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詩人、建築評論家與學者:弗里德里希·阿赫萊特納 Friedrich Achleitner
弗里德里希·阿赫萊特納(Friedrich Achleitner,1930年5月23日-2019年3月27日) 簡介 弗里德里希·阿赫萊特納是奧地利詩人、建築評論家與學者,兼具實踐與理論見地。他是「維也納小組」(Wiener Gruppe)核心成員,以實驗文學與具象詩聞名;其學術代表作為數卷本的《20世紀奧地利建築》(Österreichische Architektur im 20. Jahrhundert),歷時近半世紀,逐一實地考察並詳盡紀錄。阿赫萊特納長期任教於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對奧地利建築史研究與批評影響深遠。 早年與教育 阿赫萊特納出生於上奧地利省小鎮沙爾興(Schalchen),家境農戶: 1940年代初 :就讀薩爾茲堡高等工藝學校(Höhere Bundesgewerbeschule),奠定技術基礎 1950–53年 :入維也納美術學院(Academy of Fine Arts Vienna)建築系,師承克萊門斯·霍爾茨邁斯特(Clemens Holzmeister),學習古典與現代建築並重的風格 1953–58年 :參與多項修復及建築監造工作,代表作為維也納玫瑰經教堂(Rosenkranzkirche)修復 維也納小組與文學創作 1955年,阿赫萊特納加入以H. C. 阿特曼、康拉德·拜耶、格哈德·倫姆與奧斯瓦爾德·維納為核心的「維也納小組」: 實驗文學 :創作方塊小說(Quadratroman,1973)、方塊詩、方言詩及詩歌蒙太奇 復刊演出 :參與文學講杯(Literarisches Kabarett)演出,推動詩歌與視覺藝術的跨界 代表作 :1970年出版《詩與拼貼》(prosa, konstellationen, montagen, dialektgedichte, studien),展現語言實驗與地域文化結合 建築評論與學術生涯 1961年起,阿赫萊特納以筆名為《晚報》(Abendzeitung)匿名撰寫建築評論;1962–72年間為《新聞報》(Die Presse)駐版批評家: 全新思維 :提倡「行走式批評」,親訪每棟建築現場,以第一手觀察取代書齋論證 教學經歷 :1961年開始於維也納美術學院講授建築史;1983–98年間,任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建築史與理論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