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或隱身的奇怪博物館
文+許劍峰(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
負責紐約世貿中心重建專案的建築師丹尼爾‧李布斯金(Daniel Libeskind)曾說,「偉大的建築,一如偉大的文學作品、詩或音樂,都能說出靈魂深處的精彩故事。」
即使是像博物館這樣正統的建築,也可以被賦以多重前衛的屬性。它們可以像香奈兒流動藝術館(Chanel Mobile Art, Zaha Hadid 設計)一樣,在不同城市間移動;也可以像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設計),由幾個巨大的白色「禮盒」不規則地堆積起來;甚至還可以像加州科學博物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Renzo Piano 設計),乾脆「隱藏」在公園下麵。它們都在不同的城市文脈中,展現出人類偉大的創造性以及建築本身帶來的詩意感動。
香奈兒的移動博物館
它的每一片都可以拆開重新組合
一個美麗優秀的建築,是人們去旅行、體驗、膜拜的理由。然而有一天,當建築自己開始「旅行」,你一定認為是天方夜譚。
奇蹟居然已經發生了,這次是一個博物館,是香奈兒集團為紀念一款經典的2.55菱格紋手袋(因首發於1955年2月而得名)發佈50週年而建造的香奈兒流動藝術館。 全球15位知名藝術家進行了巨大的跨界命題作業,以2.55菱格紋手袋為創作靈感,各自呈現作品,並在流動藝術館展出,名為「流動的藝術」。展覽原計劃從 2008年2月27日在香港開展,隨後是東京、紐約、倫敦、莫斯科,最後於2010年回到巴黎結束。但因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展覽在紐約站暫時終結。
這座流動藝術館。 試圖真正表達香奈兒的創新精神,而這一使命,落在了出生於巴格達、創業於倫敦的女建築師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身上。紮哈是當代最具實驗性的建築師之一,她在2004年榮獲了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里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香奈兒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曾評價紮哈是首位設法擺脫當下流行的後包豪斯風格的建築師。
流動藝術館的靈感同樣源於香奈兒的菱格紋手袋。紮哈積極探索自然界的結構體制,從建築的流動線條可見一斑,其自然靈巧的外形便是從貝殼的螺旋形狀演化而來。
紮 哈說:這個流動的藝術,奇妙之處在於如何把身心的感受轉化為感官體驗,以及完全天馬行空和令人著迷的環境。我認為這個展覽館也是一項完美的藝術品,從亞洲 出發,然後到北美和歐洲,這期間它不停地演化。」儘管她尚未在紐約建造一座永久性的建築,但她喜歡這個博物館的概念:「登陸,發聲,消失……」,其難點在 於創造一個具有視覺衝擊力而又易於運輸的建築。它要像一個巨大的七巧板,每一片都可以拼裝在一起。
香奈兒流動藝術館經 過特殊電腦軟體輔助設計,呈現為一個 7500英呎大小的,擁有中央庭院,類似麵包捲式樣的結構。圓形的環面是最基本的展覽空間,再往周邊伸展;而中庭直徑65米的空間可供參觀者會面和交流。 該建築的有機外殼由一系列遞減的弧形元件裝嵌而成,可以裝進51個可船運的集裝箱中。由於展覽計畫跨越3個洲,這樣可把展館分割成容易處理的獨立元件,有 利於運輸流程。而且每樣組件均不會寬於2.25米,其銜接造就了鮮明的建築特色,亦為展館締造極具透視的空間感。
這座極具流線型的白色展 館並非一般的建築,它與紮哈想像中的遊牧建築極為相似。作為2008年香奈兒最重要的「產品」之一,藝術館的外牆是最具香奈兒特色的純白,到了夜晚,特殊 的反光材料能使外牆反照出千變萬化的色彩,與周圍的城市景色融為一體。頂篷則採用高科技玻璃,可以根據天氣情況調校室內的溫度,也可以讓陽光透射到展館 內,與牆壁和凸起平臺之間安裝的照明裝置相呼應,彰顯出展館的弧形結構。其中一塊大玻璃片還可以隨時打開,在晴朗的日子讓陽光照射進來,打破室內和室外的 分界。
與普通的博物館不同,所有藝術家的作品都被安置在一個特定的場景中。因此,館內並非一覽無遺,有臺階、有幕簾、有狹窄的走道,光線 明暗也不同,加上語音導遊裡的優美音樂和充滿禪意的女聲,令整個參觀之旅猶如一段藝術時空漫遊。「流動的藝術」的創新之處還在於帶給參觀者全新的體驗。每 位元進入藝術館的人都會領到一個MP3,在藝術家們的語音導遊裡,法國女演員 Jeanne Moreau 還會向你訴說從性到愛,再到女人手袋裡的秘密。展館內沒有任何指引參觀順序的標識,只有這段美妙的音樂解說指引你慢慢觀賞:「現在站起來,向左走,不要上 樓梯」、「迎著光線站一會兒,然後慢慢走下臺階,一、二、三……」。
巨大白色禮盒堆積起來的博物
現代、透明、變幻、開放,讓陽光照進來
博物館通常給人的印象是古老、厚實、死板、封閉,但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打破了傳統博物館形象上的束縛,變得現代、透明、變幻、開放,是一座隨著外部光線和觀察距離變化而有不同「表情」的建築。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是紐約市曼哈頓下城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老館建於1977年,主要收藏頂級當代藝術,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新館則由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和凱撒立衛合夥的SANAA建築事務所設計。
SANAA 在日本已經設計並完成了一些具有批判性的商業、教育、住宅和博物館等建築。其作品中光亮、極簡的美學特徵已經取得了國際聲譽:如精緻的建築細部、流動而均質的空間、半透明的薄幕式外牆、內外邊界模棱兩可的關係、模糊的單體與社區等。
SANAA 在美國取得的第一次成功實踐是俄亥俄州的托萊多藝術博物館(Toledo Museum of Art - Glass Pavilion)。然而,在美國第二次受邀設計的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顯然不及第一次「美國冒險」來得容易,因為委託方難以負擔5000萬美元的預算。儘管如此,SANAA 依然在相對較少的預算內力求完美。他們避免了造價昂貴的細節設計,不依賴高價的材質和精細的技術——極簡主義建築所必須的。
SANAA 對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是從內到外切入的。基於對博物館的理解,他們不希望建築形式壓倒或超越建築內部的藝術作品,於是把目標轉向了容納當代藝術作品的背景空間,試圖創造引人入勝的而不是開門見山的空間效果。這種空間是無柱的、簡潔的、可以靈活佈置的。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也表現出對自然光線的迷戀。儘管技術上的進步已經使得人工照明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但很多藝術家更喜歡自然光線,只是很少有博物館可以提供。
SANAA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不僅僅侷限在東京特有的郵票大小的建築場地上有所作為,而坐落在紐約的這座新博物館的挑戰則來自於僅71英呎寬、112英呎長的「L」型 街區地塊。對於處理這種限制條件,SANAA無疑是有經驗的,為此,具有先見之明的博物館負責人Lisa Phillips為這一建築奇蹟的誕生爭取更多的貸款。意外收穫也隨之而來,如此緊張狹小的用地迫使建築必須在垂直維度上發展,導致在建築的2-4層範圍 內,為每層作為一個展覽區域提供了不同尋常的空間整體性,以至於它不會像其他博物館給參觀者一種迷失感。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總 建築面積60000 平方英呎,共7層樓,看起來像一摞不太整齊且大小不一的巨大白色「禮盒」,每一個「盒子」分別代表博物館計畫中具體的子專案。「旋轉盒子」的處理看起來漫 不經心,實際上經歷了漫長的實驗和試錯過程。它同時也使建築內部更加開放和敞亮,為自然光線進入空間提供更多可能,同時讓室內的不同視點有更多的景觀。
建 築的表面是銀灰色鍍鋁鋼板,外面覆蓋一層鋁網,兩者之間留有1.5英吋的間隙。在陽光的照射下,隨著時間和天氣變化,表面會在銀、灰、白三種顏色之間變 化,猶如海市蜃樓一般。而且「禮盒」的不規則堆放增強了這種效果,亦使得這座建築在遠處看起來體積更大。統一的雙層金屬表皮構造並不隱藏背後的功能結構和 人的行為,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距離也因此縮小和模糊。
博物館的底樓全是透明的玻璃幕牆,從外面即可看到裡面的畫廊和書店。門廳背後有一個小 咖啡廳和展廊,從這兒,參觀者可以過濾城市的噪音而進入一個相對安靜的領域,只有當你緩緩走到上面的樓層,才能領會到博物館獨特造型的含義。不同樓層的樓 板錯動是為了讓自然光從錯動的縫隙中柔和地漫射下來,在與人工照明的配合下,使空間顯得可愛而溫暖。
在周邊區域15年激進的士紳化改造過程中,曼哈頓的每一寸空地都被攫取用來進行房地產投機,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是個特例,它將建築的優雅和城市的多樣化背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加州科學博物館的「隱身術」
它埋藏在種滿了綠色植物的大屋頂下
博物館通常是作為地標性建築,佔據城市重要的位置而閃亮登場,「高調出現」是通常的姿態。然而位於三藩市的加州科學博物館卻是個例外,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策略性地選擇了讓建築從地景中「消失」,但又在參觀者的體驗中詩意地「出現」。
加州科學博物館是 一個匍匐在地平線上、與大地親密接觸的巨大綜合體。它容納了自然歷史博物館、水族館、天文館,以及8個科研部門,擁有2000萬個研究標本。加州科學院原 有的12棟建於1920年代的老建築,被建築師全部保留,用面積達12100平方米的大屋頂所覆蓋。屋頂上佈滿綠化,彷彿是漂浮在金門公園中的一塊方形地 毯,其間有突起的圓丘,下麵其實是天文館、熱帶雨林館和水族館。
1998年普里茲克獎的獲得者皮亞諾是晚期現代主義高技派的代表。他早年設計了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後來又體現出對綠色建築和生態技術的關注,比如吉恩‧瑪麗‧吉巴澳文化中心。
在加州科學博物館的 設計中,皮亞諾繼續採用了大量有利於節能環保的設計策略,如2.5英畝的屋頂花園,種植了近200種加州北海岸的植物,使整個建築和周圍的綠化構成一個整 體,就像將公園的一部分抬起來,然後在下面建造了一個博物館,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親切。屋頂起伏的圓丘坡度超過60度,通過特殊的設計把戶外新鮮的空氣引入 室內,讓這個龐然大物可以自由地「呼吸」。屋頂上6英呎厚的土層起到了很好的保溫隔熱作用,比普通的屋頂至少降低了10攝氏度的熱輻射,同時還過濾掉了至 少40分貝的低頻雜訊,吸收掉98%的雨水,每年可減少多達360萬加侖的污水對生態系統的污染。這些玻璃屋頂中採用了60000片太陽能電池,至少提供 了博物館年用電量的5%。利用植被作為加州科學博物館的屋頂,其實就是一種最佳的節能方法,既能在冬天隔絕冷空氣的侵入,又可以在夏天保持順暢的通風環 境,降低對空調的依賴以節省電力。
原加州科學博物館創建於1853年,因1989年大地震危及建築結構,於2005年底關閉。重建的加州科學博物館是美國環保建築委員會認可的鉑金級環保建築物,符合三藩市發展環保城市的理念。建築通過的環保認證LEED鉑金獎標準是綠色建築的最高榮譽,全球至今只有70棟建築達到了這一標準。
加州科學博物館的主題展覽包括地球形成、生命之源、海洋生態、水族生物、熱帶雨林、天文星相等。在館內,參觀者能看到自由飛翔的鳥、超過4000只穿梭於活體珊瑚間的魚,以及透過屋頂的玻璃直接觀看外文星象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可說是裡裡外外都與自然、環保相結合。建築師希望加州科學博物館不只是給人看死板板的化石、虛擬的天文圖表,或是玩玩一些簡易的物理小遊戲等,而是可以用具體實踐的行動,讓全球共同的環保價值更親近人類。
摘自《城市地理》雜誌0905
博客:http://blog.sina.com.cn/globalcity
負責紐約世貿中心重建專案的建築師丹尼爾‧李布斯金(Daniel Libeskind)曾說,「偉大的建築,一如偉大的文學作品、詩或音樂,都能說出靈魂深處的精彩故事。」
即使是像博物館這樣正統的建築,也可以被賦以多重前衛的屬性。它們可以像香奈兒流動藝術館(Chanel Mobile Art, Zaha Hadid 設計)一樣,在不同城市間移動;也可以像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設計),由幾個巨大的白色「禮盒」不規則地堆積起來;甚至還可以像加州科學博物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Renzo Piano 設計),乾脆「隱藏」在公園下麵。它們都在不同的城市文脈中,展現出人類偉大的創造性以及建築本身帶來的詩意感動。
香奈兒的移動博物館
它的每一片都可以拆開重新組合
一個美麗優秀的建築,是人們去旅行、體驗、膜拜的理由。然而有一天,當建築自己開始「旅行」,你一定認為是天方夜譚。
奇蹟居然已經發生了,這次是一個博物館,是香奈兒集團為紀念一款經典的2.55菱格紋手袋(因首發於1955年2月而得名)發佈50週年而建造的香奈兒流動藝術館。 全球15位知名藝術家進行了巨大的跨界命題作業,以2.55菱格紋手袋為創作靈感,各自呈現作品,並在流動藝術館展出,名為「流動的藝術」。展覽原計劃從 2008年2月27日在香港開展,隨後是東京、紐約、倫敦、莫斯科,最後於2010年回到巴黎結束。但因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展覽在紐約站暫時終結。
這座流動藝術館。 試圖真正表達香奈兒的創新精神,而這一使命,落在了出生於巴格達、創業於倫敦的女建築師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身上。紮哈是當代最具實驗性的建築師之一,她在2004年榮獲了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里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香奈兒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曾評價紮哈是首位設法擺脫當下流行的後包豪斯風格的建築師。
流動藝術館的靈感同樣源於香奈兒的菱格紋手袋。紮哈積極探索自然界的結構體制,從建築的流動線條可見一斑,其自然靈巧的外形便是從貝殼的螺旋形狀演化而來。
紮 哈說:這個流動的藝術,奇妙之處在於如何把身心的感受轉化為感官體驗,以及完全天馬行空和令人著迷的環境。我認為這個展覽館也是一項完美的藝術品,從亞洲 出發,然後到北美和歐洲,這期間它不停地演化。」儘管她尚未在紐約建造一座永久性的建築,但她喜歡這個博物館的概念:「登陸,發聲,消失……」,其難點在 於創造一個具有視覺衝擊力而又易於運輸的建築。它要像一個巨大的七巧板,每一片都可以拼裝在一起。
香奈兒流動藝術館經 過特殊電腦軟體輔助設計,呈現為一個 7500英呎大小的,擁有中央庭院,類似麵包捲式樣的結構。圓形的環面是最基本的展覽空間,再往周邊伸展;而中庭直徑65米的空間可供參觀者會面和交流。 該建築的有機外殼由一系列遞減的弧形元件裝嵌而成,可以裝進51個可船運的集裝箱中。由於展覽計畫跨越3個洲,這樣可把展館分割成容易處理的獨立元件,有 利於運輸流程。而且每樣組件均不會寬於2.25米,其銜接造就了鮮明的建築特色,亦為展館締造極具透視的空間感。
這座極具流線型的白色展 館並非一般的建築,它與紮哈想像中的遊牧建築極為相似。作為2008年香奈兒最重要的「產品」之一,藝術館的外牆是最具香奈兒特色的純白,到了夜晚,特殊 的反光材料能使外牆反照出千變萬化的色彩,與周圍的城市景色融為一體。頂篷則採用高科技玻璃,可以根據天氣情況調校室內的溫度,也可以讓陽光透射到展館 內,與牆壁和凸起平臺之間安裝的照明裝置相呼應,彰顯出展館的弧形結構。其中一塊大玻璃片還可以隨時打開,在晴朗的日子讓陽光照射進來,打破室內和室外的 分界。
與普通的博物館不同,所有藝術家的作品都被安置在一個特定的場景中。因此,館內並非一覽無遺,有臺階、有幕簾、有狹窄的走道,光線 明暗也不同,加上語音導遊裡的優美音樂和充滿禪意的女聲,令整個參觀之旅猶如一段藝術時空漫遊。「流動的藝術」的創新之處還在於帶給參觀者全新的體驗。每 位元進入藝術館的人都會領到一個MP3,在藝術家們的語音導遊裡,法國女演員 Jeanne Moreau 還會向你訴說從性到愛,再到女人手袋裡的秘密。展館內沒有任何指引參觀順序的標識,只有這段美妙的音樂解說指引你慢慢觀賞:「現在站起來,向左走,不要上 樓梯」、「迎著光線站一會兒,然後慢慢走下臺階,一、二、三……」。
巨大白色禮盒堆積起來的博物
現代、透明、變幻、開放,讓陽光照進來
博物館通常給人的印象是古老、厚實、死板、封閉,但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打破了傳統博物館形象上的束縛,變得現代、透明、變幻、開放,是一座隨著外部光線和觀察距離變化而有不同「表情」的建築。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是紐約市曼哈頓下城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老館建於1977年,主要收藏頂級當代藝術,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新館則由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和凱撒立衛合夥的SANAA建築事務所設計。
SANAA 在日本已經設計並完成了一些具有批判性的商業、教育、住宅和博物館等建築。其作品中光亮、極簡的美學特徵已經取得了國際聲譽:如精緻的建築細部、流動而均質的空間、半透明的薄幕式外牆、內外邊界模棱兩可的關係、模糊的單體與社區等。
SANAA 在美國取得的第一次成功實踐是俄亥俄州的托萊多藝術博物館(Toledo Museum of Art - Glass Pavilion)。然而,在美國第二次受邀設計的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顯然不及第一次「美國冒險」來得容易,因為委託方難以負擔5000萬美元的預算。儘管如此,SANAA 依然在相對較少的預算內力求完美。他們避免了造價昂貴的細節設計,不依賴高價的材質和精細的技術——極簡主義建築所必須的。
SANAA 對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是從內到外切入的。基於對博物館的理解,他們不希望建築形式壓倒或超越建築內部的藝術作品,於是把目標轉向了容納當代藝術作品的背景空間,試圖創造引人入勝的而不是開門見山的空間效果。這種空間是無柱的、簡潔的、可以靈活佈置的。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也表現出對自然光線的迷戀。儘管技術上的進步已經使得人工照明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但很多藝術家更喜歡自然光線,只是很少有博物館可以提供。
SANAA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不僅僅侷限在東京特有的郵票大小的建築場地上有所作為,而坐落在紐約的這座新博物館的挑戰則來自於僅71英呎寬、112英呎長的「L」型 街區地塊。對於處理這種限制條件,SANAA無疑是有經驗的,為此,具有先見之明的博物館負責人Lisa Phillips為這一建築奇蹟的誕生爭取更多的貸款。意外收穫也隨之而來,如此緊張狹小的用地迫使建築必須在垂直維度上發展,導致在建築的2-4層範圍 內,為每層作為一個展覽區域提供了不同尋常的空間整體性,以至於它不會像其他博物館給參觀者一種迷失感。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總 建築面積60000 平方英呎,共7層樓,看起來像一摞不太整齊且大小不一的巨大白色「禮盒」,每一個「盒子」分別代表博物館計畫中具體的子專案。「旋轉盒子」的處理看起來漫 不經心,實際上經歷了漫長的實驗和試錯過程。它同時也使建築內部更加開放和敞亮,為自然光線進入空間提供更多可能,同時讓室內的不同視點有更多的景觀。
建 築的表面是銀灰色鍍鋁鋼板,外面覆蓋一層鋁網,兩者之間留有1.5英吋的間隙。在陽光的照射下,隨著時間和天氣變化,表面會在銀、灰、白三種顏色之間變 化,猶如海市蜃樓一般。而且「禮盒」的不規則堆放增強了這種效果,亦使得這座建築在遠處看起來體積更大。統一的雙層金屬表皮構造並不隱藏背後的功能結構和 人的行為,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距離也因此縮小和模糊。
博物館的底樓全是透明的玻璃幕牆,從外面即可看到裡面的畫廊和書店。門廳背後有一個小 咖啡廳和展廊,從這兒,參觀者可以過濾城市的噪音而進入一個相對安靜的領域,只有當你緩緩走到上面的樓層,才能領會到博物館獨特造型的含義。不同樓層的樓 板錯動是為了讓自然光從錯動的縫隙中柔和地漫射下來,在與人工照明的配合下,使空間顯得可愛而溫暖。
在周邊區域15年激進的士紳化改造過程中,曼哈頓的每一寸空地都被攫取用來進行房地產投機,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是個特例,它將建築的優雅和城市的多樣化背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加州科學博物館的「隱身術」
它埋藏在種滿了綠色植物的大屋頂下
博物館通常是作為地標性建築,佔據城市重要的位置而閃亮登場,「高調出現」是通常的姿態。然而位於三藩市的加州科學博物館卻是個例外,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策略性地選擇了讓建築從地景中「消失」,但又在參觀者的體驗中詩意地「出現」。
加州科學博物館是 一個匍匐在地平線上、與大地親密接觸的巨大綜合體。它容納了自然歷史博物館、水族館、天文館,以及8個科研部門,擁有2000萬個研究標本。加州科學院原 有的12棟建於1920年代的老建築,被建築師全部保留,用面積達12100平方米的大屋頂所覆蓋。屋頂上佈滿綠化,彷彿是漂浮在金門公園中的一塊方形地 毯,其間有突起的圓丘,下麵其實是天文館、熱帶雨林館和水族館。
1998年普里茲克獎的獲得者皮亞諾是晚期現代主義高技派的代表。他早年設計了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後來又體現出對綠色建築和生態技術的關注,比如吉恩‧瑪麗‧吉巴澳文化中心。
在加州科學博物館的 設計中,皮亞諾繼續採用了大量有利於節能環保的設計策略,如2.5英畝的屋頂花園,種植了近200種加州北海岸的植物,使整個建築和周圍的綠化構成一個整 體,就像將公園的一部分抬起來,然後在下面建造了一個博物館,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親切。屋頂起伏的圓丘坡度超過60度,通過特殊的設計把戶外新鮮的空氣引入 室內,讓這個龐然大物可以自由地「呼吸」。屋頂上6英呎厚的土層起到了很好的保溫隔熱作用,比普通的屋頂至少降低了10攝氏度的熱輻射,同時還過濾掉了至 少40分貝的低頻雜訊,吸收掉98%的雨水,每年可減少多達360萬加侖的污水對生態系統的污染。這些玻璃屋頂中採用了60000片太陽能電池,至少提供 了博物館年用電量的5%。利用植被作為加州科學博物館的屋頂,其實就是一種最佳的節能方法,既能在冬天隔絕冷空氣的侵入,又可以在夏天保持順暢的通風環 境,降低對空調的依賴以節省電力。
原加州科學博物館創建於1853年,因1989年大地震危及建築結構,於2005年底關閉。重建的加州科學博物館是美國環保建築委員會認可的鉑金級環保建築物,符合三藩市發展環保城市的理念。建築通過的環保認證LEED鉑金獎標準是綠色建築的最高榮譽,全球至今只有70棟建築達到了這一標準。
加州科學博物館的主題展覽包括地球形成、生命之源、海洋生態、水族生物、熱帶雨林、天文星相等。在館內,參觀者能看到自由飛翔的鳥、超過4000只穿梭於活體珊瑚間的魚,以及透過屋頂的玻璃直接觀看外文星象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可說是裡裡外外都與自然、環保相結合。建築師希望加州科學博物館不只是給人看死板板的化石、虛擬的天文圖表,或是玩玩一些簡易的物理小遊戲等,而是可以用具體實踐的行動,讓全球共同的環保價值更親近人類。
摘自《城市地理》雜誌0905
博客:http://blog.sina.com.cn/global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