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之台北藝術中心TPAC 動土 為台灣打造新一代藝術表演空間
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的台北藝術中心TPAC於2012年2月16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讓我們來看看 Koolhaas 所率領的 OMA 設計團隊在這座堪稱是台灣新一代藝術表演空間裡投注了什麼樣的概念:
為什麼過去百年間最令人興奮的劇場盛事總是發生在正規場所之外?建築如何才能超越自身卑微齷齪的祕密,擺脫那種限制各種可能的宿命?
近 年來,世界各地的演藝中心數目漸增,但不知何故,這些演藝中心似乎達成一種共識,呈現出雷同的空間組合:一座約2000席的大型演藝廳和一個1500席的 中型劇院,再加上一個黑盒子劇場。標誌性的外形掩飾以典型十九世紀做法為基礎的保守內部劇場佈局 (及其象徵:包廂見證著社會階級觀念。) 縱然劇院最基本的構造元素如舞台、鏡框式劇場和觀眾席等,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但我們仍不應以此作為藉口,讓現代劇場建築的創新發展停滯不前。臺北藝術中心 正進行著相反的嘗試——以實驗性手法設計劇院的內部佈局,從而自然地創造出一個地標。
↗ Rem Koolhaas / OMA 建築師事務所 -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 電腦效果圖 03 - perspective approach from north 由建築物北面靠近透視圖
TPAC 臺北藝術中心由三個劇場組成,每個劇場都可獨立自主地運作。三座劇院嵌入一個中央方形量體,而這些劇院的舞台、後舞台及劇場服務設施均設置於此方形量體, 結合成一個高效率的使用量體。此安排使舞台可被調整或合併使用,滿足超乎預期的假想和用法。本設計提供了發揮各種自由及不確定性的優點。
劇 院建築通常都有正面及背面,而透過緊湊的設計,臺北藝術中心卻擁有多個「正面」。界定這些「正面」的是劇場觀眾席量體,它們由中央方形量體凸出,漂浮於高 密度而又充滿生氣的城市上方。這些觀眾席量體以黑暗又神秘的姿態,懸浮凸出於方形量體,方形量體被波浪玻璃包覆著,發光而且富有動感。方形量體由地面抬 高,讓臨近街道延伸至建築物內部,並通往不同劇場。
↗ Rem Koolhaas / OMA 建築師事務所 -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 電腦效果圖 12 - perspective super theatre 超級大劇場 2
鏡框式中劇場凸出於方形量體,猶如懸浮的星體。劇場內,觀眾在球體內殼與外殼的空間穿梭前往觀眾席。內殼與方形量體的交匯,組成了一個獨特的活動式鏡框,讓導演自由構想舞台的可能性。
大劇院是由二十世紀大型劇場空間演化而來的當代版本。不同於傳統的鞋盒型劇場,大劇院呈不對稱形狀。舞台、主觀眾席和樓座坐席坐落在一延續之折疊地形。大劇院同一層對面是多形式中劇場,其靈活的空間使用乃專門為最具實驗性的表演而設。
↗ Rem Koolhaas / OMA 建築師事務所 -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 電腦效果圖 09 - perspective proscenium playhouse 鏡框式中劇場
超 級大劇場由多形式中劇場和大劇院組成,提供一個大規模、類似工廠般的環境。超級大劇場成就過去被視為不可能的大製作,例如B.A. Zimmermann需要100米表演舞台的歌劇Die Soldaten (1958)。現存的傳統作品可在更大尺度的想像下重新演繹,而那些創新作品,更透過超級劇場獨特的建築空間,激發出更多活力。
臺北藝術中心亦歡迎沒有買票進劇場的訪客進入。公共參觀動線是貫穿一般隱藏的劇場基建及製作空間的動線路徑,觀眾可一窺精彩而編排有序的後台風光,而這些風光媲美台上表演。公共參觀動線不但容許觀眾親身體驗劇場製作,而且讓劇場的影響層面遍及普羅大眾。
>>相關資訊
設計案名稱:臺北藝術中心 TPAC |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設計案位置:臺灣,臺北 Taipei, Taiwan
狀況:2008-2009年競賽,2012年動工,預期2015年竣工
業主: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文化局
造價:概估新臺幣54億元(約1億4千萬歐元)
設計案概況:總面積5萬平方米,包括一座1500個坐席的劇場和兩座800個坐席的劇場
高度:63米
主管合夥人: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大衛‧希艾萊特 (David Gianotten)
協理建築師:傅唐安 (Adam Frampton)
設 計團隊:Ibrahim Elhayawan with: Yannis Chan, Hin-Yeung Cheung, Jim Dodson, Inge Goudsmit, Alasdair Graham, Vincent Kersten, Chiaju Lin, Vivien Liu, Kai Sun Luk, Kevin Mak, Slobodan Radoman, Roberto Requejo, Saul Smeding, Elaine Tsui, Viviano Villarreal, Casey Wang, Leonie Wenz
競 賽團隊:合夥人 / 設計師: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大衛‧希艾萊特 (David Gianotten),Ole Scheeren及高級建築師:André Schmidt, Mariano Sagasta and Adam Frampton, with: Erik Amir, Josh Beck, Jean-Baptiste Bruderer, David Brown, Andrew Bryant, Steven Chen, Dan Cheong, Ryan Choe, Antoine Decourt, Mitesh Dixit, Pingchuan Fu, Alexander Giarlis, Richard Hollington, Shabnam Hosseini, Sean Hoo , Takuya Hosokai, Miguel Huelga, Nicola Knop, Chiaju Lin, Sandra Mayritsch, Vincent McIlduff, Alexander Menke, Ippolito Pestellini, Gabriele Pitacco, Shiyun Qian, Joseph Tang, Agustin Perez-Torres, Xinyuan Wang, Ali Yildirim, Patrizia Zobernig
合作夥伴:
執行建築師: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劇場顧問:dUCKS scéno,行式管理
室內設計:Inside Outside
景觀設計:Inside Outside
聲學顧問:DHV
結構工程:Arup Structure, 永俊
機電工程:Arup MEP, 恆開, 林伸
消防工程:Arup Fire, 台灣防災
燈光顧問:大公設計
外牆工程:ABT, 美商希迪西
可持續發展設計顧問:Arup Building Physics, 澄毓
地質技術工程:富國大地
交通顧問:易緯交通
模型製作:Vincent de Rijk, RJ Models
攝影:Frans Parthesius, Iwan Baan
動畫:Artefactory
>>相關討論
:: 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之台北藝術中心TPAC 動土 為台灣打造新一代藝術表演空間::
::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之台北藝術中心TPAC 動土::
::臺北藝術中心競圖結果公佈 Rem Koolhaas 贏啦!::
::臺北藝術中心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競圖公佈入圍名單::
::「臺北藝術中心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國際競圖開跑::
::台北藝術中心天價設計費 廣發英雄帖::
>>相關網站
::Rem Koolhaas /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
為什麼過去百年間最令人興奮的劇場盛事總是發生在正規場所之外?建築如何才能超越自身卑微齷齪的祕密,擺脫那種限制各種可能的宿命?
近 年來,世界各地的演藝中心數目漸增,但不知何故,這些演藝中心似乎達成一種共識,呈現出雷同的空間組合:一座約2000席的大型演藝廳和一個1500席的 中型劇院,再加上一個黑盒子劇場。標誌性的外形掩飾以典型十九世紀做法為基礎的保守內部劇場佈局 (及其象徵:包廂見證著社會階級觀念。) 縱然劇院最基本的構造元素如舞台、鏡框式劇場和觀眾席等,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但我們仍不應以此作為藉口,讓現代劇場建築的創新發展停滯不前。臺北藝術中心 正進行著相反的嘗試——以實驗性手法設計劇院的內部佈局,從而自然地創造出一個地標。
↗ Rem Koolhaas / OMA 建築師事務所 -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 電腦效果圖 03 - perspective approach from north 由建築物北面靠近透視圖
TPAC 臺北藝術中心由三個劇場組成,每個劇場都可獨立自主地運作。三座劇院嵌入一個中央方形量體,而這些劇院的舞台、後舞台及劇場服務設施均設置於此方形量體, 結合成一個高效率的使用量體。此安排使舞台可被調整或合併使用,滿足超乎預期的假想和用法。本設計提供了發揮各種自由及不確定性的優點。
劇 院建築通常都有正面及背面,而透過緊湊的設計,臺北藝術中心卻擁有多個「正面」。界定這些「正面」的是劇場觀眾席量體,它們由中央方形量體凸出,漂浮於高 密度而又充滿生氣的城市上方。這些觀眾席量體以黑暗又神秘的姿態,懸浮凸出於方形量體,方形量體被波浪玻璃包覆著,發光而且富有動感。方形量體由地面抬 高,讓臨近街道延伸至建築物內部,並通往不同劇場。
↗ Rem Koolhaas / OMA 建築師事務所 -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 電腦效果圖 12 - perspective super theatre 超級大劇場 2
鏡框式中劇場凸出於方形量體,猶如懸浮的星體。劇場內,觀眾在球體內殼與外殼的空間穿梭前往觀眾席。內殼與方形量體的交匯,組成了一個獨特的活動式鏡框,讓導演自由構想舞台的可能性。
大劇院是由二十世紀大型劇場空間演化而來的當代版本。不同於傳統的鞋盒型劇場,大劇院呈不對稱形狀。舞台、主觀眾席和樓座坐席坐落在一延續之折疊地形。大劇院同一層對面是多形式中劇場,其靈活的空間使用乃專門為最具實驗性的表演而設。
↗ Rem Koolhaas / OMA 建築師事務所 -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 電腦效果圖 09 - perspective proscenium playhouse 鏡框式中劇場
超 級大劇場由多形式中劇場和大劇院組成,提供一個大規模、類似工廠般的環境。超級大劇場成就過去被視為不可能的大製作,例如B.A. Zimmermann需要100米表演舞台的歌劇Die Soldaten (1958)。現存的傳統作品可在更大尺度的想像下重新演繹,而那些創新作品,更透過超級劇場獨特的建築空間,激發出更多活力。
臺北藝術中心亦歡迎沒有買票進劇場的訪客進入。公共參觀動線是貫穿一般隱藏的劇場基建及製作空間的動線路徑,觀眾可一窺精彩而編排有序的後台風光,而這些風光媲美台上表演。公共參觀動線不但容許觀眾親身體驗劇場製作,而且讓劇場的影響層面遍及普羅大眾。
>>相關資訊
設計案名稱:臺北藝術中心 TPAC |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設計案位置:臺灣,臺北 Taipei, Taiwan
狀況:2008-2009年競賽,2012年動工,預期2015年竣工
業主: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文化局
造價:概估新臺幣54億元(約1億4千萬歐元)
設計案概況:總面積5萬平方米,包括一座1500個坐席的劇場和兩座800個坐席的劇場
高度:63米
主管合夥人: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大衛‧希艾萊特 (David Gianotten)
協理建築師:傅唐安 (Adam Frampton)
設 計團隊:Ibrahim Elhayawan with: Yannis Chan, Hin-Yeung Cheung, Jim Dodson, Inge Goudsmit, Alasdair Graham, Vincent Kersten, Chiaju Lin, Vivien Liu, Kai Sun Luk, Kevin Mak, Slobodan Radoman, Roberto Requejo, Saul Smeding, Elaine Tsui, Viviano Villarreal, Casey Wang, Leonie Wenz
競 賽團隊:合夥人 / 設計師: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大衛‧希艾萊特 (David Gianotten),Ole Scheeren及高級建築師:André Schmidt, Mariano Sagasta and Adam Frampton, with: Erik Amir, Josh Beck, Jean-Baptiste Bruderer, David Brown, Andrew Bryant, Steven Chen, Dan Cheong, Ryan Choe, Antoine Decourt, Mitesh Dixit, Pingchuan Fu, Alexander Giarlis, Richard Hollington, Shabnam Hosseini, Sean Hoo , Takuya Hosokai, Miguel Huelga, Nicola Knop, Chiaju Lin, Sandra Mayritsch, Vincent McIlduff, Alexander Menke, Ippolito Pestellini, Gabriele Pitacco, Shiyun Qian, Joseph Tang, Agustin Perez-Torres, Xinyuan Wang, Ali Yildirim, Patrizia Zobernig
合作夥伴:
執行建築師: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劇場顧問:dUCKS scéno,行式管理
室內設計:Inside Outside
景觀設計:Inside Outside
聲學顧問:DHV
結構工程:Arup Structure, 永俊
機電工程:Arup MEP, 恆開, 林伸
消防工程:Arup Fire, 台灣防災
燈光顧問:大公設計
外牆工程:ABT, 美商希迪西
可持續發展設計顧問:Arup Building Physics, 澄毓
地質技術工程:富國大地
交通顧問:易緯交通
模型製作:Vincent de Rijk, RJ Models
攝影:Frans Parthesius, Iwan Baan
動畫:Artefactory
>>相關討論
:: 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之台北藝術中心TPAC 動土 為台灣打造新一代藝術表演空間::
::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之台北藝術中心TPAC 動土::
::臺北藝術中心競圖結果公佈 Rem Koolhaas 贏啦!::
::臺北藝術中心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競圖公佈入圍名單::
::「臺北藝術中心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國際競圖開跑::
::台北藝術中心天價設計費 廣發英雄帖::
>>相關網站
::Rem Koolhaas /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