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銘老師 - 藤森照信----以作品書寫建築史的建築作家
作者:黃俊銘老師(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
藤森照信是建築史學家,也是建築作家.這對單 純從事建築創作的主流建築師而言,似乎是件令大家困擾的事。
1991年當藤森以處女作「神長官守矢史料館」進入建築創作的世界,就被提名 日本建築設計界的最高榮譽「建築學會作品獎」的入選名單.當時的評審團認為作為建築史學家與評論家的藤森照信,應該來擔任評審,而不是跳上舞台參與競賽. 評審們認為這個作品只是他一時技癢之作,沒想到藤森由此告別過去以手筆書寫建築史的生涯,轉向以建築創作書寫歷史的旅程.
其後,蒲公英之 家, 一棵松之家,韭菜之家,秋野不矩美術館,新瀉滑雪渡假村的討論室(The Forum)等作品陸續完成,到了2001年藤森照信即以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獲得日本建築學會作品獎,並於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代表日本出 展.
↗ 藤森照信 Terunobu Fujimori - 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
如此深諳建築史而又從事建築創作者在建築史上並非沒有,卻也不多見.日本 早稻田大學建築系石山修武教授便是其中之一.石山將藤森類比為建築師路易斯˙康,康在五十歲才開始建築創作,落後於同世代已有卓越成就的密斯,柯比意等 人,但康以自己猶太民族的特質為創作根源,發展出個人建築創作的獨特性.同樣的,藤森的建築創作比同輩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伊東豐雄等人起步亦晚,但藤 森在山野自然中的成長過程,都市與建築路上觀察的經驗,和建築史學的專業知識,成為他獨特創作的泉源。
↗ 藤森照信 Terunobu Fujimori - 韭菜之家
日本新銳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郎則將藤森類比為日本近代的史學家同時是建 築家的伊東忠太,認為伊東是以亞洲多樣的傳統主流建築為創作藍本,而藤森卻是以東西方民宅共通的「芝棟」(屋脊上植草)建築為創作的雛型. 芝棟民宅是新石器時期人類在寒帶為求保暖,向下挖掘豎穴,上蓋茅草屋頂並覆土植草以保溫的建築型態,仍然存留至今,分佈在歐洲鄉間與日本的東北地區.這種 人類建築與自然共生的關係,在地球暖化氣候異變的現在,已成為建築永續設計的重要議題。
↗ 藤森照信設計之燒杉之家
但世界建築在近代發展的過程中,自然植物幾乎被追求幾何與抽象美學的建築師所忽略.例外的是柯比意 在1920年代提出近代建築的五原則,將屋頂花園列為設計原則之一,把自然植物引入建築之中.藤森認為建築與植物之間的生態與美學關係是當代建築設計上不 可避免的議題.在他初期的作品上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從自宅蒲公英之家的屋頂立面種植即將滅種的日本原生種蒲公英; 一棵松之家屋頂上種植象徵長壽的松樹,都僅是局部植栽的嘗試;在韭菜之家斜屋頂全面嵌入韭菜鉢,追求植物像是建築皮膚上絨毛的關係;在東京灣外活火山離島 上的「樁城」,以日本江戶時期商業建築耐火構造「海鼠壁」的語彙,搭配耐候性強的韓國草,在這棟釀酒工廠展售室的外表全面植栽,達到建築與植物之間比較滿 意的關係;到了養老昆蟲館與合歡木兒童美術館則做出現代版的「芝棟」建築.這些探討植物與建築關係的作品成了藤森作品三大主題系列之一。
↗ 藤森照信設計之一夜亭
我想,藤森照信在東京大學建築系任教,這裡是日本建築學院派的大本營,藤森在建築創作時勢必認真思考 過前人已提出的設計理論與手法.首先他面對的是開創東大建築系的英國建築師孔德(J.Conder).孔德是研究日本傳統建築與庭園的第一人,又曾正式學 習日本花道,茶道,浮世繪等傳統藝術,在建築創作方面孔德雖廣泛使用了西方各時期多樣的建築表現手法,亦曾試圖以位於東西方世界中間位置的威尼斯地方建築 與回教文化圈的建築樣式來建立東西方建築的關係,但他終究是歌德復興主義的信徒,崇尚歐洲中世紀地方匠師的手工藝精神。
面對偉大的孔德, 藤森的創作路線承襲了此手工藝復興的精神,致力於發掘建築的傳統技藝,對現代建築大量工業化既成品的氾濫提出質疑,並不斷為當代建築開發了新的構造工法, 運用各類自然素材於當代建築的創作上。
藤森由處女作開始使用外牆泥作粗矌裝修工法,內牆著色灰泥混合稻梗塗裝工法, 手工剝離木板工法,手工剝離鐵平石屋瓦,手吹玻璃與手工鍛鐵五金構件等材料與工法;在蒲公英之家開發內牆亂尺木板灰泥填縫工法;在一棵松之家開發大面積灰 泥牆粉刷麻繩誘發縫防裂工法;在新瀉滑雪渡假村的討論室開發串薪炭天花拱,編竹構造與染色清水混凝土杉板拆模工法;在秋野不矩美術館開發用電動鏈鋸切割柱 材加工法,火烤木柱防蟲防腐法;在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開發了雨淋板夾帶滴水銅板防蟲法;在不東庵工房開發了連素人都會施作的外牆銅板裝修法;由一夜 亭開始到近期落成發表的巧克力之家,忘茶舟等作品使用了手摺銅皮浪板屋頂;在此次雜誌刊登的燒杉之家與煤炭之家等建築上應用京都傳統的燒板耐久材技術在外 牆裝修上,開創了傳統構材與技術工法的新美學;最近新作的忘茶舟則是應用亞洲各地蜑民的簡易造船技術在泛舟式的茶亭上.藤森照信無論在哪件新作品上,總是 挖空心思尋找自然材料的新用法與創新構法的可能性.
孔德之後,在東大建築系建構了建築史學知識系統並從事建築創作的是伊東忠太.伊東試圖 以日本佛教建築法隆寺與希臘巴特農神殿建築建立東西方建築史與建築美學的關係,為此他展開了建築修業之旅(Ground Tours),由日本出發經由朝鮮,中國,印度,小亞細亞到希臘,以手足眼睛親自確認了這些建築.此旅途孕育了伊東的「建築進化論」的創作理論,也促成日 後伊東在建築設計上以亞洲文化的建築樣式來對抗西方文化的建築樣式的設計取向.
對於此世界建築文化交相衝擊與交流融合的問題,藤森照信不 是採取對抗的態度,而是以史前新石器時期人類共同的建築語言作為當代建築創作的思源.為此藤森亦展開了世界建築之旅,足跡遍及全球各洲,探訪史前的巨石建 築遺址,地底壁畫洞窟,土質建築文化遺構,磚石疊砌建築文化遺構,芝棟民宅等人類建築的原點.因此在他的自宅蒲公英之家, 一棵松之家, 樁城, Roof House等大部分的作品皆使用了各地古文明共同的金字塔語彙的屋頂;低過庵,燒杉之家等作品呈現穴居空間;高過庵,入川亭等作品呈現巢居空間;養老昆蟲 館,合歡木兒童美術館等作品使用壁畫;神長官守矢史料館, 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等作品中常出現的非結構性獨立柱則是人類原始土地信仰的表徵.
在 伊東忠太之後追求東西方建築共同而永恆之美的建築家是長野宇平治.長野是古典主義的信奉者,他到歐美建築之旅的同時,蒐購「建築四書」等古典主義經典書 籍,詳加閱讀以為建築設計的依據.他以古希臘神廟結合日本伊勢神宮的建築語彙,創作了生前最後的傑作「大倉精神研究所」.過世之前他寫到「從雅典到伊勢的 途中,眾神與我相遇」.長野如同西方的古典主義者在古希臘的考古遺址中發掘創作的養分,同時也在日本的傳統建築中找尋可以與西方古典建築對話的語言,將日 本古典建築之美,由伊東忠太發現的法隆寺向前推到了彌生時期的伊勢神宮.相對的,藤森照信在他的作品表現上捨棄了代表統治階級的彌生建築造型,而選擇了代 表庶民大眾的繩文建築造形,將建築設計的文本再由彌生時期向前推到了繩文時期.
關於彌生造形與繩文造形美學的差異,五十嵐太郎有如此的評 論;他認為接替安藤忠雄擔任東大建築系設計課程老師的建築家隈研吾,在北京的 Great Bamboo Wall 或在浜名湖花博的主入口大門等作品使用了自然的素材竹子,表現了日本纖細而洗練之美的彌生文化造形.相對的,藤森並不喜歡使用光滑俐落的日本竹材創作,寧 可選用粗矌而有生命力的其他自然素材與造形.因此五十嵐稱隈研吾為「新彌生派」作家,而稱藤森照信為「新繩文派」作家.事實上藤森並非不使用竹材創作,早 在新瀉滑雪渡假村旅館內的討論室就使用竹材為素材,以最原始的繫綁與編織構法,表現出竹材獨特的結構彎曲張力與編織後空間視覺穿透的造形力.
↗ 藤森照信設計之入川亭+忘茶舟,基地在台灣某地
這次在台灣建築雜誌上特別刊登了二件以竹材為主要創作素材的作品,這是因為 藤森認為台灣才是竹材最適合表現的地方.其中一件是2003年藤森應中原大學建築系國際名師講座之邀,在女生宿舍前所做的學生茶室「囲蘆」.此作品無疑是 新瀉渡假村討論室的戶外版,竹材來自當地,藤森進入石門水庫上游竹林取材,對台灣竹子野生的生命力大為讚嘆.由環河南路的五金行找到傳說中手工剖竹的工具 來施作,工法仍用繫綁法與編織法,平面與高度的變化由藤森在現場隨著施作的狀況決定,造形則由竹子編織後的強度決定,形成自然的曲面.由空中俯視此茶室像 似精子的形狀,游向女生宿舍.施工由藤森與一群中原師生組成的工作團隊施作,貫徹藤森對使用者要親自動手參與施工的精神,落成後亦依傳統慣習舉行儀典圍 爐.另一件作品則是2010年5月才剛落成的入川亭,選用移植到本地已久,已完全在地化的馬達加斯加島種的巨竹,以此世上最巨大的竹材做成高架茶室的柱 腳,巨竹的尺度所成就的茶室高度與原生造型力,使竹材在藤森的建築作品的應用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茶室作品是藤森建築創作的重要議題 之一.茶室原是愛好品茶者自己設計建造來招待賓客的獨特類型建築。茶室建築受到日本戰國時期各地將領們的喜愛,在四疊半窄小的茶室空間內,練武之人身體緊 挨著身體,透過茶道的儀式共飲同一茶碗,在戰事之中達到交心以共赴黃泉的親密關係.慰藉心靈的佛教禪宗也影響到日本茶室,將如此極限空間發揮到極致的是豐 臣秀吉的心腹高僧千利修,他設計了史上最小的茶室「待庵」,只有二疊褟褟米大小,一個人如果躺在裡面就像達文西所繪的人體尺度空間圖.最先跨入此茶人世界 的學院派建築家是武田五一,他在東大的畢業論文以茶室為研究對象,在茶室建築上看到日本傳統建築簡約輕巧之美,將之與歐洲新藝術運動的美學連結,發現日本 建築設計的新美學.但直到1928年才有建築家藤井厚二為自宅「聽竹居」設計茶室空間.爾後,日本建築家才開始進入這個原非屬建築人設計的領域.近年來日 本的建築名家對茶室多有闡述,如磯崎新設計的「有時庵」,安藤忠雄設計的紙茶室,原広司設計的「游喜庵」,隈 研吾設計的攜帶式充氣茶室等等皆是..
藤森認為茶室是集建築本體,精神依託的藝術品與茶具,生存仰賴的火源,人身的肉體與交流的 言語,五者渾然成為一體的極限空間.他在1997年的韭菜之家首次設計了附屬住宅的茶室「薪軒」,以白灰泥粗矌的裝修為牆,材薪組構的拱為天花;1999 年又設計了附屬於新瀉滑雪渡假村討論室的茶室「炭軒」,以白灰泥與黑木炭串起的天花拱,形成對比強烈的現代感茶室;2002年為京都德正寺設計了附屬寺廟 的茶室「矩庵」,挑戰佛教界對傳統茶室既定的觀念,打開了過去陰闇的茶室空間,庭園景觀還假借了柯比意建築與達利畫作的要素,作為佛學參禪境界的表 徵;2003年設計了第一棟獨立的茶室「一夜亭」,是日本前首相細川為了臨時接待法國總統席拉克品茶而緊急建造的,為了趕得及使用日期而採用了預鑄工法; 同年,藤森在故鄉老家實現了夢想,為自己設計建造了茶室「高過庵」,有如鳥類巢居一般的樹屋,將品茶的視野提高到鳥瞰的高點;相對的「低過庵」則是回歸遠 古人類穴居形式的茶室;2005年「茶室徹」在一片櫻花樹林中立於獨立樹上,樹幹強而有力的貫穿茶室到屋脊,配合手摺銅皮浪板屋頂,金色的信樂燒入口與黑 色的信樂燒爐座,呈現桃山時期無比豔麗浪漫的美感;2007年在東京銀座漢馬仕大樓(Maison Hermes)內以「Maison 4 1/2 」為題,指導該公司老闆與職員創作了「漆喰之家」,「燒杉之家」與「無垢之家」三件四疊半極限空間的居室,將茶室帶入時尚流行的領域。
藤 森照信在創作了不少令人驚奇與爭議的建築作品之後,2006年在HOME雜誌社的企劃下,安排了100位日本建築界的代表人物,在紙上公開談論他的建築作 品,並使他回答眾人的詰問.這真是一場精彩的建築論壇!其中,安藤忠雄問到他的創作是自我定位在建築史之內還是之外?藤森回答說是在建築史之內,這意謂著 藤森有意識的創作會在史上留名的作品,作為一個史學者現在正以作品在書寫建築史.1993年藤森在出版代表著作「日本的近代建築」之時,公開宣稱此後要開 始從事建築創作,那時候我曾問過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藤森回答的是:
[年紀大了,用體力勞動蓋房子是比坐著寫文章更健康]
或 許這才是藤森真正開始創作活動的緣由.就像這樣,很多事情藤森給你的答案常常都是單純而不加掩飾的.生長在信州長野縣深山中的藤森,至今仍保有純真的赤子 之心,那個從小就喜歡動手做東西的小孩子,現在是個喜歡蓋房子的老頑童;通常喜愛他作品的人認識他之後會更喜愛他本人。
今年藤森照信由東 京大學退官,轉至工學院大學任教,適逢中原大學建築系設立五十週年,作為其系列活動之一的藤森教授退官紀念建築作品展與座談會,由中原大學建築系及台北藝 術大學建古所合辦.此次作品展除部份於2003年曾展出的作品之外,披露了許多近年來的新作.這幾年日本創作型建築家在台實踐創作者,或在台舉辦作品展者 絡繹不絕.在此風潮中,大部分的建築家都是走在主流的幾何或數位抽象美學的創作路線上,希望風格迥異而更貼近台灣原相生命表現力的藤森照信在台的作品與展 覽,能帶給台灣的建築作家有不同創作思維的刺激。
>>相關討論
::黃 俊銘老師 - 藤森照信----以作品書寫建築史的建築作家::
::屋 頂種蒲公英、韭菜 建築長植物 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作品展即日起展至2010年10月3日::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策劃之 2006年第十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含展場相片及影片)::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 -秋野不矩美術館 Akino Fuku Museum::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 -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 -韭菜之家::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 -入川亭+忘茶舟::
藤森照信是建築史學家,也是建築作家.這對單 純從事建築創作的主流建築師而言,似乎是件令大家困擾的事。
1991年當藤森以處女作「神長官守矢史料館」進入建築創作的世界,就被提名 日本建築設計界的最高榮譽「建築學會作品獎」的入選名單.當時的評審團認為作為建築史學家與評論家的藤森照信,應該來擔任評審,而不是跳上舞台參與競賽. 評審們認為這個作品只是他一時技癢之作,沒想到藤森由此告別過去以手筆書寫建築史的生涯,轉向以建築創作書寫歷史的旅程.
其後,蒲公英之 家, 一棵松之家,韭菜之家,秋野不矩美術館,新瀉滑雪渡假村的討論室(The Forum)等作品陸續完成,到了2001年藤森照信即以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獲得日本建築學會作品獎,並於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代表日本出 展.
↗ 藤森照信 Terunobu Fujimori - 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
如此深諳建築史而又從事建築創作者在建築史上並非沒有,卻也不多見.日本 早稻田大學建築系石山修武教授便是其中之一.石山將藤森類比為建築師路易斯˙康,康在五十歲才開始建築創作,落後於同世代已有卓越成就的密斯,柯比意等 人,但康以自己猶太民族的特質為創作根源,發展出個人建築創作的獨特性.同樣的,藤森的建築創作比同輩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伊東豐雄等人起步亦晚,但藤 森在山野自然中的成長過程,都市與建築路上觀察的經驗,和建築史學的專業知識,成為他獨特創作的泉源。
↗ 藤森照信 Terunobu Fujimori - 韭菜之家
日本新銳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郎則將藤森類比為日本近代的史學家同時是建 築家的伊東忠太,認為伊東是以亞洲多樣的傳統主流建築為創作藍本,而藤森卻是以東西方民宅共通的「芝棟」(屋脊上植草)建築為創作的雛型. 芝棟民宅是新石器時期人類在寒帶為求保暖,向下挖掘豎穴,上蓋茅草屋頂並覆土植草以保溫的建築型態,仍然存留至今,分佈在歐洲鄉間與日本的東北地區.這種 人類建築與自然共生的關係,在地球暖化氣候異變的現在,已成為建築永續設計的重要議題。
↗ 藤森照信設計之燒杉之家
但世界建築在近代發展的過程中,自然植物幾乎被追求幾何與抽象美學的建築師所忽略.例外的是柯比意 在1920年代提出近代建築的五原則,將屋頂花園列為設計原則之一,把自然植物引入建築之中.藤森認為建築與植物之間的生態與美學關係是當代建築設計上不 可避免的議題.在他初期的作品上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從自宅蒲公英之家的屋頂立面種植即將滅種的日本原生種蒲公英; 一棵松之家屋頂上種植象徵長壽的松樹,都僅是局部植栽的嘗試;在韭菜之家斜屋頂全面嵌入韭菜鉢,追求植物像是建築皮膚上絨毛的關係;在東京灣外活火山離島 上的「樁城」,以日本江戶時期商業建築耐火構造「海鼠壁」的語彙,搭配耐候性強的韓國草,在這棟釀酒工廠展售室的外表全面植栽,達到建築與植物之間比較滿 意的關係;到了養老昆蟲館與合歡木兒童美術館則做出現代版的「芝棟」建築.這些探討植物與建築關係的作品成了藤森作品三大主題系列之一。
↗ 藤森照信設計之一夜亭
我想,藤森照信在東京大學建築系任教,這裡是日本建築學院派的大本營,藤森在建築創作時勢必認真思考 過前人已提出的設計理論與手法.首先他面對的是開創東大建築系的英國建築師孔德(J.Conder).孔德是研究日本傳統建築與庭園的第一人,又曾正式學 習日本花道,茶道,浮世繪等傳統藝術,在建築創作方面孔德雖廣泛使用了西方各時期多樣的建築表現手法,亦曾試圖以位於東西方世界中間位置的威尼斯地方建築 與回教文化圈的建築樣式來建立東西方建築的關係,但他終究是歌德復興主義的信徒,崇尚歐洲中世紀地方匠師的手工藝精神。
面對偉大的孔德, 藤森的創作路線承襲了此手工藝復興的精神,致力於發掘建築的傳統技藝,對現代建築大量工業化既成品的氾濫提出質疑,並不斷為當代建築開發了新的構造工法, 運用各類自然素材於當代建築的創作上。
藤森由處女作開始使用外牆泥作粗矌裝修工法,內牆著色灰泥混合稻梗塗裝工法, 手工剝離木板工法,手工剝離鐵平石屋瓦,手吹玻璃與手工鍛鐵五金構件等材料與工法;在蒲公英之家開發內牆亂尺木板灰泥填縫工法;在一棵松之家開發大面積灰 泥牆粉刷麻繩誘發縫防裂工法;在新瀉滑雪渡假村的討論室開發串薪炭天花拱,編竹構造與染色清水混凝土杉板拆模工法;在秋野不矩美術館開發用電動鏈鋸切割柱 材加工法,火烤木柱防蟲防腐法;在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開發了雨淋板夾帶滴水銅板防蟲法;在不東庵工房開發了連素人都會施作的外牆銅板裝修法;由一夜 亭開始到近期落成發表的巧克力之家,忘茶舟等作品使用了手摺銅皮浪板屋頂;在此次雜誌刊登的燒杉之家與煤炭之家等建築上應用京都傳統的燒板耐久材技術在外 牆裝修上,開創了傳統構材與技術工法的新美學;最近新作的忘茶舟則是應用亞洲各地蜑民的簡易造船技術在泛舟式的茶亭上.藤森照信無論在哪件新作品上,總是 挖空心思尋找自然材料的新用法與創新構法的可能性.
孔德之後,在東大建築系建構了建築史學知識系統並從事建築創作的是伊東忠太.伊東試圖 以日本佛教建築法隆寺與希臘巴特農神殿建築建立東西方建築史與建築美學的關係,為此他展開了建築修業之旅(Ground Tours),由日本出發經由朝鮮,中國,印度,小亞細亞到希臘,以手足眼睛親自確認了這些建築.此旅途孕育了伊東的「建築進化論」的創作理論,也促成日 後伊東在建築設計上以亞洲文化的建築樣式來對抗西方文化的建築樣式的設計取向.
對於此世界建築文化交相衝擊與交流融合的問題,藤森照信不 是採取對抗的態度,而是以史前新石器時期人類共同的建築語言作為當代建築創作的思源.為此藤森亦展開了世界建築之旅,足跡遍及全球各洲,探訪史前的巨石建 築遺址,地底壁畫洞窟,土質建築文化遺構,磚石疊砌建築文化遺構,芝棟民宅等人類建築的原點.因此在他的自宅蒲公英之家, 一棵松之家, 樁城, Roof House等大部分的作品皆使用了各地古文明共同的金字塔語彙的屋頂;低過庵,燒杉之家等作品呈現穴居空間;高過庵,入川亭等作品呈現巢居空間;養老昆蟲 館,合歡木兒童美術館等作品使用壁畫;神長官守矢史料館, 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等作品中常出現的非結構性獨立柱則是人類原始土地信仰的表徵.
在 伊東忠太之後追求東西方建築共同而永恆之美的建築家是長野宇平治.長野是古典主義的信奉者,他到歐美建築之旅的同時,蒐購「建築四書」等古典主義經典書 籍,詳加閱讀以為建築設計的依據.他以古希臘神廟結合日本伊勢神宮的建築語彙,創作了生前最後的傑作「大倉精神研究所」.過世之前他寫到「從雅典到伊勢的 途中,眾神與我相遇」.長野如同西方的古典主義者在古希臘的考古遺址中發掘創作的養分,同時也在日本的傳統建築中找尋可以與西方古典建築對話的語言,將日 本古典建築之美,由伊東忠太發現的法隆寺向前推到了彌生時期的伊勢神宮.相對的,藤森照信在他的作品表現上捨棄了代表統治階級的彌生建築造型,而選擇了代 表庶民大眾的繩文建築造形,將建築設計的文本再由彌生時期向前推到了繩文時期.
關於彌生造形與繩文造形美學的差異,五十嵐太郎有如此的評 論;他認為接替安藤忠雄擔任東大建築系設計課程老師的建築家隈研吾,在北京的 Great Bamboo Wall 或在浜名湖花博的主入口大門等作品使用了自然的素材竹子,表現了日本纖細而洗練之美的彌生文化造形.相對的,藤森並不喜歡使用光滑俐落的日本竹材創作,寧 可選用粗矌而有生命力的其他自然素材與造形.因此五十嵐稱隈研吾為「新彌生派」作家,而稱藤森照信為「新繩文派」作家.事實上藤森並非不使用竹材創作,早 在新瀉滑雪渡假村旅館內的討論室就使用竹材為素材,以最原始的繫綁與編織構法,表現出竹材獨特的結構彎曲張力與編織後空間視覺穿透的造形力.
↗ 藤森照信設計之入川亭+忘茶舟,基地在台灣某地
這次在台灣建築雜誌上特別刊登了二件以竹材為主要創作素材的作品,這是因為 藤森認為台灣才是竹材最適合表現的地方.其中一件是2003年藤森應中原大學建築系國際名師講座之邀,在女生宿舍前所做的學生茶室「囲蘆」.此作品無疑是 新瀉渡假村討論室的戶外版,竹材來自當地,藤森進入石門水庫上游竹林取材,對台灣竹子野生的生命力大為讚嘆.由環河南路的五金行找到傳說中手工剖竹的工具 來施作,工法仍用繫綁法與編織法,平面與高度的變化由藤森在現場隨著施作的狀況決定,造形則由竹子編織後的強度決定,形成自然的曲面.由空中俯視此茶室像 似精子的形狀,游向女生宿舍.施工由藤森與一群中原師生組成的工作團隊施作,貫徹藤森對使用者要親自動手參與施工的精神,落成後亦依傳統慣習舉行儀典圍 爐.另一件作品則是2010年5月才剛落成的入川亭,選用移植到本地已久,已完全在地化的馬達加斯加島種的巨竹,以此世上最巨大的竹材做成高架茶室的柱 腳,巨竹的尺度所成就的茶室高度與原生造型力,使竹材在藤森的建築作品的應用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茶室作品是藤森建築創作的重要議題 之一.茶室原是愛好品茶者自己設計建造來招待賓客的獨特類型建築。茶室建築受到日本戰國時期各地將領們的喜愛,在四疊半窄小的茶室空間內,練武之人身體緊 挨著身體,透過茶道的儀式共飲同一茶碗,在戰事之中達到交心以共赴黃泉的親密關係.慰藉心靈的佛教禪宗也影響到日本茶室,將如此極限空間發揮到極致的是豐 臣秀吉的心腹高僧千利修,他設計了史上最小的茶室「待庵」,只有二疊褟褟米大小,一個人如果躺在裡面就像達文西所繪的人體尺度空間圖.最先跨入此茶人世界 的學院派建築家是武田五一,他在東大的畢業論文以茶室為研究對象,在茶室建築上看到日本傳統建築簡約輕巧之美,將之與歐洲新藝術運動的美學連結,發現日本 建築設計的新美學.但直到1928年才有建築家藤井厚二為自宅「聽竹居」設計茶室空間.爾後,日本建築家才開始進入這個原非屬建築人設計的領域.近年來日 本的建築名家對茶室多有闡述,如磯崎新設計的「有時庵」,安藤忠雄設計的紙茶室,原広司設計的「游喜庵」,隈 研吾設計的攜帶式充氣茶室等等皆是..
藤森認為茶室是集建築本體,精神依託的藝術品與茶具,生存仰賴的火源,人身的肉體與交流的 言語,五者渾然成為一體的極限空間.他在1997年的韭菜之家首次設計了附屬住宅的茶室「薪軒」,以白灰泥粗矌的裝修為牆,材薪組構的拱為天花;1999 年又設計了附屬於新瀉滑雪渡假村討論室的茶室「炭軒」,以白灰泥與黑木炭串起的天花拱,形成對比強烈的現代感茶室;2002年為京都德正寺設計了附屬寺廟 的茶室「矩庵」,挑戰佛教界對傳統茶室既定的觀念,打開了過去陰闇的茶室空間,庭園景觀還假借了柯比意建築與達利畫作的要素,作為佛學參禪境界的表 徵;2003年設計了第一棟獨立的茶室「一夜亭」,是日本前首相細川為了臨時接待法國總統席拉克品茶而緊急建造的,為了趕得及使用日期而採用了預鑄工法; 同年,藤森在故鄉老家實現了夢想,為自己設計建造了茶室「高過庵」,有如鳥類巢居一般的樹屋,將品茶的視野提高到鳥瞰的高點;相對的「低過庵」則是回歸遠 古人類穴居形式的茶室;2005年「茶室徹」在一片櫻花樹林中立於獨立樹上,樹幹強而有力的貫穿茶室到屋脊,配合手摺銅皮浪板屋頂,金色的信樂燒入口與黑 色的信樂燒爐座,呈現桃山時期無比豔麗浪漫的美感;2007年在東京銀座漢馬仕大樓(Maison Hermes)內以「Maison 4 1/2 」為題,指導該公司老闆與職員創作了「漆喰之家」,「燒杉之家」與「無垢之家」三件四疊半極限空間的居室,將茶室帶入時尚流行的領域。
藤 森照信在創作了不少令人驚奇與爭議的建築作品之後,2006年在HOME雜誌社的企劃下,安排了100位日本建築界的代表人物,在紙上公開談論他的建築作 品,並使他回答眾人的詰問.這真是一場精彩的建築論壇!其中,安藤忠雄問到他的創作是自我定位在建築史之內還是之外?藤森回答說是在建築史之內,這意謂著 藤森有意識的創作會在史上留名的作品,作為一個史學者現在正以作品在書寫建築史.1993年藤森在出版代表著作「日本的近代建築」之時,公開宣稱此後要開 始從事建築創作,那時候我曾問過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藤森回答的是:
[年紀大了,用體力勞動蓋房子是比坐著寫文章更健康]
或 許這才是藤森真正開始創作活動的緣由.就像這樣,很多事情藤森給你的答案常常都是單純而不加掩飾的.生長在信州長野縣深山中的藤森,至今仍保有純真的赤子 之心,那個從小就喜歡動手做東西的小孩子,現在是個喜歡蓋房子的老頑童;通常喜愛他作品的人認識他之後會更喜愛他本人。
今年藤森照信由東 京大學退官,轉至工學院大學任教,適逢中原大學建築系設立五十週年,作為其系列活動之一的藤森教授退官紀念建築作品展與座談會,由中原大學建築系及台北藝 術大學建古所合辦.此次作品展除部份於2003年曾展出的作品之外,披露了許多近年來的新作.這幾年日本創作型建築家在台實踐創作者,或在台舉辦作品展者 絡繹不絕.在此風潮中,大部分的建築家都是走在主流的幾何或數位抽象美學的創作路線上,希望風格迥異而更貼近台灣原相生命表現力的藤森照信在台的作品與展 覽,能帶給台灣的建築作家有不同創作思維的刺激。
>>相關討論
::黃 俊銘老師 - 藤森照信----以作品書寫建築史的建築作家::
::屋 頂種蒲公英、韭菜 建築長植物 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作品展即日起展至2010年10月3日::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策劃之 2006年第十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含展場相片及影片)::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 -秋野不矩美術館 Akino Fuku Museum::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 -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 -韭菜之家::
::日 本建築師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 -入川亭+忘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