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 黃俊銘老師 - 2011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評審藤森照信的觀點
作者:黃俊銘老師
2011年3月23日,我以評審委員藤森照信的翻譯隨從的身分,闖入與我無關的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的決選評審現場, 有幸了解如此建築獎的評審過程,特別是藤森照信本人的想法。
藤森照信由初審階段就間接參與評審,勾選初選名單,到決選再直接參與評審。決 選過程中藤森話雖不多,但語多富含重要的意涵,提出了以下五個主要的評審觀點;唯一的首獎、RC建築的技術與表現、現代建築創作上的斷層、集合住宅的公共 性、都市住宅與自然的關係。在此整理藤森評審觀點的歷史背景,加上我個人與藤森私下交談中的理解,提供大家參考。
1.唯一的首獎:
藤森照信擔任過許多重要建築獎或建築競圖的評審,所以首先對於此台灣住宅獎分成幾類評比給獎,感到不可思疑。不同住宅的規模與類型,表面上看 起來無法排比並列,但就建築家的設計能力而言,並不會因為建築物的規模或機能、類型的差別,而無法評比出個別作品設計的優劣。否則世界上各個著名的建築獎 項,又如何決選出優勝獲獎者。這個議題,使得參與決選的委員花了將近二小時,做了二輪的假投票,中間也充分的交流,表達了各位委員對各個作品的評價。為了 慎重起見,希望選出的唯一首獎都能獲得六位評審的同意。結果是未能有任何共識,未能選出最優秀的作品,而放棄了這個藤森的唯一首獎的提案。
這 個結果顯示出什麼意義呢?單純是因為評選委員背景與觀點的不同所造成的結果?還是這一年度的住宅作品根本沒有一個好到令眾委員欣然接受的結果?還是這個獎 的定位仍然不明,造成遴選評審委員時委員組成的問題呢?沒有一個建築獎是可以面面俱到的,藤森投下的試金石,顯然已造成漣漪。此住宅獎舉辦行之有年,未來 主辦單位勢必要再釐清這個獎項企圖樹立的建築價值觀、評選觀點的立基以及此獎的特色與公信權威為何。
2.台灣RC建築的技術與表現
RC是一個奇特的建築構材,與鋼鐵材料同為近現代建築構築與表現的二大主角。世界上最早應用RC為整體建築結構的是1904年法國工程師 Francois Hennebuque設計的自宅,而在台灣最早應用RC為整體建築結構的是1908年日本建築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的台北電話交換室,可以說RC結構在台灣 的實驗與使用比日本還早,幾乎與世界同步。然而當時歐洲的歷史式樣仍為設計主流,不論東西方的學院派建築家皆厭惡裸露的RC,將RC構材隱藏在磚石、磁磚 或粉刷層等裝修材的內面。
直到法國建築家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在1923年設計的蘭西教堂,才表達了RC結構的多樣性、合理性與自明性三件RC構材的重要意義。在多樣性方面,使用了RC的柱樑構架系 統,支撐RC拱形薄殼的屋頂,外牆施以混凝土空心磚與鑲嵌彩色玻璃的預鑄RC格子結構,呈現RC構材可以做到的多樣結構與構法系統。在合理性方面,擺脫了 歐洲歷史主義主要的牆式疊砌構法,以最少量的結構材料,盡力建造跨度最大、高度最高、空間最大的流動建築空間。在自明性方面,首次使用RC結構裸露的清水 混凝土,毫無掩飾的將之暴露在莊嚴的宗教空間之中,宣告了RC這個構材該有的自我形象。當今RC結構在建築的技術與空間或造形上的表現,都無法脫離RC在 建材特質、構築技術與美學意涵的這些基本原理。
戰後的台灣,政府接收了日資水泥工廠,藉由發放水泥產業股份換取大地主的土地,以推動 土地改革政策,維繫國民黨政權的穩定。同時水泥產業成為政策保護下的產業,除了磚材之外RC成為長久以來台灣最主要的建築構材。在日本木構、鋼構、RC皆 為住宅的主要建築結構時,反觀台灣的住宅建築幾乎僅以RC為主要結構。RC住宅建築的構築技術與外在的表現,無論是軸組系統或是壁式系統、清水混凝土或是 在RC上外加裝修材,都各有它在空間與造型上需要處理的關鍵細節。藤森在此次住宅獎的評審重點之一,就著眼於入選作品的構造材料在建築空間與外在形式的表 現能力,特別是台灣極普遍的RC結構住宅上。在這個議題上「House Flora」、「平均律」都是值得肯定的作品。
3.台灣在 現代建築創作上的斷層
在設計表現方面,藤森觀察台灣建築家的設計趨勢,將之與日本的建築界相較,說到『戰後台灣的建築設計, 出現了由現代主義到當代建築之間創作上的斷層』,一語道出台灣建築設計發展上的根本問題。戰前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影響,並未如日本本 土那樣在建築家之間,不斷的以思想論述及各類型建築的創作、競圖來辯證與發展,而僅止於在產業設施、飛機場、少數的私人住宅等建築上的形式與空間操作,既 未涉及市民社會的公眾性建築,亦未涉及現代主義價值觀念的主張。
戰後日本建築的發展,仍延續現代主義建築的脈絡。建築家在不同的年代 反映當下的政治、社會、經濟現象,藉由個人不同的關注角度,對現代建築做出個人化的修正設計路線。直到所謂「後˙後現代」的現在,日本當代建築家的創作表 現,仍然可見行走在現代建築衍化軌跡的延長線上。特別是許多的傑出的建築家,經常是以住宅作品嶄露頭角,開始受到注目。
戰後的台灣雖 有大陸遷台的第一、二代中國建築師,或是少數幾位美、日等外國建築師,或是幾位受日治時期建築教育的建築師,在現代建築的創作上並非沒有優秀的表現。然而 這些作品多以政府體制下的機關、學校建築,或是教會系統下的宣教設施等類的建築為主,無法脫離大環境下特殊的政治意涵,與外援勢力的影響。而與一般市民階 級生活息息相關的住宅,以透天厝街屋與建商開發的集合住宅為主體,只見反映時代的流行趨勢,以歐美各類的設計風格或是休閒別墅等主題性的包裝設計販售,少 見延續現代建築思維的創新之作。因此在這個議題下,「光影露台」、「宜蘭五結簡宅」是應該受到鼓勵的。
4.集合住宅的公共性課題
在評審當中被問到對集合住宅的想法時,藤森直言『由台灣的集合住宅看到台灣明顯的貧富差距!』,也由此藤森認為『台灣的集合住宅設計缺乏公共 性』,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日本傳統的「一城一主」的觀念下,日本人寧可在郊外擁有自己的一小塊地,蓋起自己的單棟住宅,然後通勤到 都市中上班。日本最早的集合住宅出現在明治末年,背景是因資本主義造成都市人口的過度集中,市中心區湧入大量低收入的勞動階級,形成居住環境惡劣的貧民窟 問題,對此課題公部門以土地重劃與建設高層化集合住宅的手段,改善都市的社會問題。到了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由救災捐款成立的「同潤會」成為政府住 宅社會福利政策的外圍組織,負責供應災民與低收入戶的集合住宅。任務完成後的同潤會因應時代的變遷,改組為「住宅營團」、「住宅公團」、到今日的「住宅˙ 都市整備公團」,都繼續為社會的弱勢者提供住宅。這些住宅的規畫設計,不只是為弱勢者提供最低的住宅需求,而是利用集合住宅高層化換取的土地資源,提供更 好的社區公共設施與綠地,設計上也會重視住宅單元間的社區鄰里關係。
台灣傳統的住宅觀念與日本相去不遠,老一輩對擁有透天厝的偏好, 在年輕的一代也不在少數,但這在都會區越來越不可能。過去都會中的低受入戶曾仰賴政府國宅的供應,只是供應比率極低,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至於中產階級也只 能靠自己背負一輩子的房貸債務,而開發商提供的這類集合住宅形態,公設全由住戶分擔,所以盡量降低公設比會更好銷售。而不重視社會福祉的住宅政策,間接助 長資本主義的橫行,住宅的價格與供應全憑市場機制。最近幾年產業結構的改變,造成貧富差距更為懸殊,豪宅成為建商開發都市住宅類型的首選,更多年輕的薪資 族群被逐出了市區。諷刺的是公設比以豪宅最高,似乎35%以上的公設比才能襯脫出豪宅的門面與氣派。但豪宅的自我防衛性造成的壁壘高牆,斷絕了與鄰近鄰里 社區的關係。都市更新的官員甚至警覺到,市街中的豪宅還造成騎樓店面人行與夜間照明的中斷,令夜半行人的安全堪慮。而在這樣的觀念下,雖然平均律這個作品 的量體高聳不利於後方校園的景觀與日照,但在地面層提供鄰里開放性的公共空間,以及量體的退縮、面對巷道立面的洞開手法等等皆受到肯定。
5. 都市住宅與自然植栽的關係
在山野自然的環境中孕育成長的建築家藤森照信,一直是將自然與建築的關係作為創作的重要課題;而作 為歷史學家的藤森,從歷史中看到現代主義的建築家忽略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過度仰賴建築環控技術的問題;而作為路上觀察家的藤森也觀察到一般市民會從生 活情趣之中把植物種在建築物上,而將這種現象暱稱為「都市植物園」。無論是自我創作的表現,歷史的教訓,或是對時代真實的回應,藤森都將建築與自然的關係 視為是當代建築創作重要的議題。
同樣的,當面對台灣的住宅,特別是在都會中缺乏自然資源的都市型住宅時,建築家所做的任何結合自然資 源與建築的努力,例如「述森林」是應受到鼓勵的。
2011年度的TRAA住宅獎決選雖已塵埃落定,但留下的建築課題並不少。在日本身兼建 築史學家、評論家與建築家於一身的藤森照信,對此住宅獎提出的個人看法,或許只是他作為一位評審委員的外國觀點而已。但卻足以作為我們省思的借鏡!
>> 相關討論
::2011 TRAA 台灣住宅建築獎 得獎名單公布!!!::
::黃俊銘老師 - 2011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評審藤森照信的觀點::
::黃 俊銘老師 - 藤森照信----以作品書寫建築史的建築作家::
::2011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 公布初選入圍名單::
::府 都建設 - 平均律(台南) 張景堯建築師設計::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林友寒建築師) 之台中 Haus Flora::
::洪 育成建築師/考工記 - 竹北私宅 A House with Wings::
2011年3月23日,我以評審委員藤森照信的翻譯隨從的身分,闖入與我無關的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的決選評審現場, 有幸了解如此建築獎的評審過程,特別是藤森照信本人的想法。
藤森照信由初審階段就間接參與評審,勾選初選名單,到決選再直接參與評審。決 選過程中藤森話雖不多,但語多富含重要的意涵,提出了以下五個主要的評審觀點;唯一的首獎、RC建築的技術與表現、現代建築創作上的斷層、集合住宅的公共 性、都市住宅與自然的關係。在此整理藤森評審觀點的歷史背景,加上我個人與藤森私下交談中的理解,提供大家參考。
1.唯一的首獎:
藤森照信擔任過許多重要建築獎或建築競圖的評審,所以首先對於此台灣住宅獎分成幾類評比給獎,感到不可思疑。不同住宅的規模與類型,表面上看 起來無法排比並列,但就建築家的設計能力而言,並不會因為建築物的規模或機能、類型的差別,而無法評比出個別作品設計的優劣。否則世界上各個著名的建築獎 項,又如何決選出優勝獲獎者。這個議題,使得參與決選的委員花了將近二小時,做了二輪的假投票,中間也充分的交流,表達了各位委員對各個作品的評價。為了 慎重起見,希望選出的唯一首獎都能獲得六位評審的同意。結果是未能有任何共識,未能選出最優秀的作品,而放棄了這個藤森的唯一首獎的提案。
這 個結果顯示出什麼意義呢?單純是因為評選委員背景與觀點的不同所造成的結果?還是這一年度的住宅作品根本沒有一個好到令眾委員欣然接受的結果?還是這個獎 的定位仍然不明,造成遴選評審委員時委員組成的問題呢?沒有一個建築獎是可以面面俱到的,藤森投下的試金石,顯然已造成漣漪。此住宅獎舉辦行之有年,未來 主辦單位勢必要再釐清這個獎項企圖樹立的建築價值觀、評選觀點的立基以及此獎的特色與公信權威為何。
2.台灣RC建築的技術與表現
RC是一個奇特的建築構材,與鋼鐵材料同為近現代建築構築與表現的二大主角。世界上最早應用RC為整體建築結構的是1904年法國工程師 Francois Hennebuque設計的自宅,而在台灣最早應用RC為整體建築結構的是1908年日本建築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的台北電話交換室,可以說RC結構在台灣 的實驗與使用比日本還早,幾乎與世界同步。然而當時歐洲的歷史式樣仍為設計主流,不論東西方的學院派建築家皆厭惡裸露的RC,將RC構材隱藏在磚石、磁磚 或粉刷層等裝修材的內面。
直到法國建築家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在1923年設計的蘭西教堂,才表達了RC結構的多樣性、合理性與自明性三件RC構材的重要意義。在多樣性方面,使用了RC的柱樑構架系 統,支撐RC拱形薄殼的屋頂,外牆施以混凝土空心磚與鑲嵌彩色玻璃的預鑄RC格子結構,呈現RC構材可以做到的多樣結構與構法系統。在合理性方面,擺脫了 歐洲歷史主義主要的牆式疊砌構法,以最少量的結構材料,盡力建造跨度最大、高度最高、空間最大的流動建築空間。在自明性方面,首次使用RC結構裸露的清水 混凝土,毫無掩飾的將之暴露在莊嚴的宗教空間之中,宣告了RC這個構材該有的自我形象。當今RC結構在建築的技術與空間或造形上的表現,都無法脫離RC在 建材特質、構築技術與美學意涵的這些基本原理。
戰後的台灣,政府接收了日資水泥工廠,藉由發放水泥產業股份換取大地主的土地,以推動 土地改革政策,維繫國民黨政權的穩定。同時水泥產業成為政策保護下的產業,除了磚材之外RC成為長久以來台灣最主要的建築構材。在日本木構、鋼構、RC皆 為住宅的主要建築結構時,反觀台灣的住宅建築幾乎僅以RC為主要結構。RC住宅建築的構築技術與外在的表現,無論是軸組系統或是壁式系統、清水混凝土或是 在RC上外加裝修材,都各有它在空間與造型上需要處理的關鍵細節。藤森在此次住宅獎的評審重點之一,就著眼於入選作品的構造材料在建築空間與外在形式的表 現能力,特別是台灣極普遍的RC結構住宅上。在這個議題上「House Flora」、「平均律」都是值得肯定的作品。
3.台灣在 現代建築創作上的斷層
在設計表現方面,藤森觀察台灣建築家的設計趨勢,將之與日本的建築界相較,說到『戰後台灣的建築設計, 出現了由現代主義到當代建築之間創作上的斷層』,一語道出台灣建築設計發展上的根本問題。戰前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影響,並未如日本本 土那樣在建築家之間,不斷的以思想論述及各類型建築的創作、競圖來辯證與發展,而僅止於在產業設施、飛機場、少數的私人住宅等建築上的形式與空間操作,既 未涉及市民社會的公眾性建築,亦未涉及現代主義價值觀念的主張。
戰後日本建築的發展,仍延續現代主義建築的脈絡。建築家在不同的年代 反映當下的政治、社會、經濟現象,藉由個人不同的關注角度,對現代建築做出個人化的修正設計路線。直到所謂「後˙後現代」的現在,日本當代建築家的創作表 現,仍然可見行走在現代建築衍化軌跡的延長線上。特別是許多的傑出的建築家,經常是以住宅作品嶄露頭角,開始受到注目。
戰後的台灣雖 有大陸遷台的第一、二代中國建築師,或是少數幾位美、日等外國建築師,或是幾位受日治時期建築教育的建築師,在現代建築的創作上並非沒有優秀的表現。然而 這些作品多以政府體制下的機關、學校建築,或是教會系統下的宣教設施等類的建築為主,無法脫離大環境下特殊的政治意涵,與外援勢力的影響。而與一般市民階 級生活息息相關的住宅,以透天厝街屋與建商開發的集合住宅為主體,只見反映時代的流行趨勢,以歐美各類的設計風格或是休閒別墅等主題性的包裝設計販售,少 見延續現代建築思維的創新之作。因此在這個議題下,「光影露台」、「宜蘭五結簡宅」是應該受到鼓勵的。
4.集合住宅的公共性課題
在評審當中被問到對集合住宅的想法時,藤森直言『由台灣的集合住宅看到台灣明顯的貧富差距!』,也由此藤森認為『台灣的集合住宅設計缺乏公共 性』,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日本傳統的「一城一主」的觀念下,日本人寧可在郊外擁有自己的一小塊地,蓋起自己的單棟住宅,然後通勤到 都市中上班。日本最早的集合住宅出現在明治末年,背景是因資本主義造成都市人口的過度集中,市中心區湧入大量低收入的勞動階級,形成居住環境惡劣的貧民窟 問題,對此課題公部門以土地重劃與建設高層化集合住宅的手段,改善都市的社會問題。到了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由救災捐款成立的「同潤會」成為政府住 宅社會福利政策的外圍組織,負責供應災民與低收入戶的集合住宅。任務完成後的同潤會因應時代的變遷,改組為「住宅營團」、「住宅公團」、到今日的「住宅˙ 都市整備公團」,都繼續為社會的弱勢者提供住宅。這些住宅的規畫設計,不只是為弱勢者提供最低的住宅需求,而是利用集合住宅高層化換取的土地資源,提供更 好的社區公共設施與綠地,設計上也會重視住宅單元間的社區鄰里關係。
台灣傳統的住宅觀念與日本相去不遠,老一輩對擁有透天厝的偏好, 在年輕的一代也不在少數,但這在都會區越來越不可能。過去都會中的低受入戶曾仰賴政府國宅的供應,只是供應比率極低,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至於中產階級也只 能靠自己背負一輩子的房貸債務,而開發商提供的這類集合住宅形態,公設全由住戶分擔,所以盡量降低公設比會更好銷售。而不重視社會福祉的住宅政策,間接助 長資本主義的橫行,住宅的價格與供應全憑市場機制。最近幾年產業結構的改變,造成貧富差距更為懸殊,豪宅成為建商開發都市住宅類型的首選,更多年輕的薪資 族群被逐出了市區。諷刺的是公設比以豪宅最高,似乎35%以上的公設比才能襯脫出豪宅的門面與氣派。但豪宅的自我防衛性造成的壁壘高牆,斷絕了與鄰近鄰里 社區的關係。都市更新的官員甚至警覺到,市街中的豪宅還造成騎樓店面人行與夜間照明的中斷,令夜半行人的安全堪慮。而在這樣的觀念下,雖然平均律這個作品 的量體高聳不利於後方校園的景觀與日照,但在地面層提供鄰里開放性的公共空間,以及量體的退縮、面對巷道立面的洞開手法等等皆受到肯定。
5. 都市住宅與自然植栽的關係
在山野自然的環境中孕育成長的建築家藤森照信,一直是將自然與建築的關係作為創作的重要課題;而作 為歷史學家的藤森,從歷史中看到現代主義的建築家忽略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過度仰賴建築環控技術的問題;而作為路上觀察家的藤森也觀察到一般市民會從生 活情趣之中把植物種在建築物上,而將這種現象暱稱為「都市植物園」。無論是自我創作的表現,歷史的教訓,或是對時代真實的回應,藤森都將建築與自然的關係 視為是當代建築創作重要的議題。
同樣的,當面對台灣的住宅,特別是在都會中缺乏自然資源的都市型住宅時,建築家所做的任何結合自然資 源與建築的努力,例如「述森林」是應受到鼓勵的。
2011年度的TRAA住宅獎決選雖已塵埃落定,但留下的建築課題並不少。在日本身兼建 築史學家、評論家與建築家於一身的藤森照信,對此住宅獎提出的個人看法,或許只是他作為一位評審委員的外國觀點而已。但卻足以作為我們省思的借鏡!
>> 相關討論
::2011 TRAA 台灣住宅建築獎 得獎名單公布!!!::
::黃俊銘老師 - 2011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評審藤森照信的觀點::
::黃 俊銘老師 - 藤森照信----以作品書寫建築史的建築作家::
::2011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 公布初選入圍名單::
::府 都建設 - 平均律(台南) 張景堯建築師設計::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林友寒建築師) 之台中 Haus Flora::
::洪 育成建築師/考工記 - 竹北私宅 A House with W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