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哲策展「LPA 住宅建築的寓言/預言」建築展在URS89-6 2010年12月11日~2010年12月26日
前言 / LPA 的誕生
策展人 謝宗哲
LPA(Little People Architects)創作聯盟的成形,是為了參加角逐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代表權的2009年秋天,在因緣際會下所集結而成的一個屬於年輕建築作家的合作平台。命名的構想來自於村上春樹在2009年所發表的全新小說作品《1Q84》之內容中,那些齊心合力默默地製作著空氣蛹的「Little People」。「Little People Architects」之命名的主要意圖在於以『細漢的(台語)』『小人物 』建築家自許,並熱切渴望在這個到處充斥著老大哥(Big Brothers)的台灣現實處境中走出一條屬於我們的創作之路與生存之道。原本該是可愛逗趣的名稱在台灣本土語境及俚語的諧音下,竟巧妙地衍生出極具戲謔的性格與挑鬩的氣味(這樣的說法當然很後設)。不過這的確也是對於自己的期許。熱情、膽識、忍耐人無疑便是身為年輕建築作家所最需要的資質與本份。
LPA們原本打算在謙恭有禮地做完一系列向台灣當代建築家請益的訪談、並將訪談資料集結出版之後才開始積極進行創作展演活動,然而非常榮幸的是交大建築所於其作為前進台灣首都的創作基地—城中藝術特區所提供的一齣類似「浴火赤子情」的戲碼邀約,才讓我們得以獲得提早粉墨登場演出的機會。
針對URS89-6這個建築創作展演基地的未來仍將成為豪宅的終極命運,LPA決定透過建築的原點—「住宅」來探討其在建築創作之可能性上的「射程(意味著可以做到什麼樣的程度)」,並試圖藉由這個在瞬間綻放出設計能量與耀眼光芒的開放性場域來談一場有關於「城市住宅」的寓言」與「住宅建築」的預言。
關於加在Architects前的「Little People」
那麼究竟所謂的「Little People」這些人物究竟是表示什麼呢?在村上春樹小説《1Q84》中的「Little People」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Big Brother」的對等概念。而「Big Brother」則又來自於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反烏托邦政治諷刺小說《1984年》所登場的人物,是一個虛構的集體主義國家奧賽尼亞的獨裁者之綽號。
雖然最初認為「Little People」是「Big Brother」的相反概念。然而到後來感覺上「獨裁者=悪」以及「反對概念=善」這兩者與其說是相反的概念,還不如說具有極相似的意涵才符合邏輯。「Little People」在小說中所呈現的並不像是過去蘇維埃聯邦所代表的那種共產主義,感覺上反而是「生活在民主主義、資本主義世界裡」這件事的具體象徴。雖然因著資本主義的台頭而使得村落共同体(Community)沒落、而讓經濟主義至上的世界來到,然而另一方面,生活在那當中的人們所希冀的“幸福感”卻變得越來越稀薄。而這也是在後「Big Brother」時代中,開始有了「Little People」之蠢動的緣由。
相對於村上春樹的「1Q84」的「Little People」,我試圖創造在建築領域中以「Little People」為名的幾種閱讀上的可能:
1.類似槙文彥當年以「野武士」形容Ando、Ito的說法,也就是在初入專業領域之際,沒有任何資源的狀態之下,憑藉著建築的熱情持續奮戰的姿態。
2.若將Level拉到建築論上來談的話,「Little People」之反面的「Big Brother」指的是鮮明的各種具有「ism」的西方建築正統信仰與價值觀(無論是古典、現代、或是後現代主與解構)。因此可以把「Little People」視為對於這些「Big Brothers」的告別,試圖掙脫長期來自於「Big Brothers」的束縛、不服膺於任何權威論述、嘗試自由揮灑創作能量的初生之犢。
3.若從現實建築環境而言,那麼可能的「Big Brothers」則包括資本主義的邏輯、民眾(業主)的慣性思考與保守性格、甚或是公部門如同龐然巨獸般的官僚系統。
綜合以上的幾種觀點上的詮釋,我認為「Little People Architects」(以下稱LPA)所意識的是「非大師(Non-Maestro)」的姿態,是針對常識與慣例的合法性發出質疑,反對東西方傳統文化中的「大敘述」,批判資本主義的專橫,反對普世原則的適用性。我們試圖破解哲學論述中探索統一、同一和必然的命題,強調的是多元、偶發、事件及斷裂的論述。在這個當代的現實處境中,「現代性」已然終結,是個意識形態消滅的時代、是個眾生喧譁、百花齊放的年代;是刻意擺脫理性、共同風尚及大一統,探索新出路的契機,也是LPA們該挺身而出的時候了。
作為Little Truth的建築寓言與預言
Little People Architects 不奢望以強而有力的論述來進行建築思惟上的革命,因此回歸建築的原點—住宅,藉由寓言/預言式的敘事性創作方式來闡述各種「Little Truth」,基於創造「差異」的主張與立場,透過延異/衍異的手法來標誌出當代建築創作中的「多元性」及「浮動性」,以作為眾說紛紜之觀念世界中的立論基礎。
LPA也許並無法像Big Brother們登高一呼地以類似追求烏托邦式的宣言來改造世界,然而他們卻能夠無時無刻默默地、熱切地編織著「空氣蛹」。於是,我們可以試著靜下心來豎耳傾聽、屏氣凝神地注視這些由空氣蛹所蛻變而成的、屬於各個不同角落之LPA對於建築的想望,是一種關於建築的、生活上的細語呢喃:
那包括
LPA-1 王喆/《Live︱Borderless C House 生活︱無邊界住宅》
LPA-2 方瑋/《Shape house + shape Stacking_住宅的未來式》
LPA-3 林建華+邱俞鳳/《物/件 Obje(c)t/Event》
LPA-4 楊秀川/《滲透》
LPA-5 羅曜辰/《Double House_for 2 families》
LPA-0 謝宗哲+Atelier SHARE/ 《HOUSE W2 / FRAME HOUSE》
但願這些來自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的建築絮語,能夠為這個早已深陷泥沼而污濁不堪的當代建築環境吹入鮮活的氣息、帶來片刻幸福的想像與意識上的清新。
Little People Architects 介紹
LPA-1 王喆 — Live︱Borderless C House 生活︱無邊界住宅
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專案設計師
王喆 展覽說明
當建築的空間深度,逐漸由層次間的透明性轉為在建築的皮層(Skin)時,皮層就不再僅是觀看的立面而是建築的衣裳(Clothes),展現建築的姿態並重新界定內外之空間關係。然而環境中的建築皮層,不斷地上演著的是滋生(招牌)、占領(外推)、阻隔(圍牆)和偽裝(拉皮),私慾透過這層皮無限制地張牙舞爪擴張/膨脹,似乎公共性及公共關係已不再重要…
回應此議題與現象,我們提出 無邊界住宅,試圖以最私密的建築類型來論述建築公共性;一件建築的新衣裳,是一白色的虛線皮層,無邊無界、無內無外,如同國王的新衣一般,不可視地存在。生活中公共與私密的界定是一種動態/相對的關係而非靜態/絕對的,是一種連續的非連續流動性,利用視線與相對空間關係創造一種不具有絕對阻隔的理想預言式的住宅。
LPA-2 方瑋 – Shape house + shape Stacking_住宅的未來式
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專案設計師
方瑋 展覽說明
住宅建築在環境之中具有相當比例的份量,可以說是建構出城市景觀(city scape)的重要元素。然而回顧21世紀以前的城市幾乎是從垂直與水平的向度所建構,所以在面對未來的環境與居住生活,我試圖提出一種未來型態的住宅空間提案,重新建構內與外的空間關係,也企圖將建築與景觀的邊界加以模糊。
1. 連續的地景_shape house
外/
Shape house 企圖從自然界的地景型態中尋找空間的可能性,嘗試用shape(形塑)的方式讓環境與住宅的邊界開始模糊,重新創造環境、生活、住宅之間的新關係。
藉由shape façade創造出猶如山坡般的量體型態。人可以在上面漫步、停留,開口的深度成為內外之間的另一個“之間“的空間,可以裝填活動,也是內外風景延伸的開始,於是建築界面與環境融合成為一種延伸或連續的風景。
內/
內部空間最重要的概念為錯落視點的交織,就如同行走在起伏的自然地形上,不僅每個停駐所建的景象各不相同,也可以從不同位置同時捕捉到許多相同的影像。由於內部空間保持通透,四周又由不同高程錯落的樓板所組織環繞,加上開口與外部環境間的對應,使得視覺關係在不同的角落與外部環境具有豐富的串連
。
2. 集合的風景_shape Stacking
堆疊 / 集合
Shape stacking是一種結合地景型態與居住單元的堆疊想像,將集合的人造自然地形創造成一種風景的可能性,經由搜集與擷取不同的地形型態,結合住宅單元的集合,發展出特殊的切面空間與尺度感,堆疊創造出一種具有自然型態的人造自然空間體驗。
LPA-3 林建華+邱俞鳳–物/件 Obje(c)t/Event
構築設計事務所共同主持人
林建華+邱俞鳳 展覽說明
在將思維物質化的構築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意如何讓空間中的物(obje(c)t)來觸發空間中的事件(Event)。
/:切換開關(意義、虛實、主客…)
住宅的寓言: Studio doT/ 辦公宅
利用散置的物/俱(DotsLight、DotStool、StoolBench、ShelfCounter、ShelfStair)佈局,重新詮釋台灣普遍常見的住家/商業空間。身體的私密性成為切換空間開放性質的介面:使騎樓也是社區的公共藝廊、廚餐廳也是會議室、衛浴可為Showroom與兒童教室、藏書庫是Lobby、背面是正面、正面也是背面、既是私宅也是工(公)作室…。舊國宅社區的街道生活因為新置入的空間而創造多向連結與豐富度
住宅的預言:MoExhibitA 萌場
阿宅(Otaku)身處於高密度的真實都市空間之中,而人際互動卻是極端疏離,他們藉由愛好物引發的感官快感(萌)遊走於虛擬/真實之間、並以此聚集同好(同人)形成社群。
萌場的設計在於思考網路世界的社群與新的身體/空間關係,如何反映在都市空間構築的操作上。由此想像發展為阿宅們介入都市空間的集村住居、同人創作的孵化器、與都市人群、物件、資訊等等產生互動的展示場。
LPA-4 楊秀川–滲透
楓川秀雅建築室內研究室主持人
楊秀川 展覽說明
都市觀察/皮層的開口
建築的皮層,街道與建築之間存在的介面這模糊的界限存在著公私領域之間的推擠 消長 互動 抗衡,無止盡的展示與交易,街道立面覆蓋的商品資訊,貼附著許多鐵窗招牌帆布及臨時的構造物,交雜的樣貌使我們在閱讀所謂的建築立面似乎不那麼單純,開口也不再順應建築內部空間的需求,交雜的構造物可以視為建築的第二個皮層。
皮層是具有厚度的,皮層厚薄,宛如一生命體的相互抗衡協調,皮層表現了街道及建築空間的生命力,也可以看成一個獨立個體,當街道及建築互動強烈時,皮層即開始膨脹擴大。皮層也是城市在不斷的翻新及展示下,呈現街道與建築空間特徵的一個獨立個體。
這一獨立個體的開口不再單只為建築空間服務,有時開口的依據更為城市街道,街道與建築之間在既有開口觀念下所討論的活動,光線,氣流都不再只是單向的以建築為本體作出發,而有時反而以建築空間以外的事物作為出發點。
計畫一/空心磚計畫一
此案是一個傳統的長型街屋,基地細長且有西曬問題。
於是我們在建築上設計了兩道皮層,一層是不規則的空心磚,另一道皮層是陽台與室內間的玻璃皮層。這兩道介面解決了街屋的一些問題,也扮演了一個有趣的都市界面。
建築立面從建築的結構慢慢延伸變細形成葉脈般的細長肌理,使外界的環境進到室內有一種滲透感,從街道上看入陽台是重疊著空心磚與光影,人的活動被閱讀但也被切割碎化保留了住宅的隱私性;從陽台或室內往外看,也可以隱約的看到外界的活動,卻不是直接的暴露在街道上。
這樣的建築的皮層不是一個絕對的介面,而是由外而內或由內而外都間接的感受彼此的活動。光線、空氣、人的活動、環境混雜在兩個皮層間;不規則空心磚的設置一方面減弱了西曬的問題,一方面也為白天的室內創造了特殊的光影,夜晚時的燈光透出建築則向都市提出了另一個光影的有趣對話。
空氣從戶外流動到室內形成一個有層次的介面,也降低了風的直接衝擊,內部人的活動被投射在玻璃立面上又被空心磚切割,隱私與公共的中介 出現一道有趣複雜又模糊的界面。
長型的街屋另一個問題是光線無法滲透到中間且空間與空間互動不易。樓板的錯層設置使建築裡每個角落的光線充足,克服了街屋的陰暗問題。樓梯則成為一個貫穿每個空間的活動平台,光線與空氣透過錯層與樓梯的交錯自由流通於每個空間及樓層,錯層的設計也使原本完全無法互動的長向街屋各層樓與各個空間之間產生互動,每個空間都各自獨立在建築的不同層次間,每個單元裡的活動開始可以與別的單元,產生有趣的活動對應及對話。
計畫二/移動牆的空間場景
此案空間被畫分為兩大區,公共studio與私密的房間。白天公共studio是主人的工作室,夜晚是主人的會客休閒空間。劃分空間的元素是幾道會移動的牆,透過兩道與空間等大的牆在空間中遊走切割空間以滿足主人不同時間需要的不同場景。
空間的主要材料使用白色鋼板,移動牆主要材料使用實木,白色鋼板是一種輕且沒有表情的材料,作為格子的材料放置生活的各種元素,這些生活物件變成空間中漂浮的物件,也成為牆面主要的材料。空間與空間之間,被不同的格子與物件區隔,光線、空氣、人的活動、與戶外環境混雜在一層一層的皮層間。而實木會隨著時間變化顏色及質感,跟移動牆的本質一般不斷變動,兩者在空間中,互相交疊,形成另一種與生活互動的背景。
LPA-5 羅曜辰 Hata– Double House_for 2 families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建築專案設計師
羅曜辰 展覽說明
Double House 是建立在兩個經濟體下,建構一個兩戶家庭共同生活的可能性,共同分擔營造與土地成本,讓彼此享有更大的開放空間。
設計架構是以傳統三合院的空間型態去思考過去共同生活的關係,以繞著中庭不斷往上爬升旋轉的空間去建立兩戶家庭彼此私密與公共的界線,因此動態旋轉的空間讓彼此都可以建立一個環繞的外在視角,對內則是以中間挑空串聯兩戶家庭公共空間視覺上或生活上溝通的機會。
因此兩戶有各自獨立的出入口與私密的居室空間,在私密性得以維持的同時, Double House希望找到一個傳統價值與當代生活連結的可能,這是對人與人關係疏離的反省,也是一個新的鄰里生活關係的建立。
LPA-0 謝宗哲+Atelier SHARE – HOUSE W2 / FRAME HOUSE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 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 Atelier SHARE主持人
謝宗哲 展覽說明
House W2
有意識採取「Space Block」的觀念,試圖創造出具有連續性的生活行為與純粹的空間氛圍和質感:將原本因著柱樑結構與隔間牆所形成的凹凸部位與狹縫轉化為收納空間(書櫃、收納櫃),讓空間的各個向度都盡量呈現出平整而純粹的面;並拆除了原本生冷僵硬的隔間牆拆,順著室內主樑的位置創造了區隔空間的衣櫃。這樣的操作手法有別於一般室內設計裝修中的拼貼與包裹,而是將透過家具層級的空間塊體(Furniture-Block)的建構與填充,在「室內」的這個「基地」上創造出微建築的思維。
白色活動牆板,除了作為進入主臥室的入口之外,積極的作用是作為空間使用模式的切換裝置:就公共空間的大餐桌而言,它可以被設定為三種模式,分別是:1.「尋常模式」 (主臥入口的閉鎖)。 2.「通透模式」 (白牆退到隔間櫃的全開狀態)。 3. 白牆延伸至將廚房入口遮蔽,可作為投影之用的「會議模式」。而對於主臥室來說,則可進行以白牆區隔出臥室與更衣間的「半寢室」及白牆退至隔間衣櫃之後、成為完全楓木材質所包倍的「全寢室」模式。藉由白牆的動作,編織出這個小空間的各種生活型態的樣相與表情。
Frame House – A Work to respect to Moriyama House of Ryue Nishizawa
我們通常被要求必須擁有一個「完整」的居住空間,於是我們會在基地中配置上完整的量體,然後才留下類似剩下/吃剩了的「虛體」或說用完了建蔽率之後的「空地」。等待建築家所設計的住宅被拍完照片之後,被設計出來的那個「完整」居住空間往往也就因著日常生活而回歸某種類似自然界的混沌狀態而顯得「不完整」或只剩下某些狹縫與角落,但住民仍舊得以幸福地生活其中。這麼說來,那個被要求必須有完整空間的神話顯然變得荒誕不經了。人的生活或許並不需要如此工整或開闊寬敞的空間也不一定。反倒是人們總寄情於某種敞揚於自然界中的想像,渴求著某個框景下的回歸自然。這樣的聯想主要來自於個人最喜愛的、由西澤立衛所設計的森山宅,本提案試圖藉由虛實互換/內外反轉的操作手法,讓開放空間/庭園反轉為「完整」的形狀,而成為居住空間中的核心,並試圖將原本就容易傾向混亂的人們的日常生活收納在圍塑這些內庭的框架之中。望著這些庭園閱讀、飲食、睡眠;置身在這些庭園中的沐浴、暝想、呼吸。這是一個針對以「庭/自然環境」為重心所作的未來生活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