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建築師:拉爾夫·西德尼·塔布斯 Ralph Sydney Tubbs
拉爾夫·西德尼·塔布斯(Ralph Sydney Tubbs,1912年1月9日-1996年11月24日)
簡介
拉爾夫·塔布斯是英國現代建築師,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1951年英國藝術節(Festival of Britain)南岸展區的「發現圓頂」(Dome of Discovery),當時該圓頂以365英尺(約111米)開徑成為全球最大跨度的無支撐圓頂。
早年與教育
1912年生於哈茲利·伍德(Hadley Wood),赫特福德郡。先後就讀米爾希爾學校(Mill Hill School)與建築協會學校(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接受現代主義建築與工程訓練。1935年加入匈牙利裔英國建築師厄諾·戈德芬格(Ernő Goldfinger)事務所,參與其倫敦漢普斯特德柳樺道2號(2 Willow Road)住宅的工作圖製作。
代表作品
-
柳樺道2號住宅(2 Willow Road,1935–38)(僅繪製工作圖,原案由Ernő Goldfinger設計)
-
發現圓頂(Dome of Discovery,1948–51),英國藝術節南岸地標,直徑365英尺,外觀以鋼構與剪力牆支撐外殼,中央無柱。
-
英國印度學生青年會宿舍(YMCA Indian Student Hostel,1952–53),倫敦菲茨羅維亞。
-
鮑德堡之家(Baden‑Powell House,1956–61),肯辛頓青年活動中心,大樓以磚石為主體、現代主義線條。
-
格拉納達大樓(Granada House,1960),曼徹斯特辦公樓。
-
查令十字醫院(Charing Cross Hospital,1959–73),漢默史密斯現代化醫療綜合體(1969–73年間興建)。
風格與貢獻
塔布斯擅長以大跨度結構與簡潔造型展現「結構即建築」的理念,其發現圓頂在當代工程技術與展覽設計上具劃時代意義。他的作品善用鋼材和混凝土,兼顧功能需求與視覺輕盈感,為英國戰後公共與文化建築注入現代主義新活力。
晚年與榮譽
1946年與瑪麗·塔伯納(Mary Taberner)結婚,育有二子一女,長居溫布頓村(Wimbledon Village)。1996年因敗血症併發細菌性心內膜炎於聖喬治醫院逝世,享年84歲。塔布斯的發現圓頂後來成為千禧圓頂(Millennium Dome)設計致敬的靈感來源,其現代工程壯舉持續為後世所稱道。