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建築師:馬克斯·比爾(Max Bill, 1908–1994)
馬克斯·比爾(Max Bill, 1908–1994)
多重身分
瑞士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全才」之一,身兼──
-
建築師(自建寓所/多座公共建築)
-
藝術家/畫家(具體藝術Concrete Art)
-
平面設計師與字型設計師
-
工業設計師(鐘錶、家具、器物)
-
教育家與理論家
生平軌跡
-
1908 年生於瑞士溫特圖爾,16–19 歲期間學習銀匠。
-
1927–29 就讀包浩斯 (Dessau),師承坎丁斯基、克萊與施萊默。
-
1932–33 在蘇黎世自築首座工作室兼寓所。
-
1937 加入「阿里安茲」(Allianz)現代派藝術團體。
-
1944 受聘蘇黎世工藝美術學校教授;1953與 Otl Aicher、Inge Aicher‑Scholl 共同創辦烏爾姆設計學院 (HfG Ulm)。
-
1967–74 漢堡美術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
-
1961–71 當選蘇黎世市議員與瑞士國會議員。
代表作品與設計
領域 | 代表作 | 特色 |
---|---|---|
工業設計 | – Junghans 精準時鐘/腕錶 – Ulmer Hocker(烏爾姆凳,1954) | 極簡幾何、精確比例、多功能模組化 |
平面/字型 | – 論述〈Concrete Art〉理論 – 大量企業與展覽視覺識別設計 | 瑞士風格典範,清晰嚴謹、富有秩序 |
繪畫/雕塑 | – 幾何抽象繪畫 – 莫比烏斯帶系列雕塑 – 《Endlose Treppe》無盡階梯(1991)等公共裝置 | 以「新物理」形態體現「具象藝術」 |
建築 | – 自宅兼工作室(1932) – 廣播電台大樓 (Zürich, 1958) – 佛羅倫斯當代美術館設計(1981) – 包浩斯文獻館(1987) | 極簡方正、功能先行,講究比例與自然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