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 - 自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光之穹頂」看決策模式
【聯合報╱漢寶德】
2008.09.27 03:04 am
近來報上有兩個重要的新聞,使我再度證實了對政府的決策模式的懷疑。我曾在本欄中指出採購法是窒息創作天才的法律,可是政府官員們始終認為改善投標的規定,合理化評選的標準,就可以校正採購法的缺失。不幸這是沒有用的,層層的評選本身就是障礙。
我要舉的例子是聯合報日前刊出的報導,高捷美麗島站,由義大利著名藝術家「水仙」(Narcissus Quagliata)創作的鑲嵌玻璃:「光之穹頂」,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已成為高雄市的觀光新景點。據我所知,看到的人幾乎無不感動。在某一會議上,我聽到台北市文化局長提到何以台北市的捷運站沒有這樣動人的作品?我知道為什麼,只是不易做到而已。
[color=#ff00aa]↗ 「光之穹頂」 by 「水仙」(Narcissus Quagliata)[/color]
大家還記得兩年前媒體狠批高捷案的故事嗎?被批評的項目中,有一項就是高捷的公共藝術經費數億元居然公然交由主事者的親戚去自由辦理。高捷是否有弊至今沒有定論,但這件事我是知道的。在攻擊下無還手之力的這位女士,幾十年前曾旁聽我的課,所以曾把「水仙」(Narcissus Quagliata)大師的作品執行計畫拿給我看,我看了覺得必然成功,勸她忍耐,等到作品完成,呈現在大眾面前,自然會還她清白。
[u]不拘體制 或能發現偉大[/u]
為什麼高雄有,台北不能有呢?因為台北捷運局循規蹈矩,完全按照採購法去徵件、選件。承辦人更負責認真,評審也很有資望,問題是來投件的「廠商」都很平凡,上帝也選不出好東西,何況評審不是上帝,只隨便提些意見,大概都是在可能範圍內略加修改就通過了。真有聲望有天才的藝術家肯來蹚這個渾水嗎?
「光之穹頂」計畫中,包括要求捷運局修改結構體以容納龐大圓頂。這樣的大牌人物要有人知道他,聘請他,尊重他,他才肯來的!因為高捷是BOT,可以不經採購法程序,請這位女士擔當重任,才有可能把她對國際藝術的認知施展出來,進而配合藝術家的要求,以創造遠東最美麗的捷運站為目標,方有今天的結果!台灣的制度,不重在執行者的才能與眼光,只重視公平,這樣的作品是不可能再現的!
[u]拘泥制度 徒然浪費時間[/u]
做任何事,要做得漂亮,都有賴主事者的智慧與膽識,制度過分嚴格徒然壞事而已。最近另一件轟動的新聞是后豐大橋被沖斷,大家怪罪公路局長,甚至要部長負責。我綜合各報的報導,發現九十四年該橋就被列為危橋,公路局並未耽誤時間,只是沒有進行重建,卻委託研究,花了兩年時間才送經建會核定,再送工程會又耽誤了半年,提到交通部,未經批准就先發包,只是兩度流標。在過去三年間,他們白白花了上億的經費保固,都是按專家的建議辦理。可知這次斷橋之災不能怪執事者,只能怪層層審查,浪費了寶貴時間。既然認定為危橋,應該立刻聘請富有經驗有擔當的工程師,如林同棪者,以特別預算趕快動手修理才是。
我們要邁向卓越,就需要大膽的把只能推卸責任的絆腳石踢開。
(本文作者為前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2008/09/27 聯合報】@ http://udn.com/
>>背景資料
水仙大師 Master Narcissus Quagliata
水仙大師 (Master Narcissus Quagliata)出生於1942年二次大戰時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在青少年期便跟隨當時義大利最有名的超現實藝術家Georgio DeChirico學習作畫,十九歲那年遠赴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半工半讀,1966年獲得藝術學士學位。在1968年獲得碩士學位後,他便領先嘗試使用玻璃為創作的主要媒材。水仙希望透過藝術來傳達他對人生的看法,覺得朝「公共藝術」的領域發展比較有價值,於是他將玻璃藝術與建築結合,但不只是侷限在宗教上,而是將藝術帶到人們聚集的地方,這就是到了90年代大家熟稱的「建築玻璃藝術」(Architectural Art Glass, AAG)。
水仙嘗試與全世界不同的玻璃藝術家合作、交流、講習,也同時展開了他對玻璃藝術與新科技大膽的嘗試與實驗。進入1990年代,各國的博物館及藝術館再度收藏他的作品,例如美國國家博物館 (Smithsonian Institute)、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墨西哥現代藝術館 (Franz Mayer Museum)、橫濱市博物館 (Yokohama City Museum)…等,都有他的作品,博物館、收藏家與經紀人開始敬稱他為『水仙大師』(Maestro Quagliata)。
[u]光之穹頂[/u]
光之穹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共藝術。這面由1152片玻璃組合成的「玻璃窗」,坐落於高雄捷運紅橘兩線交會點的「美麗島站」(Formosa Boulevard Station)之地下穿堂層,為一座直徑30公尺、面積660平方公尺的圓形穹頂。
水仙大師集畢生創作之經驗,匯聚各類玻璃藝術經典,把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玻璃藝術和製作技術羅列,並運用到高雄捷運的『光之穹頂』作品,作者多次訪台深入研究後,將大港埔與高雄港都的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映畫出「高雄人與生命的故事」,藉由如夢如詩的彩顏玻璃,道出俯仰天地間之體悟。
>>相關討論
::漢寶德 - 自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光之穹頂」看決策模式::
>>相關討論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中心::
2008.09.27 03:04 am
近來報上有兩個重要的新聞,使我再度證實了對政府的決策模式的懷疑。我曾在本欄中指出採購法是窒息創作天才的法律,可是政府官員們始終認為改善投標的規定,合理化評選的標準,就可以校正採購法的缺失。不幸這是沒有用的,層層的評選本身就是障礙。
我要舉的例子是聯合報日前刊出的報導,高捷美麗島站,由義大利著名藝術家「水仙」(Narcissus Quagliata)創作的鑲嵌玻璃:「光之穹頂」,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已成為高雄市的觀光新景點。據我所知,看到的人幾乎無不感動。在某一會議上,我聽到台北市文化局長提到何以台北市的捷運站沒有這樣動人的作品?我知道為什麼,只是不易做到而已。
[color=#ff00aa]↗ 「光之穹頂」 by 「水仙」(Narcissus Quagliata)[/color]
大家還記得兩年前媒體狠批高捷案的故事嗎?被批評的項目中,有一項就是高捷的公共藝術經費數億元居然公然交由主事者的親戚去自由辦理。高捷是否有弊至今沒有定論,但這件事我是知道的。在攻擊下無還手之力的這位女士,幾十年前曾旁聽我的課,所以曾把「水仙」(Narcissus Quagliata)大師的作品執行計畫拿給我看,我看了覺得必然成功,勸她忍耐,等到作品完成,呈現在大眾面前,自然會還她清白。
[u]不拘體制 或能發現偉大[/u]
為什麼高雄有,台北不能有呢?因為台北捷運局循規蹈矩,完全按照採購法去徵件、選件。承辦人更負責認真,評審也很有資望,問題是來投件的「廠商」都很平凡,上帝也選不出好東西,何況評審不是上帝,只隨便提些意見,大概都是在可能範圍內略加修改就通過了。真有聲望有天才的藝術家肯來蹚這個渾水嗎?
「光之穹頂」計畫中,包括要求捷運局修改結構體以容納龐大圓頂。這樣的大牌人物要有人知道他,聘請他,尊重他,他才肯來的!因為高捷是BOT,可以不經採購法程序,請這位女士擔當重任,才有可能把她對國際藝術的認知施展出來,進而配合藝術家的要求,以創造遠東最美麗的捷運站為目標,方有今天的結果!台灣的制度,不重在執行者的才能與眼光,只重視公平,這樣的作品是不可能再現的!
[u]拘泥制度 徒然浪費時間[/u]
做任何事,要做得漂亮,都有賴主事者的智慧與膽識,制度過分嚴格徒然壞事而已。最近另一件轟動的新聞是后豐大橋被沖斷,大家怪罪公路局長,甚至要部長負責。我綜合各報的報導,發現九十四年該橋就被列為危橋,公路局並未耽誤時間,只是沒有進行重建,卻委託研究,花了兩年時間才送經建會核定,再送工程會又耽誤了半年,提到交通部,未經批准就先發包,只是兩度流標。在過去三年間,他們白白花了上億的經費保固,都是按專家的建議辦理。可知這次斷橋之災不能怪執事者,只能怪層層審查,浪費了寶貴時間。既然認定為危橋,應該立刻聘請富有經驗有擔當的工程師,如林同棪者,以特別預算趕快動手修理才是。
我們要邁向卓越,就需要大膽的把只能推卸責任的絆腳石踢開。
(本文作者為前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2008/09/27 聯合報】@ http://udn.com/
>>背景資料
水仙大師 Master Narcissus Quagliata
水仙大師 (Master Narcissus Quagliata)出生於1942年二次大戰時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在青少年期便跟隨當時義大利最有名的超現實藝術家Georgio DeChirico學習作畫,十九歲那年遠赴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半工半讀,1966年獲得藝術學士學位。在1968年獲得碩士學位後,他便領先嘗試使用玻璃為創作的主要媒材。水仙希望透過藝術來傳達他對人生的看法,覺得朝「公共藝術」的領域發展比較有價值,於是他將玻璃藝術與建築結合,但不只是侷限在宗教上,而是將藝術帶到人們聚集的地方,這就是到了90年代大家熟稱的「建築玻璃藝術」(Architectural Art Glass, AAG)。
水仙嘗試與全世界不同的玻璃藝術家合作、交流、講習,也同時展開了他對玻璃藝術與新科技大膽的嘗試與實驗。進入1990年代,各國的博物館及藝術館再度收藏他的作品,例如美國國家博物館 (Smithsonian Institute)、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墨西哥現代藝術館 (Franz Mayer Museum)、橫濱市博物館 (Yokohama City Museum)…等,都有他的作品,博物館、收藏家與經紀人開始敬稱他為『水仙大師』(Maestro Quagliata)。
[u]光之穹頂[/u]
光之穹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共藝術。這面由1152片玻璃組合成的「玻璃窗」,坐落於高雄捷運紅橘兩線交會點的「美麗島站」(Formosa Boulevard Station)之地下穿堂層,為一座直徑30公尺、面積660平方公尺的圓形穹頂。
水仙大師集畢生創作之經驗,匯聚各類玻璃藝術經典,把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玻璃藝術和製作技術羅列,並運用到高雄捷運的『光之穹頂』作品,作者多次訪台深入研究後,將大港埔與高雄港都的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映畫出「高雄人與生命的故事」,藉由如夢如詩的彩顏玻璃,道出俯仰天地間之體悟。
>>相關討論
::漢寶德 - 自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光之穹頂」看決策模式::
>>相關討論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