號,Mecanoo利用摺紙飛機的型態賦予這座 車站 的屋頂折板造型,結合線性燈光的天花板圖案,為使用者帶來動感的視覺體驗。屋頂還提供遮陽和庇護,融合了城市與 車站 的公共特性。 新站的交通便利性與未來發展規劃 作為一個緊湊高效的交通樞紐,新站讓乘客能夠輕鬆地穿梭其間。中央的流通設計使得多方向進入站台層變得容易。照明和 景觀設計 將引導人們流動,並為都市紋理提供綠化。新站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一個社交場所,提供咖啡館、便利商店、 餐廳 和紀念品店等服務。總體規劃的第二階段將在 車站 東側建設一棟商辦大樓。 未來 桃園 新站的都市規劃與期待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全長約18公里,將消除20個平交道、8座陸橋及8處地下道,徹底改變 桃園 的都市面貌。 桃園 新站與捷運綠線及棕線共構,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務。設計融合現代藝術、美學及人文歷史元素,期望在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新站能如期、如質完工,為 桃園 市民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此外,鐵道局指出,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包含改建 桃園 、內壢、中壢等三座 車... 閱讀完整文章 »
當地圖不再只是地理課本上的疆界線,教育家曾成德正帶領一場無聲的認知革命,為台灣的未來世代裝備最重要的世界觀 - 8月 16, 2025 寰宇為舟:富勒的地球太空船願景 長期以來,麥卡托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以扭曲的陸塊面積形塑了數個世代的世界觀,其視覺上的不實,更潛移默化地鞏固了地緣政治的偏見。美國發明家暨哲學家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洞悉此弊病,耗費數十年光陰,最終在1954年與日裔美籍藝術家暨建築師喬二・貞夫(Shoji Sadao)協力完成戴美克森氏地圖投影(Dymaxion Map)。這張地圖將地球表面投影至一個可展開的二十面體上,巧妙地將必然的變形量分散至海洋,使得所有陸塊能以近乎真實的比例與形狀,呈現為一片相連的「世界島」。富勒的意圖遠超乎製圖學的精確,他稱自己為「綜合預期設計科學家」(comprehensive anticipatory design scientist),視此圖為一種哲學工具,旨在破除「非你即我」的孤立主義思維,推廣「地球太空船」(Spaceship Earth)的整體系統觀念,促使人類意識到我們共享一個脆弱且相依的行星家園 。 紙上壯遊:重繪人情溫度的文化地圖 若說富勒的地圖是對世界進行冷靜的幾何解構,那麼波蘭插畫家夫妻檔亞歷珊卓・米歇林斯卡(Aleksandra Mizielińska)與丹尼爾・米歇林斯基(Daniel Mizieliński)的作品《地圖》(Maps),便是一場溫暖的人文重構 。這本地圖集被譽為一場「視覺的饗宴」(visual feast),它刻意淡化僵硬的政治疆界,轉而以細膩復古且帶有童趣的筆觸,鉅細靡遺地描繪各地的代表性人物、珍奇動植物、特色美食、傳統服飾乃至文化節慶 。從奧地利的薩赫蛋糕(Sachertorte)到祕魯的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每一頁都像是一幅濃縮的風土畫,讓讀者感知到一個國家的靈魂並非由其邊界定義,而是由人民的生活與文化積澱而成。此書的成功,標誌著地圖功能的轉向,從宣示主權的政治工具,轉化為促進文化理解與同理心的媒介,它用美學的力量,達成一種更為深刻的全球連結,可謂是柔性的文化外交。 跨域擘劃:構築台灣美感社會的建築師 從全球視角轉向在地實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客座教授曾成德的學思歷程,恰如一位社會的建築師,為台灣的未來繪製著一張無形的發展藍圖。他擁有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Harvard University Gra... 閱讀完整文章 »
教育 : 張基義老師 - 給有志於唸學士後建築碩士朋友們 - 3月 17, 2010 Dear all, 每一年看到那麼多優秀的朋友有志於唸學士後建築組,每年口試中過程中也深刻體會這一些充滿熱忱的準建築人需要更多建議 與協助。昨天交大建築所剛初試完,心中頗多感觸,個人急忙中粗淺寫了十點正反面的建議拋磚引玉,希望更多建築先進與前輩們,也可以提供意見,幫助這些為理 想努力而奮鬥的朋友們。 交大建築所 張基義 謹上 給有志於唸學士後建築碩士朋友們: 十點建議必要的準備工作 1.上網站上查詢學士後建築組相關的準備事宜:與網友相互交流、鼓勵。 準建築人手札 、 Archifeiled 、 建築人 ...等網站都提供了最好的資訊平台。 2.到大學相關系所旁聽設計課評圖:建築系所最重要的教育模式為設計課,藉由評圖可以體驗設計教育是完整過程的呈現與對話,絕非單項片面的技巧或想法。無法忍受設計評圖激烈的儀典,很難完成建築設計核心教育。 3.參觀設計相關展覽:美術館、博物館、藝文中心、藝文特區…常有設計相關展覽,認真看展覽參與演講、講座,這是建築甜美的成果分享。 4.聽演講:民間 / 誠品講堂、學學文創、築生講堂、南方建築論壇、敏隆講堂…,公部門 /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公務人員訓練中心、生活美學館、文化中心,每年台灣有超過一百場建築與設計相關的演講。 5.建築旅行與生活體驗:建築的教室在真實的世界,實際體驗建築、環境與生活的感動是做好建築人最基本要件。 6.廣泛閱讀建築與設計的啟蒙書籍與雜誌: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Architecture Form Space and Order…等網路上有許多推薦給想入門者的啟蒙書。 7.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慣:建築是一輩子的學習,體力與意志力沒有準備好是無法支撐下來。建築是晚熟的專業,要做好奮戰一生的準備。 8.至建築與設計相關系所大學修習或旁聽基本設計課:動手做與討論,訓練精準的工藝精神與抽象思考轉化能力。 9.認真準備作品集:想辦法找到申請上國內外一流研究所學士後建築組的作品集參考。請見 各國建築系學生作品集 Portfolio of Architecture Students 。 10. 提升語言能力:語言是通往世界的基本門檻。托福、全民英撿、英文在校成績…都有助於語言能力的鑑定。 十點應該可以避免的錯誤 1.孤軍奮戰求助無門:學士後建築組的朋友來自各... 閱讀完整文章 »
劉偉彥「山里時晴」宏銓建設向異托邦的永續理想致敬 - 4月 24, 2023 宏銓建設「山里時晴」與城市共生 劉偉彥回歸自然、致敬文化 宏銓 建設成立36年,是台中地區知名建商,近期推出了小坪數 住宅 「山里時晴」,並請來綠建築大師 劉偉彥 合作, 建案 位於 台中 市八期南屯文心秀泰特區,擁有8萬平方米的綠地。它採用360度環繞式垂直綠化等特色,打造出一個「都會里山院落」,以重新定義永續宜居建築。它的設計反映了宏銓建設的永續理念,強調自然、文化的重要性,並回應全球的ESG議題。 宏銓建設致力於製作細膩、獨特的建築作品 宏銓 建設以製作細膩、獨特的建築作品而聞名。每件建築作品都是經過細膩精緻的設計,且外觀不會重複。他們秉持「做自己的建築」的理念,回歸自然、致敬文化。這個理念不只受到購屋者的熱烈迴響,也為他們贏得了建築獎項的殊榮。例如,「緣溪行」獲得了第10屆台中市都市空間大獎的「建築空間卓越獎」和「年度空間設計大獎」兩項大獎。宏銓建設在設計建築作品時,也將永續理念納入其中。 宏銓建設的建築風格充滿辨識度。他們的建築作品以綠建築為主創起點,並以文化反思為核心價值,致力於詩意棲居的文化實踐。觀察它們的過往作品,我們可以發現,「緣溪行」回歸了文化和自然,並以流線型錯層陽台和戶戶三面綠意環繞的設計讓住戶感受到自然,宏銓建設的建築理念強調以自然、文化為主創起點,並致力於詩意棲居的文化實踐。這一理念是宏銓建設在36年的歷史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也是品牌成功的關鍵所在。 觀察宏銓建設的過往作品,可以發現這一理念的貫穿始終。例如,「緣溪行」的設計靈感來自當地的文化與自然景觀,流線型錯層陽台及戶戶三面綠意環繞,呈現出對文化與自然的回歸與致敬;「述森林」則以特殊三翼風車造型結構,達到戶戶三面採光與360度視野,讓居民能夠享受自然景觀的美好;「入深林」則將建築物隱身在茶園、樹海和天空之橋中,充分詮釋王維在〈鹿柴〉詩中「返景入深林」的意境。 宏銓建設的建築理念不僅讓其作品成為建築獎項常勝軍,也獲得了購屋者的熱烈迴響。這種以自然、文化為主創起點的建築設計,不僅是對當地文化的尊重,更是回應了人們對永續、生態友好 住宅 的追求。 與建築師劉偉彥合作——打造辨識度超高的建築作品 宏銓建設在近年多與建築師 劉偉彥 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座座辨識度超高的建築作品。這些作品以綠建築為主創起點,以文化反思為核心價值,致力於詩意棲居的文化實踐。 宏銓建設... 閱讀完整文章 »
「第一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初選結果出爐! - 1月 20, 2007 為引領台灣建築界重拾住宅的核心價值,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創 辦第一屆台灣住宅建築獎,期望藉此獎項鼓勵優秀的建設公司與設計團隊,以達到提升台灣居住環境品質為使命,並於2006年春季開始規劃獎項活動辦法,歷經 數個月的籌備與公開徵件,彙集了129件作品,在2007年1月12日召開初選會議,由王俊雄教授、王增榮教授、金以容建築師、徐明松教授、陳珍誠教授、 黃長美建築師共六位初選評審討論篩選出入圍最佳單棟9件、入圍集合住宅22件一同進入決賽。 入圍之初選作品將於2007年3月中旬由漢寶德館長、日本建築師阿部仁史、黃永洪建築師、蘇喻哲建築師、黃聲遠建築師共同審議親赴現場勘查之作品名單,實地會勘之後將投票討論決選出「第一屆台灣 住宅建築獎」各項得獎作品。 以下為進入決選之作品名單:(入圍名單順序依作品案名筆劃排列) ‧私人獨棟住宅(共9件) Argus Vision Internal Limited: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巧食鋪:打開聯合工作室(劉國滄) 台南三世代鄭宅:毛森江建築工作室 浮線私人住宅:林憲慶建築師事務所 新竹科園區王宅:建築作坊(曾成德) 高雄阿蓮鄭宅:徐純一建築師事務所 彰化鄭宅兼牙醫診所:建築作坊(曾成德) 礁溪四城曾宅:郭文豐建築師事務所 霧峰街屋:未完成建築工作室(趙力行) ‧集合住宅(共22件) 十方蘭庭:十方建設╱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二月河:式澳建設╱毛森江建築工作室 上善若水:誠寬建設╱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 文心隱士林:文心建設╱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北投大成堂集合住宅:嘉能建設╱廖子澔建築師事務所 何必館:府都建設╱施進宗建築師事務所 青田主人:德林建設╱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大尺設計 忠孝東路商業住宅大樓:誠寬營造╱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 美術北一街:群基建設╱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 東西巷:府都建設╱張景堯建築師事務 泰安觀止:德林建設╱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大尺設計 泰安連雲:展曜建設╱李天鐸建築師事務所 純境社區:本富建設╱葉嘉建築師事務所 框景—竹北集合住宅:翁天富先生╱何侯設計+柯善文建築師事務所 琉璃藏:十方建設╱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陸府觀峰:陸府建設╱龔瑞琦建築師事務所 鄉林霞關:鄉林建設╱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墅建築:宏銓建設╱劉偉彥、許榮江建築師事務所 璞園六逸:璞全建設╱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璞園人子:璞永建設╱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閱讀完整文章 »
李文勝建築師 - 天街樓井 向天借鑿一個景 是井也是景 - 1月 07, 2013 自然與人造之間,李文勝建築師設計的「天街樓井」企圖創造新型態建築,設計過程行為認為創作是不斷延綿連續的過 程,「天街樓井」的天井,是建築實體空間之間的虛空間,透過天井讓建築物的「氣」流動,上可通天,下達地脈,好似「天公」儀式,是人與大自然溝通,觀察歲 時氣候的變化... 一棟樓,一個天井,一場繁華的場域,破除騎樓的低垂制式印象,有所為般地建構著座落於忠孝東路上,正挑戰了都會裡「極致限制」的面窄凸字型基地,從此有了天間、人間、地間、間接、間隙與中介...的「真實自然」關係。 「天街樓井」向天借鑿了一個景,是井也是景。 井裡裝著自然的日光、空氣、雨水、風流、星光、及與人互動的景緻。 ↗ 李文勝建築師 - 天街樓景 Lightwell 集合住宅 - Phot0 01 李 文勝建築師設計的「天街樓井」集合住宅體現了建築是情感與理智平衡的主張,突破台灣傳統騎樓下的路人一貫式水平行走的經驗值及低暗式的人造燈泡閃爍的手 法;「天街樓井」視覺作為,從一般低垂的慣性行為,轉換成天「井/ 景」的自然垂直視覺(與繁忙都會人的匆忙生活,及下班時抱著疲憊的身心...走在水平視線之台灣特有的「騎樓」文化,作為對比的提醒),無一秒相同的頻 率,循著一道不同斜面矩形深凹的量體實牆、線性格柵所約制幾何圍構的虛牆,與方格秩序分佈的光線處理等,所產生的理智感受隨機能的邏輯安排,創建了天井明 晰的行徑。 ↗ 李文勝建築師 - 天街樓景 Lightwell 集合住宅 - Phot0 04 - 向天借鑿了一個景,是井也是景 在 處理材料與光的同時,情感的層次接續了行人大腦的思維。抬頭看,天頂的容器承載著自然的景,行人感受光的蘊意、雨絲的詩意、裝在天花板上的燈可以是星光及 享受光與格柵影舞在高牆天幕裡...在建築配置上,具有通風及採光、對流的機能外,重新被提醒人與自然的關係,即使沈浮在日出日落的塵囂中,也可以如此 「真實」。 設計過程行為把光線當作「天然的建材」所營造出的光與影交流,是延續性概念的藝術表現。而利用光的幾何學,創造出一個地方的精 神;幾何形體的洞牆和光線放在一起時,有能力製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也中介於創造者與觀賞者之間,或許程序不同、或是行為不同、但萬物的存在力量卻 無法抹煞。 牆體設計給予平行走在騎樓的行人一個向上仰望的機會,另外也提供了夜間都市對側行人關注的元素,洞牆的大小、... 閱讀完整文章 »
北非殖民的黃昏與建築的傲慢:從阿爾及爾「法國氣候區」看見法蘭西帝國落幕前,那既慷慨又專橫的矛盾身影 - 8月 11, 2025 在北非,法蘭西殖民統治行將落幕的1950年代,阿爾及爾誕生了一座充滿矛盾的巨大住宅計畫—「法國氣候區」(Climat de France)。此案由建築師費爾南·普永(Fernand Pouillon)奉命設計,旨在安置自鄉村湧入的穆斯林人口,卻也成為殖民政府展露威權與懷柔雙面手腕的工具。其核心「兩百柱廊」雖有羅馬廣場般的恢宏氣度,內部住宅卻條件惡劣,彰顯了殖民者對待被殖民者的階級偏見。這份不朽的建築遺產,如今深陷衰頹,前途未卜,成為映照殖民歷史與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 帝國落日下的建築孤本 在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風雨飄搖,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山雨欲來的前夕,一座名為「法國氣候區」的巨型住宅建築群,在阿爾及爾的山麓上拔地而起。此案由殖民政府於1950年代初期委任,旨在為從鄉間遷徙至城市周邊貧民窟的穆斯林人口提供新的居所。然而,這個看似出於善意的龐大計畫,實則是一齣精心編排的政治雙簧,它既要彰顯殖民母國的慷慨為懷,亦要不經意地流露帝國不容挑戰的威權本質。這棟建築的誕生,本身就是一部帝國斜陽下的悲喜劇,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斑斑可考。 Floor Plan 普雍的雄心與時代的印記 擘劃此案的靈魂人物,是師承法國清水混凝土先驅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的法國建築師費爾南·普永(Fernand Pouillon)。他銜命在陡峭的山坡地上,以一種近乎古典的恢宏手筆,規劃了總數高達六千戶的集合住宅。此案的規模與格局,遠遠超越了當時在北非地區由「非洲建築與都市計畫工作室」(ATBAT-Afrique)所進行的各種前衛實驗。普雍試圖以一種更為傳統的土地開發模式,建立起全新的城市秩序,這不僅是他個人職業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那個特定時空背景下,殖民政府試圖以建設來化解衝突的時代縮影。 兩百柱廊的古典迴響 整個「法國氣候區」建築群的視覺核心與精神中樞,無疑是那座被稱作「兩百柱廊」(deux cents colonnes)的巨大長方形合院建築。這棟高達六至七層的量體,環抱著一個長二百三十三公尺、寬三十三公尺的巨大中央廣場(maidan)。建築的內側,一道三層樓高的雄偉柱廊環繞四周,其莊嚴的序列感與空間尺度,令人聯想起古羅馬廣場的公共精神。對費南德.普雍而言,這個空間的成立,是他作為住宅建築師生涯的升華與頂點,他企... 閱讀完整文章 »
台北未來地標「劍潭站TOD大樓」闕河彬建築師改採柔化流線造型 - 10月 20, 2023 避免毀龍骨 劍潭站TOD大樓改流線型 台北捷運劍潭站多目標TOD大樓工程案2023年10月19日簽約,預計2027年底完工,下個目標是劍南站。先前 建築界連署反對興建,擔心TOD(大眾運輸導向的開發)拉高捷運站周邊的容積 、做高強度開發的大樓,會影響劍潭站特殊的龍骨造型屋頂景觀,衝擊圓山和北藝視野。負責的建築師闕河彬說,建築採柔化流線型降低視覺壓迫感,並調降高度、向南退縮。 北捷表示,大樓將利用劍潭站東側平面停車場土地,興建地下3層、地上16層複合式大樓,用途包含商場、教保中心、 辦公大樓 、景觀 餐廳 等。不過,先前建築界連署反對,認為大樓高度拉高後會破壞周邊景致,增加的人流還會衝擊中山北路交通,特別是劍潭站的龍骨造型懸吊屋頂,曾被選為全球十大設計最酷地鐵站,蓋了大樓會遮蔽視野、破壞附近天際線。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林靜娟 就認為,北市府應珍惜地理環境,不該為填補北捷虧損,犧牲市民擁有的公共財,破壞城市重要的人文脈絡。 大樓建築師 闕河彬 說,已參考各界意見後更新設計,建築物改採柔化流線造型、向南側退縮,連通道採輕量設計,預留更大開放空間。北捷董事長趙紹廉說,北捷從1996年通車後,不曾調漲票價,本業依舊虧損,才會以聯合開發 TOD 模式活化捷運周遭環境土地,一併改善人行空間及街景,下個目標是捷運劍南站。 北捷新事業開發處長馮兆興補充,TOD案的宗旨在於大眾運輸交通導向,希望前來的民眾都搭乘大眾運輸,現行的停車空間有135格,建物完工後再增175格,數量不多,避免衝擊交通。 市長 蔣萬安 說,考察 新加坡 、 上海 、 韓國 首爾 等千萬人口的都市,都利用交通場站優勢帶動整體區域發展,這棟多目標大樓在中山北路及承德路,是台北市南北交通運輸主要動線,緊鄰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及士林夜市,可望成為地區指標性商辦大樓。 FAM MEDIA 被當掉的保送生,出軌的捷運劍潭TOD開發案!!!請加入連署! 全球10大最酷地鐵站 北捷劍潭站將興建TOD大樓遭建築師反對 一週回顧 BG 跨世紀的認可 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獲頒賓大建築學位 桃園長庚轉運站BOT案大成功! 長庚國際會議中心閃耀亮相 99.98億預算下,台中巨蛋的投標之困 保留工業風貌的屏東美術館 石昭永從奧賽美術館獲取靈感融合歷史與現代 吳聲明規劃「放樣 at the beginning」新北建築設計... 閱讀完整文章 »
逾75年成就!《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於東京盛大展覽 2022.12.21-2023.05.28 - 4月 07, 2023 逾75年成就!《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於 東京 盛大展覽 2022.12.21-2023.05.28 2017年,「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 展 覽於 巴黎 裝飾藝術 博物館 盛大開幕,以品牌創始人 Christian Dior 帶領觀眾穿越時間的視覺饗宴,吸引了大批觀眾,成為 巴黎 史上參觀人數最多的時尚展覽。而這個展覽隨即在 倫敦 V&A 博物館 、 紐約 布魯克林 博物館 等城市展出,深受好評。而即將在2023年上半年來到 東京都 現代 美術館 (MOT)的「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展覽,由策展人 Florence Müller 與 知名建築事務所OMA主持建築師之一重松象平攜手合作,以建築的設計視野為基礎,帶領觀眾進入全新的敘事角度,透過沉浸式的場景與多樣化的技術與主題,將 日本 文化與 Christian Dior 品牌歷史作品巧妙結合,為2023年上半年帶來最大、最夢幻的時尚展覽。 《Christian Dior : Designer of Dreams》展覽於 東京都 現代 美術館 (MOT)舉辦,展覽日期從2022年12月21日至2023年5月28日。展覽時間每日10:00-18:00(17:30 最後入場),週一休館。如果你熱愛時尚和藝術,那麼這個展覽不容錯過,期待你能在其中感受Christian Dior品牌的魅力與精神。注意: 請記得先在線上預約看展 。 現代設計新詮釋,展現傳統美學 在 巴黎 舉辦的「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展覽中,共有22個主題展覽空間,其中,設計師以 日本 文化與視覺元素為靈感,重新詮釋傳統建築元素,以現代的設計語彙呈現出豐富的視覺效果。透過沉浸式的展覽空間,觀眾能夠深入感受展覽的故事核心與張力,探索 Dior 的歷史、品牌故事與文化內涵。而在即將於 東京 舉辦的展覽中,策展人與建築師的合作,更是期待能夠給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透過多元的技術與主題,展現傳統美學與現代設計的巧妙結合,為觀眾打造一場充滿驚奇與美感的視覺饗宴。 「迪奧和 日本 」的淵源 品牌和 日本 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關聯,迪奧... 閱讀完整文章 »
櫻花台中霧峰新廠預計2023年首季動工 搶攻整體廚房市場 - 1月 14, 2023 台灣廚衛電領導品牌-櫻花(9911)因應逐年成長的整體廚房市場需求,以及未來幾年的交屋潮,將砸下六億元重金打造 台中 霧峰新廠,預計農曆春節過後動工興建,最快2024年投產,年產能可望提高到五萬套,年產值上看30億元以上,助攻集團未來的營收表現。 櫻花表示,台中霧峰新廠基地面積廣達6,650坪,由於目前櫻花外租倉庫的年租金達780萬元,未來在霧峰新廠完工啟用後,可望省下這筆高額租金支出,提高新廠的經濟效益。 櫻花整體廚房生產線設在台中烏日,近兩年受惠房市買氣夯,烏日廠產能供不應求,2021年整體廚房銷售量2.94萬台,其中新建案占約七成,占集團整體營收約25%;2022年整體廚房在新購、換購市場齊揚下,年營收成長15%,無論新建案市場或是生活館皆呈雙位數成長,營收占比進一步提高。 法人表示,近兩年因全台房市交易熱絡、帶動建照申請量創新高,代表未來幾年將進入交屋潮,櫻花的整體廚房在新建案市場看旺可期。 櫻花受惠整體廚房及廚電配備逐年穩健成長,加上近幾年布局的三項新事業-淨水產品、家居事業、越南子公司,同樣開始挹注營收,帶動2022年合併營收達到82.13億元,續創歷年新高,年增8.35%,營收連續12年穩健成長;2022年前三季稅後純益7.5億元,年增4.5%,EPS達3.47元,獲利續創歷史同期新高。 櫻花在新產品布局方面,淨水產品在積極布點淨水專櫃及持續推出新品的雙重效益下,2022年整機及濾心銷售業績大幅成長41%,預期淨水產品在產品創新速度快及通路滲透率高帶動下,2023年可望持續呈現價量雙成長。 閱讀完整文章 »
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台灣竹構設計新場域 New Field of Taiwanese Bamboo Architecture - 11月 18, 2022 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台灣竹構設計新場域 昔日,竹子和台灣先民的生活密切不分,生活器物、建築、竹筏⋯⋯,曾幾何時,竹子幾乎從現代生活消失⋯⋯,看著滿山遍野荒廢的竹林,台灣有何機會在竹木建築的想望之中?在臺灣竹產業屬於相對傳統的產業,從事者多為年紀稍長的工藝人士,相關的工藝和技術,在過去現代化的進展進程中,已流失不少,竹子領域存在一個傳承與永續發展的迫切危機。 構築於林鐵之中 探尋竹子的蹤跡 也因此2021年林務局開始支持臺灣竹會辦理 竹構造 人才培育計畫,驚喜地得到很多專業者的響應和熱情參與,策展人 陳冠帆 結構技師帶領去年六位建築設計師的創作展現在阿里山林業藝術園區與竹崎車站,得到許多民眾的驚艷與關注,可以看到竹建築在台灣人內心的情感與對永續資源利用的寄望。臺灣竹會理事長甘銘源表示,在重建竹產業的同時,我們要練兵,選擇手作程度高的原竹讓設計者練練手感,讓有心的專業者熟悉竹子,打好工業化的基礎。竹子仍要走進現代建築,不是鄉土建築的附庸;竹子做為建材,長遠目標要工業化,曾經輝煌、但已式微的竹產業也待產官學界共同努力才能重新建立。原竹桀驁不馴的個性恰也要讓年輕的建築設計師磨練,讓設計者有邊界感、接地氣,來日運用起竹集成材方能恰如其分,扎實的工藝文化才是產業發展的靈魂。 而2022年第二屆構築林鐵新銳展,臺灣竹會同樣找來結構技師陳冠帆擔任策展人,延伸第一屆想探索竹子採用新結構手法的可能(New Dimension),2022年依然朝向此目標,但是將焦點放在重新看待竹構中的接頭,並計畫讓竹構與林鐵場域的特性更加結合,以帶來全新的空間體驗(New Field)。第一屆展覽場地在嘉義製材所與竹崎車站,今年則移到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的車站,策展人 陳冠帆 表示,這7組新銳建築設計師將會發掘阿里山林鐵環繞著嘉義城市與山林的特色,同時基地以嘉義林鐵環繞城市山林,希望打造出與當地文化、紋理相呼應之地景構造物。延續第一屆構竹林鐵之目標,希望能藉由新的竹構造物進而帶動林業鐵路周邊之活化可能,藉此拉開“新”竹構的序幕,亦作為竹構城市的藍圖。 如果山不能來,不如我們往山裡走去 這次設計的場域拉到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車站,從海拔127公尺的竹崎車站,一路爬升至1534公尺的十字路車站,這些車站平日一天行駛一班次,錯過班次想要再上山就得自行開車繞遠路;此外,建... 閱讀完整文章 »
台中舊城百年歷史建築「台中市役所」再現風華,義式餐廳Narratore、展演空間開幕 - 2月 10, 2023 台中著名地標及歷史建築「台中市役所」,歷經兩年的重新招商、室內裝修與設備更新,2023年2月10日舉行開幕式,副市長黃國榮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表示,台中市役所重新營運,可結合台中州廳、大屯郡役所、台中刑務所演武場等官舍群及台中文學館,加上市府近年舉辦多場藝文活動,將有區域活化的加乘效果,對於復興台中市中區、西區充滿期待。 黃副市長今日在營運團隊好役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穎華的帶領介紹下,仔細巡看台中市役所的內部整體狀況。黃副市長表示,他個人認為台中市役所是所有歷史古蹟中最漂亮的建物,該所建於1911年,民國初年與日治時期作為辦公廳舍,到民國9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當作市府文化局的文化展場,後委外古典玫瑰園營運五年多。 黃副市長強調,近年再重新整修,現委由好役思公司經營,隨文化保存觀念提升,建築利用方式也越來越進步,一樓是藝文空間,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二樓是義大利餐廳,由米其林級主廚料理,歡迎大家來台中市役所參觀體驗。感謝市議員、民間團體單位等支持,一同努力恢復往日光華。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好役思股份有限公司」將以藝文展演、歷史傳承為經營理念,融入飲食文化、生活美學等元素,打造別具特色的藝文交流平台。未來也將串聯台中州廳、刑務所官舍群等周邊文化資產場域力量,打造老時光、新潮流的文化聚落,形塑獨特新舊共榮的聚落氛圍,再現台中歷史風華,重現屬於舊城區的集體記憶。 營運團隊好役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穎華指出,未來將以「有役思、說故事」為主題,一樓「有役思藝文空間」規劃主題常設展覽,並集結文化與生活選書、特色風格選物等;二樓義式餐廳「Narratore」,取自義大利文「說故事的人」、「作家」,邀請曾任職於義大利米其林一星餐廳Trattoria Zappatori的台灣主廚林耀輝(Lance),結合人生旅程與各地文化,融合為有故事性的料理,以故事入菜,為顧客端上一道道美味故事料理;三樓保留開放空間,供民眾參觀,可見陽光從古典巴洛克式建築圓頂投射而下,照映刻滿歷史印記的牆面。 文化局說明,台中市役所創建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為台中首見鐵筋混凝土建築,也是舊城區指標建物,更是日治時期全台最華麗的市役所。最初作為「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後曾作為台中市行政官署、台中市政資料館、新聞室、交通局辦公室等空間使用。市府積極推動文化資產的保存和活化,重新開幕後的... 閱讀完整文章 »
明日博物館24小時不打烊 首推 theFLOWmarket (含展場相片、影片) - 1月 09, 2007 全 台首創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免費博物館─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2007年1月4日開展;這項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等規劃,利用閑置空間推出的新型態博物館概念,開幕第一檔將引進丹麥大師 Mads Hagstrom 裝置藝術展「theFLOWmarket」。 「明日博物館」其實是一個新型博物館的概念,可以在城市上任何一個地點游走,展出各類不同藝術展覽;明日博物館的第一檔展覽地點選擇在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建國北路口一塊都市更新土地上的閑置倉庫中。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忠泰長虹建設與PPAPER生活雙週刊希望,能以這種新型態的博物館概念,創造出親近生活且知性的藝術形式,藉由創意、文化、環境、美學的連結,將「A Better Tomorrow(更好的明天)」像種子一樣種在這個城市裡。 首展引進丹麥大師 Mads Hagstrom 創造出的話題性超市「 theFLOWmarket 」來台展覽。「 theFLOWmarket 」在丹麥屬於專賣心靈補給品的設計時尚品牌,是極具話題的人類心靈超市。 這 種心靈超市以「個人」、「社會」、「環境」為全系列三十八種商品設計的主要類別,推出如「Identity finders (身份確認)」、「Collectiveconsciousness(集體意識)」、「clean tap water(乾淨的水)」等風格低調、設計簡單的瓶罐,販售現代人最缺乏的心靈補給品,給予生活更多思考、樂趣和平衡的新空間。 在「theFLOWmarket」裡,你可以買四加侖的道德勇氣或是一瓶五十毫升的的好感,消費的是一種認同的概念,不論是自己、人與人,甚至是整個息息相關的地球。 丹麥設計師Mad Hagstrom創造的這個世界巡迴展覽的話題性超市theFLOWmarket,用包裝低調簡單卻精緻的想像商品,販賣著一種消費者覺醒意識。對展覽有興趣者可前往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一百八十號參觀。 >>相關資訊 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 展覽時間:2007年1月4日至5月17日 展演地點: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180號(建國北路與市民大道口附近) >>相關網站 :: theFLOWmarket :: :: 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 :: >... 閱讀完整文章 »
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設計中醫大美術館,2025年5月3日舉行動工典禮,國際級不銹鋼外牆將閃耀台中 - 5月 01, 2025 普利茲克建築獎 大師 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 為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打造的美術館終於動工!這座位於 台中 水湳經貿園區的「中醫大美術館」,不但即將成為東亞地區唯一一座蓋瑞作品,更是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的建築。蔡長海董事長繼成功邀請安藤忠雄設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後,再度延攬國際巨匠,展現其對建築藝術的高度重視。從2015年邀請,到2019年90歲的蓋瑞親自來台定案,再到2025年動工,這段長達十年的等待歷程,也可以看出蔡董事長的堅持與遠見。然而因為不銹鋼外牆需要尖端數位營建技術,全球僅有三家營造公司具備施作能力,使得招標過程耗時三年。《紐約時報》已經搶先報導這座「如水彩畫」般的建築,將與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迪士尼歌劇院、巴黎LV基金會美術館並列為蓋瑞的世界級地標作品。 中國醫藥大學水湳國際健康產學園區醫學創新館新建工程在2025年4月終於順利發包,5月3日舉行動工典禮。Frank Gehry 以建築物、樹木、和天空一起反射在水池及不銹鋼板上的倒影為想像。搭配適合的樹種,期望本建築成為有色彩的交響曲一樣、像一幅有生命的印象派畫作,城市中的藝術品:傳達創新、技術、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築使命,坐落於具歷史記憶的水湳機場,本案將以創新的精神打造台灣第一座以醫學及美學推廣教育的展場式建築,機能包括咖啡廳、餐廳、多功能展演廳,在對稱如雕塑的量體設計下,以起伏且不對稱的動態帷幕輔以精密度極高的金屬細節,除了為台中這個城市帶來一座由外而內都如藝術品一般的雕塑建築,也為水湳經貿園區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金屬水彩畫般的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遠見雜誌 www.gvm.com.tw 作者: 劉育東 (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讓我們一起倒數揭幕台灣第一座安藤忠雄建築,5、4、3、2、1,」司儀說著,在蔡長海創辦人、林增連共同創辦人夫人、馬總統、安藤先生和750位貴賓的見證下,12年前,「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在大家苦等6年半後,正式開館。 10年前,同時身為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的蔡長海先生,為中醫大的全球布局,在寸土寸金的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推動「中醫大生醫產學研發園區」,邀請在20世紀建築史教科書上名作頻頻的紐約SOM公司規劃,16公頃土地中的核心建築,又是一座美術館。 雖然許多人問我,蔡董事長在「大學教育」和「... 閱讀完整文章 »
台鐵桃園新站開工,Mecanoo攜手中興工程顧問,重塑桃園都市軸心,迎接未來交通挑戰 - 7月 11, 2024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的重要里程碑 2024年7月10日, 台鐵 地下化 桃園 新站的開工典禮標誌著 桃園 交通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台鐵 桃園 新站地上三層、地下二層,設置兩座島式月台、三處出入口, 工程 金額約新台幣119億元,預計2030年底完工。 桃園 車站 每日旅運量達5萬3,000人次,是台鐵全線運量第二名的 車站 。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ecanoo與中興 工程 顧問合作設計的新站不僅將重塑城市地景,更將帶來交通便利。 桃園 市新站興建的歷史背景與未來展望 桃園 市,作為 台灣 西北部的大都會區,不僅擁有全國最大的機場,更是 台灣 的主要門戶。在過去的二十年中, 台灣 逐步將地面鐵路系統轉變為地下交通網絡。然而, 桃園 市中心的發展因鐵路軌道的存在受到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 桃園 市政府與交通部共同推動了鐵路地下化計畫,連接城市的南北區域,並改變城市面貌。 Mecanoo的設計概念與機能配置 作為兩階段總體規劃的重要部分,位於 桃園 舊城區的新 桃園 車站 即將成為城市的中心軸心。新站包括商業空間、地鐵、巴士站和地下鐵路,屋頂遮蓋三個建築量體和兩個大空間。重型結構柱被分割成更細的柱子,營造出輕盈的感覺,彷彿屋頂懸浮在空中。 桃園 有「航空城」的稱號,Mecanoo利用摺紙飛機的型態賦予這座 車站 的屋頂折板造型,結合線性燈光的天花板圖案,為使用者帶來動感的視覺體驗。屋頂還提供遮陽和庇護,融合了城市與 車站 的公共特性。 新站的交通便利性與未來發展規劃 作為一個緊湊高效的交通樞紐,新站讓乘客能夠輕鬆地穿梭其間。中央的流通設計使得多方向進入站台層變得容易。照明和 景觀設計 將引導人們流動,並為都市紋理提供綠化。新站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一個社交場所,提供咖啡館、便利商店、 餐廳 和紀念品店等服務。總體規劃的第二階段將在 車站 東側建設一棟商辦大樓。 未來 桃園 新站的都市規劃與期待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全長約18公里,將消除20個平交道、8座陸橋及8處地下道,徹底改變 桃園 的都市面貌。 桃園 新站與捷運綠線及棕線共構,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務。設計融合現代藝術、美學及人文歷史元素,期望在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新站能如期、如質完工,為 桃園 市民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此外,鐵道局指出,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包含改建 桃園 、內壢、中壢等三座 車... 閱讀完整文章 »
日本建築師 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 設計的代官山猿樂 Sarugaku - 11月 01, 2008 猿樂 Sarugaku 位於東京的代官山(Daikanyama),由一棟棟用於商業租賃用途的建築物所組成,好像美國常見的大型 OUTLET 那樣,各式各樣的店面分佈於建築量體當中。 由於當地法律的使用規範,業主只能在窄小的基地上建造許多小型建築物,建築師 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 決定將這些小型建築物設計成像山丘一般,而這也讓建築物間的空間產生了如同山谷的空間,人群和店面的展示物就在這個山谷中不斷流動,每個店面也藉著這種山脈狀的建築物得到了擴大的視覺效果。 事實上, 猿樂 Sarugaku 所在的「代官山」其地名是因為地形起伏如山丘般,所以此區域被命名為「代官山」,思考基地所在紋理的陡坡與緩坡並存,建築師將建築物的形體融入等高線的變化,順應景觀同時也提醒了人們建築外還有自然的存在,在密集的都市裡將陽光與風帶入人群與建築之間。 在此設計案中投資業主將此設為可以容下多樣性質的各種商店的SHOPPING CENTER、這些商店都是有各自的販賣空間及獨立門面、方便在日後出租時可以依各單元方式出租給承租者。接受業主以上之需求後、平田先生除了要提供業主 所要求的基本需求之外、如何在這高級地段的代官山之中、利用設計可以讓此SARUGAKU 猿樂 SHOPPING CENTER更加吸引人群、促進更多的消費者光臨、這也是建築師所思考的問題之一。 空間連結 建築師提案中將此基地上以六棟看似分開的獨立建築體、及每層有大致相同的出租空間、在各層不同的出租空間、來呼應有意承租者所可能需要的空間大小。在均質中的空間中有著微妙的不均質特色、看似分離的建築物其實相互連結互通、上下左右關係產生出奇特的空間感。 動線影響 在各類型百貨商場中、在設計者角色最需要注意的是商場的配置與消費者的動線。一個成功的商場除了商品的質量優良之外、整體商場空間的配置與動線規劃會影響 到整體銷售成績及人群的密集度,建築師在此案中展現出成熟的層次式動線引導、讓規模雖不大的SARUGAKU猿樂SHOPPING CENTER可以讓消費者從空間的多層次中體會到多元性的商店與空間的存在性。上下與互相連通之間讓消費者無形製造出心理上此商場如大型商場般的趣味錯 覺、這就是設計者的功力呈現。 ↗ 藍線為視線透過開窗穿透路徑,藍點為人的視線位置 視線的藝術 建築師在設計上除了思考了空間配置與動線之外、更纖細的思考到消費者之... 閱讀完整文章 »
當文創情懷遇上營建現實的挑戰!「小國生活」建築師林憲慶揮軍台中,「賣房子也賣生活」的獨特訴求,在引發市場關注後,為何會深陷購屋糾紛與可能爛尾的泥淖? - 8月 12, 2025 已付50萬卻等不到開工 知名民宿建築師集資推案爆爭議 house.ettoday.net 台中報導 位於台中14期重劃區,在2020年左右,出現「小眾集資」蓋樓的銷售模式,一名由宜蘭民宿起家的建築師,以「賣房子,也賣生活」簡單、自然且有型的設計,為城市居民打造理想居所為訴求,不過近期該公司與民眾出現購屋糾紛,更引爆建商爛尾、落跑疑慮,對此該建築師也出面強調:「絕對不會爛尾!」 近期在網路上出現一樁不動產爭議,有購屋族支付50萬元後,苦等1年卻遲遲等不到開工。而這建案則是由生活制造建設、在網路上以《阿慶歐妹建築小學》為名推出的「集資」建案。 觀察《阿慶歐妹建築小學》的臉書歷程,不乏強調賣生活,定義自家為制造生活容器的模式,吸引不少想住在獨特性高建案的民眾,據知情人士透露,阿慶即為建築師林憲慶,是知名民宿「小國生活Neverland」的建築師及經營管理者。而在台中以14期為根基,目前手上宣傳的個案共6塊土地。 實際查找,目前共有4塊土地已經請領建照,為5、6樓透天格局,但由於建築師背景,訴求特殊性產品,產品包含1房、2房,部分個案主打14期「最低總」。據實登揭露,4案已出售20戶,總價從1300萬元~3530萬元都有。 面對消費糾紛在網路上發酵,記者聯繫上林憲慶,他說:「我們大概是5年前來到台中,希望用建築師角度,讓選擇住在台中的人有另一種居住選擇,針對糾紛,消費者不開心,是我們不好,目前已經跟對方取得退款共識。」 對於個案出現糾紛,林憲慶也強調:「我講的話我負責,6案都有進入信託、完全不會爛尾,現在最主要是要先把消費者照顧好。」 林憲慶進一步解釋:「目前公司共有6個案子進行中,第一案為獨棟VILLA,全案已取得使用執照,預計本月取得權狀,會與表定交屋時間有落差,係因缺工嚴重而延誤,作為相對弱勢的建商,我們仍為理想持續創作。」 「第二案採新加坡式公寓,坪數68、78坪,近期將申請使用執照,第三案興建中,預計年底前完成結構體、第四案推出小坪數個案,鎖定迷你生活與頂客族市場,提供一大房等不同產品,第五案與第六案也就是此次糾紛的B、C棟,目前即將開工。」 林憲慶說:「雖房市趨勢偏弱、消費者信心低,我們仍全力處理各環節。」針對公司更換負責人的部分,林憲慶解釋:「因手上個案變多,目前土建融貸款環境不佳,我們討論後決定導入具強大背景的股東,以利銀行貸款。」針對糾紛,林憲慶也說:「謝... 閱讀完整文章 »
「第一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初選結果出爐! - 1月 20, 2007 為引領台灣建築界重拾住宅的核心價值,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創 辦第一屆台灣住宅建築獎,期望藉此獎項鼓勵優秀的建設公司與設計團隊,以達到提升台灣居住環境品質為使命,並於2006年春季開始規劃獎項活動辦法,歷經 數個月的籌備與公開徵件,彙集了129件作品,在2007年1月12日召開初選會議,由王俊雄教授、王增榮教授、金以容建築師、徐明松教授、陳珍誠教授、 黃長美建築師共六位初選評審討論篩選出入圍最佳單棟9件、入圍集合住宅22件一同進入決賽。 入圍之初選作品將於2007年3月中旬由漢寶德館長、日本建築師阿部仁史、黃永洪建築師、蘇喻哲建築師、黃聲遠建築師共同審議親赴現場勘查之作品名單,實地會勘之後將投票討論決選出「第一屆台灣 住宅建築獎」各項得獎作品。 以下為進入決選之作品名單:(入圍名單順序依作品案名筆劃排列) ‧私人獨棟住宅(共9件) Argus Vision Internal Limited: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巧食鋪:打開聯合工作室(劉國滄) 台南三世代鄭宅:毛森江建築工作室 浮線私人住宅:林憲慶建築師事務所 新竹科園區王宅:建築作坊(曾成德) 高雄阿蓮鄭宅:徐純一建築師事務所 彰化鄭宅兼牙醫診所:建築作坊(曾成德) 礁溪四城曾宅:郭文豐建築師事務所 霧峰街屋:未完成建築工作室(趙力行) ‧集合住宅(共22件) 十方蘭庭:十方建設╱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二月河:式澳建設╱毛森江建築工作室 上善若水:誠寬建設╱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 文心隱士林:文心建設╱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北投大成堂集合住宅:嘉能建設╱廖子澔建築師事務所 何必館:府都建設╱施進宗建築師事務所 青田主人:德林建設╱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大尺設計 忠孝東路商業住宅大樓:誠寬營造╱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 美術北一街:群基建設╱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 東西巷:府都建設╱張景堯建築師事務 泰安觀止:德林建設╱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大尺設計 泰安連雲:展曜建設╱李天鐸建築師事務所 純境社區:本富建設╱葉嘉建築師事務所 框景—竹北集合住宅:翁天富先生╱何侯設計+柯善文建築師事務所 琉璃藏:十方建設╱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陸府觀峰:陸府建設╱龔瑞琦建築師事務所 鄉林霞關:鄉林建設╱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墅建築:宏銓建設╱劉偉彥、許榮江建築師事務所 璞園六逸:璞全建設╱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璞園人子:璞永建設╱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閱讀完整文章 »
楠梓區房市嚇跑買家!高檔房價降溫,永信建設「晴萃」大樓降價求售 - 4月 05, 2023 建商為爭市場釀降房價風波!低價競爭加速房市低潮期 政策打炒房、修改平均地權條例之後,房價在高檔盤整期的現階段,建商不只要受到投機客低價競爭,為了建案能夠有效銷售,有的 建商 直接降價,更多預售建案祭出簽訂36萬到60元萬的低付款競價,搭配四至六年的工程零付款,建商「網內互打」的現象已經出現。 高雄市楠梓區 因台積電設廠的激勵,2021年第四季的大樓平均房價每坪20萬到22萬元,到去年已並直逼30萬元,新案開價平均每坪也從32萬元起跳,不過,近期的實價登錄卻顯示,先建後售的永信建設「晴萃」大樓的低樓層40坪產品,每坪成交價只有24萬多元,跟去年的高價有明顯差距。 根據龍悅廣告截至今年3月19日的過戶資料顯示,楠梓區累計有30個大樓建案線上銷售,其中10個成屋、20個預售,銷售的大樓總戶數約5,683戶,目前已售出、過戶的戶數共3,510戶,尚待銷售2,173戶。 業界說,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去化速度,因價格因素而趨緩,永信建設「降價」求售,將成為該區,甚至全 高雄 市的觀察指標,因為永信建設董事長陳俊銘對景氣與價格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 建商為了順利去化,除了降價的可能性,更多是採取「低自備、工程零付款」的模式。業界指出,市區內有些預售建案,訂簽只要60萬元以內,就可以買到一戶預售屋,四到六年的施工期間,完全不用支付任何款項,吸引投機客,建商為了競爭,已有訂簽36萬元的超低價位出現,業界形容為建商的「網內互打」。 閱讀完整文章 »
捷年集團呂台年 x 交大教授劉育東 = 澳底大地 GENE20 計劃(新名字是 GENE21+) - 6月 05, 2008 澳底大地 GENE20 計劃(新名字是 GENE21+,後來又改成「台北一莊」) 計劃的基地位於台北縣貢寮鎮澳底,在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內,佔地70公頃,是塊依山面海的坡地,由捷年集團董事長呂台年投資興建;亞洲大學副校長、交大建築所創所教授劉育東擔任獨立總主持人,分別邀請十位國際建築師和十位台灣建築師參與規劃。 呂台年指出,這類建築集體創作在歐美及中國大陸都有前例,漸漸形成一項國際趨勢,台灣首次與世界建築接軌,其重要性不言可喻。這項計畫去年5月籌劃、10月開始設計、今年6月設計完成。 呂台年表示,澳底大地主要探討的建築議題包括:「新世代的居住環境與生活風格」、「急速改變」與「永恆不變」的對比、「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建築」、「土地」、「人」之間的微妙互動,因此受到重量級國際展覽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的肯定,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讚譽這項建築案是「20世紀到21世紀住宅原理演變的新實驗場」;名列世界五大知名建築雜誌的「A+U」,也在今年6月號做了全冊專題報導,為台灣建築史寫下嶄新的一頁。 參與這項計畫的十組國外建築團隊分別是: 隈研吾 (日本)、 平田晃久 (日本)、徐惠林(Hailim Suh,韓國)、 森俊子 (日本 美國)、 張永和 (中國 美國)、 MVRDV ( 荷蘭 )、IaN+(義大利)、Fernando Menis( 西班牙 )、GRAFT (德國)、JDS(丹麥)。台灣的十位建築師分別是: 龔書章 、 曾成德 、 姚仁喜 、 邱文傑 、 楊家凱 、 簡學義 、 黃聲遠 、 陳瑞憲 、黃宏輝以及劉育東。 Next Gene 20 參與者設計者簡介 隈研吾 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平田晃久 伊東豐雄推薦的日本新銳建築師 徐惠林 韓國建築師學會獎得主 森俊子 哈佛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建築諾貝爾獎之稱「普立茲克獎」評審委員 張永和 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系主任、2002年「長城腳下的公社」總主持人 MVRDV 2003年歐洲密斯范德羅獎得主 IaN+ 2006年義大利建築金質獎得獎團隊 Fernando Menis 2005年西班牙建築雙年展獲獎者 GRAFT 2005年美國AIA建築師成就獎、布萊德彼特工作室設計團隊 JDS 2004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得主 龔書章 2007年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得主 曾成... 閱讀完整文章 »
王柏仁 - Pacific Ocean 野房子 太平洋邊的野建築思維 - 12月 26, 2012 撰文: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編輯部 什麼樣的房子,能與自然結合?什麼樣的生活,能與天海接軌?什麼樣的設計發想,成就了這樣一座「野房子」? 顧名思義,「野房子」可解釋為「在野外的房子」,似乎也可理解成「解放野性靈魂、回歸本質的房子」。王柏仁設計的野房子坐落於台東成功鎮,前是開闊的藍色太平洋,後有青山環抱,整座建築臥地而生,蘊含著向大自然學習的態度。 ↗ 王柏仁 - 野房子 - Photo 06 - 回應太平洋綠島 由於堅持「綠」觀念的核心價值,所以不使用昂貴的建材來增加耗能以及成本;相對的,王柏仁偏愛物質匱乏時期的簡易建築構造,簡單的結構與設計使得建築室內能夠保持通透明亮,將建築與自然環境優勢緊密結合,造就一個舒適天然的生活環境。 ↗ 王柏仁 - 野房子 - Photo 11 - 以時空為觀點,找尋最佳狀態,享受時光流逝中的轉換 「野 房子」相當樸實親和的外觀,令人想一親芳澤;洗蛇紋石外牆搭配著卵石外牆基座,自然材質的紋理清晰、視覺上的趣味性高,也沒有加工材質的矯情與違和之感; 室內空間以水泥砂漿粉光手法處理,並以木作門窗及櫥櫃增加整體空間的溫潤之感;簡單的構造將海風的涼爽與溫暖的陽光毫不保留的帶入室內,於是,一個空氣流 通順暢與採光優良的生活空間就被孕育出來了。若從屋頂檢視這座建築,不難發現「野房子」是由數個四方形結構所堆砌而成,多元之中維持著一致性,重複出現的 幾何元素,也不造成視覺負擔。 ↗ 王柏仁 - 野房子 - Photo 27 - 「綠」觀念的核心價值,非使用昂貴的綠建材來增加成本與耗能。過高的成本就是耗能,偏愛物質匱乏時期的簡易構造,理性節制又能對應最迫切的物理條件 王 柏仁建築師的「野建築思維」認為生活應該要回歸本質的初衷,並且要珍惜、善用每一個去蕪存菁後留下的動機。也要能夠在資源受限的條件中,力求材料組成的清 晰原創性;更要將時空納入設計發想,仔細思考「時光」、「氣候」與建築物之間的關係,如何在荏苒之間享受建築的每一種風貌?如何在季節遞嬗之際發現建築不 同面相之美?屋頂的植栽區設計,便是在「不變」中加入了「變」的因子,屋主能夠隨心所欲的更換植栽,讓建築物展現不同的「野」樣貌。 生活可以很簡單,若能回歸原始的生活方式,知足便常樂;野房子的野建築思維,不僅僅是設計上的堅持與理念,也還是一種生活態度,試著品味生活中細微的幸福以及用樂觀的心去接納環... 閱讀完整文章 »
蓋樣品屋 龔書章玩出三大獎 - 1月 09, 2007 亞洲知名的日本 JCD 商用環境國際設計大獎於2006年12月初公布得獎名單,台灣建築師抱走的六個銅牌獎中,龔書章獨得三個。獲獎的三個作品統統不是正規的永久建築,全是房地產商用來銷售房屋的接待中心,也就是的「樣品屋」。 龔書章曾獲遠東建築獎,他是兩年前開始嘗試做「樣品屋」,第一個作品是台北信義區的慕夏四季接待中心,一推出就大獲好評。兩年來,他在台北、台中做了近20個樣品屋。其中植心園、慕夏四季獲得 JCD 銅牌獎,新世界接待中心則獲得 JCD 設計獎與深圳國際品牌設計大獎銀牌獎。 龔書章說,樣品屋往往位於交通要衝或顯眼位置;在寸土寸金的台灣城市,這些黃金地點少有機會蓋永久建築。樣品屋壽命通常不到一年,但業主常願給建築師較大的創作空間,允許他在重要位置玩起大膽的「建築實驗」,實驗自己對建築的前衛想法。 以「慕夏四季」為例,龔書章以上萬片的排水塑膠板代替牆壁,彷彿為建築披上一層輕柔的薄紗;當陽光穿過塑膠板,篩過的光線輕柔得如夢似幻。排水塑膠板非常便宜,台灣從未曾有人大量使用在正式建築上。 ↗ 慕夏四季接待中心 在台中的 Twin Park 接待中心,龔書章則在外牆放上宛如抽象畫的結構體。當陽光穿過這些線條大膽的結構體,便會在室內畫下宛如抽象畫般的強烈光影,在接待中心營造出美術館的氛圍。 ↗ 台中寶輝建設「Twin Park」接待中心 「建 築應該改變人的視野。」這是龔書章的建築理念。當他得到在台北101旁蓋「新世界接待中心」的機會時,他想玩的建築實驗是「改變觀者看台北101的方 式」。在這棟樣品屋裡,沿著他設計的參觀動線,訪客可隨高度的變化,透過晶瑩剔透的大片落地玻璃,用不同的位置、角度盡情觀看台北101。 ↗ 台興富發E3「新世界」接待中心 蓋麒園接待中心時,龔書章嘗試將自然光影帶進建築表情;麒園臨馬路那一面全是大片石牆,讓行道樹的樹影自然嵌進石牆中。而在台北植物園對面的植心園接待中心,龔書章將水注入每個房間的「腳」下,讓形狀各異的8個房間享有8種不同水景,波光和樹影交織成光影迷離的氛圍。 龔書章細數自己蓋過的二十座樣品屋,「十棟拆掉了、五棟健在、還有五棟正在蓋!」他說,蓋樣品屋像在城市街頭打一場痛快的建築游擊戰,迅速實驗腦中剛成形的新想法,並讓市民看見。他希望訪客進入這些樣品屋時,除了「看房子」,也能透過房子得到欣賞窗外城市的多重角度。 >>相關討論 :... 閱讀完整文章 »
明日博物館24小時不打烊 首推 theFLOWmarket (含展場相片、影片) - 1月 09, 2007 全 台首創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免費博物館─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2007年1月4日開展;這項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等規劃,利用閑置空間推出的新型態博物館概念,開幕第一檔將引進丹麥大師 Mads Hagstrom 裝置藝術展「theFLOWmarket」。 「明日博物館」其實是一個新型博物館的概念,可以在城市上任何一個地點游走,展出各類不同藝術展覽;明日博物館的第一檔展覽地點選擇在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建國北路口一塊都市更新土地上的閑置倉庫中。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忠泰長虹建設與PPAPER生活雙週刊希望,能以這種新型態的博物館概念,創造出親近生活且知性的藝術形式,藉由創意、文化、環境、美學的連結,將「A Better Tomorrow(更好的明天)」像種子一樣種在這個城市裡。 首展引進丹麥大師 Mads Hagstrom 創造出的話題性超市「 theFLOWmarket 」來台展覽。「 theFLOWmarket 」在丹麥屬於專賣心靈補給品的設計時尚品牌,是極具話題的人類心靈超市。 這 種心靈超市以「個人」、「社會」、「環境」為全系列三十八種商品設計的主要類別,推出如「Identity finders (身份確認)」、「Collectiveconsciousness(集體意識)」、「clean tap water(乾淨的水)」等風格低調、設計簡單的瓶罐,販售現代人最缺乏的心靈補給品,給予生活更多思考、樂趣和平衡的新空間。 在「theFLOWmarket」裡,你可以買四加侖的道德勇氣或是一瓶五十毫升的的好感,消費的是一種認同的概念,不論是自己、人與人,甚至是整個息息相關的地球。 丹麥設計師Mad Hagstrom創造的這個世界巡迴展覽的話題性超市theFLOWmarket,用包裝低調簡單卻精緻的想像商品,販賣著一種消費者覺醒意識。對展覽有興趣者可前往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一百八十號參觀。 >>相關資訊 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 展覽時間:2007年1月4日至5月17日 展演地點: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180號(建國北路與市民大道口附近) >>相關網站 :: theFLOWmarket :: :: 明日博物館 MoT (MUSEUM of TOMORROW) :: >... 閱讀完整文章 »
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設計中醫大美術館,2025年5月3日舉行動工典禮,國際級不銹鋼外牆將閃耀台中 - 5月 01, 2025 普利茲克建築獎 大師 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 為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打造的美術館終於動工!這座位於 台中 水湳經貿園區的「中醫大美術館」,不但即將成為東亞地區唯一一座蓋瑞作品,更是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的建築。蔡長海董事長繼成功邀請安藤忠雄設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後,再度延攬國際巨匠,展現其對建築藝術的高度重視。從2015年邀請,到2019年90歲的蓋瑞親自來台定案,再到2025年動工,這段長達十年的等待歷程,也可以看出蔡董事長的堅持與遠見。然而因為不銹鋼外牆需要尖端數位營建技術,全球僅有三家營造公司具備施作能力,使得招標過程耗時三年。《紐約時報》已經搶先報導這座「如水彩畫」般的建築,將與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迪士尼歌劇院、巴黎LV基金會美術館並列為蓋瑞的世界級地標作品。 中國醫藥大學水湳國際健康產學園區醫學創新館新建工程在2025年4月終於順利發包,5月3日舉行動工典禮。Frank Gehry 以建築物、樹木、和天空一起反射在水池及不銹鋼板上的倒影為想像。搭配適合的樹種,期望本建築成為有色彩的交響曲一樣、像一幅有生命的印象派畫作,城市中的藝術品:傳達創新、技術、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築使命,坐落於具歷史記憶的水湳機場,本案將以創新的精神打造台灣第一座以醫學及美學推廣教育的展場式建築,機能包括咖啡廳、餐廳、多功能展演廳,在對稱如雕塑的量體設計下,以起伏且不對稱的動態帷幕輔以精密度極高的金屬細節,除了為台中這個城市帶來一座由外而內都如藝術品一般的雕塑建築,也為水湳經貿園區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金屬水彩畫般的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遠見雜誌 www.gvm.com.tw 作者: 劉育東 (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讓我們一起倒數揭幕台灣第一座安藤忠雄建築,5、4、3、2、1,」司儀說著,在蔡長海創辦人、林增連共同創辦人夫人、馬總統、安藤先生和750位貴賓的見證下,12年前,「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在大家苦等6年半後,正式開館。 10年前,同時身為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的蔡長海先生,為中醫大的全球布局,在寸土寸金的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推動「中醫大生醫產學研發園區」,邀請在20世紀建築史教科書上名作頻頻的紐約SOM公司規劃,16公頃土地中的核心建築,又是一座美術館。 雖然許多人問我,蔡董事長在「大學教育」和「... 閱讀完整文章 »
當文創情懷遇上營建現實的挑戰!「小國生活」建築師林憲慶揮軍台中,「賣房子也賣生活」的獨特訴求,在引發市場關注後,為何會深陷購屋糾紛與可能爛尾的泥淖? - 8月 12, 2025 已付50萬卻等不到開工 知名民宿建築師集資推案爆爭議 house.ettoday.net 台中報導 位於台中14期重劃區,在2020年左右,出現「小眾集資」蓋樓的銷售模式,一名由宜蘭民宿起家的建築師,以「賣房子,也賣生活」簡單、自然且有型的設計,為城市居民打造理想居所為訴求,不過近期該公司與民眾出現購屋糾紛,更引爆建商爛尾、落跑疑慮,對此該建築師也出面強調:「絕對不會爛尾!」 近期在網路上出現一樁不動產爭議,有購屋族支付50萬元後,苦等1年卻遲遲等不到開工。而這建案則是由生活制造建設、在網路上以《阿慶歐妹建築小學》為名推出的「集資」建案。 觀察《阿慶歐妹建築小學》的臉書歷程,不乏強調賣生活,定義自家為制造生活容器的模式,吸引不少想住在獨特性高建案的民眾,據知情人士透露,阿慶即為建築師林憲慶,是知名民宿「小國生活Neverland」的建築師及經營管理者。而在台中以14期為根基,目前手上宣傳的個案共6塊土地。 實際查找,目前共有4塊土地已經請領建照,為5、6樓透天格局,但由於建築師背景,訴求特殊性產品,產品包含1房、2房,部分個案主打14期「最低總」。據實登揭露,4案已出售20戶,總價從1300萬元~3530萬元都有。 面對消費糾紛在網路上發酵,記者聯繫上林憲慶,他說:「我們大概是5年前來到台中,希望用建築師角度,讓選擇住在台中的人有另一種居住選擇,針對糾紛,消費者不開心,是我們不好,目前已經跟對方取得退款共識。」 對於個案出現糾紛,林憲慶也強調:「我講的話我負責,6案都有進入信託、完全不會爛尾,現在最主要是要先把消費者照顧好。」 林憲慶進一步解釋:「目前公司共有6個案子進行中,第一案為獨棟VILLA,全案已取得使用執照,預計本月取得權狀,會與表定交屋時間有落差,係因缺工嚴重而延誤,作為相對弱勢的建商,我們仍為理想持續創作。」 「第二案採新加坡式公寓,坪數68、78坪,近期將申請使用執照,第三案興建中,預計年底前完成結構體、第四案推出小坪數個案,鎖定迷你生活與頂客族市場,提供一大房等不同產品,第五案與第六案也就是此次糾紛的B、C棟,目前即將開工。」 林憲慶說:「雖房市趨勢偏弱、消費者信心低,我們仍全力處理各環節。」針對公司更換負責人的部分,林憲慶解釋:「因手上個案變多,目前土建融貸款環境不佳,我們討論後決定導入具強大背景的股東,以利銀行貸款。」針對糾紛,林憲慶也說:「謝... 閱讀完整文章 »
台鐵桃園新站開工,Mecanoo攜手中興工程顧問,重塑桃園都市軸心,迎接未來交通挑戰 - 7月 11, 2024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的重要里程碑 2024年7月10日, 台鐵 地下化 桃園 新站的開工典禮標誌著 桃園 交通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台鐵 桃園 新站地上三層、地下二層,設置兩座島式月台、三處出入口, 工程 金額約新台幣119億元,預計2030年底完工。 桃園 車站 每日旅運量達5萬3,000人次,是台鐵全線運量第二名的 車站 。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ecanoo與中興 工程 顧問合作設計的新站不僅將重塑城市地景,更將帶來交通便利。 桃園 市新站興建的歷史背景與未來展望 桃園 市,作為 台灣 西北部的大都會區,不僅擁有全國最大的機場,更是 台灣 的主要門戶。在過去的二十年中, 台灣 逐步將地面鐵路系統轉變為地下交通網絡。然而, 桃園 市中心的發展因鐵路軌道的存在受到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 桃園 市政府與交通部共同推動了鐵路地下化計畫,連接城市的南北區域,並改變城市面貌。 Mecanoo的設計概念與機能配置 作為兩階段總體規劃的重要部分,位於 桃園 舊城區的新 桃園 車站 即將成為城市的中心軸心。新站包括商業空間、地鐵、巴士站和地下鐵路,屋頂遮蓋三個建築量體和兩個大空間。重型結構柱被分割成更細的柱子,營造出輕盈的感覺,彷彿屋頂懸浮在空中。 桃園 有「航空城」的稱號,Mecanoo利用摺紙飛機的型態賦予這座 車站 的屋頂折板造型,結合線性燈光的天花板圖案,為使用者帶來動感的視覺體驗。屋頂還提供遮陽和庇護,融合了城市與 車站 的公共特性。 新站的交通便利性與未來發展規劃 作為一個緊湊高效的交通樞紐,新站讓乘客能夠輕鬆地穿梭其間。中央的流通設計使得多方向進入站台層變得容易。照明和 景觀設計 將引導人們流動,並為都市紋理提供綠化。新站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一個社交場所,提供咖啡館、便利商店、 餐廳 和紀念品店等服務。總體規劃的第二階段將在 車站 東側建設一棟商辦大樓。 未來 桃園 新站的都市規劃與期待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全長約18公里,將消除20個平交道、8座陸橋及8處地下道,徹底改變 桃園 的都市面貌。 桃園 新站與捷運綠線及棕線共構,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務。設計融合現代藝術、美學及人文歷史元素,期望在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新站能如期、如質完工,為 桃園 市民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此外,鐵道局指出, 桃園 鐵路地下化計畫包含改建 桃園 、內壢、中壢等三座 車... 閱讀完整文章 »
當地圖不再只是地理課本上的疆界線,教育家曾成德正帶領一場無聲的認知革命,為台灣的未來世代裝備最重要的世界觀 - 8月 16, 2025 寰宇為舟:富勒的地球太空船願景 長期以來,麥卡托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以扭曲的陸塊面積形塑了數個世代的世界觀,其視覺上的不實,更潛移默化地鞏固了地緣政治的偏見。美國發明家暨哲學家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洞悉此弊病,耗費數十年光陰,最終在1954年與日裔美籍藝術家暨建築師喬二・貞夫(Shoji Sadao)協力完成戴美克森氏地圖投影(Dymaxion Map)。這張地圖將地球表面投影至一個可展開的二十面體上,巧妙地將必然的變形量分散至海洋,使得所有陸塊能以近乎真實的比例與形狀,呈現為一片相連的「世界島」。富勒的意圖遠超乎製圖學的精確,他稱自己為「綜合預期設計科學家」(comprehensive anticipatory design scientist),視此圖為一種哲學工具,旨在破除「非你即我」的孤立主義思維,推廣「地球太空船」(Spaceship Earth)的整體系統觀念,促使人類意識到我們共享一個脆弱且相依的行星家園 。 紙上壯遊:重繪人情溫度的文化地圖 若說富勒的地圖是對世界進行冷靜的幾何解構,那麼波蘭插畫家夫妻檔亞歷珊卓・米歇林斯卡(Aleksandra Mizielińska)與丹尼爾・米歇林斯基(Daniel Mizieliński)的作品《地圖》(Maps),便是一場溫暖的人文重構 。這本地圖集被譽為一場「視覺的饗宴」(visual feast),它刻意淡化僵硬的政治疆界,轉而以細膩復古且帶有童趣的筆觸,鉅細靡遺地描繪各地的代表性人物、珍奇動植物、特色美食、傳統服飾乃至文化節慶 。從奧地利的薩赫蛋糕(Sachertorte)到祕魯的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每一頁都像是一幅濃縮的風土畫,讓讀者感知到一個國家的靈魂並非由其邊界定義,而是由人民的生活與文化積澱而成。此書的成功,標誌著地圖功能的轉向,從宣示主權的政治工具,轉化為促進文化理解與同理心的媒介,它用美學的力量,達成一種更為深刻的全球連結,可謂是柔性的文化外交。 跨域擘劃:構築台灣美感社會的建築師 從全球視角轉向在地實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客座教授曾成德的學思歷程,恰如一位社會的建築師,為台灣的未來繪製著一張無形的發展藍圖。他擁有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Harvard University Gra... 閱讀完整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