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觀點 : 曾光宗老師 - 展現台灣建築設計的軟實力
作者:曾光宗 (中原大學建築系主任)
今年很榮幸能參與第卅二屆「2010台灣建築獎」 的評審工作,同時由於本人今年亦擔任「遠東建築獎」的評審,因此得以在短時間之內,看到台灣當代非常多優異的建築作品,以及許多建築師們長期努力下的成 果。雖然「台灣建築獎」與「遠東建築獎」的設立目的不盡相同,但是如何在眾多的作品之中,選出今年最優秀的代表作品,應是相同的目標。然而,何謂最優秀之 作品?要用何種立場或原則來檢視這些建築作品?對這些建築作品的期望為何?這是在兩種獎項審查之前及程序中,本人一再思索的問題。
“對內”的評選立場
由 於「台灣建築獎」(含「台灣建築佳作獎」)冠上了“台灣”之名稱,而且評選出之最優秀作品的數量必極為少數,因此這些最優秀作品可說是必然代表著台灣當代 建築的某種“核心特質”,亦或反映著台灣當代建築師的“思考內涵”;此時以一較為“嚴格”的立場來評選這些建築作品,實有其不得不的必要性。
然 而,評選時為何要有立場上的不同呢?其實作為一位評審委員或擔任相關委員時,經常在所面對的不同場合上,必須扮演著不同的立場來看待這些建築作品。例如當 面對非建築專業者(係指如業主、委託單位、甚或一般社會大眾等對象)時,基於建築師執業環境的艱困現狀,如業主不尊重建築師、不平等的合約內容、設計酬金 被打折等;在這種屬於“對外”的場合上,縱使被評選的建築作品個人覺得不盡理想,但是為了要維護整體建築專業的權益,並讓前者等非建築專業者瞭解建築專業 的價值,因此大多會以較為寬容的角度來評審這些建築作品。而有時如業主等過於“不友善”或存在著偏見時,則更必須幫建築師據理力爭,甚或對那些參加的建築 作品加以“護航”。
相對地,如果是在“對內”的場合上,例如所面對的皆為建築專業者時,基於提升建築專業的品質,讓國內的建築專業能更向 正面發展或更具競爭力,因此基於委員的職責所在,就必須以一嚴格的角度,甚或吹毛求疵的視點,來檢視那些參選的建築作品是否真正為一好作品。而「台灣建築 獎」即是台灣建築專業界內部的評選活動,因此個人認為必須排除前者所指的,如建築師執業環境不佳、預算過低、設計費不高等“情感”因素,來加以評選。
台灣當代建築的某些集體現象或迷思
基 於以上的觀點,在面對這次的「台灣建築獎」評選時,個人訂定了整體的幾項評選原則,來檢視今年190件的參選作品。當然,這幾項評選原則並非僅是單純為了 便於評選而已,而是個人認為在台灣目前的建築發展中,似乎存在著許多建築專業的“集體現象”甚或“集體迷思”,藉此機會提出來作為討論的議題。個人訂定並 依此檢視參選作品的評選原則,分項說明如下:
一、具備國際層級之建築設計的「原創性」
個人認為這次的評選 最重要的是,應從國際層級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建築作品,其中建築設計的「原創性」應為關鍵。在這些參選的諸多作品中,仍然看到有非常多的作品,明顯地“師 承”自國外的建築師,不論是設計概念或設計手法,皆可讓人直接地聯想到甚或看到某些國外建築師的設計痕跡;如存在此現象時,建築設計的原創性已不復存在, 更無法被國際的建築媒體所注意。
雖然學習國外好的建築設計為建築專業成長的必經過程,但是如無法擺脫他人的身影時,最終將無法建 立起建築師的自我風格,更無法傳達出面對建築的價值觀。而為追求建築設計的原創性,建築師在設計之初即須作下決定,刻意地與國外的建築師有所區隔,特別是 在建築師“成名”之前就須持有這種態度。其實在本次的評選中,個人十分注意那些“尚未成名”的年輕建築師,因為他們可能較具有發揮「原創性」的設計潛力。
二、對於建築價值觀的提出
建 築設計從操作面來看,一般而言為提出一設計概念並依此發展下去,藉以解決實質機能或施工的相關問題,而這些皆可被歸類於“技術性的”因素。然而,建築之所 以感動人,除了視覺可直接看到的表象外,藉由建築設計所傳達出來的“非技術性的”特質,往往才是吸引人的關鍵。也就是說,建築設計除了解決問題外,更應當 具體地提出對於如建築、都市、環境、甚或人們的生活型態等,超越建築性能之外的意識或價值觀;此時建築師對於特定議題的持續關心應是重要的,而這些也正是 讓建築不斷演進的重要促因之一。
然而在這次參選的作品中,個人認為有極大多數的作品仍停留在前述所指的,僅以解決問題或表現外在表象為目的;藉由作品深深感受到建築師對於一貫以來所關心的特定議題,進而提出一完整的價值觀之案例則較為少見。
三、對於相關限制的突破意圖與實驗性
在 目前台灣的建築執業環境中,存在著許多的限制,諸如相關法令、工程技術、施工品質、材料設備、顧問能力、甚或建築產業中無法改變的“慣例”等,這些皆深深 影響著設計及建築品質的良莠。而建築師在面對這些限制時,如能嘗試尋求突破並以自身的設計手法來加以實踐,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因限制因素過大而無法克服, 造成設計成果不盡完美,但是從設計的「實驗性」來看,仍有其極為重要的意義,並對台灣的建築專業界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
當然,同樣地這種的意圖在設計之初就須確立,成為作品的主要設計議題,之後的設計發展及施工皆以此議題為核心來加以突破;然而在本次的參選作品中,似乎較少看到這類具實驗性格的作品。
四、對於個人自我的突破
在 這次參選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些經常獲獎的“常勝軍”於其中。這些知名建築師都極為優秀,對於建築設計的熱愛均充分地從其作品中展現出來。由於他們經常獲 獎,或在執業生涯中很早就已獲得肯定,顯示了他們對於建築設計及建築品質的掌握,相較之下已具備了一定的能力,這必須予以正面肯定。
然 而,這些常勝軍在每次的評選活動中,其所面對的競爭對象似乎不應再是其他的建築師,而應是“自己”。亦即這些常勝的建築師不宜滿足於“不對等的競爭”,或 實比其他一般的建築作品優異之現狀,而應與自己作競爭,追求“自己超越自己”的境界;畢竟與其他建築作品相較後之成就,已在前次的獎項中獲得了。因此個人 如遇這類建築作品時,大多會拿其與該建築師之前或去年參選的作品相互比較,從中尋找差異之處。
獲獎作品的啟發與侷限
經由初選再實地現勘後,於最後的決選過程中,五位評審委員在11件進入決選的作品中,有共識地選出了「台北市國際花卉博覽會新生公園區未來館與生活館、夢想館」(張清華、郭英釗)及「蘭陽博物館」(姚仁喜)為今年的「台灣建築獎」。如同前言中所述的,這兩件建築作品代表著台灣當代建築的成就。
↗ 在台北花博未來館屋頂上
↗ 蘭陽博物館由建築師姚仁喜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外形如北關海邊常見的單面山
首 先對於台北花博新生三館,個人認為此作品可說是台灣近幾年來,在所謂的「綠建築」中最具「設計感」的作品。此作品的出線,似乎提醒了我們,在面對環境永續 議題時「建築」不應只是“量化數字”下的產物,更不是由許多“設備”所堆積出來的“機器”——這可能為台灣長期以來推動綠建築觀念中的“集體迷思”;而是 應將建築美感與空間品質融入其中,成為一整體的令人感動的建築。台北花博新生三館中的一些設計手法,可謂台灣本土性永續建築設計的創新嘗試,或永續建築技 術的設計示範。當然,更有意義的是,此作品已超越了張清華及郭英釗建築師之前的另一綠建築代表作——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2006),顯見這二位建築 師在這類設計議題上的執著與努力。
其次,有關蘭陽博物館,此建築呈現了姚仁喜建築師一貫對於建築的傳達以“精緻感”作為前提的設 計態度,對設計品質的掌握極為出色。同時也表現出了對於各種設計因素相互融合下的設計功力,諸如基地環境與建築量體、空間與造型、結構與型式、甚至材料與 細部等,在在都反映出姚仁喜建築師對於建築設計的品味與堅持,以及事務所執行團隊的貫徹力及整合力;此作品為台灣近年來難得的設計佳作。而正由於此作品的 “自我完美”性格極為強烈,因此也顯露出了建築師個人與宜蘭地域性格之間的些許落差,例如蘭陽博物館具“架構性”的設計概念,以及清晰分明的設計元素,與 宜蘭草根性之“模糊感”似乎較不相稱;這可能是衍生出的議題吧!
與國際競爭的台灣建築
今 年參選的眾多建築作品,展現了台灣當代建築的能量與活力,同時也體現出建築師們努力奮鬥的成果。然而在肯定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要意識到一種隱憂——在台 灣戰後的建築發展歷程中,台灣建築在國際間受到注目的設計作品仍舊極為少數;而這似乎說明著,每個時期的優秀作品,在國內都被認為極為優異,但是卻無法展 露在國際的建築舞台上,這種現象必須加以認真省思——不論是建築實務界或是學術界。
相較如工業設計、電影、美術等其他藝術創作領域,建築界在面對著未來無國界之全球化的競爭時,我們必須自省地了解到,目前台灣建築設計的能量仍然不足,建築設計的創新性與獨特性更是薄弱。
就 像台灣的電腦代工業一樣,目前台灣的“建築設計產業”似乎仍是以“勞力”來獲取肯定(或利潤),或是說我們的建築師都具備著熟練的建築設計技巧,可是作為 “關鍵零組件”的設計創意依舊是重度依賴國外的建築師或建築思潮;這可在今年的參選作品中明顯看到——有非常多的作品,隱約都有著國外某建築師的身影。當 一棟建築如初看時,就感覺到她“似曾相識”的話,縱使建築師非常努力地在解決實質環境的問題,但就此作品的本質而言,建築設計的「原創性」勢必“一切歸 零”。個人認為建築設計的「原創性」為面對國際競爭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我們可從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接續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2004)及 普立茲克獎(2010)的例子中,即可理解到此條件的“絕對必要性”。
建築師如何跨越台灣當代建築或國際建築思潮的“集體意 識”,實為展現建築設計原創性的重要關鍵,如同設計「東京國際會議廳」(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1997)的建築師Rafael Vinoly所說的,「作為一位建築師,必須努力地與建築潮流保持距離並保持冷靜」(「日經建築」雜誌,1990年2月5日號,p.30)。雖然期間必經 一段渾沌且孤獨的創作過程,但建築師在設計之初即持有此種創作認知的話,相信不久的將來,台灣建築必將躍登於國際建築舞台之上,並讓建築設計的「軟實力」 成為台灣下一階段的國家特質;個人期待著這類作品的到來。
本文發表於:『建築師』雜誌,434期,2011年02月號,pp.86-89。
>>相關討論
::曾光宗老師 - 展現台灣建築設計的軟實力::
::2010年台灣建築獎 花博新生三館, 蘭陽博物館並列首獎::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1::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2 台北花博未來館與生活館、夢想館::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3 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書館::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4 台北四季::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5 蘭陽博物館::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6 櫻花陵園D墓區納骨廊::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7 聖嘉民新家園啟智中心::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8 宜蘭冬山車站::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9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遊憩碼頭::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10 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11 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系館第二教學區::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操刀 - 2010台北國際花博新生公園未來館、夢想館、生活館::
::姚仁喜 |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 蘭陽博物館::
::廖偉立建築師 - 基督救恩之光教會(台中救恩堂)::
::楊家凱 |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 - 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系館::
今年很榮幸能參與第卅二屆「2010台灣建築獎」 的評審工作,同時由於本人今年亦擔任「遠東建築獎」的評審,因此得以在短時間之內,看到台灣當代非常多優異的建築作品,以及許多建築師們長期努力下的成 果。雖然「台灣建築獎」與「遠東建築獎」的設立目的不盡相同,但是如何在眾多的作品之中,選出今年最優秀的代表作品,應是相同的目標。然而,何謂最優秀之 作品?要用何種立場或原則來檢視這些建築作品?對這些建築作品的期望為何?這是在兩種獎項審查之前及程序中,本人一再思索的問題。
“對內”的評選立場
由 於「台灣建築獎」(含「台灣建築佳作獎」)冠上了“台灣”之名稱,而且評選出之最優秀作品的數量必極為少數,因此這些最優秀作品可說是必然代表著台灣當代 建築的某種“核心特質”,亦或反映著台灣當代建築師的“思考內涵”;此時以一較為“嚴格”的立場來評選這些建築作品,實有其不得不的必要性。
然 而,評選時為何要有立場上的不同呢?其實作為一位評審委員或擔任相關委員時,經常在所面對的不同場合上,必須扮演著不同的立場來看待這些建築作品。例如當 面對非建築專業者(係指如業主、委託單位、甚或一般社會大眾等對象)時,基於建築師執業環境的艱困現狀,如業主不尊重建築師、不平等的合約內容、設計酬金 被打折等;在這種屬於“對外”的場合上,縱使被評選的建築作品個人覺得不盡理想,但是為了要維護整體建築專業的權益,並讓前者等非建築專業者瞭解建築專業 的價值,因此大多會以較為寬容的角度來評審這些建築作品。而有時如業主等過於“不友善”或存在著偏見時,則更必須幫建築師據理力爭,甚或對那些參加的建築 作品加以“護航”。
相對地,如果是在“對內”的場合上,例如所面對的皆為建築專業者時,基於提升建築專業的品質,讓國內的建築專業能更向 正面發展或更具競爭力,因此基於委員的職責所在,就必須以一嚴格的角度,甚或吹毛求疵的視點,來檢視那些參選的建築作品是否真正為一好作品。而「台灣建築 獎」即是台灣建築專業界內部的評選活動,因此個人認為必須排除前者所指的,如建築師執業環境不佳、預算過低、設計費不高等“情感”因素,來加以評選。
台灣當代建築的某些集體現象或迷思
基 於以上的觀點,在面對這次的「台灣建築獎」評選時,個人訂定了整體的幾項評選原則,來檢視今年190件的參選作品。當然,這幾項評選原則並非僅是單純為了 便於評選而已,而是個人認為在台灣目前的建築發展中,似乎存在著許多建築專業的“集體現象”甚或“集體迷思”,藉此機會提出來作為討論的議題。個人訂定並 依此檢視參選作品的評選原則,分項說明如下:
一、具備國際層級之建築設計的「原創性」
個人認為這次的評選 最重要的是,應從國際層級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建築作品,其中建築設計的「原創性」應為關鍵。在這些參選的諸多作品中,仍然看到有非常多的作品,明顯地“師 承”自國外的建築師,不論是設計概念或設計手法,皆可讓人直接地聯想到甚或看到某些國外建築師的設計痕跡;如存在此現象時,建築設計的原創性已不復存在, 更無法被國際的建築媒體所注意。
雖然學習國外好的建築設計為建築專業成長的必經過程,但是如無法擺脫他人的身影時,最終將無法建 立起建築師的自我風格,更無法傳達出面對建築的價值觀。而為追求建築設計的原創性,建築師在設計之初即須作下決定,刻意地與國外的建築師有所區隔,特別是 在建築師“成名”之前就須持有這種態度。其實在本次的評選中,個人十分注意那些“尚未成名”的年輕建築師,因為他們可能較具有發揮「原創性」的設計潛力。
二、對於建築價值觀的提出
建 築設計從操作面來看,一般而言為提出一設計概念並依此發展下去,藉以解決實質機能或施工的相關問題,而這些皆可被歸類於“技術性的”因素。然而,建築之所 以感動人,除了視覺可直接看到的表象外,藉由建築設計所傳達出來的“非技術性的”特質,往往才是吸引人的關鍵。也就是說,建築設計除了解決問題外,更應當 具體地提出對於如建築、都市、環境、甚或人們的生活型態等,超越建築性能之外的意識或價值觀;此時建築師對於特定議題的持續關心應是重要的,而這些也正是 讓建築不斷演進的重要促因之一。
然而在這次參選的作品中,個人認為有極大多數的作品仍停留在前述所指的,僅以解決問題或表現外在表象為目的;藉由作品深深感受到建築師對於一貫以來所關心的特定議題,進而提出一完整的價值觀之案例則較為少見。
三、對於相關限制的突破意圖與實驗性
在 目前台灣的建築執業環境中,存在著許多的限制,諸如相關法令、工程技術、施工品質、材料設備、顧問能力、甚或建築產業中無法改變的“慣例”等,這些皆深深 影響著設計及建築品質的良莠。而建築師在面對這些限制時,如能嘗試尋求突破並以自身的設計手法來加以實踐,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因限制因素過大而無法克服, 造成設計成果不盡完美,但是從設計的「實驗性」來看,仍有其極為重要的意義,並對台灣的建築專業界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
當然,同樣地這種的意圖在設計之初就須確立,成為作品的主要設計議題,之後的設計發展及施工皆以此議題為核心來加以突破;然而在本次的參選作品中,似乎較少看到這類具實驗性格的作品。
四、對於個人自我的突破
在 這次參選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些經常獲獎的“常勝軍”於其中。這些知名建築師都極為優秀,對於建築設計的熱愛均充分地從其作品中展現出來。由於他們經常獲 獎,或在執業生涯中很早就已獲得肯定,顯示了他們對於建築設計及建築品質的掌握,相較之下已具備了一定的能力,這必須予以正面肯定。
然 而,這些常勝軍在每次的評選活動中,其所面對的競爭對象似乎不應再是其他的建築師,而應是“自己”。亦即這些常勝的建築師不宜滿足於“不對等的競爭”,或 實比其他一般的建築作品優異之現狀,而應與自己作競爭,追求“自己超越自己”的境界;畢竟與其他建築作品相較後之成就,已在前次的獎項中獲得了。因此個人 如遇這類建築作品時,大多會拿其與該建築師之前或去年參選的作品相互比較,從中尋找差異之處。
獲獎作品的啟發與侷限
經由初選再實地現勘後,於最後的決選過程中,五位評審委員在11件進入決選的作品中,有共識地選出了「台北市國際花卉博覽會新生公園區未來館與生活館、夢想館」(張清華、郭英釗)及「蘭陽博物館」(姚仁喜)為今年的「台灣建築獎」。如同前言中所述的,這兩件建築作品代表著台灣當代建築的成就。
↗ 在台北花博未來館屋頂上
↗ 蘭陽博物館由建築師姚仁喜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外形如北關海邊常見的單面山
首 先對於台北花博新生三館,個人認為此作品可說是台灣近幾年來,在所謂的「綠建築」中最具「設計感」的作品。此作品的出線,似乎提醒了我們,在面對環境永續 議題時「建築」不應只是“量化數字”下的產物,更不是由許多“設備”所堆積出來的“機器”——這可能為台灣長期以來推動綠建築觀念中的“集體迷思”;而是 應將建築美感與空間品質融入其中,成為一整體的令人感動的建築。台北花博新生三館中的一些設計手法,可謂台灣本土性永續建築設計的創新嘗試,或永續建築技 術的設計示範。當然,更有意義的是,此作品已超越了張清華及郭英釗建築師之前的另一綠建築代表作——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2006),顯見這二位建築 師在這類設計議題上的執著與努力。
其次,有關蘭陽博物館,此建築呈現了姚仁喜建築師一貫對於建築的傳達以“精緻感”作為前提的設 計態度,對設計品質的掌握極為出色。同時也表現出了對於各種設計因素相互融合下的設計功力,諸如基地環境與建築量體、空間與造型、結構與型式、甚至材料與 細部等,在在都反映出姚仁喜建築師對於建築設計的品味與堅持,以及事務所執行團隊的貫徹力及整合力;此作品為台灣近年來難得的設計佳作。而正由於此作品的 “自我完美”性格極為強烈,因此也顯露出了建築師個人與宜蘭地域性格之間的些許落差,例如蘭陽博物館具“架構性”的設計概念,以及清晰分明的設計元素,與 宜蘭草根性之“模糊感”似乎較不相稱;這可能是衍生出的議題吧!
與國際競爭的台灣建築
今 年參選的眾多建築作品,展現了台灣當代建築的能量與活力,同時也體現出建築師們努力奮鬥的成果。然而在肯定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要意識到一種隱憂——在台 灣戰後的建築發展歷程中,台灣建築在國際間受到注目的設計作品仍舊極為少數;而這似乎說明著,每個時期的優秀作品,在國內都被認為極為優異,但是卻無法展 露在國際的建築舞台上,這種現象必須加以認真省思——不論是建築實務界或是學術界。
相較如工業設計、電影、美術等其他藝術創作領域,建築界在面對著未來無國界之全球化的競爭時,我們必須自省地了解到,目前台灣建築設計的能量仍然不足,建築設計的創新性與獨特性更是薄弱。
就 像台灣的電腦代工業一樣,目前台灣的“建築設計產業”似乎仍是以“勞力”來獲取肯定(或利潤),或是說我們的建築師都具備著熟練的建築設計技巧,可是作為 “關鍵零組件”的設計創意依舊是重度依賴國外的建築師或建築思潮;這可在今年的參選作品中明顯看到——有非常多的作品,隱約都有著國外某建築師的身影。當 一棟建築如初看時,就感覺到她“似曾相識”的話,縱使建築師非常努力地在解決實質環境的問題,但就此作品的本質而言,建築設計的「原創性」勢必“一切歸 零”。個人認為建築設計的「原創性」為面對國際競爭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我們可從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接續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2004)及 普立茲克獎(2010)的例子中,即可理解到此條件的“絕對必要性”。
建築師如何跨越台灣當代建築或國際建築思潮的“集體意 識”,實為展現建築設計原創性的重要關鍵,如同設計「東京國際會議廳」(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1997)的建築師Rafael Vinoly所說的,「作為一位建築師,必須努力地與建築潮流保持距離並保持冷靜」(「日經建築」雜誌,1990年2月5日號,p.30)。雖然期間必經 一段渾沌且孤獨的創作過程,但建築師在設計之初即持有此種創作認知的話,相信不久的將來,台灣建築必將躍登於國際建築舞台之上,並讓建築設計的「軟實力」 成為台灣下一階段的國家特質;個人期待著這類作品的到來。
本文發表於:『建築師』雜誌,434期,2011年02月號,pp.86-89。
>>相關討論
::曾光宗老師 - 展現台灣建築設計的軟實力::
::2010年台灣建築獎 花博新生三館, 蘭陽博物館並列首獎::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1::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2 台北花博未來館與生活館、夢想館::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3 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書館::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4 台北四季::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5 蘭陽博物館::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6 櫻花陵園D墓區納骨廊::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7 聖嘉民新家園啟智中心::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8 宜蘭冬山車站::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9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遊憩碼頭::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10 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2010台灣建築獎實勘 11 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系館第二教學區::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操刀 - 2010台北國際花博新生公園未來館、夢想館、生活館::
::姚仁喜 |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 蘭陽博物館::
::廖偉立建築師 - 基督救恩之光教會(台中救恩堂)::
::楊家凱 |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 - 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